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539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即室外机与配置在建筑物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并且,制冷剂进行散热、吸热,然后利用被加热、冷却后的空气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该空气调节装置所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使用例如HFC (氢氟烃)类制冷剂。另外,也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CO2)等天然制冷剂的方案。另外,在被称为冷机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利用配置在建筑物外面的热源机生成冷能或热能。并且,利用配置在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冷却,然后将其向室内机即风机盘管单元、面板加热器等输送,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另外,还有被称为热回收型冷机的结构,其在热源机和室内机之间连接四根水管,同时地提供冷却、加热后的水等,可在室内机上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另外,还有构成为将一次制冷剂和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配置在各室内机附近、向室内机输送二次制冷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另外,还有构成为用两根配管连接具有室外机和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向室内机输送二次制冷剂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另外,在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还存在使制冷剂从室外机到中继器循环、使水等热介质从中继器到室内机循环、从而一面使水等热介质在室内机循环一面降低热介质的输送动力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而且,还存在使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第一制冷循环与另外的第二制冷循环进行热交换、生成热水的系统(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例如专利文献6等)。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第5页,图1等)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 8页,图1、图2等)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等)专利文献5 W010/049998号公报(第3页,图1等)专利文献6 W02009-098751号公报(第5页,图1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现有的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因此制冷剂有可能泄漏到室内等。而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制冷剂不通过室内机。但是,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必须在建筑物外面的热源机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后向室内机侧输送。因此,热介质的循环路径要延长。在此,如果要利用热介质输送进行规定的加热或冷却做功的热,则输送动力等造成的能量消耗量就要高于制冷剂。因此,一旦循环路径延长,则输送动力将变得非常大。由此可知,在空气调节装置中,只要能够很好地控制热介质的循环,就可以实现节能。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为了在每一台室内机都可以选择制冷或制热,从室外侧到室内必须连接四根配管,施工效率变差。在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内机必须单独具有泵等二次介质循环机构,因此不仅形成昂贵的系统,而且噪音也大,很不实用。而且,由于热交换器处在室内机附近,因此不能排除制冷剂在靠近室内的部位发生泄漏这样的危险。在专利文献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热交换后的一次制冷剂流入到与热交换前的一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因此在连接多台室内机的情况下,各室内机不能发挥最大能力,成为能量浪费的结构。另外,用两根制冷及两根制热共计四根配管连接分支单元和延长配管,结果形成与用四根配管连接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的系统类似的结构,成为施工效率低的系统。 在专利文献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具有多个制冷剂-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不直接将制冷剂引入室内,就可以同时生成冷水和温水,但不能生成用于热水供给的高温水。在专利文献6所述的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中,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第一制冷循环上连接另外的第二制冷循环,使其进行热交换,在第一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二相变化的期间,温度是恒定的,无需注意热交换器中的温度梯度。但是,如果直接应用进行温度变化的制冷剂或其他热介质,则由于温度变化,故存在热交换量降低、性能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对于电脑室等忌水的空调对象空间,不用水等热介质进行空气调节,最好用制冷剂进行空气调节。但是,如果用大厦用多联空调那样的直膨式的空气调节装置进行空气调节,就必须采取新的措施防止制冷剂泄漏。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而做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可以实现节能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中的若干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不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或室内机附近而能提高安全性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中的若干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可减少室外机与分支单兀(热介质变换器)或室内机的连接配管、提闻施工效率、同时提闻能效的空气调节装置。另外,本发明中的若干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在已经向制冷剂以外的热介质进行了能量转换之后将该介质再次与另外的制冷循环连接、提高安全性且效率高的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一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第一节流装置、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一制冷剂循环;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并且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所述泵、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使第一热介质循环;以及第二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压缩机、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二制冷剂循环,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二制冷剂不混合。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缩短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减少了输送动力,因此可以实现节能。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即使在热介质向外部流出的情况下,流出也是少量的,可以提高安全性。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另夕卜,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已经向制冷剂以外的热介质进行了能量转换之后将该热介质再次与另外的制冷循环连接,例如在用于电脑室等忌水的对象的空气调节、或用于热水供给等时,也可以提高安全性并实现高效率。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子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回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子的示意图。基于图1就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子进行说明。该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第一制冷剂)、热介质(第一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使得各个室内机可以自由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作为运行模式,可以由热水供给装置生成热水。另外,在以下的包括图1在内的附图中,各组成部件的尺寸关系有时与实际的不同。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热源机即一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
2、介于室外机I和负荷侧单元(室内机2和热水供给装置14)之间的热介质变换器3、以及热水供给装置14。热介质变换器3利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机I与热介质变换器3利用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变换器3与室内机2利用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热水供给装置14是与室内机2并列的关系,与室内机2 —样,利用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与热介质变换器3连接。并且,在室外机I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热介质变换器3向室内机2或热水供给装置14配送。室外机I通常配置在大厦等建筑物9外面的空间(例如屋顶等)即室外空间6,经由热介质变换器3向室内机2供给冷能或热能。室内机2配置在能向建筑物9的内部空间(例如居室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向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热介质变换器3作为与室外机I和室内机2分开的框身,构成为可以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和室内空间7不同的位置上,室外机I和室内机2分别通过制冷剂配管4和配管5连接,向室内机2传输从室外机I供给的冷能或热能。热水供给装置14设置在建筑物9内部的任意位置,向热水供给等负荷侧供给热水。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两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器3,使用两根配管5连接热介质变换器3和各负荷侧单元。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两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1、室内机2、热水供给装置14以及热介质变换器3),从而容易进行施工。另外,在图1中,以热介质变换器3设置在虽然是建筑物9的内部但却是不同于室内空间7的空间即天花板顶上等的空间(以下仅称为空间8)的状态为例进行表示。除此之外,热介质变换器3还可以设置在电梯等所处的公用空间等。另外,在图1中,以室内机2是天花板盒式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不受此限制,也可以是天花板埋入式或天花板悬挂式等,只要是直接或利用管道等向室内空间7吹出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的构成,则任何类型的室内机都可以。在图1中表示了室外机I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例子,但不受此限制。例如,室外机I也可以设置在带换气口的机房等被包围的空间,只要可以利用排气管向建筑物9外排出废热,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机I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将室外机I设置在这样的部位,也不会发生特别的问题。另外,热介质变换器3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I附近。但必须注意,如果从热介质变换器3到室内机2的距离过长,则热介质的输送动力就大大增加,从而节能效果降低。另外,室外机1、室内机2、热水供给装置14以及热介质变换器3的连接数量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数量,根据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建筑物9来决定数量即可。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回路结构示意图。基于图2就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室外机I与热介质变换器3经由热介质变换器3所具备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利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热介质变换器3与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利用配管5连接。而且,热介质变换器3与热水供给装置14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利用配管5连接。