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701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流体(冷却水、冷却用空气等冷却源)使用进行显热 变化的流体、被冷却流体使用冷水或盐水等进行显热变化的流体的冷冻装 置,尤其涉及具有多个冷冻机的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设置多个由蒸发器、压縮机和冷凝器等构成的冷冻机构成的
冷冻装置(例如参照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2003-130428号)。图19为表示 这种冷冻装置的一例的结构图,图20为表示该冷冻装置中冷水和冷却水的 供给状态的图。两图所示的冷冻装置具有2个冷冻机200-l、 200-2,分别 用制冷剂管道209-1、 209-2连接蒸发器201-1、 201-2、压縮机203-1、 203-2、 冷凝器205-1、 205-2和膨胀阀207-1、 207-2,构成使制冷剂分别在密闭回 路中循环的封闭系统。
并且,以往并列地给各蒸发器201-1、 201-2供给冷水(被冷却流体), 并且并列地给各冷凝器205-1、 205-2供给冷却水(冷却流体)。如果采用这 种冷水和冷却水的供给方式,具有如下特征在冷冻容量小的情况下,能 够进行减少运转的冷冻机200-1、 200-2的台数的台数控制,并且冷7K、冷 却水也能够根据容量而增减,能够与部分负荷相对应。
但是另一方面,上述现有技术的冷冻装置存在如下的问题在部分负 荷时(台数控制时),停止的冷冻机200-1、 200-2的蒸发器201-1、 201-2 和冷凝器205-1、 205-2停止,因此它们不能起到传热的作用,冷冻装置在 部分负荷时不能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台冷 冻机构成的冷冻装置,该冷冻装置能提高全负荷时的效率,并且,在部分 负荷时也能经常利用多个蒸发器和冷凝器,同时能够维持高的部分负荷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为一种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冷冻机, 所述冷冻机具有从被冷却流体吸收热量使制冷剂蒸发而发挥制冷效果的 蒸发器,压缩上述制冷剂蒸汽使其成为高压蒸汽的压縮机,以及由冷却流 体冷却高压蒸汽而使其凝结的冷凝器;上述被冷却流体与上述多个冷冻机 的蒸发器串联连接,依次被多个蒸发器的制冷剂的蒸发热冷却;上述冷却 流体与上述多个冷冻机的冷凝器串联连接,依次冷却多个冷凝器的制冷剂。
本发明的优选形态的特征在于,由同一电动机驱动上述多个冷冻机的 多个压縮机。
本发明的优选形态的特征在于,至少将上述多个冷冻机的蒸发器设置 在将一个锅筒区划后的各个区划中;或者将上述多个冷冻机的冷凝器设置 在将一个锅筒区划后的各个区划中。
本发明的优选形态特征在于,在连接上述多个冷冻机的各冷凝器与蒸 发器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中设置有回收从冷凝器流向蒸发器的制冷剂流所具 有的能量的动力回收膨胀机。
本发明的优选形态的特征在于,上述动力回收膨胀机通过由制冷剂流 所具有的能量驱动发电机来回收动力。
由于使被冷却流体与多个冷冻机的蒸发器串联连接,并且使冷却流体 与多个冷冻机的冷凝器串联连接,因此能够利用冷却流体的显热变化和被 冷却流体的显热变化将全负荷时的效率和部分负荷时的效率都维持在很 高,因此能够达到提高冷冻装置整体效率的目的。
如果采用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形态,能够实现压缩机结构的简化。
如果采用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形态,能够实现蒸发器结构及/或冷凝器结 构的简化。
如果采用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形态,能够在制冷剂膨胀时回收动力(从 冷凝器向蒸发器的制冷剂流所具有的能量),同时能够增大制冷效果。
如果采用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形态,由于动力回收膨胀机中使用了发电 机,因此能够通过电摄取量改变动力回收膨胀机的旋转速度,能够容易地 进行动力回收膨胀机的旋转速度控制。


图1为表示冷冻机20的制冷循环的图。
图2为冷冻机20的结构图。
图3为表示冷冻机20A的制冷循环的图。
图4为冷冻机20A的结构图。
图5为表示冷冻机20B的制冷循环的图。
图6为冷冻机20B的结构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冷水和冷却水的供给状态的图。 图9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各冷冻机20-l、 20-2的制冷循环的图。 图IO为表示图1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0-1 、200-2 的制冷循环的图。
图1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1 、20-2的相对于 冷水温度的蒸发温度、相对于冷却水温度的冷凝温度的图。
