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115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颗粒烘干退火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烘干生产线生产设备主要包括进料器、烘干区、冷却区、煤炉等,其中煤炉作用是提供烘干温度,烘干区、冷却区目的是实现对料的烘干、冷却工作。烘干设备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原料经螺旋送入窑管,煤炉产生的热量对窑管内的原料进行烘干,炉膛热量由弓丨风机抽出随烟道阀门到低温区,而原料从高温区向低温、冷却区流出。
[0003]现有设备的缺点:由燃煤提供烘干温度,造成环境污染;燃煤温度控制困难,不均匀,时高时低,影响设备寿命;设备利用率低;烧结产品单一,不能共性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工序生产效率及降低能耗的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包括进料区、烘干区、高温区和冷却区,所述的进料区、烘干区、高温区和冷却区依次连接,所述的烘干区包括若干烘干煤气管道,所述的高温区包括若干退火煤气管道,所述的烘干煤气管道和退火煤气管道均与煤气喷枪连接,所述的烘干区和高温区上均设有若干温度测温点。
[0007]通过烘干区和高温区的设计,实现了粉料烘干退火一体化生产;将原用烧煤提供热量改为用煤气提供烧结热量,改善生产环境及实现各温区温度控制自动化;增加温度测温点,检测出每个区域的温度变化,稳定产品质量;实现了提高工序生产效率及降低能耗,也实现了工序设备两种以上方式自由生产产品。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区包括料仓、进料口、进料螺旋和进料窑管,所述的料仓与进料口连接,所述的进料螺旋安装在进料口内,所述的进料口与进料窑管的一端连通。料仓与进料口的设计,便于粉料的进料,提高工作效率。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烘干区还包括烘干腔、烘干窑管和粉料破碎装置,所述的烘干窑管安装在烘干腔内,所述烘干窑管的一端与进料窑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的粉料破碎装置安装在烘干窑管内,所述的烘干煤气管道安装在烘干腔上,所述的温度测温点安装在烘干窑管上。在烘干窑管内增加料粉破碎装置能够有效的减少粉料颗粒直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粉料破碎装置包括扬料板和钢球,所述的烘干窑管由高温不锈钢制作而成,所述的烘干腔与烘干窑管的衔接处设有保温密封鱼鳞片。烘干窑管的材质选择能够有效的提高耐温性;而保温密封鱼鳞片的设计能够减少温度的消耗。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高温区还包括高温腔、高温窑管和引风机,所述的高温窑管安装在高温腔内,所述高温窑管的一端与烘干窑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的高温窑管与烘干窑管的连接处设有传动电机,所述的引风机安装在高温腔上,所述的退火煤气管道安装在高温腔上,所述的高温腔与烘干腔之间设有烟道风门,所述的高温腔通过烟道风门与烘干腔连通,所述的温度测温点安装在高温窑管上。通过引风机和烟道风门的设计,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传动电机的设计也提高了粉料的流动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高温窑管由高温不锈钢制作而成,所述的高温窑管内设有保温密封盖,所述的高温腔与高温窑管的衔接处设有保温密封鱼鳞片。高温窑管的材质选择能够有效的提高耐温性;保温密封盖的设计防止温度的流失;保温密封鱼鳞片的设计能够减少温度的消耗。
[0013]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区的一端与高温窑管连通,所述冷却区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上设有筛网。防止团状粉料的流出。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粉料烘干退火一体化生产;改善生产环境及实现温度控制自动化;稳定产品质量;减少温度消耗;实现了提高工序生产效率及降低能耗,也实现了工序设备两种以上方式自由生产产品。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进料区,2.烘干区,3.高温区,4.冷却区,5.烘干煤气管道,6.退火煤气管道,7.温度测温点,8.料仓,9.进料口,10.进料螺旋,11.进料窑管,12.烘干窑管,13.烘干腔,14.钢球,15.传动电机,16.烟道风门,17.高温腔,18.高温窑管,19.引风机,20.保温密封鱼鳞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8]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包括进料区1、烘干区2、高温区3和冷却区4,进料区1、烘干区2、高温区3和冷却区4依次连接,烘干区2包括若干烘干煤气管道5,高温区3包括若干退火煤气管道6,烘干煤气管道5和退火煤气管道6均与煤气喷枪连接,烘干区2和高温区3上均设有若干温度测温点7。
