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冷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594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式冷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热水等作为热源的低热源再生器的吸收式冷冻机。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有如下的吸收式冷冻机,该吸收式冷冻机构成为,具有低热源再生器、 高温再生器、低温再生器、蒸发器、冷凝器和吸收器,通过将这些装置进行配管连接而分别 形成吸收液和制冷剂的循环路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吸收式冷冻机能够在单效 运转和、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之间选择运转模式而进行运转,该单效运转将供给到低热 源再生器的热水作为热源来加热吸收液,该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将高温再生器具有的燃 气燃烧器作为热源来加热该吸收液使其再生。专利文献1 (日本)特公平03-8465号公报但是,例如在从单效运转转换到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的情况下,由于在燃气加 热运转中需要进行燃气燃烧器的清洁动作等,因此,自运转开始到使燃烧器点火,在此期间 产生延迟。因此,刚开始运转后的吸收液在高温再生器和低温再生器中未充分地被加热再 生,而且,由于从高温再生器排出的吸收液与残留在循环路径内的浓度低的吸收液混合,导 致供给到吸收器的吸收液的浓度降低。因此,在吸收器内被吸收液吸收的制冷剂量产生变 动,由此,有可能导致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的蒸发量产生变动,并且从蒸发器循环供给到热负 荷的盐水的温度产生变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使从蒸发器循环 供给到热负荷的盐水温度稳定的吸收式冷冻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吸收式冷冻机,具有低热源再生器、高温再生器、低 温再生器、蒸发器、冷凝器和吸收器,通过将这些装置进行配管连接而分别形成吸收液和制 冷剂的循环路径,能够进行单效运转和、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该单效运转将供给到低热 源再生器的热水作为热源来加热吸收液,该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将高温再生器具有的加 热机构作为热源来加热该吸收液,该吸收式冷冻机的特征在于,通过安装有开闭阀的吸收 液供给管,将所述高温再生器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或者从该中间吸收液积存部至所述低温 再生器的中间吸收液管、与从所述低温再生器至所述吸收器的浓吸收液管连接。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安装有开闭阀的吸收液供给管,将高温再生器的中间吸收 液积存部或者从该中间吸收液积存部至低温再生器的中间吸收液管、与从低温再生器至吸 收器的浓吸收液管连接,因此,例如当从单效运转转换到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时,通过打 开开闭阀,能够经由吸收液供给管向吸收器直接供给高温再生器内的高浓度的吸收液。因 此,由于能够防止供给到吸收器的吸收液的浓度降低,并抑制随着该浓度降低而导致蒸发 量下降,所以,能够在蒸发器内充分地进行热交换,以使盐水温度稳定。在该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当从所述单效运转转换到所述单双效运转或者所述双效运转时,将所述开闭阀打开。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当从所述单双效运转或所述双效运转转换到所述单效运转 时,停止从所述低热源再生器向所述高温再生器供给吸收液。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防止浓 度低的吸收液从该低热源再生器向高温再生器供给,因此,能够将单效运转中的高温再生 器内的吸收液的浓度保持为高于规定浓度的浓度,例如,当从单效运转转换到单双效运转 或者双效运转时,仅通过打开开闭阀,即可向吸收器直接供给高温再生器内的高浓度的吸 收液。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单效运转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所述燃气燃烧器点火。 