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780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作为在冷冻室背面侧具备冷却器,并将用冷却器生成的冷气由鼓风机供给到冷冻室及冷藏室的冰箱,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13550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使用图18~图19对现有的此类冰箱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现有冰箱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冷藏室结构的图,图19(a)是从扉(门)侧观察冷藏室的主视图,图19(b)是在水平面剖开的剖视图。
在这些图中,冰箱主体51在内部具有冷冻室52、冷藏室53。这些冷冻室52、冷藏室53由冷冻室门54、冷藏室门55封闭前面开口部。标记56是配设在设置于冷冻室52背部的冷却器室内的冷却器,标记58是设置在该冷却器56上部设置的鼓风机。利用该鼓风机58,与冷却器56换热后的冷气在冷冻室52、冷藏室53中强制循环。
即,在冷冻室52中,构成利用鼓风机58而经过冷却器56的冷气从冷冻室52背面侧的吹出口向冷冻室52吹出,与冷冻室52内的食品换热后,从返回通道回到冷却器56的冷气循环路径。
另一方面,在冷藏室53侧,经过冷却器56的冷气由鼓风机58强制送入通往冷藏室53的冷气管道。而且,通过设置在冷藏室53内的热调节风门向设置在冷藏室53侧的冷气管道66输送冷气。构成送向冷气管道66的冷气向冷藏室53吹出,与冷藏室53内的冷藏食品换热后,从返回口67回到冷却器室的冷气循环路径。此时,热调节风门调整进入冷藏室53的冷气量,将冷藏室53内冷却到设定的温度。
此外,通过热调节风门吹出的冷气,如图18所示沿设置在冷藏室53内的多段的各个搁板65的两侧(构成冰箱主体51的内箱51a侧壁)流动,如图19所示箭头般吹出。而且,利用吹出的冷气以从两侧包围搁板65上的食品的方式进行冷却。
而且,作为将用冷冻室背面侧的冷却器生成的冷气由鼓风机供给到冷冻室及冷藏室的其它冰箱,有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21554号公报所记载的构成。在该构成中,使吹出的一部分冷气沿部件流动,使室内温度均匀化。此外,专利文献3特开2002-37231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连接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的配管(吸入管)和毛细管之间换热的构成。
在上述现有的冰箱中,存在如下问题。
1.专利文献1的构成,如图18~图19所示,使用冷气管道66使冷气沿内箱侧壁流动,并以从两侧包围食品的方式进行冷却。在此类冰箱中,存在冷藏室中央的温度比两侧温度高的倾向。其原因是,如果为冷却冷藏室而从冷气管道66吹出的冷气没有冷却冷藏室中央而从设置在冷藏室前侧的第二返回口67回到冷却器56,则不能充分冷却冷藏室中央的食品。
2.即使驱动包括压缩机的冷冻循环及鼓风机,冷却冷藏室53内的冷气也因热调节风门的开关而受到限制。因此,存在因热调节风门和温度检测位置之间关系而使冷藏室内温度没有变均匀及无法供给冷气的情况。因此,存在冷藏室内温度不均匀的情况。
尤其是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冷气从两侧壁进入类型的冰箱中,由于食品的配置等,上述1、2的问题更明显。
3.在此类冰箱所使用的冷冻循环中,即使经过冷却器后的制冷剂所通过的管(所谓的吸入管或吸管)的温度是-30℃,也不能说将该低温有效地被用于箱内冷却。例如,专利文献3中,虽然进行与毛细管之间的换热,但却是埋入在绝热材料中的结构。
4.如上述第一项目中所例举般,在从冷藏室背壁两侧部将经过冷却器的冷气从设置在背部侧壁的冷气管道吹出的冰箱中,存在与冷藏室两侧部相比,中央的冷却变弱,且冷藏室内温度没有变均匀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沿部件表面流动冷气来实现冷藏室内温度的均匀化,但是利用循环冷气所具有的一部分冷热,从而导致向箱内吹出的冷气减少相当于该部分的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匀且有效地冷却冷藏室内的冰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具备包括压缩机和冷却器的冷冻循环的冰箱中,本发明的构成为,在冷藏室背部具有冷却板,用连接上述冷却器和上述压缩机的管来冷却上述冷却板。
