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供能站的建筑节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127320阅读:来源:国知局
,使得空调系统的回水能够输送至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并使之与第二换热器一次侧的冷水进行换热,再流经用户侧供水支路L5为空调系统供水。
[00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空调末端负荷的变化时,会引起换热器二次侧温度或用户输送栗变频转速发生变化,控制系统开始调整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进而调整冷机装置的负荷,当冷机冷量不足时,通过调整来自区域网上的冷水进行补充,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实现了用户负荷需求与多供能站供冷量的快速平衡,通过采用换热器二次侧冷水温度与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所采用的串级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克服系统内存在的各种干扰,进一步提升了换热器二次侧冷水温度的控制精度,以满足用能端的需求。
[0057]对此,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的示例,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冷机功率控制装置ClOa包括:
[0058]冷机侧冷水温度测量表T5,设置在冷机侧供水管路L1上,测量冷机侧供水管路L1中的冷机侧冷水温度T5a ;
[0059]冷机侧回水温度测量表T6,设置在冷机侧回水管路L2上,测量冷机侧回水管路L2中的冷机侧回水温度T6a;
[0060]冷机冷水栗转速测量表VP10,设置在冷机冷水栗P10上,用于测量冷机冷水栗P10的转速信号PlOa ;
[0061]冷机侧冷水温度控制器B1,用于根据冷机侧冷水温度测量表T5所测量的冷机侧冷水温度T5a,计算并输出第一冷机功率控制信号TIC5 ;
[0062]冷机冷水栗变频转速前馈控制器B2,用于根据冷机冷水栗转速测量表VP10所测量的转速信号PlOa,计算并输出第二冷机功率控制信号FIC ;
[0063]冷机回水温度前馈控制器B3,用于根据冷机侧回水温度测量表T6所测量的冷机侧回水温度T6a,计算并输出第三冷机功率控制信号TIC6 ;
[0064]冷机功率控制信号加法器,对第一冷机功率控制信号TIC5、第二冷机功率控制信号FIC、以及第三冷机功率控制信号TIC6进行求和,将求和后的值作为功率控制信号,来对冷机装置进行功率控制。
[0065]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冷机冷水栗控制装置ClOb包括:
[0066]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测量表T1,设置在输配管网供水管路L3上,测量第二换热器H2的一次侧冷水温度Tla ;
[0067]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回水温度测量表T2,设置在输配管网回水管路L4上,测量第二换热器H2的一次侧回水温度T2a ;
[0068]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冷水温度测量表T3,设置在用户侧供水支路L5上,测量第二换热器H2的二次侧冷水温度T3a ;
[0069]用户输送栗转速测量表VP20,设置在用户输送栗P20上,用于测量用户输送栗P20的转速信号P20a ;
[0070]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器A1,用于根据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冷水温度测量表T3所测量的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冷水温度T3a,计算并输出第二换热器H2的二次侧冷水温度控制信号TIC3 ;
[0071]用户输送栗转速前馈控制器A2,用于根据用户输送栗转速测量表VP20所测量的转速信号P20a,计算并输出用户输送栗转速前馈控制信号VP20C ;
[0072]第一加法器,对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信号TIC3与用户输送栗转速前馈控制信号VP20C进行求和,将求和后的值作为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值Tlsp输出;
[0073]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器A3,用于将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设定值Tlsp作为设定值,将第二换热器H2的一次侧冷水温度Tla作为测量值,从而根据第一加法器输出的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值Tlsp、以及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测量表T1所测量的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Tla,计算并输出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信号TIC1 ;
[0074]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回水温度前馈控制器A4,用于根据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回水温度测量表T2所测量的一次侧回水温度T2a,计算并输出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回水温度控制信号TIC2 ;
[0075]第二加法器,对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信号TIC1与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回水温度控制信号TIC2进行求和,将求和后的值作为负荷控制信号VFP10输出;
[0076]冷机冷水栗分程控制器A5,按照负荷控制信号VFP10,对冷机冷水栗进行变频控制。
[0077]区域网冷水供水阀分程控制器A6,按照负荷控制信号VFP10,对区域网冷水供水阀进行阀位控制。
[0078]举例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T3a为第二换热器H2的二次侧冷水温度,接入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器A1的输入端,作为测量值。P20a为用户输送栗P20的转速,接入用户输送栗转速前馈控制器A2的输入端,作为测量值。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器A1的输出信号TIC3、用户输送栗转速前馈控制器A2的输出信号VP20C之和Tlsp作为第二换热器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器A3的给定值,Tla为第二换热器H2的一次侧冷水温度作为测量值,其与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器A3的给定值Tlsp 一起,接入该第二换热器H2的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器A3的输入端。T2a为第二换热器H2的一次侧回水温度,接入第二换热器H2的一次侧回水温度前馈控制器A4的输入端,作为测量值。一次侧冷水温度控制器A3的输出信号TIC1、一次侧回水温度前馈控制器A4的输出信号TIC2之和VFP10作为负荷控制信号。
[0079]该负荷控制信号VFP10作为输入信号分别接入冷机冷水栗分程控制器A5以及区域网冷水供水阀分程控制器A6,冷机冷水栗分程控制器A5输出信号接至冷机冷水栗P10作为控制信号,区域网冷水供水阀分程控制器A6输出信号U接至区域网冷水供水阀作为控制信号,分程控制器算法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0080]冷机冷水栗分程控制器A5的输出信号=2*VFP10,60 % < =冷机冷水栗分程控制器A5的输出信号〈=100% ;
[0081]区域网冷水供水阀分程控制器A6的输出信号=2* (VFP10-50% ),0〈=区域网冷水供水阀分程控制器A6的输出信号〈=100% ;
[0082]T5a为冷机侧冷水温度,接入冷机侧冷水温度控制器B1的输入端,作为测量值。PlOa为冷机冷水栗P10的变频转速信号,接入冷机冷水栗变频转速前馈控制器B2的输入端,T6a为冷机侧回水温度,接入冷机回水温度前馈控制器B3的输入端,冷机侧冷水温度控制器B1的输出TIC5,冷机冷水栗变频转速前馈控制器B2的输出FIC与冷机回水温度前馈控制器B3的输出TIC6三者之和作为冷机装置10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采用PID算法,前馈控制器米用ro算法或其它算法。
[0083]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说明中以集成的器件为例说明各个控制器及温度测量表进行了说明,但是,它们可集成在一个综合控制器中,或者分别对应该综合控制器的各个功能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