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出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6562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出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地出风系统属于新风系统中的一种,用于将室内污浊空气置换到室外。根据空气的物理属性,热的空气会带着污浊的空气漂浮在房间的顶部,相对干净的空气会沉淀在房间的下部。而地送风:从地板送风,新鲜空气慢慢的上升,然后再有顶部把污浊的空气通过新风机组抽到室外去。
[0003]地出风系统包括接头、底座和加长支架。加长支架是地出风系统中的一个配件,用于埋设在地板下,通常浇筑在水泥层中。现有技术中的加长支架,在浇筑到水泥层中时,需承受较大的压力,经常出现受压破损的情况,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且更换非常不便。
[0004]另外现有的接头具有以下缺点,进风时,前后风速相同,导致噪音太大,入室时的气压过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接头与底座配合时,通产采用螺栓连接,装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强度高,噪音小,可调节气压大小,安装方便的地出风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地出风结构,包括接头、底座和加长支架,所述接头与底座连接,加长支架与底座连接,所述加长支架包括连接座和固定在连接座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撑壁和对称设置的两组侧壁,所述支撑壁和侧壁围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支撑壁和侧壁均固定在连接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在其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往支撑壁的中间方向呈拱形状,所述支撑壁在其往上的方向上呈弧形,所述两组支撑壁之间的间距在往上的方向上递减。由于支撑壁在其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往支撑壁的中间方向呈拱形状,因而外部对其侧壁横向的受力更加均匀,抗压能力更好;支撑壁在其往上的方向上呈弧形,两组支撑壁之间的间距在往上的方向上递减,即支撑壁在向上的方向上也呈拱形,其竖直方向上的抗压能力更好。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壁的底部从其两侧往中心呈向上突起的圆弧状。支撑座对连接座的压力从其顶点扩散,使受力更加均匀,增加抗压能力。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两组支撑壁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接筋,连接筋的连段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支撑壁上。连接筋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强支撑壁的横向的抗压能力,也对顶部起到支撑作用。
[000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罩设在支撑座上。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筋上向上开设有装配孔,端盖上具有与装配孔对应的通孔。端盖通过螺栓连接到连接筋上,安装非常方便。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壁的外壁上在连接筋的对应处开设有槽。使得支撑壁与连接筋的连接处的壁厚与支撑壁上其它处的壁厚大致相同,防止注塑不均匀的现象。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头包括进风段、出风段和减压段,所述进风段、减压段和出风段依次连接,所述减压段的截面积在靠近出风段的方向上递减,所述进风段的截面积小于出风段的截面积。通过减压段的设置,进入进风段的气流的压力由减压段进行减压,再进入到出风段,从而使气压减小,并使气流冲击造成的噪音降低,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出风段处设置有连接段,该连接段上设置有卡扣,该卡扣包括弹性臂和连接在弹性臂一端且呈突起状的扣合部,所述底座上具有与连接段插接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段穿设过安装孔并使扣合部与底座的侧壁扣合。接头通过连接段上的卡扣与底座进行连接,连接非常方便,只需将卡扣卡入底座的安装孔即可,扣合部回弹之后,便可形成限位,防止接头脱出。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扣合部的前端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的设置,方便卡扣卡入底座的安装孔内。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扣合部的后端设置有限位面,该限位面与弹性臂的夹角为80至85度。限位面对底座起限位作用,防止接头脱出,当对接头施加一定的力后,由于限位面与弹性臂的夹角为80至85度,可使限位面沿底座的安装孔孔壁脱离。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进风段处设置有用于插接连接管的插接段,该插接段与进风段处形成限位台阶。插接段用于安装连接管,连接管与插接段插接后,连接管一端抵在限位台阶上。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进风段、减压段和出风段的截面形状均为长圆形。即接头为扁管状,可降低其安装高度,节约室内空间。
[00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支撑壁在其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往支撑壁的中间方向呈拱形状,因而外部对其侧壁横向的受力更加均匀,抗压能力更好;支撑壁在其往上的方向上呈弧形,两组支撑壁之间的间距在往上的方向上递减,即支撑壁在向上的方向上也呈拱形,其竖直方向上的抗压能力更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地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加长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4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接头与底座的配合示意图。
[0028]图9是图8的分解不意图。
[0029]图10是接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图10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是图1I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是图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是图1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4]图15是图1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6]实施例1。
[0037]参见图1至图15,本实施例的地出风结构包括接头10、底座20和加长支架40,其中加长支架40包括连接座41和固定在连接座41上的支撑座42。
[0038]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座4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撑壁421和对称设置的两组侧壁422,支撑壁421和侧壁422围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支撑壁421和侧壁422均固定在连接座41上,如图2所示,支撑壁421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