此外,采用的构成为,上述冷却板安装于上述冷藏室背部的内箱中,上述管安装在靠上述内箱的绝热材料侧,上述冷却板和上述管借助于上述内箱进行热接触。
再有,采用的构成为,使上述管与构成上述冷冻循环的毛细管热接触,且配设在使上述内箱向上述冷藏室侧凸出而形成的凹槽中,使上述毛细管位于远离上述凹槽处。
另外,在具有上述任一构成的冰箱中,上述管在连接上述冷却器和上述压缩机的制冷剂配管中的表面温度为0℃以下的区域中冷却上述冷却板。而且,利用上述制冷剂配管全长中的距上述冷却器的距离约为1/2以下的部分冷却上述冷却板。
还有,在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在上述冷冻室侧配置冷却器,将来自上述冷却器的冷气由鼓风机强制循环到上述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冰箱中,本发明,具备从上述冷藏室背面较大宽度地冷却上述冷藏室的冷却板,且将使冷却上述冷藏室后的冷气返回到上述冷却器的冷气返回通道的上述冷藏室侧开口设置在上述冷藏室前侧。
此外,在具有上述任一构成的结构中,在上述冷藏室背面两侧具有用于向上述冷藏室供给冷气的冷气管道,在上述冷气管道间配置上述冷却板,使冷气在上述冷却板的里面侧流动。
还有,采用在冷藏室背部具有冷却板,且用连接上述冷却器和上述压缩机的管冷却上述冷却板的结构,采用如下构成上述管位于靠上述内箱的绝热材料侧,且配设在使上述内箱向上述冷藏室侧凸出而形成的凹槽中,使上述冷却板和上述管借助于上述内箱而热接触,在上述冷却板的里侧面具有第二冷气管道,在上述冷却板和上述内箱之间具备绝热材料,将上述冷气管道和上述凹槽容纳于上述绝热材料的厚度内。
此外,上述冷却板具有连通上述第二冷气管道和上述冷藏室内的孔部,且将上述第二冷气管道的冷气从上述孔部向上述冷藏室吹出。
再有,采用的构成为,在上述冷藏室背面两侧具有用于将从上述冷却器输送的冷气向上述冷藏室供给的冷气管道,并用上述第二冷气管道连接上述冷气管道和上述孔部。
另外,使上述管与构成上述冷冻循环的毛细管进行热接触,并使上述毛细管位于远离上述凹槽处。
还有,采用的构成为,在将来自上述冷却器的冷气送往上述冷气管道的冷气通道上具备热调节风门,利用上述热调节风门的开关来控制向上述冷藏室的冷气供给。
此外,设有多个使流动于上述第二冷气管道中的冷气吹向上述冷藏室侧的孔部。
还有,使上述孔部的开口比从上述冷气管道向上述冷藏室吹出冷气的吹出口小。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均匀且有效地冷却冷藏室内的冰箱。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冰箱背面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纵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线横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2的P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2的P部的放大图,是表示与图4不同结构例子的图。
图6是冰箱的冷冻循环的莫里尔图。
图7是表示冷冻循环的配管构成的冰箱的纵剖视图。
图8是吸入管的温度测定图。
图9是具备设置在冷却板里侧的吸入管的冷冻循环的概要图。
图10是表示与图9不同例子的冷冻循环的概要图。
图11是表示与图9和图10不同例子的冷冻循环的概要图。
图12是图11的C-C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吸入管的配设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吸入管的配设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例冷却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冷却板的冷却结构的图。
图17是图16的C-C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现有冰箱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现有冰箱结构的图。