图12为表示图19所示现有技术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0-1、 200-2 的相对于冷水温度的蒸发温度、相对于冷却水温度的冷凝温度的图。
图13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冷水和冷却水的供给状态的图。
图14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1 、20-2的制冷循 环的图。
图15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1 、20-2的相对于 冷水温度的蒸发温度、相对于冷却水温度的冷凝温度的图。 图16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结构图。 图17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冷水和冷却水的供给状态的图。
图18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19为表示现有技术的冷冻装置的一例的结构图。
图20为表示图19所示的冷冻装置的冷水和冷却水的供给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的冷冻机由多个冷冻机(进行蒸汽压縮式制冷循环的压縮
冷冻机)构成,因此预先说明本发明使用的冷冻机单体的具体例。图2、图 4和图6都是表示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冷冻装置的冷冻机20、 20A、 20B的结 构图,图1、图3和图5分别为表示冷冻机20、 20A、 20B的制冷循环的图。 图2所示的冷冻机20由封入制冷剂的封闭系统构成,具体而言,将从冷水 (被冷却流体)吸收热量使制冷剂蒸发而发挥制^^效果的蒸发器21、压縮 上述制冷剂蒸汽使其变成高压蒸汽的压縮机23、用冷却水(冷却流体)冷 却高压蒸汽使其凝结的冷凝器25和对上述凝结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使其膨胀 的膨胀阀27,通过制冷剂管道29连接而构成。
图4所示的冷冻机20A也用封入制冷剂的封闭系统构成,与图2所示 的冷冻机20的不同点在于,与冷冻机20相比,为了实现高效化,在冷凝 器25与蒸发器21之间设置多台(2台)节能器(气液分离器)31、 31', 而且将压縮机23、 23'、 23"分成多级(3级),在各压縮级中间吸引来自 节能器31、 31'的制冷剂蒸汽。因此,形成图3所示的2级经济循环。一 般在冷凝器25与节能器31之间、节能器31与节能器31'之间、节能器 31'与蒸发器21之间分别设置膨胀阀。另外,图4表示仅在节能器31'与 蒸发器21之间设置膨胀阀27。
经济循环有2级压縮机与1台节能器组合成的单级节能器,或者(N + 1)级压縮机与N台节能器组合成的N级节能器等, 一般情况下,级数 越增加效率越高。本发明也可以用单级或N级节能器取代图4所示的2级 节能器。
并且,图6所示的冷冻机20B也由封入制冷剂的封闭系统构成,与图 2所示的冷冻机20的不同点在于,安装动力回收膨胀机28取代膨胀阀27。 动力回收膨胀机28是指使冷凝液膨胀输送给蒸发器21,并通过动力回收机 (发电机)281回收动力的装置。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如图5所示的线段 al所示那样,膨胀时热函降低,能够回收动力(从冷凝器25流向蒸发器 21的制冷剂流所具有的能量),同时制冷效果相应增大。在该冷冻机20B 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与图4所示的冷冻机20A的情况相同程度的高效化, 而且不需要多级地设置压縮机23等,因此结构简单。像本实施方式这样, 回收动力希望作为电回收,已回收的动力可以作为压縮机23的驱动动力的
一部分使用,或者可以作为冷水泵或冷却水泵、冷却塔等冷冻装置的辅助 机构驱动动力的一部分使用,此外还可以连到其#1的电力系统中作为与冷
冻装置无关的各种设备驱动动力等使用。并且,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动
力回收膨胀机28使用发电机281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电的摄取量改变动力 回收膨胀机28的旋转速度,使动力回收膨胀机28的旋转速度容易控制。
虽然图6的动力回收循环中设置动力回收膨胀机28取代图2的膨胀阀 27,但例如在单级经济循环中,作为在冷凝器25与节能器31之间以及节 能器31与蒸发器21之间分别设置动力回收膨胀机28的动力回收循环使其 提高效率,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图7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结构图,图8为表示该 冷冻装置中冷水和冷却水的供给状态的图。两图0f示的冷冻装置具有2台 与上述图2所示的冷冻机20相同结构的冷冻机20-1、 20-2,像上述那样各 冷冻机20-l、 20-2都由封入制冷剂的封闭系统构成,通过制冷剂管道29-l、 29-2连接蒸发器21-1、 21-2、压縮机23-l、 23-2、冷凝器25-l、 25-2和膨 胀阀27-l、 27-2而构成。