[0019]进料区I包括料仓8、进料口9、进料螺旋10和进料窑管11,料仓8与进料口 9连接,进料螺旋1安装在进料口 9内,进料口 9与进料窑管11的一端连通。
[0020]烘干区2还包括烘干腔13、烘干窑管12和粉料破碎装置,烘干窑管12安装在烘干腔13内,烘干窑管12的一端与进料窑管11的另一端连通,粉料破碎装置安装在烘干窑管12内,烘干煤气管道5安装在烘干腔13上,温度测温点7安装在烘干窑管12上。其中:粉料破碎装置包括扬料板和钢球14,烘干窑管12由高温不锈钢制作而成,烘干腔13与烘干窑管12的衔接处设有保温密封鱼鳞片20。
[0021]高温区3还包括高温腔17、高温窑管18和引风机19,高温窑管18安装在高温腔17内,高温窑管18的一端与烘干窑管12的另一端连通,高温窑管18与烘干窑管12的连接处设有传动电机15,引风机19安装在高温腔17上,退火煤气管道6安装在高温腔17上,高温腔17与烘干腔13之间设有烟道风门16,高温腔17通过烟道风门16与烘干腔13连通,温度测温点7安装在高温窑管18上。其中:高温窑管18由高温不锈钢制作而成,高温窑管18内设有保温密封盖,高温腔17与高温窑管18的衔接处设有保温密封鱼鳞片20。
[0022]冷却区4的一端与高温窑管18连通,冷却区4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筛网。
[0023]原料料浆,按照工艺要求可控速度通过进料口9的进料螺旋10送入进料窑管11;到达经烘干区2后,通过煤气喷枪连接烘干煤气管道5烘干及烘干窑管12内扬料板与钢球14等破碎,料粉流至设备高温区3 (煤气喷枪连接高温煤气管道供热)保温退火,完成后,粉料送至冷却区4,通过出料口的筛网,经提升机至料仓8进入下一道工序。该设备改进后,生产产品可通过选择煤气喷枪数量与位置自由选择生产方式,实现产品多样化,且能耗明显下降。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进料区(I)、烘干区(2)、高温区(3)和冷却区(4),所述的进料区(I)、烘干区(2)、高温区(3)和冷却区(4)依次连接,所述的烘干区(2)包括若干烘干煤气管道(5),所述的高温区(3)包括若干退火煤气管道(6),所述的烘干煤气管道(5)和退火煤气管道(6)均与煤气喷枪连接,所述的烘干区(2)和高温区(3)上均设有若干温度测温点(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料区(I)包括料仓(8)、进料口(9)、进料螺旋(10)和进料窑管(II),所述的料仓(8)与进料口(9)连接,所述的进料螺旋(10)安装在进料口(9)内,所述的进料口(9)与进料窑管(11)的一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烘干区(2)还包括烘干腔(I3)、烘干窑管(12)和粉料破碎装置,所述的烘干窑管(I2)安装在烘干腔(13)内,所述烘干窑管(12)的一端与进料窑管(1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的粉料破碎装置安装在烘干窑管(12)内,所述的烘干煤气管道(5)安装在烘干腔(13)上,所述的温度测温点(7)安装在烘干窑管(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粉料破碎装置包括扬料板和钢球(14),所述的烘干窑管(12)由高温不锈钢制作而成,所述的烘干腔(13)与烘干窑管(12)的衔接处设有保温密封鱼鳞片(2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高温区(3)还包括高温腔(17)、高温窑管(18)和引风机(19),所述的高温窑管(18)安装在高温腔(17)内,所述高温窑管(18)的一端与烘干窑管(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的高温窑管(18)与烘干窑管(12)的连接处设有传动电机(15),所述的引风机(19)安装在高温腔(17)上,所述的退火煤气管道(6)安装在高温腔(17)上,所述的高温腔(17)与烘干腔(13)之间设有烟道风门(16),所述的高温腔(17)通过烟道风门(16)与烘干腔(13)连通,所述的温度测温点(7)安装在高温窑管(18)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高温窑管(18)由高温不锈钢制作而成,所述的高温窑管(18)内设有保温密封盖,所述的高温腔(17)与高温窑管(18)的衔接处设有保温密封鱼鳞片(2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区(4)的一端与高温窑管(18)连通,所述冷却区(4)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上设有筛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烘干退火设备结构。它包括进料区、烘干区、高温区和冷却区,所述的进料区、烘干区、高温区和冷却区依次连接,所述的烘干区包括若干烘干煤气管道,所述的高温区包括若干退火煤气管道,所述的烘干煤气管道和退火煤气管道均与煤气喷枪连接,所述的烘干区和高温区上均设有若干温度测温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粉料烘干退火一体化生产;改善生产环境及实现温度控制自动化;稳定产品质量;减少温度消耗;实现了提高工序生产效率及降低能耗,也实现了工序设备两种以上方式自由生产产品。
【IPC分类】F26B23/02, F26B25/00
【公开号】CN205373382
【申请号】CN201620044525
【发明人】韦晓阳
【申请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