柜式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018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元包含框体及设于框体内的若干净化主板,相邻净化主板交错排列,净化主板上设有吸水性材料层,框体包含框架本体及设置于框架本体上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内设置有洒水槽,洒水槽内设置有吸水性材料,上盖底部设若干洒水孔,下盖内设置有漏水槽,水循环系统包含设于箱体底部的蓄水池、设置于蓄水池内的水泵及循环管,循环管包含第一循环管及第二循环管,第一循环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洒水槽内,加湿单元包含水幕湿帘、设置于水幕湿帘上的洒水槽二及设置于水幕湿帘底部的漏水槽二,第二循环管的一端通过电磁阀与第一循环管连通,第二循环管的另一端设于洒水槽二内,漏水槽及漏水槽二设置于蓄水槽上。
[0025]上述的,所述吸水性材料层采用吸水海绵、吸水纸、无纺布中的一种。
[0026]上述的,所述吸水性材料层与净化主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为一体结构,或通过粘贴层粘贴为一体结构。
[0027]上述的,所述净化主板为铝型材,或为不锈钢型材,或为塑料型材,净化主板包含竖板和多个净化片。
[0028]优选的,每个净化主板包含2~20片净化片。
[0029]上述的,所述过滤单元为设置在进风口处的过滤网,换热单元为与空调制冷循环系统相连接的换热器。
[0030]上述的,所述蓄水池包含循环用水池、污水池及污水过滤网,污水过滤网设置在循环用水池和污水池之间,水泵设置在循环用水池中,漏水槽及漏水槽二设于污水池上,所述蓄水池还设置有水位指示器。
[0031]上述的,框架本体对应进风口的前侧面设有敞开口一,框架本体与前侧面对应的后侧面设置有敞开口二,敞开口二与加湿单元进口连通设置,加湿单元的出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抽风机连接。
[0032]上述的,所述箱体上位于出风口位置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0033]上述的,所述水幕湿帘为蜂窝结构的蒸发式湿帘。
[0034]通过改变净化片、框架体的形状,以及净化主板的数量和结构形状可以组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结构变化,在此不一一详述。
[0035]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柜式空调器,包含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内设有过滤单元、通风风道、换热单元及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内还设有除尘单元、加湿单元,过滤单元、除尘单元、加湿单元、换热单元及抽风机依次在箱体内设置,除尘单元包含框体及设于框体内的若干净化主板,相邻净化主板交错排列,净化主板上设有吸水性材料层,框体包含框架本体及设置于框架本体上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内设置有洒水槽,洒水槽内设置有吸水性材料,上盖底部设若干洒水孔,下盖内设置有漏水槽,水循环系统包含设于箱体底部的蓄水池、设置于蓄水池内的水泵及循环管,循环管包含第一循环管及第二循环管,第一循环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洒水槽内,加湿单元包含水幕湿帘、设置于水幕湿帘上的洒水槽二及设置于水幕湿帘底部的漏水槽二,第二循环管的一端通过电磁阀与第一循环管连通,第二循环管的另一端设于洒水槽二内,漏水槽及漏水槽二设置于蓄水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材料层采用吸水海绵、吸水纸、无纺布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材料层与净化主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为一体结构,或通过粘贴层粘贴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净化主板为铝型材,或为不锈钢型材,或为塑料型材,净化主板包含竖板和多个净化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净化主板包含2~20片净化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为设置在进风口处的过滤网,换热单元为与空调制冷循环系统相连接的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包含循环用水池、污水池及污水过滤网,污水过滤网设置在循环用水池和污水池之间,水泵设置在循环用水池中,漏水槽及漏水槽二设于污水池上,所述蓄水池上还设置有水位指示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框架本体对应进风口的前侧面设有敞开口一,框架本体与前侧面对应的后侧面设置有敞开口二,敞开口二与加湿单元进口连通设置,加湿单元的出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抽风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位于出风口位置还设置有负尚子发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湿帘为蜂窝结构的蒸发式湿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柜式空调器,包含箱体,过滤单元、通风风道、换热单元及抽风机,除尘单元、加湿单元,除尘单元包含框体及净化主板,相邻净化主板交错排列,净化主板上设有吸水性材料层,水循环系统包含蓄水池、水泵及循环管,加湿单元包含水幕湿帘、洒水槽二及漏水槽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净化主板上铺设有吸水性材料层,净化主板交错排列,形成迂回往复的净化路径,使空气沿该净化路径流动,空气不断与净化片及吸水性材料层接触,既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又能对空气中的灰尘、细菌颗粒、毛发进行很好的过滤,大幅度提高空气的净化率,与水幕湿帘的相配合,制冷加湿效果好,能够实现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效果,且能耗小。
【IPC分类】F24F5-00, F24F13-28
【公开号】CN204612049
【申请号】CN201520299121
【发明人】孙泽远
【申请人】孙泽远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