另外,在后面将就各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热水供给侧制冷剂配管51、第二热介质配管52)进行具体说明。[室外机I]在室外机I中,利用制冷剂配管4串联地连接并搭载有压缩机10a、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以及蓄能器19。另外,在室外机I中,设置了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以及止回阀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以及止回阀13d,无论室内机2要求的运行如何,都可以使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的热源侧制冷剂向着恒定方向流动。压缩机IOa用于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形成高温且高压的状态,例如可由能进行容量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该压缩机IOa发挥使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循环的第一压缩机的功能。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切换制热运行时(全制热运行模式时和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行时(全制冷运行模式时和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行时发挥蒸发器的功能,在制冷运行时发挥冷凝器(或者散热器)的功能,在由省略了图示的风扇等鼓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蓄能器19设置在压缩机IOa的吸入侧,储存因制热运行时和制冷运行时的不同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或相对于过渡性运行变化的剩余制冷剂。止回阀13d设置在热介质变换器3与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只在规定的方向(从热介质变换器3向室外机I的方向)允许热源侧制冷剂流动。止回阀13a设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热介质变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只在规定的方向(从室外机I向热介质变换器3的方向)允许热源侧制冷剂流动。止回阀13b设置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上,在进行制热运行时使从压缩机IOa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热介质变换器3流通。止回阀13c设置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上,在进行制热运行时使从热介质变换器3返回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压缩机IOa的吸入侧流通。第一连接配管4a用于在室外机I内连接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与止回阀13d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止回阀13a与热介质变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第二连接配管4b用于在室外机I内连接止回阀13d与热介质变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止回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另外,在图2中表示了设置了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和止回阀13d的情况的例子,但不受其限制,也可不必设置这些部件。[室内机2]在各台室内机2上搭载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通过配管5与热介质变换器3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从省略了图示的风扇等鼓风机供给的空气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该图2表示了四台室内机2与热介质变换器3连接的情况的例子,从纸面下方起图示了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和室内机2d。另外,与室内机2a 室内机2d对应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起也图示了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另外,与图1 一样,室内机2的连接数量不局限于图2所示的四台。[热水供给装置14]热水供给装置14通过利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配管51连接压缩机10b、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第二节流装置16c以及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而形成。另外,在热水供给装置14中,设置有检测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入口侧的热水供给侧制冷剂(第三制冷剂)温度的第四温度传感器37、检测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出口侧的热水供给侧制冷剂温度的第五温度传感器38、检测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的出口侧的热介质(第二热介质)温度的第六温度传感器39。另外,检测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出口侧的热介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4e搭载在后述的热介质变换器3上。压缩机IOb吸入热水供给侧制冷剂,然后压缩该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形成高温且高压的状态,例如可由能进行容量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该压缩机IOb发挥使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循环回路C循环的第二压缩机的功能。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发挥冷凝器(散热器)的功能,利用从压缩机IOb排出的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和第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存储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的热能向在热水储存回路D循环的第二热介质传输。第二节流装置16c具有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用于使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减压并膨胀。第二节流装置16c设置在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与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之间。第二节流装置16c可以由可变化地控制开度的部件例如电子膨胀阀等构成。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发挥蒸发器的功能,利用热介质和热水供给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将存储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中的热能向热水供给侧制冷剂传输。另外,由设置在热水供给装置14上的各种检测装置(第四温度传感器37、第五温度传感器38和第六温度传感器39)检测到的信息(温度信息),被向总体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00动作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传输,被利用于控制压缩机IOb的驱动频率、第二节流装置16c的开度等。另外,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既可以作为与以热介质变换器3进行说明的控制装置相同的控制装置来构成,也可以作为另外的结构来构成。另外,利用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生成的第二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配管52被储存在热水储存罐24内,可被利用于热水供给等。[热介质变换器3]在热介质变换器3中,搭载有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两个第一节流装置16、两个开闭装置17、两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两个泵21、五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五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以及五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两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 (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发挥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的功能,利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由室外机I生成并储存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向热介质传输。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上的节流装置16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用于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行模式时冷却热介质。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上的节流装置16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用于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行模式时加热热介质。
两个节流装置16 (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具有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用于使热源侧制冷剂减压并膨胀。节流装置16a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16b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两个节流装置16可以由可变化地控制开度的部件例如电子膨胀阀等构成。两个开闭装置17 (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由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开闭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a设置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上。开闭装置17b设置在连接了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的配管上。两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 (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例如由四通阀等构成,根据运行模式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在制冷运行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在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两个泵21 (泵21a、泵21b)用于使导通配管5的热介质循环。泵21a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泵21b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上。两个泵21可由例如能控制容量的泵等构成,可以根据室内机2的负荷大小来调节其流量。五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e)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了与负荷侧单元的设置数量对应的数量(在此为五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其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连接。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图示了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另外,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是从一方朝另一方的完全切换,也包括从一方朝另一方的部分切换。五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e)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了与负荷侧单元的设置数量对应的数量(在此为五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其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连接。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图示了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另外,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是从一方朝另一方的完全切换,也包括从一方朝另一方的部分切换。