根据该结构,通过抑制高温再生器内的吸收液温度下降,由此,防止该吸收液结晶,因此,能 够将单效运转中的高温再生器内的吸收液的浓度保持为高于规定浓度的浓度。因此,例如 在从单效运转转换到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时,仅通过打开开闭阀,即可向吸收器直接供 给高温再生器内的高浓度的吸收液。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检测所述中间吸收液积存部内的吸收液的液面高度的 液面检测传感器,当该液面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在规定高度以上时,将所述开闭 阀打开。根据该结构,例如通过预先规定在高温再生器内贮存吸收液时的液面高度,从而能 够简单地计算出打开开闭阀时被供给的溢出量,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从高温再生器向吸 收器供给吸收液时的控制。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安装有开闭阀的吸收液供给管,将高温再 生器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或者从该中间吸收液积存部至低温再生器的中间吸收液管、与从 低温再生器至吸收器的浓吸收液管连接,因此,例如在从单效运转转换到单双效运转或双 效运转时,通过打开开闭阀,能够经由吸收液供给管,向吸收器直接供给高温再生器内的高 浓度的吸收液。因此,能够防止供给到吸收器的吸收液的浓度降低,抑制随着该浓度降低而 导致蒸发量下降,因此,能够在蒸发器内充分地进行热交换,以使盐水温度稳定。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冷冻机的大致结构图; 图2是表示吸收冷热水机的变形例的大致结构图; 图3是表示吸收冷热水机的其他变形例的大致结构图; 图4是表示吸收冷热水机的其他变形例的大致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蒸发器
2吸收器
4燃气燃烧器(加热机构)
5高温再生器
5C中间吸收液积存部
6低温再生器
7第一冷凝器
9 低热源再生器 10第二冷凝器
11低热源再生器-冷凝器筒体
12低温热交换器
13高温热交换器
14冷水/热水管
15冷却水管
16低热源供给管
23第二中间吸收液管(中间吸收液
25浓吸收液管
27吸收液供给管
27A第一水平部
27B第二水平部
27CU形密封部
50控制装置
51液面传感器(液面检测传感器)
52侧面部
100吸收式冷热水机(吸收式冷冻机)
P2中间吸收液泵
V2供给开闭阀(开闭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冷热水机(吸收式冷冻机)100的大致结构图。吸收 式冷冻机100是一种单双效型吸收式冷热水机,其中,作为制冷剂使用水、作为吸收液使用 溴化锂(LiBr)水溶液。如图1所示,吸收式冷冻机100具有蒸发器1、与该蒸发器1并排设置的吸收器 2、收纳该蒸发器1和吸收器2的蒸发器-吸收器筒体3、具有燃气燃烧器(加热机构)4的 高温再生器5、低温再生器6、与该低温再生器6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7、收纳该低温再生 器6和第一冷凝器7的低温再生器-冷凝器筒体8、将由其他设备供给的热水等作为热源 的低热源再生器9、与该低热源再生器9并排设置的第二冷凝器10、收纳该低热源再生器9 和第二冷凝器10的低热源再生器-冷凝器筒体11、低温热交换器12、高温热交换器13、稀 吸收液泵Pl、中间吸收液泵P2、浓吸收液泵P3,这些设备通过吸收液管21 26和制冷剂管 31 36等进行配管连接。附图标记14是用于向未图示的热负荷(例如空调装置)循环供给在蒸发器1内 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盐水的冷水/热水管,形成在该冷水/热水管14的一部分的传热管 14A配置在蒸发器1内。附图标记15是用于使冷却水在吸收器2、第一冷凝器7和第二冷 凝器10依次流通的冷却水管,形成在该冷却水管15的一部分的各传热管15A,15B, 15C分 别配置在吸收器2、第一冷凝器7和第二冷凝器10内。另外,附图标记16是用于向低热源 再生器9循环供给由未图示的热源发生装置(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热电联供装置)生成的 较低温度(例如约80°C左右)的热水的低热源供给管。该低热源供给管16具有配置在低 热源再生器9内的传热管16A、与该传热管16A并联连接的旁通管16B以及为了调节供给到传热管16A的热水的流量而被切换的三通阀28。附图标记50是进行吸收式冷冻机100的 整体控制的控制装置。吸收器2具有使吸收液吸收在蒸发器1内蒸发的制冷剂蒸气,并将蒸发器_吸收 器筒体3内的压力保持在高真空状态的功能。