并且,供给该冷冻装置的冷水(被冷却流体)通过管道41与各冷冻机 20-1、 20-2的各蒸发器21-1、 21-2串联连接,并且供给该冷冻装置的冷却 水(冷却流体)也通过管道43与各冷凝器25-l、 25-2串联连接。因此,冷 水被各蒸发器21-1、 21-2中的制冷剂的蒸发热依次冷却,并且冷却水依次 冷却各冷凝器25-l、 25-2中的制冷剂蒸汽。本实施方式中,使冷水和冷却 水的流向均为从冷冻机20-1向冷冻机20-2同一方向地流动的并行流。
由于这样串联地给多个冷冻机20-l、 20-2供给冷水和冷却水,因此能 够提高平均蒸发温度、降低平均冷凝温度。即,能够降低压縮所必需的压 力头(八、;/ K'),提高效率。下面具体说明其作用。图9为表示本实施方式 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1、 20-2的制冷循环的图,图10为表示上述图 1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0-1、 200-2的制冷循环的图。 并且,图1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l、 20-2的相对于 冷水温度的蒸发温度以及相对于冷却水温度的冷凝温度的图,图12为表示 上述图1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0-1 、200-2的相对于冷 水温度的蒸发温度和相对于冷却水温度的冷凝温度的图。
蒸发器21-1、 21-2中冷水出口温度与蒸发温度构成窄点(pinch)温度, 另一方面,冷凝器25-l、 25-2中冷凝温度和冷却水出口温度构成窄点温度。 并且,现有技术的冷冻装置中,由于冷水和冷却水并列提供给各冷冻机 200-1、 200-2,因此如图10所示那样,冷冻机200-1、 200-2的制冷循环相 同,并且如图12所示那样,各蒸发器201-1、 201-2和各冷凝器205-1、 205-2 中的窄点温度相同,流过各蒸发器201-1、 201-2的冷水的温度和流过各冷 凝器205-1、 205-2的冷却水的温度相同。
与之相对,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冷水和冷却水串联(并且并行流)地提 供给各冷冻机20-1、 20-2,因此能够利用冷水和冷却水的显热变化提高制 冷循环的效率。即,通过像图11所示那样将冷水串联地提供给各蒸发器 21-1、 21-2,并且将冷却水串联地提供给各冷凝器25-l、 25-2,使两蒸发器 21-1、 21-2以及两冷凝器25-1、 25-2中的窄点温度不同并将其分散,能够 提高平均蒸发温度、降低平均冷凝温度。由于此时图12所示的冷凝温度与 蒸发温度的温度差与图11所示的冷凝器25-2 —侧的冷凝温度与蒸发器 21-2 —侧的蒸发温度的温度差相等,因此能够使图11所示的冷凝器25-1 的冷凝温度与蒸发器21-1的蒸发温度的温度差比图1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 小,相应地能够减小压縮所需要的压力头(圧縮a、;/ K)(温差),能够降 低压縮机23-l所需要的动力,能够提高冷冻装置的效率。
以上为全负荷时的情况,但通过维持压縮机23-l、 23-2的部分负荷效 率(即使用压縮机23-l、 23-2的旋转速度控制,并且像图7所示那样在压 縮机23-l、 23-2的入口部设置吸入导叶23a-l、 23a-2),能够使所有的压縮 机23-l、 23-2即使在部分负荷的情况下也能高效率地运转,即使在部分负 荷的情况下,所有的蒸发器21-1、 21-2和冷凝器25-1、 25-2的传热面都不 停止,使它们起作用。此时,也可以通过控制使冷水和冷却水循环的泵的 旋转速度,将冷水的流量和冷却水的流量控制在与容量相适应的流量。艮P, 通过使蒸发器21-1、 21-2和冷凝器25-1、 25-2的所有传热面有效,使平均 蒸发温度上升、并且使平均冷凝温度下降,这一点也使压縮所必需的压力 头(温差)减小,使必要的动力降低,提高效率。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中冷水和冷却水的供给 状态的图。在该图所示的冷却装置中,与上述图7、图8所示的第1实施方
式的冷冻装置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添加相同的标记。另外,除以下说明的事 项以外的事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该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仅在于,冷水和冷却水的供给方向不同。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中,
供给的冷水(被冷却流体)通过管道41与各冷冻机20-l、 20-2的各蒸发器 21-1、 21-2串联连接,并且提供给该冷冻装置的Jt却水(冷却流体)也通 过管道43与各冷凝器25-1 、25-2串联连接,因此冷水依次被各蒸发器21-1、 21-2中的制冷剂的蒸发热冷却,并且冷却水依次冷却各冷凝器25-2、 25-1 中的制冷剂蒸汽,但本实施方式使冷水从蒸发器21-1流向蒸发器21-2,另 —方面使冷却水为逆向地从冷凝器25-2流向冷凝器25-1的对向流。
