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741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新型涉及一种常用的热管,特别是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的热管。
【背景技术】
[0002]热管置于一发热源上用于散热,但由于电子产品的体积随着不断改进,其结构上越来越轻薄,所以相对地对热管的散热效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行使用的热管有些已经不能达到改进后电子产品相对应的高散热、性能好及体积小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为提高热管的热散效果,提高整体产品的实用性和效果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包括一外壳体,该外壳是呈封闭的状态,分为冷凝段和蒸发段,且该外壳体内部填充有工作流体,外壳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的厚度在冷凝段的具有较厚的厚度,而毛细结构于蒸发段具有较薄的厚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中间设有绝热段,所述的毛细结构是由多个沟槽形均匀排列构成的毛细结构。
[0004]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毛细结构的沟槽是一种直沟型沟槽。
[0005]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冷凝段的单个沟槽的大小为6*0.28*0.12mm3,蒸发段的单个沟槽的大小为8*0.28*0.12mm3。
[0006]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毛细结构在冷凝段的沟槽数量为138齿,在蒸发段的沟槽数量为98齿。
[0007]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毛细结构是一种铜粉烧结形成的沟槽毛细结构。
[0008]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毛细结构的厚度在冷凝段、绝热段、蒸发段的变化呈楼梯型的变化。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壳体中间设有绝热段,壳体内壁由多个沟槽均匀排列构成的毛细结构,利用沟槽的高渗透率以及铜粉末烧结的高传热性,使两者有机结合,不仅提升薄管的性能,同时还能降低接触热阻,实现在特殊一定空间里实现高效的散热效果,以满足热管轻薄发展的趋势。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3]图中标示为:1壳体、11冷凝段、12蒸发段、13、绝热段、2毛细结构、21沟槽、3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名称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5]如图1、2所不,一种热管,包括一外壳体1,该外壳1是呈封闭的状态,分为冷凝段11和蒸发段12,且该外壳体1内部填充有工作流体3,外壳1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2,该毛细结构2的厚度在冷凝段11的具有较厚的厚度,而毛细结构于蒸发段12具有较薄的厚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中间设有绝热段13,所述的毛细结构2是由多个沟槽21均匀排列构成的毛细结构。
[0016]所述的毛细结构的沟槽21是一种直沟型沟槽。
[0017]所述的冷凝段的单个沟槽的大小为6*0.28*0.12mm3,蒸发段的单个沟槽的大小为8*0.28*0.12mm3ο
[0018]所述的毛细结构在冷凝段11的沟槽数量为138齿,在蒸发段12的沟槽数量为98齿ο
[0019]所述的毛细结构是一种铜粉烧结形成的沟槽毛细结构。
[0020]所述的毛细结构的厚度在冷凝段、绝热段、蒸发段的变化呈楼梯型的变化。
[0021]采用上述结构后,壳体中间设有绝热段,壳体内壁由多个沟槽均匀排列构成的毛细结构,利用沟槽的高渗透率以及铜粉末烧结的高传热性,使两者有机结合,不仅提升薄管的性能,同时还能降低接触热阻,实现在特殊一定空间里实现高效的散热效果,以满足热管轻薄发展的趋势。
[002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主权项】
1.一种热管,包括一外壳体,该外壳是呈封闭的状态,设有冷凝段和蒸发段,且该外壳体内部填充有工作流体,外壳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的厚度在冷凝段的具有较厚的厚度,而毛细结构于蒸发段具有较薄的厚度,所述的壳体中间设有绝热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结构是由多个沟槽均匀排列构成的毛细结构,所述的毛细结构的沟槽是一种直沟型沟槽,毛细结构是一种铜粉烧结形成的沟槽毛细结构,所述的毛细结构的厚度在冷凝段绝热段、蒸发段的变化呈楼梯型的变化,所述的毛细结构在冷凝段的沟槽数量为138齿,在蒸发段的沟槽数量为98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段的单个沟槽的大小为6*0.28*0.12mm3,蒸发段的单个沟槽的大小为8*0.28*0.12mm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包括一外壳体,该外壳是呈封闭的状态,分为冷凝段和蒸发段,且该外壳体内部填充有工作流体,外壳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的厚度在发热源段的具有较厚的厚度,而毛细结构于蒸发段具有较薄的厚度,其特征在于:述的壳体中间设有绝热段,所述的毛细结构是由多个沟槽形均匀排列构成的毛细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壳体内壁由多个沟槽均匀排列构成的毛细结构,利用沟槽的高渗透率以及铜粉末烧结的高传热性,使两者有机结合,不仅提升薄管的性能,同时还能降低接触热阻,实现在特殊一定空间里实现高效的散热效果,以满足热管轻薄发展的趋势。
【IPC分类】F28D15/04
【公开号】CN205138283
【申请号】CN201520440243
【发明人】伍必霈
【申请人】东莞海宝电子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