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594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冰箱。
背景技术
通常,电冰箱是用于以低温状态保管食品的电器。上述电冰箱包括形成储藏室的本体和可移动地连接在上述本体上并开闭上述储 藏室的冰箱门。上述储藏室作为一例被划分为冷藏室和冷冻室,上述冰箱门包括开闭上述冷藏室 的冷藏室门和开闭上述冷冻室的冷冻室门。由此,用户要想取出在上述冷藏室或冷冻室中储藏的食品,就要打开冷冻室门或 冷藏室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用较小的力就能取出位于储藏室的食品的电冰 箱。根据本发明一例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第一储藏室的机壳;开闭上述 第一储藏室的第一门;收容装置,与上述第一门结合,形成用于收容食品的第二储藏室;和 第二门,与上述第一门连接,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上述第一门包括用于与上述收容装置进 行结合的多个第一结合部,上述收容装置包括框架和安装在上述框架上的搁架,上述框架 及上述搁架分别包括与上述多个第一结合部进行相互作用的一个以上的第二结合部。根据本发明另一例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第一储藏室的机壳;开闭上 述第一储藏室的第一门;收容装置,与上述第一门结合,形成第二储藏室;和第二门,与上 述第一门连接,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上述收容装置,包括形成上述第二储藏室的框架; 位于上述框架所形成的上述储藏室内的搁架安装部;和滑动安装到上述搁架安装部上的搁
^K O根据本发明又一例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第一储藏室的机壳;开闭上 述第一储藏室的第一门;收容装置,与上述第一门结合,形成第二储藏室;和第二门,与上 述第一门连接,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上述收容装置,包括形成上述第二储藏室的框架; 搁架安装部,位于上述框架所形成的上述储藏室内,其定义收容部;第一搁架,能拉出地收 容到上述搁架安装部的收容部;和第二搁架,能分离地安插到上述搁架安装部的顶面。根据本发明还一例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第一储藏室的机壳;开闭上 述第一储藏室的第一门;收容装置,与上述第一门结合,形成第二储藏室;和第二门,与上 述第一门连接,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上述收容装置,包括形成上述第二储藏室的框架; 第一搁架,固定安装到上述搁架上;搁架安装部,位于上述框架所形成的第二储藏室内;和 第二搁架,能分离地安装到上述搁架安装部上。根据所公开的发明,可通过沿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搁架,有效地在上述第二储藏室收容食品。另外,由于多个搁架可从上述收容装置分离,可通过上述第一门的开口部向外部 拉出,因而具有可向上述多个搁架容易地收容食品或可从搁架容易地拿出食品的优点。另外,由于第二门的左右长度形成得与第一门的左右长度相同,因而具有提高冰 箱门的美感的优点。另外,多个第二结合部中的一部分形成于上述框架上,另一部分形成于上述搁架 上。由此,不仅减轻上述框架的载荷施加到上述搁架的情况。而且还减轻上述搁架的载荷 施加到上述框架的情况。因此,可防止上述各第二结合部与上述第一搁架或上述框架的边 界部位破损。另外,由于在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形成有插入第二结合部的一部分的空 间,因而上述第二结合部与上述第一突出部接触,使得上述收容装置不旋转而稳定地维持 结合到上述冷藏室门上的状态。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储藏室开放状态的电冰箱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储藏室开放状态的电冰箱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冷藏室门的背面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收容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收容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收容装置与冷藏室门结合的情况的冷藏室门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在第二储藏室门开放第二储藏室的状态下拉出搁架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说明本发明的结构要素时,可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用语。这种用语 只是为了与其他要素进行区别,针对该用语不限定相应结构要素的本质、次序或顺序等。