在该吸收器2的下部形成有稀吸收液积存部 2A,该稀吸收液积存部2A用于积存吸收制冷剂蒸气而被稀释的稀吸收液,在该稀吸收液积 存部2A连接具有稀吸收液泵Pl的稀吸收液管21的一端,该稀吸收液管21的另一端,即稀 吸收液泵Pl的下游侧经过低温热交换器12之后,在形成于低热源再生器9内的上部的气 层部9A开口。在低热源再生器9的下部,形成有积存经由稀吸收液管21而供给的吸收液的吸收 液积存部9B,在该吸收液积存部9B配置有形成在低热源再生器16的一部分的传热管16A。 通过使热水在该低热源供给管16流通,从而能够经由上述传热管16A加热吸收液而使其再 生,即蒸发吸收液中的制冷剂而浓缩该吸收液。另外,在吸收液积存部9B连接具有中间吸收液泵P2的第一中间吸收液管22的一 端,该第一中间吸收液管22的另一端,即中间吸收液泵P2的下游侧经过高温热交换器13 之后,在位于形成在高温再生器5内的热交换部5A上方的气层部5B开口。高温再生器5将燃气燃烧器4的火焰作为热源来加热积存在热交换部5A的吸收 液而使其再生,在热交换部5A的侧方形成有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在该中间吸收液积存部 5C中积存由该热交换部5A加热而再生之后从该热交换部5A流出的中间吸收液。在该中 间吸收液积存部5C的下端连接第二中间吸收液管(中间吸收液管)23的一端,该第二中间 吸收液管23的另一端在形成于低温再生器6内的上部的气层部6A开口。另外,在第二中 间吸收液管23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侧设有高温热交换器13。该高温热交换器13以自 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流出的高温中间吸收液的热量来加热在第一中间吸收液管22流动的 吸收液,由此,谋求降低高温再生器5中的燃气燃烧器4的燃料消耗量。另外,通过安装有 开闭阀Vl的吸收液管24连接第二中间吸收液管23的高温热交换器13的上游侧与吸收器 2。低温再生器6将在高温再生器5中被分离的制冷剂蒸气作为热源,加热积存在形 成于气层部6A下方的吸收液积存部6B中的吸收液而使其再生,在吸收液积存部6B配置有 传热管31A,该传热管31A形成在从高温再生器5的上端部向第一冷凝器7的底部延伸的制 冷剂管31的一部分上。通过使制冷剂蒸气在该制冷剂管31中流通,制冷剂蒸气的热量经 由上述传热管31A传递到积存在吸收液积存部6B的吸收液,以使该吸收液进一步浓缩。在低温再生器6的吸收液积存部6B的下端连接有浓吸收液管25的一端,该浓吸 收液管25的另一端连接在设置于吸收器2的气层部2B上部的浓液分散器2C上。在浓吸 收液管25上设有低温热交换器12。该低温热交换器12以自低温再生器6的吸收液积存部 6B流出的浓吸收液的热量加热在稀吸收液管21流动的稀吸收液。另外,通过旁通管26连 接浓吸收液管25的低温热交换器12的上游侧与第一中间吸收液管22的中间吸收液泵P2 的上游侧,在该中间吸收液泵P2停止运转的情况下,从低热源再生器9的吸收液积存部9B 流出的吸收液,经由第一中间吸收液管22、旁通管26、低温热交换器12和浓吸收液管25供 给到吸收器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高温再生器5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设有检测积存在该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的吸收液的液面的液面传感器(液面检测传感器)51。另外,吸收液供 给管27的一端连接在与该液面传感器51的下端部位于大致相同高度位置的中间吸收液积 存部5C的侧面部52,该吸收液供给管27的另一端,经由供给开闭阀(开闭阀)V2,连接在 浓吸收液管25的低温热交换器12与浓液分散器2C之间的连接部25A上。供给开闭阀V2 被控制为,在利用控制装置50的控制使燃气燃烧器4点火的状态下,如果中间吸收液积存 部5C内的吸收液的液面高度上升而达到规定高度以上,即在液面传感器51与吸收液接触 时该供给开闭阀V2打开,并且,如果吸收液的液面高度下降而液面传感器51从吸收液离开 时该供给开闭阀V2关闭。另外,吸收液供给管27具有与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连接的第一水平部27A、与浓 吸收液管25连接的第二水平部27B及设置在该第一水平部27A与第二水平部27B之间且向 下方弯曲的U形密封部27C。第二水平部27B设置在相比第一水平部27A即液面传感器51 的下端位置而降低高度η的位置,吸收液利用与该高度Η相当的水头压力差( y F差), 从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供给到浓吸收液管25。另外,由于吸收液供给管27在低温热交换器12的下游侧与浓吸收液管25连接, 因此,能够减少从高温再生器5流通吸收液供给管27向吸收器2内供给吸收液的配管路径 的压力损失,减小第一水平部27A与第二水平部27B之间的水头压力差。U形密封部27C设置在低于蒸发器_吸收器筒体3和高温再生器5的位置,即使在 蒸发器-吸收器筒体3内的压力与高温再生器5内的压力之间产生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 将蒸发器_吸收器筒体3与高温再生器5之间密封。