图中1 冰箱主体,1a 内箱,1b 侧壁,2 冷冻室,3 冷藏室,4 冷冻室门,5 冷藏室门,6 冷却机室,7 隔板,8 风扇保护材,8a 吹出口,8b 吸入口,9 冷却器,10 循环风扇,11 除霜用加热器,12 热调节风门,13 冷气管道,13a 第二冷气管道,14 顶板,15 冷气返回通道,17 冷却板,18 第一冷气管道,19 孔部,20 绝热材料,21 吸入管,21a (吸入)管,22 毛细管,23 压缩机,24 绝热材料,25 凹槽,26 冷凝器,27 干燥器,28 焊锡,29 机械室,30 导槽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利用设置在冷冻室侧的冷却器来冷却冷气,并利用设置在冷冻室侧的鼓风机将冷气分别送到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冰箱,特别涉及在冷藏室的箱内背面设置冷藏室冷却用的冷却板的冰箱。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冰箱背面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线纵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线横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2的P部的放大图。此外,图5是图2的P部的放大图,表示与图4不同结构的例子。
在这些图中,标记1是冰箱主体,作为储藏室在内部至少具有冷冻室2和冷藏室3。标记4及5是关闭冷冻室2和冷藏室3的前面开口部的门,标记4及5分别表示冷冻室门和冷藏室门。
在冷冻室2的背部形成通过由隔板7而与冷冻室2隔开的冷却器室6,在冷却器室6内设置冷却器9和循环风扇10。而且,作成由冷却器9生成的冷气由位于冷却器9上方的循环风扇10送至各储藏室的结构。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与隔板7一体或分开形成的风扇保护材8上设有吹出口8a,且由循环风扇10送出的冷气从吹出口8a向冷冻室2供给。
如图2所示箭头所示,从吹出口8a吹出的冷气在与容纳在冷冻室2内的食品进行换热后,从冷却器9下方的吸入口8b回到冷却器室6。如图2所示,吹出口8a位于冷却器9上方,吸入口8b位于冷却器9下方,通过使冷气沿箭头方向流动而进行冷气的循环。通过反复该冷气循环,从而将冷冻室2保持在规定温度、例如-18℃。
在冷却器9下方配设除霜用加热器11,定期除去在冷冻循环运转中附着到冷却器9上的霜。除霜用加热器11是在玻璃管内具有加热线且利用通电给加热线来放热的玻璃管加热器。
冷藏室3借助于隔壁而与冷冻室2相邻。在隔壁内具有绝热材料24,进而对两室进行绝热。而且,利用冷却器9生成的冷气也供给冷藏室3,冷却器室6和冷藏室3之间借助于冷气管道13而连通。标记12是将冷藏室3内保持在设定温度的热调节风门,该热调节风门12起到控制由循环风扇10向冷藏室3吹出的冷气量的作用。
冷气量由热调节风门12控制,从而将冷藏室3保持在预定的设定温度。而且,吹向冷藏室3的冷气通过与热调节风门12相连的冷气管道13,从冷藏室3的背面两侧如图1、图3所示般沿内箱1a的侧壁1b吹出。此外,该冷气管道13内的冷气构成如下向在冷藏室3内设置的多个搁板14间吹出冷气。
这样,沿侧壁1b吹出的冷气在侧壁1b侧与搁板14间的冷藏食品进行换热,且如图2所示,经过设置在绝热隔壁上的冷气返回通道15回到冷却器室6。通过反复这样的冷气循环,将冷藏室3保持在规定的温度、例如+3℃。
但是,在此类冰箱中,存在沿侧壁1b吹出的冷气不太能用于进行冷藏室3的中央冷却的倾向。即,有时存在如下情况与容纳在侧壁1b附近的食品换热后的冷气不向中央部附近流动而向冷气返回通道15侧流动。于是,在本实施例中,为冷却容纳于冷藏室3中央部的食品,而具备冷却板17。
本实施例的冷却板17由金属等导热良好的材料制成,通常为铝板或铜板。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便是树脂板只要是导热率良好的部件都可。
冷却板17设置于在冷藏室3的背面两侧上下延伸的两个冷气管道13之间,安装于冷藏室3的背壁上(如图1所示)。此外,如图3所示,以连接两冷气管道13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作为冷却该冷却板17的热源(制冷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构成冷冻循环的制冷剂配管的管。再有,也可同时利用经过热调节风门12的冷气。下面,使用图1进行说明。