在 记载为某个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进行“连接”、“结合”或“相连”的情况下,应理解为不 仅该结构要素与所述的其他结构要素直接连接或相连,还可以在各结构要素之间“连接”、 “结合”或“相连”其他结构要素。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储藏室开放状态 的电冰箱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储藏室开放状态的电冰箱的立体图。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电冰箱1包括形成储藏室的机壳10和开闭上述储藏室 的冰箱门20、30。上述储藏室包括冷冻室102和冷藏室104。上述冷冻室102和上述冷藏室104沿 左右进行配置,并可通过划分部进行划分。上述冰箱门20、30包括开闭上述冷冻室102的冷冻室门20和开闭上述冷藏室104 的冷藏室门30。
在上述冷藏室门30的背面设有用于收容食品的收容装置40。上述收容装置40包 括形成收容空间的框架41。上述框架41可分离地结合在上述冷藏室门30的背面。上述冷藏室104可通过一个以上的搁板105划分成多个空间。在上述冷藏室门30关闭上述冷藏室104的状态下,上述框架41位于上述冷藏室 104。在本发明中,可将上述冷藏室104称为第一储藏室,将通过上述框架41形成的空间称 为第二储藏室405。下面以上述储藏室104为第一储藏室104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由此,在上述冷藏室门30关闭上述第一储藏室104的状态下,第二储藏室405位 于上述第一储藏室104内。上述冷藏室门30包括第一门310和第二门340,所述第一门310开闭上述第一储 藏室104,所述第二门340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第一门310上,其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405。第一门310通过铰链组件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机壳10上。上述铰链组件包括连接上述第一门310和上述第二门340的第一铰链51和连接 上述第一门310和上述机壳10的第二铰链52。在上述第一门310形成有开口部316,以在由上述第一门310关闭上述第一储藏 室104的状态下,能放进食品或拿出收容于上述第二储藏室405的食品。由此,在上述第一 门310关闭上述第一储藏室104的状态下,可将上述开口部316开放而将食品放进上述第 二储藏室405或从其拿出。另一方面,上述第二门340的左右宽度形成为与上述第一门310的左右宽度相同。 由此,提高上述第二门340和上述第一门310的整体感,进而提高冷藏室门30的美感。在上述第二门340的背面形成有用于与上述第一门310进行结合的挂钩341,在上 述第一门310的第二部分312上形成有用于与上述挂钩341结合的挂槽317。上述挂钩341和上述挂槽317的结构可使用公知结构,因而省略详细说明。由此,在上述第一门310关闭上述第一储藏室104的状态下,如按下上述第二门 340的前面,上述挂钩341和上述挂槽317的结合被解除而上述第二门340成为可旋转的状 态。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一门310的背面设有密封器319,该密封器319防止上述第一 储藏室104的冷气向外部流出。在上述密封器319的内部具有磁铁,通过上述机壳10前面 与上述磁铁的引力,上述第一门310维持关闭上述第一储藏室104的状态。另外,在上述第一门310的背面结合有用于收容食品的一个以上的搁架318。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冷藏室门的背面立体图。参照图2至图4,上述冷藏室门30如上所述地包括第一门310和第二门340。上述第一门310的侧面以阶梯状形成。详细说明的话,上述第一门310包括第一 部分311和向上述第一部分311的上侧延长的第二部分312。上述第二部分312的厚度比 上述第一部分311的厚度薄。上述开口部316形成于上述第二部分312上,上述第二门340与上述第二部分312 连接并开闭上述开口部316以及上述第二储藏室405。在上述第一部分311的上侧形成有用于用户抓握的抓握部(grippart)313。上述 抓握部313从上述第一部分311的顶面向上方延长。此时,上述抓握部313与上述第二部 分312的前面及上述第二门340的底面隔开,以使用户能抓住上述抓握部313。S卩,上述第二门340的上下长度比上述第二部分312的长度短。用户在抓住上述抓握部313的状态下拉上述抓握部313时,上述第一门310旋转 而开放上述第一储藏室104。上述第一门310包括外部壳体321和与上述外部壳体321结合的门衬垫322。实 质上是上述门衬垫322关闭上述第一储藏室104。上述门衬垫322包括沿左右方向隔开的多个提形部(dyke) 323。上述各提形部323 沿上下方向狭长地形成。上述多个提形部323是上述门衬垫322的一部分。上述收容装置40以及上述一个以上的搁架318的一部分位于上述多个提形部323 之间。在上述提形部323上具有用于结合上述收容装置40的一个以上的第一结合部。在 上述各提形部323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结合部330、331、332,以能将上述收容装置40稳定地 结合在上述各提形部323上。上述多个第一结合部330、331、332沿上下方向隔开而进行配置。上述各第一结合部330、331、332包括第一突出部333和第二突出部334。