由于这样的结构也是使冷水和冷却水串联提供给多个冷冻机20-1、 20-2而没有改变,因此能够提高平均蒸发温度,降低平均冷凝温度。艮P, 能够降低压縮所必需的压力头(温差),提高效率。下面具体说明其作用。 图1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1 、20-2的制冷循环的图。 并且,图1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冷冻装置的各冷冻机20-l、 20-2的相对于冷 水温度的蒸发温度以及相对于冷却水温度的冷凝温度的图。
如上所述,虽然蒸发器21-1、 21-2中冷水出口温度和蒸发温度构成窄 点温度,另一方面,冷凝器25-l、 25-2中冷凝温度和冷却水出口温度构成 窄点温度,但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冷水和冷却水串联并且以对向流提供给各 冷冻机20-1、 20-2,因此能够利用冷水和冷却水的显热变化提高制冷循环 的效率。g卩,通过像图15所示那样串联地将冷水提供给各蒸发器21-1 、21-2, 能够使两蒸发器21-1、 21-2和两冷凝器25-1、 25-2中的窄点温度不同并使 它们分散,能够提高平均蒸发温度、降低平均冷凝温度。此时图12所示的 现有技术例的冷凝温度与图15所示的冷凝器25-2的冷凝温度相等,并且 图12所示的现有技术例的蒸发温度与图15所示的蒸发器21-1的蒸发温度 相等。即,图15所示的冷凝器25-1的冷凝温度降低,并且图15所示的蒸 发器21-2的蒸发温度上升。g卩,图15所示的冷凝器25-1的冷凝温度与蒸 发器21-1的蒸发温度的温度差和冷凝器25-2的^^凝温度与蒸发器21-2的 蒸发温度的温度差都能比图12所示的现有技术例的小,相应地能够减小两 压縮机23-l、 23-2中压縮所必需的压力头(温差),能降低两压縮机23-l、 23-2所需要的动力,能够提高冷冻装置的效率。
图16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结构图,图17为表示该冷 冻装置中冷水和冷却水的供给状态的图。两图所示的冷冻装置具有2台与 上述图6所示的冷冻机20B相同结构的冷冻机20B-1、 20B-2,如上所述, 各冷冻机20B-1、 20B-2都由封入制冷剂的封闭系统构成,通过制冷剂管道 29-1、 29-2连接蒸发器21-1、 21-2、压縮机23-l、 23-2、冷凝器25-l、 25-2 和动力回收膨胀机28-l、 28-2而构成。
该实施方式共用驱动2台压縮机23-l、 23-2的电动机M,以达到简化 电气仪表装备关系的目的。并且,电动机M采用密封型,在制冷剂环境中 工作,并且在电动机M与两压縮机23-1、 23-2之间进行迷宫式密封。但是, 如果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一台电动机M上连接2台压縮机23-1 、 23-2的话, 存在制冷剂从一个冷冻机20B-1或20B-2向另一个冷冻机20B-2或20B-1 泄漏的情况,如果长时间运转该冷冻装置的话,则有时制冷剂会偏置某一 台冷冻机20B-1或20B-2内。因此,本实施方式用分别具有开闭阀35的管 道33连接一个冷冻机20B-1的冷凝器25-1和另一个冷冻机20B-2的蒸发 器21-2以及另一个冷冻机20B-2的冷凝器25-2和一个冷冻机20B-1的蒸发 器21-1,消除上述偏置。具体为,测量冷凝器25-1或25-2的液面上升来检 测制冷剂过剩,打开与该冷凝器25-1或25-2连接一侧的管道33的开闭阀 35,将过剩的制冷剂液输送到另一个蒸发器21-2或21-1中。由于冷凝器 25-1或25-2的压力比蒸发器21-2或21-1的压力高,因此制冷剂液的移动 能容易地进行。另外,由于填充到冷冻装置中的所有的制冷剂量是一定的, 因此如果初期填充量合适的话,则只要将过剩一侧的冷冻机20B-1或20B-2 的制冷剂输送到另一个冷冻机20B-2或20B-1消除制冷剂的偏置,则另一 个冷冻机20B-2或20B-1的制冷剂的量也就被修正了 。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构成冷冻装置的2台冷冻机20B-1、 20B-2 的各自的蒸发器21-K 21-2如下构成将一个锅筒37区划成多个(2个), 分别在己区划的部分内设置传热面(传热管);同时将各冷凝器25-l、 25-2 如下构成将一个锅筒39区划成多个(2个),分别在已区划的部分内设置 传热面(传热管)。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冷冻装置紧凑化。另外, 上述锅筒也可以仅用于蒸发器21-1、 21-2或冷凝器25-1、 25-2中的任何一个。
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相对多个(2台)冷冻机20B-1、 20B-2分别设置的动力回收膨胀机28-1、 28-2上分别连接有另外的发电机 (图6所示的动力回收机281),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动力回收膨胀机 28-1、 28-2上连接一台发电机(动力回收机)而共用发电机的结构。