从冷却器室6经过热调节风门12送至冷藏室3的冷气在冷藏室3的背面左右分开,并通过上下延伸的一对冷气管道13吹向冷藏室3。在热调节风门12和冷气管道13之间由第一冷气管道18连接。如图1所示,冷却板17以覆盖该第一冷气管道18的方式被安装于左右两个冷气管道13之间的背壁上。
在本实施例的冷却板17上设有孔19。而且,在与第一冷气管道18相对的部分上设有孔部19a。因此,通过第一冷气管道18的一部分冷气从孔部19a吹向冷藏室3。吹出的冷气冷却冷藏室3内的食品,同时,也有助于冷却板17自身的冷却。
即,从孔部19a吹出的冷气在冷却冷却板17,同时,吹向冷藏室3侧,并在食品冷却后通过冷气返回通道15向冷却器室6返回。再有,孔19的尺寸比从冷气管道13向冷藏室3吹出冷气的吹出口小。对其原因在后面叙述。
在冷却板17的里侧(冷藏室3的后面侧)贴有苯乙烯泡沫(スチロフオ一ム)等绝热材料20。由于在冷却板17和内箱1a之间具备绝热材料20,从而将冷却板17的冷热传递到内箱1a,进而抑制在内箱1a上产生结露等。
此外,如果将使第一冷气管道18形成于绝热材料20的板厚内,则可缩小占用冷藏室3内的容纳空间,并可充分整理冷藏室3。
在冷却板17里侧具备作为用于冷却冷却板17的冷热源的管21a。该管21a是构成冷冻循环的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具体地,在制冷剂配管中是连接冷却器9和压缩机23之间的部分。
在冷冻循环中,用压缩机23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过冷凝器、毛细管22而在冷却器9蒸发,并生成冷气。在冷却器9蒸发后的制冷剂通过管21a向压缩机23返回,作为冷却板17的冷热源利用变为该低温的制冷剂。
在以下说明中,将经过冷却器9而被吸入到压缩机23的管称为吸入管(吸管),即,构成本实施例的冷却板17由作为吸入管的一部分的管21a(称为“管21a”或“吸入管21a”)内的低温制冷剂冷却的结构。
此外,可与毛细管22进行换热地配置吸入管21a。毛细管22是以减压制冷剂为目的而设置在冷凝器和冷却器9之间的内径为0.7~0.8mm左右的细径管,并具有3.0~3.2mm的外径。另一方面,吸入管21a由外径为6.0~8.0mm的圆管构成,内径为4.8~6.5mm。
如图2所示,通常将包括吸入管21a的吸入管和毛细管22用焊锡等焊接。此外,将该焊接的吸入管和毛细管22埋入到填充在冰箱主体1的内箱1a和外箱之间的绝热材料24中。
如图4所示,在冷却板17里侧设有使内箱1a和外箱之间的绝热空间向冷藏室3侧凸出的凹槽25。而且,在该凹槽25中配置吸入管21a。在比配设在凹槽25内的吸入管21a靠后的后侧可与吸入管21a进行换热地配设毛细管22。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毛细管22并未进入凹槽25内,而是位于绝热材料24侧,而且,是以与冷却板17接触的方式设置凹槽25。根据该构成,吸入管21a的低温通过内箱1a的板厚传递到冷却板17。
图5表示与图4不同结构的例子。虽然图4表示在圆形的凹槽25内配设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吸入管21a的结构,但在图5的实例中,将吸入管21a的截面形状作成如椭圆形那样的扁平形状,并将凹槽25作成矩形。根据该结构,可增大内箱1a和冷却板17之间的接触面积和作为冷热源的吸入管21a的有效面积,并可提高冷热的传导。
接着,使用图6~图12说明有关吸入管21a的配设结构。图6是冰箱的冷冻循环的莫里尔图,图7是表示冷冻循环的配管结构的冰箱的纵剖视图,图8是吸入管21a的温度测定图,图9是具备设置在冷却板17里侧的吸入管21a的冷冻循环的概要图,图10是表示与图9不同例子的冷冻循环的概要图,图11是表示与图9和图10不同例子的冷冻循环的概要图,图12是图11的C-C剖视图。
图9~图11表示一例本实施例的冷冻循环。压缩机23、冷凝器26、吸收冷冻循环内水分的干燥器27、毛细管22、冷却器(蒸发器)9及包括冷藏室冷却用吸入管21a的吸入管21呈环状且串联连接而构成冷冻循环。而且,吸入管21和毛细管22的L1尺寸部用焊接或焊锡28等粘着以便两者可进行换热(图12中所示)。