五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由可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用于控制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了与负荷侧单元的设置数量对应的数量(这里为五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其一个通路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连接,另一个通路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即,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根据流入负荷侧单元的热介质温度和流出的热介质温度来调节流入负荷侧单元的热介质的量,可向负荷侧单元提供与负荷对应的最恰当的热介质量。另外,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图示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而且,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且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之间。另外,在负荷侧单元上,在停止或热休止(ThermoOff)等不需要负荷时,可以通过完全关闭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来停止向负荷侧单元供给热介质。 另外,在热介质变换器3中,设置各种检测机构(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五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四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以及压力传感器36)。这些检测机构所检测出的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被输送到总体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00动作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被利用于控制压缩机IOa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鼓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切换、负荷侧单元的热介质流量的调节等。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 (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用于检测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出口处的热介质的温度,例如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一温度传感器31a设置在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设置在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上。五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 (第二温度传感器34a 第二温度传感器34e)设置在第
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之间,用于检测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二温度传感器34设置了与负荷侧单元的设置数量对应的数量(这里为五个)。另外,图中与室内机2相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图示出了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与热水供给装置对应的则以第二温度传感器34e进行图示。另夕卜,第二温度传感器34也可以设置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之间的流路上。四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 (第三温度传感器35a 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用于检测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三温度传感器35a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b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节流装置16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c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压力传感器36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的设置位置一样,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用于检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节流装置16b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另外,省略了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基于各种检测机构的检测信息和来自遥控器的指令,控制压缩机IOa的驱动频率、鼓风机的转速(包括起动/停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节流装置16的开度、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驱动等,执行后述的各运行模式。另外,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可以设置在每个单元上,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I或热介质变换器3上。如果将控制装置设置在每个单元上,则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讯地连接,可以进行协调控制。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配管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配管构成。配管5根据与热介质变换器3连接的室内机2的数量进行分支(在此各分为五个分支)。另外,配管5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决定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还是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利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a、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开闭装置17、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16以及蓄能器19,构成第一制冷剂回路即制冷剂循环回路A0另外,利用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介质流路、泵2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热介质流路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构成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即热介质循环回路B。BP,在各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上并联地连接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形成为多个系统。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器3经由设置在热介质变换器3上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热介质变换器3和室内机2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热介质变换器3和热水供给装置14也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S卩,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利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使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制冷剂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利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配管51连接压缩机10b、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的热水供给侧制冷剂流路、第二节流装置16c以及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热水供给侧制冷剂流路,构成第二制冷剂回路即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循环回路C。另外,利用第二热介质配管52连接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的第二热介质流路以及热水储存罐24,构成第二热介质循环回路即热水储存回路D。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热介质变换器3和热水供给装置14不仅经由设置在热介质变换器3上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而且还经由设置在热水供给装置14上的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连接。就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的各运行模式进行说明。该空气调节装置100可基于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令,利用该室内机2进行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S卩,空气调节装置100可以在所有室内机2进行相同运行,同时,可以在各个室内机2进行不同的运行。另外,空气调节装置100可以经由热水供给装置14进行热水供给运行(后面进行具体说明)。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运行模式具有:所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冷运行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所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热运行的全制热运行模式、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行模式中制冷负荷大于制热负荷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以及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行模式中制热负荷大于制冷负荷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以下随着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的流动就各运行模式进行说明。[全制冷运行模式]图3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3中,以只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就全制冷运行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3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在图3所示的全制冷运行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I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IOa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变换器3中,驱动泵21a和泵21b,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完全关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各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即,在全制冷运行模式下,停止热水供给装置14。首先,就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且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IOa压缩,形成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IOa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 —面向外部空气散热一面进行冷凝液化,形成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I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经由开闭装置17a后分支,在节流装置16a和节流装置16b膨胀,形成低温且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分别流入发挥蒸发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一面冷却热介质一面形成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从热介质变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重新流入室外机I。流入室外机I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d后,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蓄能器19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0a。