上述各 突出部333、334从上述各提形部323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突出。上述第一突出部333和第二突出部334沿上述冷藏室门30的前后方向隔开。由 此,在上述第一突出部333和第二突出部334之间形成空间335。并且,上述第一突出部333与上述第一门310的开口部316相邻。即,上述第一突 出部333与上述开口部316之间的距离比上述第二突出部334与上述开口部316之间的距离短。针对上述第一结合部330、331、332和上述收容装置40的结合关系,参照图8而在 后文进行说明。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收容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收容装置的分解立 体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的立体图。参照图4至图7,上述收容装置40包括框架41和用于收容食品的多个搁架510、 540,560o上述多个搁架510、540、560沿上下方向隔开地配置于上述框架41上。上述多个搁架510、Μ0、560包括第一搁架510、配置于上述第一搁架510下方的第 二搁架540和配置于上述第一搁架510及上述第二搁架540之间的第三搁架560。上述第一搁架510通过螺钉等连接部件固定安装在上述框架41上,上述第二搁架 540及上述第三搁架560可分离地安装在上述框架41上。毋庸置疑的是,上述第一搁架510 也可以从上述框架41分离。在上述第二门340开放上述第二储藏室405的状态下,上述第二搁架540及上述 第三搁架560可通过上述第一门310的开口部316向上述第二储藏室405外部拉出。由此,可通过沿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搁架510、540、560可将食品有效地收容于上 述第二储藏室405。上述框架41包括用于形成上述第二储藏室405的两侧面401、背面402、底面403 以及顶面404。上述框架41上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连通孔406,该连通孔406用于连通上述第一储 藏室104和上述第二储藏室405。
在上述框架41的背面402形成有开口部408,该开口部408在上述第一门310开 放上述第一储藏室104的状态下,用于向上述第二储藏室405放进或拿出食品。上述开口 部408可通过罩盖411开闭。在上述背面402形成有用于结合形成于上述罩盖411上的铰 链412的铰链结合部410。上述铰链412形成于上述罩盖411的上侧。由此上述罩盖411 以上端的铰链412为中心旋转。在上述背面402形成有止动器(stopper) 409,该止动器409在上述罩盖411向关 闭上述开口部408的方向旋转时,使上述罩盖411在一定位置上停止。由此,用户可通过上 述第一门310的开口部316或上述框架41的开口部408将食品放进上述第二储藏室405或 从其拿出。在上述罩盖411上形成有连通第一储藏室104和上述第二储藏室405的孔413。在上述框架41的上侧部形成有用于连接上述第一搁架510的多个连接轮毂430。 详细说明的话,上述连接轮毂430形成于上述各侧面401的上侧部。另外,在上述框架41的中间部上一体形成有支架420。上述支架420也可以与此 不同地可分离地结合在上述框架41上。上述支架420连接上述两侧面401。上述支架420的前后长度比上述两侧面401 的前后长度更长。即,从上述框架41的侧面观察时,上述支架420包括向上述两侧面401 的前方进而延长的延长部420a。上述延长部420a包括分别形成于上述延长部420a的两侧的多个垂直面421和从 上述各垂直面421向水平方向延长的水平面423。上述各水平面423向远离各垂直面421 的方向延长。在上述各垂直面421的一侧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结合部331进行相互作用的第二结 合部425。上述第二结合部425可一体形成于上述垂直面421和上述水平面423上。由此,上述第二结合部425在与上述第一结合部331结合的状态下,防止因向上述 支架420施加的载荷而破坏上述第二结合部425和上述支架420的边界部分。上述第二结合部425包括向水平方向延长的放置部似6和从上述放置部似6的端 部向下方延长的插入部427。上述插入部427插入上述第一突出部333以及上述第二突出 部334之间的空间335,上述放置部似6安插到上述第二突出部334的顶面。S卩,上述第二 突出部334支承上述放置部426。此时,上述空间425的宽度形成得与上述插入部427的宽度相等或更大。与此不同地,也可以在上述放置部426的中间形成上述插入部427。在这种情况 下,可在上述插入部427插入到上述空间335的状态下,上述各突出部333、334支承上述放 置部426 。另一方面,在上述各垂直面421的相互相对的面(上述各垂直面的另一侧)上形 成有引导肋条422,该引导肋条422用于引导后述的搁架安装部550的安装。从上述框架41的侧面观察时,上述框架41的底面403包括向上述两侧面401的 前方进而延长的延长部441。在上述延长部44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垂直面442,在上述各垂 直面442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结合部330相互进行作用的第二结合部445。位于上述框架41下侧的上述第二结合部445形成为与位于上述框架41中间部的 上述第二结合部425相同的形状。