说明有关这些图9~图11的结构的冷冻循环的动作。从压缩机23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状制冷剂在冷凝器26中与外部空气换热被凝结而并液化。然后,在毛细管22中制冷剂被减压而成为减压的制冷剂在冷却器(蒸发器)9中夺取周围的热的同时蒸发,生成冷气。生成的冷气由循环风扇10(图2中所示)送至冷冻室2、冷藏室3内而冷却各储藏室。在冷却器9中气化的制冷剂通过吸入管21回到压缩机23。
如上所述,毛细管22和吸入管21配设在构成冰箱箱体的绝热材料内。吸入管21内的已气化的低温气体制冷剂和毛细管22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毛细管22内的制冷剂向过冷却方向减少焓,吸入管21内的气体制冷剂向过热方向增加焓。这样一来,提高冷冻循环的有效制冷剂能力。
如果用莫里尔图表示这些冷冻循环,则得到图6中用虚线表示的曲线图。在图6所示的曲线图中,线A表示压缩过程,线B表示冷凝过程,线C表示减压过程,线D表示蒸发过程,线D向横轴(焓)的投影线(i3-i1)内的i2-i1表示冷冻能力,i3-i2表示吸管的换热量,i0-i1表示毛细管的换热量,换热量i3-i2和i0-i1相等。
在冰箱中组装了这些冷冻循环的状态下,用图7、图8来说明吸入管21、毛细管22的各点温度测定结果。再有,普通冰箱所使用的吸入管21及毛细管22的规格如下。
吸入管21的长度为1700~2500mm、外径为6.0mm~8.0mm、内径为4.8mm~6.5mm。而且,毛细管22的长度为1800~2600mm、外径为3.0mm~3.2mm、内径为0.7mm~0.8mm。而且,两者的附带锡焊部分的长度L1尺寸此时设定为1200mm~1800mm。
此外,吸入管21和毛细管22向冰箱箱体1的导入部(一端部)如图7所示般为机械室29的E点,导出部(另一端部)是F点,且埋入绝热材料24中。
图8中表示将该E点作为长度0mm并至F点的吸入管21表面温度。在F点中,吸入管21的表面温度为-30℃,在E点为+30℃。因此,如本实施例般,如果附带锡焊长度(L1尺寸)为1800mm,则作为中间地点的约900mm附近(G点)为0℃左右。即,与图4~图5所示的使与冷却板17进行换热的吸入管21a处于E点和G点之间,即为0~900m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如下的结构配设有压缩机23的机械室29位于冰箱箱体1的下部,冷却器9位于冰箱箱体1上方的冷冻室2背面,且冷藏室3位于机械室29和冷冻室2之间的结构,所以构成易于将吸入管21a的0℃以下的低温区间配设在冷藏室3背面侧的结构。即使采用使压缩机23位于冰箱箱体1上部,且将配设有冷却器9的冷冻室2配设在冷藏室3下方的结构,该情况也相同。
再有,可作为冷藏室3的冷却用吸入管21a使用的并不限于0~900mm的数值。0~900mm是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吸入管21、毛细管22长度的情况,如果改变该长度,则可用于冷却的长度也发生变化。
接着,在图9、图10、图11中,说明有关用点划线包围的吸入管21a。用点划线包围的吸入管21a即使在与毛细管22进行换热后也保持0℃~-30℃的零下温度的低温,且作为用于冷却冷却板17的充足冷热源。即,用于冷却冷藏室3而使用的吸入管21a即使在连接冷却器9和压缩机23的吸入管21中,也是特别利用温度为0℃~-30℃的部分(E点和G点之间的部分)。
图9所示例子采用的结构为,将吸入管21和毛细管22可进行换热地配置的一部分作为冷藏室3的冷却用吸入管21a,图10所示例子采用的结构为,在冷藏室3的冷却用吸入管21a中不与毛细管22进行换热。图10所示例子与在冷却板17里面使毛细管22和吸入管21a进行热接触的如图2~图5中所示的例子不同,在冷却板17里面不使两者进行换热。因此,可将被毛细管22夺走量的冷热用于冷藏室3的冷却。
图11中的结构以使作为毛细管22最高温的部分接触吸入管21a的最低温部为目的,毛细管22和吸入管21a在L1尺寸部分符合制冷剂的流向。此时,由于吸入管21a和毛细管22的内径截面面积相差较大,所以吸入管21a的温度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不会大幅降低冷藏室3的冷却能力。
接着,使用图13及图14说明冷却板17和吸入管21a的关系。图13及图14是表示吸入管21a的配设结构的图,图13表示将吸入管21a相对于冷却板17左右弯折配设的例子,图14表示使吸入管21a与冷却板17的两侧平行地上下弯折的例子。