如上所述,通过经由在低温再生器6的吸收液积存部6B配管的传热管31A的制冷 剂管31,连接高温再生器5的气层部5B与第一冷凝器7的底部;通过安装有开闭阀V3的 制冷剂管32,连接该制冷剂管31的传热管31A的上游侧与吸收器2的气层部2B。另外,由安装有U形密封部33A的制冷剂管33连接第一冷凝器7的底部与蒸发器 1的气层部1A,由制冷剂管34连接该制冷剂管33的U形密封部33A与第二冷凝器10的底 部侧。另外,在蒸发器1的下方形成有积存液化的制冷剂的制冷液积存部1B,通过安装有制 冷剂泵P3的制冷剂管35,连接该制冷液积存部IB与配置在蒸发器1的气层部IA上部的分 散器1C。通过安装有开闭阀V4的制冷剂管36,连接该制冷剂管35的制冷剂泵P3的下游 侧与吸收器2的吸收液积存部2A。另外,通过安装有开闭阀V5的连通管37,连接冷却水管 15的传热管15B的出口侧与冷水/热水管14的传热管14A的出口侧。下面说明吸收式冷冻机的动作。在制冷等的冷却运转中,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投入到吸收式冷冻机100的热量, 以使经由冷水/热水管14循环供给到未图示的热负荷的盐水(例如冷水)在蒸发器1出 口侧的温度达到规定的设定温度,例如7V。具体地讲,例如如果热负荷大且经由低热源供给管16供给到低热源再生器9的热 水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例如85°C ),则控制装置50从低热源供给管16向低热源再生器 9供给额定量的热水,并且起动所有的泵Pl P3,进行在燃气燃烧器4中使燃气燃烧的单 双效运转,并控制燃气燃烧器4的火力,以使温度传感器Sl测量的盐水的温度达到规定的 7°C。此时,利用稀吸收液泵Pl从吸收器2经由稀吸收液管21输送到低热源再生器9的稀吸收液,在该低热源再生器9内的吸收液积存部9B中,隔着传热管16A的管壁被从低 热源供给管16供给的热水加热,从而,稀吸收液中的制冷剂被蒸发而分离。将制冷剂蒸发使其分离而形成的吸收液浓度变高的中间吸收液,利用第一中间吸 收液管22的中间吸收液泵P2,经过高温热交换器13被加热并输送到高温再生器5。输送 到高温再生器5的中间吸收液,在该高温再生器5中被燃气燃烧器4的火焰和高温的燃烧 气体加热,因此,该中间吸收液中的制冷剂被蒸发而分离。在高温再生器5中将制冷剂蒸发 使其分离而形成的浓度上升的中间吸收液,经过高温热交换器13输送到低温再生器6。另外,在低温再生器6中,中间吸收液利用从高温再生器5经由制冷剂管31供给 而流入传热管31A的高温制冷剂蒸气被加热,进而分离制冷剂而使浓度进一步变高,由此 形成的浓吸收液经过低温热交换器12输送到吸收器2,并从浓液分散器2C的上方被分散。另一方面,在低热源再生器9中被分离而生成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冷凝器10而被冷 凝,在低温再生器6被分离而生成的制冷剂流入第一冷凝器7而被冷凝。另外,在第一冷凝 器7中生成的制冷液经由制冷剂管33流入蒸发器1,在第二冷凝器10中冷凝而生成的制冷 液经由制冷剂管34流入蒸发器1,通过制冷剂泵P3的运转被抽送并从分散器IC分散在冷 水/热水管14的传热管14A上。由于分散在传热管14A上的制冷液,从在传热管14A内部流动的盐水获得汽化热 而蒸发,因此,在传热管14A内部流动的盐水被冷却,这样,温度下降的盐水从冷水/热水管 14供给到热负荷,进行制冷等冷却运转。另外,在蒸发器1蒸发的制冷剂流入吸收器2,被由低温再生器6供给并从上方分 散的浓吸收液吸收,积存在吸收器2的稀吸收液积存部2A,并利用稀吸收液泵Pl输送到低 热源再生器9,由此反复进行上述循环。在单双效运转中,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燃气燃烧器4的加热量,具体为控制供给 到燃气燃烧器4的燃料气体量,以使温度传感器Sl测量的温度达到规定的7°C。另外,即使 将燃气燃烧器4的加热量控制到最小,如果温度传感器Sl计测到比规定的7°C低的温度,则 控制装置50停止燃气的燃烧,使燃气燃烧器4停止加热,并转换到单效运转。此时,在贮存 在高温再生器5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内的吸收液的液面高度达到高于液面传感器51的 下端部的规定位置之前,控制装置50使中间吸收液泵P2运转,当达到该规定位置时,使中 间吸收液泵P2停止运转。单效运转中的吸收液在低热源再生器9中被自低热源供给管16供给的热水加热, 使制冷剂蒸发而将其分离。另外,由此形成的吸收液浓度变高的吸收液经由旁通管26、低温 热交换器12返回到吸收器2。另一方面,在低热源再生器9中被分离而生成的制冷剂蒸气流入第二冷凝器10而 被冷凝,并经由制冷剂管34流入蒸发器1。流入蒸发器1内的制冷液,通过制冷剂泵P3的 运转,从分散器IC分散在冷水/热水管14的传热管14A上,并且,从在传热管14A内流动的 盐水获得热量而蒸发,并流入吸收器2被自上方分散的吸收液吸收,由此进行上述循环。另 外,当吸收液吸收制冷剂时产生的热量利用配置于吸收器2内的冷却水管15的传热管15A 被冷却。