即,在本发明中,上述框架41包括沿上下方向配置的多 个第二结合部425、445。由此,上述框架41以及食品的载荷可向上述多个第二结合部425、445分散。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搁架510的前面、顶面及后面开口。即,上述第一搁架510包 括底面511以及两侧面513。在上述底面511上形成有使冷气通过的一个以上的孔512。在上述各侧面513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结合部331进行相互作用的第二结合部 515。上述第二结合部515形成为与设在上述框架41上的第二结合部425、445相同的形状, 从而省略详细说明。另外,在上述各侧面513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到上述框架41上的固定部517。在上 述固定部517上形成有用于贯通连接部件的连接孔518。上述连接部件贯通上述连接孔518 而连接到上述框架41的连接轮毂430上。另外,上述第二结合部515与上述各侧面513及上述固定部517形成一体。由此, 可防止因上述第一搁架510及食品的载荷而使上述第一搁架510和上述第二结合部515的 边界部位破损。根据本发明,多个第二结合部中的一部分形成于上述框架41上,另一部分形成于 上述第一搁架510上。由此,可减轻上述框架41的载荷施加到上述第一搁架510的情况。 另外,可减轻上述搁架510的载荷施加到上述框架41的情况。从而防止上述各第二结合部 与上述第一搁架或上述框架的边界部位破损。在上述第一搁架510上连接有罩盖520,该罩盖520用于在放置食品的状态下罩住 食品。上述罩盖520包括前侧面521、从上述前侧面521倾斜地延长的倾斜面522和连接在 上述前侧面521及上述倾斜面522上的一对侧面523。并且,在上述各侧面523上形成有旋 转轴524。上述旋转轴5M插入到形成于上述第一搁架510的侧面513上的轴插入孔514 中。由此,可使上述罩盖520通过旋转动作罩住放置于上述第一搁架510上的食品。通过由上述罩盖520罩住放置于上述第一搁架510上的食品,可防止在上述第二 门340开放上述第二储藏室405的状态下放置于上述第一搁架510上的食品向外部露出。另一方面,上述搁架安装部550安插到上述支架420上。上述搁架安装部550包 括一对侧面551和顶面555。上述一对侧面551和顶面555形成收容上述第二搁架MO的 收容部557。在上述各侧面551上形成有第二引导部552,该第二引导部552用于对上述第二 搁架540的沿前后方向的滑动安装进行引导。上述第二引导部552与形成于上述第二搁架 540上的第一引导部542进行相互作用。作为一例,上述第一引导部542可滑动插入到上述 第二引导部552。上述第二引导部552沿前后方向形成于上述各侧面551上。上述第二引导部552 包括第一部分553和从上述第一部分553向后方(上述框架的背面)延长的第二部分554。 上述第一部分阳3的上下高度形成得比上述第二部分554的上下高度大。并且,上述第一 部分553的上下高度越向上述第二部分5M变得越短。在上述搁架安装部550的顶面555形成有多个止动部556,该止动部556在上述第 三搁架560放置于上述顶面555上的状态下防止上述第三搁架560向前后及左右移动。上 述多个止动部556形成于上述顶面555的两侧端部上。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搁架MO的顶面开口。如上述第二搁架540安装到上述搁架 安装部550上,则上述第二搁架MO的顶面开口被上述搁架安装部550的顶面555罩住。
在上述第二搁架540的两侧面541形成有与上述第二引导部552进行相互作用的 第一引导部讨2。上述第一引导部542在上述第二搁架540的各侧面541沿前后方向延长。上述第二引导部552收容上述第一引导部M2。此时,上述第二引导部552的第 一部分553的入口侧上下长度大于上述第一引导部M2的上下长度。上述第二引导部552 的第二部分阳4的上下长度与上述第一引导部M2的上下长度相同或比其大。由此,由于 上述第一部分阳3的入口侧的上下长度大于上述第一引导部M2的上下长度,因而上述第 一引导部542可容易地插入上述第一部分553中。在上述第二引导部552的第一部分553 上形成有插入到上述第一引导部M2的第一突出部553a,在上述第一引导部542形成有插 入上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一插入槽M3。并且,在上述第一引导部542上形成有第二突 出部M4,在上述第二引导部552的第二部分5M形成有插入上述第二突出部544的第二插 入槽554a0通过上述各突出部544、553a以及上述各插入槽543、554a,防止在上述第二搁架 540安装到上述搁架安装部550的状态下上述第二搁架MO向前后移动。上述第二搁架MO的左右长度形成得小于上述开口部316的左右长度,以在上述 第二搁架540安装到上述搁架安装部550的状态下,可通过上述开口部316将其向外部拉
出ο另一方面,上述第三搁架560安插到上述搁架安装部550的顶面555。上述第三搁 架560沿上下方向相对于上述搁架安装部550安插及分离。上述第三搁架560形成为顶面开口。上述第三搁架560包括前侧面561、两侧面 562以及底面(未图示)。上述第三搁架560的各侧面562包括从上述前侧面561向后方延长的第一侧面 563、从上述各第一侧面563向后方倾斜地延长的第二侧面564以及从上述第二侧面564向 后方延长的第三侧面565。上述第一侧面563和上述第三侧面565实质上并排地延长。上述各第二侧面564 从上述各第一侧面56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外侧方向)倾斜地延长。因上述第二侧面564,上述各第一侧面563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各第三侧面565之 间的距离。当上述第三搁架560安插到上述搁架安装部550时,上述止动部556位于上述第 三搁架560的第一侧面563的外侧。通过上述止动部556防止上述第三搁架560向左右方 向移动,可防止在上述第一门310或第二门340动作的过程中上述第三搁架560向前方脱