这些与冷却板17热接触的吸入管21a的长度如上所述在0℃以下的部分(例如0~900mm)的范围。再有,即使采用图13、图14所示的任一配置的结构,由冷却板17冷却冷藏室3的能力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
接着,使用图15~图17来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实施例冷却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冷却板17的冷却结构的图,特别表示吸入管21a和孔部19关系的图,图17是图16的C-C剖视图。
首先,使用图15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冷却状态。本实施例的冷冻循环检测冷冻室2等的温度且绝热地反复运转/停止,并将冷冻室2和冷藏室3内保持在预定温度。
该间歇运转是例如以运转中的时间为50、运转停止中的时间为50的方式,以运转率为50%进行运转。随之,冷藏室3的冷却用吸入管21a在冷冻循环运转中为使低温制冷剂在管内部流动而处于冷却中,并在冷冻循环运转停止时停止冷却。即,冷却板17仅在冷冻循环的运转中由冷却用吸入管21a冷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由冷气冷却冷却板17的结构。由冷却器9产生的冷气由热调节风门12控制向冷藏室3侧的流入,所以用于冷却冷却板17的冷气与具有热调节风门12的调节风门的开关联动。即,当冷藏室3内的温度比设定值高时,调节风门为开,当冷藏室3内的温度比设定值低时,调节风门为关,停止向冷藏室供给冷气。
因此,在冷藏室3内的温度变高时,调节风门与冷冻循环的运转状态不直接相连而为开状态。而且,随着冷冻循环的运转而将供给至热调节风门12的冷气经由第一冷气管道18送至冷气管道13侧。
此时,在冷却板17中,从设置在与第一冷气管道18相对的部分的孔部19a吹出一部分冷气。这样,通过由冷却板17向冷藏室3吹出冷气,位于冷藏室3内中央部的食品可由吹出的冷气冷却,同时,可由流动在第一冷气管道18内的冷气和因产生于由管21a保持为低温的冷却板17的对流而生成的冷气冷却。
换言之,即使在调节风门处于闭状态如果冷冻循环处于运转中,则利用管21a内的低温制冷剂所产生的冷却效果而将冷藏室3保持在室内温度。此外,如果冷藏室的温度上升且调节风门处于开状态,则利用(1)来自冷气管道13的冷气吹出、(2)从第一冷气管道18通过冷却板17的孔部19的冷气吹出、(3)由冷气供给所产生的冷却板17的冷却效果及(4)利用管21a的冷却板17的冷却效果,可冷却冷藏室3内,并有效地保持冷藏室3内的温度。
接着,使用图16说明冷却板17所具有的冷却结构。将通过孔部19b排出的冷气送至该孔部19b位置的是第二冷气管道13a。如图16及图17所示,该第二冷气管道13a被作成于设置在冷却板17里侧的绝热材料20的壁厚内。这与第一冷气管道18相同。
而且,第二冷气管道13a与设置在冷藏室3背壁的冷气管道13连通,且将供给到冷气管道13的一部分冷气供给到该第二冷气管道13a。再有,如图1或图3所示,供给到冷气管道13的另一部分冷气向冷藏室3排出。
在冷却板17的与第二冷气管道13a相对的部分上设有孔部19b。该孔部19b和孔部19a分别将第二冷气管道13a内的冷气及第一冷气管道18内的冷气吹向冷藏室3侧。
由于在从孔部19a、19b吹出冷气期间,冷冻循环必然处于运转中,所以吸入管21a内流动低温制冷剂。因此,吸入管21a为零下温度,因而由管21a冷却冷却板17。
其结果,在保持为低温的冷却板17周围产生对流,容纳于冷却板17附近的食品不仅由来自孔部19a、19b的冷气冷却,也由冷却板17的低温产生的对流空气冷却。在管21a中流动的零下温度的低温制冷剂即使在冷气的吹出结束后也在冷冻循环继续运转期间内冷却冷却板17。这样,利用吸入管21a的冷却有助于辅助维持冷藏室3内的温度。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有效利用冷冻循环冷却冷藏室3,可均匀且有效地冷却冷藏室3内。具体采用的构成为,利用经过冷却器9且仍作为冷却力的残留冷热部分的低温,并由冷却器9和压缩机2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来冷却冷却板17,通过该冷却板17而从背面侧整体冷却冷藏室3。因此,解决了冷气难以绕到冷藏室3中央部的问题,可实现减少冷藏室3内温度的不均。
该情况下,也考虑过使吸入管21a直接(物理地)接触冷却板17。但是,由于吸入管21a的一部分被冷却到非常低的温度(-30℃),所以此时,存在导致将冷却板17的温度冷却到-10℃的情况。当冷却板17的温度和冷藏室3内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变大时,由于冷却板17上产生大量的结霜,所以不能使冷却板17露出设置在冷藏室3内。