图18为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图。该图所示的 冷冻装置中,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 的标记。另外,除以下说明的事项以外的事项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该图 所示冷冻装置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冷冻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一台电动机 M的两侧分别设置2级压縮机23-1、 23-2,在构成冷冻装置的2台冷冻机 20B-l、 20B-2中分别设置节能器31-l、 31-2,在冷凝器25-l、 25-2与节能 器31-1、 31-2之间以及节能器31-1、 31-2与蒸发器21-1、 21-2之间分别设 置了动力回收膨胀机28-l、 28-2的结构。也可以这样多级地设置动力回收 膨胀机28-l、 28-2,多级构成动力回收循环。另外,图18中省略了相当于 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图16、图17所示的具有开闭阀35的管道33的制冷剂 量调整回路的记载。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以及说明书和附图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种 种变形。另外,即使是说明书和附图中没有直接记载的任何形状、结构或 材质,只要是起本申请发明的作用和效果,都在本申请发明的技术思想的 范围。例如,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用2台冷冻机构成一台冷冻装置,但也可 以用3台以上的多台冷冻机构成一台冷冻装置。此时,将冷水(被冷却流 体)串联连接流入这些多台冷冻机的各蒸发器中,将冷却水(冷却流体) 串联连接流入上述多台冷冻机的各冷凝器中。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方式采取用一台电动机驱动2台冷冻机的2台压 縮机的结构,但在用3台以上的冷冻机构成一台冷冻装置的情况下,也可 以用1台或2台以上的电动机驱动各冷冻机的压縮机。并且,虽然上述各 实施方式说明了用图2所示的冷冻机20和图6所示的冷冻机20B作为冷冻 装置所使用的冷冻机的例子,但当然也可以使用图4所示的冷冻机20A。 而且,也可以使用这些冷冻机20、 20A、 20B以外的结构的冷冻机。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方式采取用一台电动机驱动2台冷冻机的2台压
縮机的结构,但在像图7所示那样各压縮机中设置电动机、负荷极端减小 或者产生压力波动的情况下,也可以控制压縮机的台数。即, 一般情况下 利用蒸发器和冷凝器所有的传热面积效率高,但在负荷极端小、压縮机的 效率显著降低的情况下,也有减小传热面积,同时增加平均每台压縮机的 制冷剂流量为好的情况。也能够通过计算进行效率比较来控制台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冷却流体(冷却水、冷却用空气等冷却源)使用进 行显热变化的流体、被冷却流体使用冷水或盐水等进行显热变化的流体的 冷冻装置,尤其能够利用于具有多个冷冻机的冷冻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冷冻机,所述冷冻机具有从被冷却流体吸收热量使制冷剂蒸发而发挥制冷效果的蒸发器,压缩上述制冷剂蒸汽使其成为高压蒸汽的压缩机,以及由冷却流体冷却高压蒸汽而使其凝结的冷凝器;上述被冷却流体与上述多个冷冻机的蒸发器串联连接,依次被多个蒸发器的制冷剂的蒸发热冷却;上述冷却流体与上述多个冷冻机的冷凝器串联连接,依次冷却多个冷凝器的制冷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同一电动机驱动上 述多个冷冻机的多个压縮机。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将上述多个 冷冻机的蒸发器设置在将一个锅筒区划后的各个区划中;或者将上述多个冷冻机的冷凝器设置在将一个锅筒区划后的各个区划中。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上述 多个冷冻机的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中,设置有回收从冷凝 器流向蒸发器的制冷剂流所具有的能量的动力回收膨胀机。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回收膨胀机 通过由制冷剂流所具有的能量驱动发电机来回收动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具有多个冷冻机(20-1、20-2),所述冷冻机具有从冷水吸收热量使制冷剂蒸发而发挥制冷效果的蒸发器(21-1、21-2),压缩制冷剂蒸汽使其成为高压蒸汽的压缩机(23-1、23-2),以及由冷却水冷却高压蒸汽使其凝结的冷凝器(25-1、25-2)。冷水与多个冷冻机(20-1、20-2)的蒸发器(21-1、21-2)串联连接,依次被多个蒸发器(21-1、21-2)的制冷剂的蒸发热冷却。冷却水与多个冷冻机(20-1、20-2)的冷凝器(25-1、25-2)串联连接,依次冷却多个冷凝器(25-1、25-2)的制冷剂。
文档编号F25B1/00GK101371082SQ200780002239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0日
发明者井上修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