1 O图8是表示收容装置与冷藏室门结合的情况的冷藏室门的侧视图。参照图4及图8,为将上述收容装置40结合到上述冷藏室门30上,首先将上述收 容装置40的第二结合部425、445、515位于上述冷藏室门30的各提形部323之间。此时,以防止上述第二结合部425、445、515与上述第一结合部330、331、332发生 干涉的方式,使上述第二结合部425、445、515位于上述各提形部323之间。在图8图示了第二结合部425、445、515以不与上述第一结合部330、331、332发生 干涉地进行设置的情况。当上述第二结合部425、445、515位于上述各提形部323之间时,上述各结合部425、445、515的插入部427与上述各突出部333、334之间的空间335对准。在这种状态下,将上述收容装置40向下方移动,以使上述收容装置40与上述冷藏 室门30结合。这样一来,上述插入部427插入到上述空间335,上述第二突出部334支承上 述第二结合部425、445、515的放置部426。由于食品在与上述第二结合部425、445、515隔开的位置上收容到上述收容装置 40中,因而一旦食品被收容到上述收容装置40中,上述收容装置40就要以上述第二结合部 425、445、515为基准旋转。但是,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第一突出部333和上述第二突出部334之间形成有用于 上述插入部427的空间335。因此,上述插入部427与上述第一突出部333接触,使得上述 收容装置40不会旋转,而稳定地维持与上述冷藏室门30结合的状态。图9是表示在第二门开放第二储藏室的状态下拉出搁架的情况的图。参照图1至图9,为了向上述第二冷藏室405收容食品,或取出储藏在上述第二储 藏室405的食品,首先对上述第二门340的前侧面加压。由此,上述挂钩341与上述挂槽 317之间的结合被解除,从而上述第二门340可旋转。在上述第二门340旋转的状态下,用户可旋转罩住上述第一搁架510的罩盖520。并且,用户可将上述第三搁架560向上方抬起,将上述第三搁架560从上述搁架安 装部550分离。另外,用户也可以将上述第二搁架MO向前方拽拉,将上述第二搁架540从上述第 二储藏室405滑动拉出。根据所公开的发明,可通过沿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搁架,有效地在上述第二储藏 室收容食品。另外,由于多个搁架可从上述收容装置分离,可通过上述第一门的开口部向外部 拉出,因而具有可向上述多个搁架容易地收容食品或可从搁架容易地拿出食品的优点。另外,由于第二门的左右长度形成得与第一门的左右长度相同,因而具有提高冰 箱门的美感的优点。另外,多个第二结合部中的一部分形成于上述框架上,另一部分形成于上述搁架 上。由此,不仅减轻上述框架的载荷施加到上述搁架的情况。而且还减轻上述搁架的载荷 施加到上述框架的情况。因此,可防止上述各第二结合部与上述第一搁架或上述框架的边 界部位破损。另外,由于在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形成有插入第二结合部的一部分的空 间,因而上述第二结合部与上述第一突出部接触,使得上述收容装置不旋转而稳定地维持 结合到上述冷藏室门上的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第一储藏室的机壳;开闭上述第一储藏室的第一门;收容装置,与上述第一门结合,形成用于收容食品的第二储藏室;和 第二门,与上述第一门连接,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 上述第一门包括用于与上述收容装置进行结合的多个第一结合部, 上述收容装置包括框架和安装在上述框架上的搁架,上述框架及上述搁架分别包括与上述多个第一结合部进行相互作用的一个以上的第——社入却 _^口 口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搁架上的第二结合部,与在上 述搁架安装到上述框架上的状态下形成于上述框架上的第二结合部沿上下方向隔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搁架上的第二结合部位于上 述搁架的两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包括延长部,从上述框架的侧面观察时,该延长部与上述框架的侧面相比进 而向前方延长,上述框架的第二结合部位于上述延长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第一结合部包括相互隔开而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上述各第二结合部的一部分收容到上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结合部的一部分插入到上述空间的状态下,上述多个突出部中的一个以上 突出部支承上述第二结合部。
