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053517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以在第二风轮23的出风口与第三通风口 14之间 连接另一条气流管道,因此,不一定局限于板式换热器3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分别通向第 三通风口 14与第四通风口 15的气流通道是交叉且互相不影响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分别通 向第三通风口 14与第四通风口 15的气流通道确定是互相不影响,但不局于交叉。只要将 第一闸口 41与第四通风口 15之间形成气流通道,第二风轮23的出风口与第三通风口 14 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即可,具体形成气流通道的方式不局限于板式换热器30或气流管道,也 可以在此处的气流通道上串接制冷/制热系统,以实现对气流制冷和制热。
[0054] 请同时参阅图9,所述第二机体90包括外壳93、开设于所述外壳93上的出风口 94、送风组件、高效过滤组件、初效过滤组件、活性炭过滤组件及静电除尘过滤组件,所述送 风组件、所述高效过滤组件、所述初效过滤组件、所述活性炭过滤组件及所述静电除尘过滤 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93内,并且均未示出。
[005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体9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93内的杀菌组件、除味组件及 加湿组件,杀菌组件、除味组件及加湿组件均未在图中示出。
[0056]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组件为靠近所述出风口 94设置的风扇95及驱动风扇95转动 的电机(图未示)。该送风组件的出风口 94设置有格栅96。
[0057] 高效过滤组件、初效过滤组件、活性炭过滤组件、静电除尘过滤组件、杀菌组件、除 味组件及加湿组件在这里不作过多赘述,这些均可以采用现有成熟的组件并在此基础上将 其安装固定于同一外壳93内。
[0058] 当由同一电机210驱动第一风轮22和第二风轮23时,在执行空间内空气强排时, 所述第二风轮23停止转动是通过所述电机210与所述第二风轮23之间的离合器(图未 示)实现的。
[0059] 当由同一电机210驱动第一风轮22和第二风轮23时,在执行空间外空气强送时, 所述第一风轮22停止转动是通过所述电机210与所述第一风轮22之间的离合器(图未 示)实现的。
[0060] 上述离合器为通常使用的离合器,在此不作过多描述。上述所说的空间内可以为 室内,空间外可以为室外,但不局限于此。
[0061] 请同时参阅图10至图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由第二通风口 13通 入的空气的氧气含量,在所述第二气流通道81或第三气流通道82中,于靠近所述第二通风 口 13的入风口位置连通有制氧部件101,所述制氧部件101具有通风道(图未示),该通风 道与第二气流通道81和第三气流通道82均连通。空气经过制氧部件101之后,空气中含 氧量增加。可以理解地,在不需要增加含氧量时,制氧部件101可以不设置在内。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包 括一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壳体、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四个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 风轮和第二风轮及驱动所述第一风轮及所述第二风轮转动的动力机构,四个所述通风口包 括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第三通风口及第四通风口,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轮的 上方形成有一个腔室,所述第一风轮的入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风轮的 出风口与所述腔室相连通,所述腔室上开设有第一闸口和第二闸口,所述第一闸口上转动 连接有第一百叶组,所述第二闸口上转动连接有第二百叶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选择性地 驱动所述第一百叶组和所述第二百叶组二者之一打开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通风口仅选择 性地通过所述腔室的所述第一闸口与所述第二闸口连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通风口、 所述第一风轮、所述腔室及所述第四通风口于所述第一百叶组打开时相互连通形成第一气 流通道,所述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二风轮及所述第二通风口相互连通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 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风轮、所述腔室、所述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通风口于所述第二百叶 组打开时相互连通形成第三气流通道。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口开设 于所述腔室的顶壁上,所述第二闸口开设于所述腔室的一个侧壁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三角件、驱动连接于所述三角件的第一角上的驱动电机、枢接于所述三角件的第二角上的 长条第一枢接件及枢接于所述三角件的第三角上的长条第二枢接件;所述第一百叶组的各 个第一百叶的第一侧枢接于所述第一闸口的一侧,所述第一百叶组的各个第一百叶的第二 侧枢接于所述第一闸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百叶组的各个第一百叶的第一侧于另外一个枢 接位置处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件上;所述第二百叶组的各个第二百叶的第一侧枢接于所述 第二闸口的一侧,所述第二百叶组的各个第二百叶的第二侧枢接于所述第二闸口的另一 侧,所述第二百叶组的各个第二百叶的第一侧于另外一个枢接位置处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 件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件与 所述三角件的枢接处为长条形槽,所述第二枢接件与所述三角件的枢接处为长条形槽。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具有两个输出轴的电机,所述第一风轮与其中一个所述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风轮与 另外一个所述输出轴同轴连接。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风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 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风轮同轴连接。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包括安 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具有交叉且互相不影响的两个空气流道, 其中一个所述空气流道于所述第一闸口打开时连通所述腔室及所述第四通风口,另外一个 所述空气流道连通所述第三通风口及所述第二通风口。8.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 为第一机体,所述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还包括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 机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第二机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 机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机体。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置于 一个空间之外,所述第二机体置于一个空间之内。10.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第二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中,于靠近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入风口位置连通有制氧部 件,所述制氧部件具有通风道,该通风道均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相连 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其中,机体包括壳体、四个通风口及第一、第二风轮,四个通风口分别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第三通风口及第四通风口,壳体内且位于第一风轮的上方形成有腔室,第一风轮的入风口与第一通风口相连通,第一风轮的出风口与腔室相连通,腔室上开设有第一、第二闸口,第一、第二闸口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第二百叶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选择性地驱动两个百叶组之一打开的驱动机构,该新风换气设备形成三个气流通道,为实现多运行模式做准备。
【IPC分类】F24F13/14, F24F7/007
【公开号】CN204963077
【申请号】CN201520555391
【发明人】费雁琪, 常志斌
【申请人】深圳市净万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