于是,为了使变为-10℃的冷却板17的温度上升到例如-5℃,及为了不使毛细管22侧的高温热进入冷藏室3,而使冷却板17和管21a通过内箱1a间接接触。此外,毛细管22埋设于绝热材料24中。再有,内箱1a和冷却板17之间由绝热材料20绝热(图4或图5中所示)。
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无法完全避免向冷却板17的结霜或结露,所以采用在冷却板17的下部具备导槽30,以接收凝结水的结构(图2中所示)。即,在冷却板17上产生的霜在冷冻循环停止运转期间,即低温制冷剂不在管21a中流动时融化,并成为凝结水滴落到导槽30。
此外,由于从冷却板17的孔部19排出的冷气和第一冷气管道18、第二冷气管道13a的冷气还冷却冷却板17自身,所以当使冷气接触冷却板17时冷却板17的温度下降。于是,为了不使冷却板17的冷藏室3侧一面的温度下降过大且不促进结霜,孔部19a、19b的直径比通常的冷气吹出口小(例如,直径5mm~10mm),使在孔部19中流动的冷气量比其它冷气吹出口少。再有,由于在冷却板17上生成的霜因从孔部19a、19b吹出的冷气而升华,所以综合这些来确定孔部的直径或数量。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期待如下效果。
首先,由于利用连接冷却器9和压缩机23的管的低温来冷却冷却板17,所以可高效率使用冷冻循环。即,虽然以往吸入管的低温部分仅被用于毛细管22的冷却,但由于将其用于冷藏室3的冷却,所以提高了冷冻循环的利用效率。此外,可用来自冷却板17的冷热来冷却冷藏室3内的难以冷却的部分。再有,由于从保持在低温的冷却板17或利用孔部19的冷却板17供给冷气,进而从背面侧整体冷却冷藏室3,所以可有助于冷藏室3内温度的均匀化。
此外,由于冷却板17和管21a通过内箱1a热接触,所以给予冷却板17冷热的管21a位于绝热材料侧,且与外部空气隔离,所以可抑制该部分的结霜。再有,由于设有连接冷却板17侧的孔和冷气管道的第二冷气管道13a,所以冷却板17由经过管21a及冷却器9的冷气冷却。因此,冷却器9自身充分发挥作为冷却器的功能,在利用吸入管21a的低温的同时可均匀地冷却冷藏室。
再有,为抑制从设置在冷却板17上的孔部19流出的冷气量,使孔部19的直径比来自其它冷气管道13的冷气排出口小,所以具有减小冷却板17的结霜量的效果。此外,采用为使结霜量变小而将管21a配设在冷却板17的结构(例如,如图13、图14、图16所示的呈弯折状配置的结构),实现进一步减小结霜量。
此外,由于设置多个孔部19,所以利用在冷藏室3背面较大宽度设置的冷却板17的低温和来自冷却板17的排出冷气可实现均温化。
再有,将通过焊接或附带锡焊等使毛细管22进行热接触的吸入管21a配设在内箱1a中制作的凹槽25中,且使毛细管22位于远离凹槽25处,所以吸入管21a的冷热通过内箱1a传导到冷却板17侧,可抑制毛细管22的热暖化内箱1a(冷却板17)。
此外,由于向以较大宽度设置在冷藏室3背面的冷却板17给予冷热的吸入管21a是以表面温度在运转状态下为零下区域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所以可提高冷藏室3内的温度保持效果。具体地,由于与管21的热接触到冷却板17的部分为全长的距冷却器9约1/2以下处,所以吸入管21a为0℃以下,并可有效地将冷却板17冷却。
而且,由于在向冷却器室6和冷却板17传递冷气的冷气管道之间配置控制向冷藏室3的冷气吹出的热调节风门12,所以冷藏室3内的温度由热调节风门12控制,同时,也辅助利用由吸入管21a对冷却板17的冷却,可将冷藏室3内保持在设定温度。
此外,由于采用将冷藏室3冷却后的冷气从冷藏室3前侧开口的冷气返回通道15回到冷却器室6的结构,所以在采用可从冷藏室3背面侧整体冷却的冷却板17的同时,可大幅减小在冷藏室3内产生的温度不均。
再有,虽然将从冷藏室3背面侧吹出冷气的冷气管道13设置在背面两侧,且将冷却板17配置在两冷气管道13之间,但采用冷却板17由管21a和冷气管道18、13a冷却的结构。而且,在冷却板17的背面侧,存在由管21a冷却得部分和由冷气管道18、13a冷却的部分,除这些部分外设置绝热材料20。
根据这些构成,利用冷气管道18、13a而没有使冷气绕到冷却板17背面的部分由管21a冷却,另一方面,由于可由冷气管道18、13a冷却管21a未绕到的部分,所以可将冷却板17整体冷却,并可实现进一步减小冷藏室3内的温度不均。