7.—种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第一储藏室的机壳;开闭上述第一储藏室的第一门;收容装置,与上述第一门结合,形成第二储藏室;和第二门,与上述第一门连接,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上述收容装置,包括形成上述第二储藏室的框架;位于上述框架所形成的上述储藏室内的搁架安装部;和 滑动安装到上述搁架安装部上的搁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还包括用于支承上述搁架安装 部的支架,上述搁架安装部能分离地安插到上述支架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搁架的两侧形成沿前后方向延长的第一引导部,在上述搁架安装部的两侧包括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与上述第一引导部进行相互 作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引导部收容上述第一引导部,上述第二引导部包括第一部分和从上述第一部分延长的第二部分, 上述第一部分的入口侧上下长度大于上述第二部分的上下长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引导部及上述第二引导部中的某一个上形成突出部,在上述第一引导部及上述第二引导部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插入上述突出部的插入槽。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搁架安装部包括用于形成收容上述搁架的收容部的两侧面及顶面, 在上述顶面放置追加的搁架。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门包括与上述第二储藏室连通的开口部, 上述搁架的左右长度小于上述开口部的左右长度。
14.一种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第一储藏室的机壳;开闭上述第一储藏室的第一门;收容装置,与上述第一门结合,形成第二储藏室;和第二门,与上述第一门连接,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上述收容装置,包括形成上述第二储藏室的框架;搁架安装部,位于上述框架所形成的上述储藏室内,其定义收容部; 第一搁架,能拉出地收容到上述搁架安装部的收容部;和 第二搁架,能分离地安插到上述搁架安装部的顶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搁架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安装到上述搁架安装部上, 上述第二搁架沿上下方向安插到上述搁架安装部上。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搁架的顶面开口,当上述第一 搁架安装到上述搁架安装部时,上述第一搁架的顶面开口被上述搁架安装部的顶面罩住。
17.—种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第一储藏室的机壳;开闭上述第一储藏室的第一门;收容装置,与上述第一门结合,形成第二储藏室;和第二门,与上述第一门连接,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上述收容装置,包括形成上述第二储藏室的框架;第一搁架,固定安装到上述搁架上;搁架安装部,位于上述框架所形成的第二储藏室内;和第二搁架,能分离地安装到上述搁架安装部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盖,该罩盖与上述第一搁架连 接,用于罩住置于上述第一搁架上的食品。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门包括与上述第二储藏室连通的开口部,在上述第二门开放上述第二储藏室的状态下,上述第二搁架能通过上述开口部向外部 拉出。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架包括用于支承上述搁架安装部的支架, 上述搁架安装部能分离地安插到上述支架。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门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结合部,在上述框架及上述第一搁架上,分别形成有与上述多个第一结合部进行相互作用的一 个以上的第二结合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冰箱。根据本发明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第一储藏室的机壳;开闭上述第一储藏室的第一门;收容装置,与上述第一门结合,形成用于收容食品的第二储藏室;和第二门,与上述第一门连接,开闭上述第二储藏室,上述第一门包括用于与上述收容装置结合的多个第一结合部,上述收容装置包括框架和安装到上述框架的搁架,在上述框架及上述搁架上,分别形成有与上述多个第一结合部进行相互作用的一个以上的第二结合部。
文档编号F25D11/02GK102116554SQ201010150378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4日
发明者吴承镇, 李种和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