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930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贮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汽车空调上冷暖系统中使用的一种贮液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l (日本实开平06-27232号)内记载了一种贮液器,相对其图 5所示的吸液管所言,该贮液器底部设置了利用容器1的底部la周围而支撑 的支撑部件7,支撑部件7的底部和容器1的底部la间保持的指定间隔d用 于防止吸液管4下落的作用;另外,吸液管4的中间部设置有圆板状底板2 以及3,在该底板2以及3间填充干燥剂;还有,该专利文献1图1中的吸 液管上设置有定位用的墩部,该墩部利用圆板状底板11将吸液管定位。进一 步的,通过支撑部件作为防止吸液管下落的一种贮液器记载在专利文献2 (曰 本特许3207584号)内,并如该专利文献2图l所示,贮液器的底面由平坦 中央部及倾斜向该平坦中央部的倾斜面构成,支撑部件上端形成有安装孔, 支撑部件下端与上述平坦中央部相连,形成连通上述安装孔的冷媒吸上用通 孔,而在其下端形成有倾斜面;并且,上述通孔是由侧面开口的下端凹槽所 形成。
上述两个文献的容器均在其内部设置有支撑吸液管下端的支撑部件,在 构成上具有能够防止吸液管下落的作用。然而,专利文献l中的构造,其支 撑部件由于连接容器的底部,所以对于吸液管将冷媒充分吸出具有一定的损 害作用;而且由于吸液管上设置有墩部,因需加工吸液管,所以有可能增加 成本。另外,专利文献2中的构造,其支撑部件上由于形成有倾斜部和槽部 的通孔,因需成型加工工艺,所以在制造上有可能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结构上的不足以及由此导致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支撑部件使吸液管 能够被充分的支撑、对冷媒的吸上无不良影响、能够充分的实现吸出作用发 低制造成本的贮液器。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贮液器,包括容器和配置在容器的内部空间用于支撑吸液管的支撑部件, 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件相背的两个方向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吸液管的圆筒部 和用于安置在所述容器底部的支撑部,且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形成有分布在所 述圆筒部周围的供冷媒通过用的贯通孔。
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一个与所述圆筒部一体且位 于所述圆筒部下侧的圆盘部,所述的支撑部由在所述的圆盘部的底面设置向 上的凹部形成;该凹部与容器底部间的空间形成液体冷媒的通过用空间。
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部为设置所述的凹部所形成的裙缘。
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裙缘呈平面状。
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裙缘呈棱角状。
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贯通孔形成在所述的圆盘部上。 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筒部上设置有用于插设吸液管的台阶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支撑冷媒吸液管的支撑部件由于具有圆筒部,并和容器的底部对向配置, 因此可以可靠的定位装置在圆筒部上的吸液管;而且,通过分布圆筒部周围 的贯通孔,液体冷媒流入容器的底部,因此液体冷媒利用吸液管可以更加充 分的被吸上。
支撑部件由于通过圆筒部以及与圆筒部一体且位于所述圆筒部下侧的圆 盘部构成,且通过在圆盘部的底面设置向上的凹部形成支撑部,所以构成简 单,减少了加工工数,因此,降低了贮液器的成本。
在容器的底部做支撑用的支撑部,在圆盘部上形成的凹部与容器底部间 的空间形成液体冷媒的通过用空间,使液体冷媒可以圆滑的流动,并利用吸 液管可将液体冷媒更加可靠的吸上。由于支撑部件利用设置凹部形成的圆周状裙缘或者起伏状裙缘支撑在容 器的底部周围,因此,支撑部件的支撑能够可靠的进行。


图l:本发明贮液器的实施例的轴向切面图。 图2:图1中的贮液器底部的局部扩大图。 图3:图2所示支撑部件的斜视图。 图4:图2所示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l-容器,11-倾斜部,12-底部,121-平坦面,14-通过用空间,2-
顶头,21-流入口, 22-流出口, 23-安装部,3-吸液管,4-支撑部件,41-圆 筒部,411-台阶孔,412-台阶孔台阶,42-圆盘部,421-圆盘部上端面,422-圆盘部下端面,423-裙缘,424-凹部,43-贯通孔,44-连通孔,45-支撑部, 5-干燥部,51/52-圆板状底板,53/54-过滤器,55-干燥剂,6-墩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以图2,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贮液器的轴向切面图。该贮液器的构成是在 容器1的上部形成有顶头2,该顶头2的下部和容器1接合。
上述顶头2具有连接冷媒流入管(图中未示)的流入口 21及连接冷媒流 出管(图中未示)的流出口22,上述容器l的上端开口部如图l所示与所述 的顶头2嵌合并焊接在一起。