此时,由于构成在绝热材料20的厚度范围内容纳凹槽25和冷气管道18、13a的构成,所以可抑制从而很小地占用冷藏室3的容纳体积。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具备包括压缩机和冷却器的冷冻循环,其特征在于,在冷藏室背部具有冷却板,用连接上述冷却器和上述压缩机的管来冷却上述冷却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板安装于上述冷藏室背部的内箱中,上述管安装在靠上述内箱的绝热材料侧,上述冷却板和上述管借助于上述内箱进行热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管与构成上述冷冻循环的毛细管热接触,且配设在使上述内箱向上述冷藏室侧凸出而形成的凹槽中,使上述毛细管位于远离上述凹槽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在连接上述冷却器和上述压缩机的制冷剂配管中的表面温度为0℃以下的区域中冷却上述冷却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制冷剂配管全长中的距上述冷却器的距离约为1/2以下的部分冷却上述冷却板。
6.一种冰箱,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在上述冷冻室侧配设冷却器,将来自上述冷却器的冷气由鼓风机强制循环到上述冷冻室和冷藏室,其特征在于,具备从上述冷藏室背面较大宽度地冷却上述冷藏室的冷却板;将使冷却上述冷藏室后的冷气返回到上述冷却器的冷气返回通道的上述冷藏室侧开口设置在上述冷藏室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冷藏室背面两侧具有用于向上述冷藏室供给冷气的冷气管道,在上述冷气管道间配置上述冷却板,使冷气在上述冷却板的里面侧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管位于靠上述内箱的绝热材料侧,且配设在使上述内箱向上述冷藏室侧凸出而形成的凹槽中,使上述冷却板和上述管借助于上述内箱而热接触;在上述冷却板的里侧面具有第二冷气管道;在上述冷却板和上述内箱之间具备绝热材料;将上述冷气管道和上述凹槽容纳于上述绝热材料的厚度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板具有连通上述第二冷气管道和上述冷藏室内的孔部,且将上述第二冷气管道的冷气从上述孔部向上述冷藏室吹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冷藏室背面两侧具有用于将从上述冷却器输送的冷气向上述冷藏室供给的冷气管道,上述第二冷气管道连接上述冷气管道和上述孔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管与构成上述冷冻循环的毛细管进行热接触,并使上述毛细管位于远离上述凹槽处。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将来自上述冷却器的冷气送往上述冷气管道的冷气通道上具备热调节风门,利用上述热调节风门的开关来控制向上述冷藏室的冷气供给。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使流动于上述第二冷气管道中的冷气吹向上述冷藏室侧的孔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孔部的开口比从上述冷气管道向上述冷藏室吹出冷气的吹出口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均匀且有效地冷却冷藏室内的冰箱。在具备包括压缩机(23)和冷却器(9)的冷冻循环的冰箱(1)中,在冷藏室(3)背部具有冷却板(17),用连接冷却器(9)和压缩机(23)的管(21a)冷却冷却板(17),并通过从冷藏室(3)背面侧整体冷却冷藏室,从而实现冷藏室(3)内的均温化。此外,在冷却板(17)上具有孔部,将用于从该孔部吹出冷气的冷气通道(13a)设置在冷却板(17)的里面侧。
文档编号F25D23/00GK1940429SQ200610139659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
发明者安纳和弘, 熊仓秀雄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