在此,在单效运转中,控制装置50如下进行控制,即测量贮存在高温再生器5的中 间吸收液积存部5C内的吸收液的温度,如果该温度低于规定温度,则点燃燃气燃烧器4以使该吸收液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以上。另外,也可以不依赖于吸收液的温度,而定期地点燃 燃气燃烧器4。在单效运转中,利用控制装置50控制低热源再生器9中的加热量,具体地讲,控制 从低热源供给管16引入传热管16A的热水的量,即三通阀28的开度,以使温度传感器Sl 测量的温度达到规定的7°C。另外,即使操作三通阀28以使在低热源供给管16流动的所有热水流入传热管 16A,如果温度传感器Sl未检测到规定温度7 V以下的温度,则如上所述那样,在燃气燃烧 器4使燃气燃烧,重新开始高温再生器5中的吸收液的加热再生和制冷器蒸气的生成,并返 回到单双效运转。另外,在单效运转中,虽然热负荷大,但是经由低热源供给管16供给到低热源再 生器9的热水的温度下降至规定的85°C以下时(例如,由于天气不正常等由太阳能热水器 供给的热水温度不稳定时),通过切换三通阀28以便停止从低热源供给管16向低热源再 生器9供给热水,并且起动所有的泵Pl P3,进行在燃气燃烧器4中使燃气燃烧的双效运 转。在该情况下,也由控制装置50控制燃气燃烧器4的火力,以使温度传感器Sl测量的盐 水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7。C。在该双效运转中,虽然位于吸收器2的稀吸收液积存部2A的稀吸收液,通过稀吸 收液泵Pl输送到低热源再生器9而贮存在吸收液积存部9B,但是,不向传热管16A供给作 为热源的热水。因此,输送到低热源再生器9的稀吸收液不会被加热,而是通过中间吸收液 泵P2的运转,经过高温热交换器13输送到高温再生器5,然后与单双效运转同样地,边循 环边被加热,在高温再生器5和低温再生器6进行吸收液的浓缩再生和制冷剂的分离生成。 在进行该双效运转时,如果供给到低热源再生器9的热水的温度达到规定的85°C,则根据 冷却负荷的大小,进行单双效运转或者单效运转。在本结构中,当从单效运转转换到双效运转或单双效运转时,控制装置50使设置 于吸收液供给管27的供给开闭阀V2打开。由此,经由吸收液供给管27向吸收器2直接供 给高温再生器5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内的高浓度的吸收液,因此能够防止供给到吸收器 2的吸收液的浓度降低,并且抑制随着该浓度降低而导致蒸发量下降,故在蒸发器1中能够 充分地进行热交换,以使盐水温度稳定。而且,由于供给开闭阀V2被控制为当液面传感器51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在规定的 高度以上时打开,因此,如果预先规定在高温再生器5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内贮存吸收 液时的液面高度,则能够简单地计算出供给开闭阀V2打开时的供给量(溢出量),因此,能 够容易地进行从高温再生器5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向吸收器2供给吸收液时的控制。另外,当从双效运转或单双效运转转换到单效运转时,由于停止从低热源再生器9 向高温再生器5供给吸收液,因此,能够防止浓度低的吸收液从低热源再生器9向高温再生 器5供给。因此,能够将热水单独运转中的高温再生器5内的吸收液的浓度保持为高于规 定浓度的浓度,例如,当从单效运转转换到双效运转时,仅通过打开供给开闭阀V2,即可向 吸收器2直接供给高温再生器5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内的高浓度的吸收液。另外,在单效运转中如果贮存在高温再生器5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内的吸收液 的温度低于规定温度,由于控制装置50使燃气燃烧器4点燃,因此,抑制高温再生器5内的 吸收液降低温度,从而防止该吸收液结晶。因此,可以将单效运转中的高温再生器5内的吸收液的浓度保持为高于规定浓度的浓度。因此,例如,当从单效运转转换到双效运转时,仅 通过打开供给开闭阀V2,即可向吸收器2直接供给高温再生器5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内 的高浓度的吸收液。本实施方式是适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吸收液供给管27的一端连接在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的侧面部52 上,吸收液供给管27的另一端经由供给开闭阀V2与位于浓吸收液管25的低温热交换器12 和浓液分散器2C之间的连接部25A连接,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图2所示,可以将吸收液供 给管27的一端与第二中间吸收液管23中的设置于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与高温热交换器 13之间的连接部23A连接。