另,上述容器1下部形成有倾斜部11及设置有底部12,底部具有一个 平坦面121。而且该倾斜部11和连设的底部12上配置有支撑吸液管3的支 撑部件4。
另,容器1内的横截面方向上设置有干燥部5,该干燥部5将二个圆板 状底板51/52分别备置在上下,其上下间利用去除尘埃的过滤器53/54约束 干燥剂55。另,干燥部5利用吸液管3的墩部6支撑。
另,圆板状底板51/52中心部分别形成有贯通孔和在该贯通孔的周围形成的多个冷媒通过用孔,贯通孔内的吸液管垂直状贯通并对其支撑,吸液管
3的上端部为了连接顶头2的流出口 22,接续固定在顶头2的安装部23上。
进一步,吸液管3的下端部安装在支撑部件4上,支撑部件4如图1的 局部扩大图即图2以及斜视图3所示,由圆筒部41和圆盘部42而构成。圆 盘部42的上端面421形成为平坦面,其下端面422为圆环状平面,其内侧为 由向上凹的曲面而形成的凹部424。
而且,支撑部件4,圆盘部42的凹部424与容器1的底部12对向配置, 圆盘部42的下端面422作为支撑部45支撑在上述底部12的平坦面121上。 由此,支撑是通过在底部12上形成的平坦面121与圆盘部42下端的凹部424 的裙缘423 (此时的裙缘423即圆盘部42的下端面422)连接而进行。
支撑部件4通过和容器1的底部12对向配置,由凹部的曲面与上述底部 12的平坦面121之间形成液体冷媒通过用空间14。
另外,在支撑部件的构成中,上述圆盘部上设置有分布在圆筒部41周围 的多个从上端面421贯通到下端的凹面的贯通孔43。
因此,流入到容器l内的气液二相冷媒中的液体冷媒利用贯通孔流入通 过用空间14。
圆筒部41将吸液管3的下端部插装在台阶孔411内,吸液管3的下端部 抵触在安装孔411的台阶412上。其台阶孔411与圆盘部42上形成的连通孔 44相贯通,该连通孔44连通通过用空间14。
另,支撑部件4上的圆筒部41和台阶孔411、圆盘状部件42和贯通孔 43以及连通孔44,由于是利用树脂一体成型,构成简单。因此贮液器的装配 也能够简单的进行。
从顶头2的流入口 21流到容器1内的气液二相冷媒中的液体冷媒,通过 干燥部5流经贯通孔43,再流入通过用空间14内,在通过用空间14内圆滑 流动的液体冷媒通过吸液管3吸上后,利用连通孔44从顶头2的流出口 22 提供给外部。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中,贯通孔43为倾斜设置,在本发明内不仅仅如此,当然还可以与容器1的底部12垂直方向设置。
而且,支撑部件4的配置中,通过上述凹部的平面状裙缘423 (即圆盘 部42的下端面422)与底部12的平坦面121相连接,更加提高了支撑部件4 的性能。
图4所示的是在支撑部件4的另一个结构形式的斜视图,其凹部424的 裙缘423为棱角状,以此作为支撑部45显然的可以替代上述凹部的平面状裙 缘与底部12的平坦面121相连而实现所述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正如前述的支撑部 45,其结构形式除了是通过在支撑部件4的底部设置凹部424而形成外,还
可以是其它的如设置支撑脚式的支撑结构,而即使是凹部本身,也可以是球 面状、棱面状或者诸如沟槽状等,在此不予赘述。
权利要求
1、 贮液器,包括容器(1)和配置在容器(1)的内部空间用于支撑吸液管(3)的支撑部件(4),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件(4)相背的两个方向分别 设置有安装所述吸液管(3)的圆筒部(41)和用于安置在所述容器底部(12) 的支撑部(45),且在所述支撑部件(4)上形成有分布在所述圆筒部(41) 周围的供冷媒通过用的贯通孔(4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件(4)包括一 个与所述圆筒部(41) 一体且位于所述圆筒部(41)下侧的圆盘部(42),所 述的支撑部(45)由在所述的圆盘部(42)的底部设置向上的凹部(424)形 成;该凹部(424)与容器底部(12)间的空间形成液体冷媒的通过用空间(1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部(45)为设置 所述的凹部(424)所形成的裙缘(42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裙缘(423)呈平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裙缘(423)呈棱角状。
6、 根据2 5任有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贯通孔(43) 形成在所述的圆盘部(42)上。
7、 根据2 5任有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筒部(41) 上设置有用于插设吸液管(3)的台阶孔(411)。
全文摘要
贮液器,用于汽车空调上冷暖系统中,技术存在结构上的不足以及由此导致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容器和配置在容器的内部空间用于支撑吸液管的支撑部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件相背的两个方向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吸液管的圆筒部和用于安置在所述容器底部的支撑部,且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形成有分布在所述圆筒部周围的供冷媒通过用的贯通孔。液体冷媒利用吸液管可以更加充分的被吸上。支撑部件通过在圆盘部的底面设置向上的凹部形成支撑部,所以构成简单,减少了加工工数,因此,降低了贮液器的成本。
文档编号F25B43/00GK101311648SQ20071006889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
发明者吕小丹, 张自翔 申请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