在该结构中,虽然吸收液供给管27的第一水平部27A位于第二水平部27B的下 方,但是,由于积存在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的吸收液的液面高度(液面传感器51的下端位 置)被设定为比第二水平部27B高高度H,因此,根据与该高度H相当的水头压力差,吸收液 从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供给到浓吸收液管25。另外,如图3所示,可以将吸收液供给管27的另一端,经由供给开闭阀V2连接在 浓吸收液管25中的设置于低温再生器6与低温热交换器12之间的连接部25B上。根据该 结构,由于能够在低温热交换器12的上游侧,将在吸收液供给管27流通的高温吸收液和从 低温再生器6流出的吸收液混合,因此,在低温热交换器12中,能够向在稀吸收液管21流 动的吸收液提供较多的热量。进而,如图4所示,可以将吸收液供给管27的一端连接在第 二中间吸收液管23的上述连接部23A上,并将吸收液供给管27的另一端经由供给开闭阀 V2连接在浓吸收液管25的上述连接部25B上。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在高温再生器5中加热吸收液的加热机构,说明了 具有使燃料气体燃烧来进行加热的燃气燃烧器4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 使煤油或A重油燃烧的燃烧器的结构,或者还可以是利用蒸气或废气等的热量进行加热的 结构。
权利要求
一种吸收式冷冻机,具有低热源再生器、高温再生器、低温再生器、蒸发器、冷凝器和吸收器,通过将这些装置进行配管连接而分别形成吸收液和制冷剂的循环路径,能够进行单效运转和、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该单效运转将供给到低热源再生器的热水作为热源来加热吸收液,该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将高温再生器具有的加热机构作为热源来加热该吸收液;该吸收式冷冻机的特征在于,通过安装有开闭阀的吸收液供给管,将所述高温再生器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或者从该中间吸收液积存部至所述低温再生器的中间吸收液管、与从所述低温再生器至所述吸收器的浓吸收液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冷冻机,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单效运转转换到所述单双效运转或者所述双效运转时,将所述开闭阀打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式冷冻机,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单双效运转或者所述双效运转转换到所述单效运转时,停止从所述低热源再 生器向所述高温再生器供给吸收液。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冷冻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效运转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所述燃气燃烧器点火。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冷冻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所述中间吸收液积存部内的吸收液的液面高度的液面检测传感器,当该液面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在规定高度以上时,将所述开闭阀打开。
全文摘要
一种吸收式冷冻机,其谋求使从蒸发器向热负荷循环供给的盐水温度稳定。该吸收式冷冻机构成为具有低热源再生器(9)、高温再生器(5)、低温再生器(6)、蒸发器(1)、第一冷凝器(7)、第二冷凝器(10)和吸收器(2),通过将这些装置进行配管连接而分别形成吸收液和制冷剂的循环路径,能够进行单效运转和、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该单效运转将供给到低热源再生器(9)的热水作为热源来加热吸收液,该单双效运转或双效运转将高温再生器(5)具有的燃气燃烧器(4)作为热源来加热该吸收液,通过安装有开闭阀(V2)的吸收液供给管(27),连接高温再生器的中间吸收液积存部(5C)与从低温再生器至吸收器的浓吸收液管(25)。
文档编号F25B49/04GK101893345SQ2010101496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8日
发明者上篭伸一, 伊良皆数恭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