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使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的温度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同样,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c检测的温度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热成为恒定。另外,开闭装置17a为开,开闭装置17b为关。以下,就热介质循环回路B上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在全制冷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都被向热介质传输,使冷却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和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通过泵21a和泵21b被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内从室内空气中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将热介质的流量控制成用于提供室内必要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然后被重新吸入泵21a和泵 21b。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按照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朝向流动。另外,通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或者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作为目标值保持地进行控制,可以提供室内空间7的必要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既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中的任何一个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将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控制成中间的开度,以确保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在执行全制冷运行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向无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和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流动,因此,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流动。在图3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上有热负荷,因此使热介质流动,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以及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上无热负荷,将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完全关闭。另外,如果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产生热负荷,就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使热介质循环即可。[全制热运行模式]图4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4中,以只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就全制热运行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图64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图64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且,在全制热运行模式下,起动热水供给装置14。
在图4所示的全制热运行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I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IOa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而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在热介质变换器3中,驱动泵21a和泵21b,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各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以及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之间循环。首先,就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且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IOa压缩,形成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IOa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导通,通过止回阀13b,然后从室外机I流出。从室外机I流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分支,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然后分别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压且高温的气体制冷剂一面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面进行冷凝液化,形成高压的液体制冷齐U。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和节流装置16b膨胀,形成低温且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通过开闭装置17b后从热介质变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后重新流入室外机I。流入室外机I的制冷剂在第二连接配管4b导通,通过止回阀13c后流入发挥蒸发器的功能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源侧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形成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蓄能器19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0a。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使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为饱和温度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同样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为饱和温度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冷成为恒定。并且,开闭装置17a为闭,开闭装置17b为开。另外,如果可以测量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位置的饱和温度,则也可以将该中间位置的温度替代压力传感器36来进行使用,可以低成本地构成系统。以下,就热介质循环回路B上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在全制热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都被向热介质传输,使加热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和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通过泵21a和泵21b被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e,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以及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然后,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内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和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向在热水储存回路D中循环的水等的第二热介质散热,从而生成在热水储存罐24储存的热水。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以及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的作用,将热介质流量控制成用于提供室内或热水供给装置14的必要空调负荷所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以及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e,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然后被重新吸入泵21a和泵21b。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按照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朝向流动。另外,通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或者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作为目标值保持地进行控制,可以提供室内空间7的必要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既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中的任何一个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为了确保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将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控制成中间的开度。另夕卜,原本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应该利用其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差进行控制,但利用侧热交换器26a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几乎相同的温度,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b,可以削减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低成本地构成系统。在执行全制热运行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向无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流动,因此,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4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以及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上有热负荷,故而使热介质流动,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上无热负荷,使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另外,如果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就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制冷主体运行模式]图5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产生冷能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就制冷主体运行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5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5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且,在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下起动热水供给装置14。在图5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行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I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IOa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变换器3中,驱动泵21a和泵21b,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之间循环。
首先,就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且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IOa压缩,形成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IOa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 —面向外部空气散热一面进行冷凝,形成二相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二相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I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的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发挥冷凝器功能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二相制冷剂一面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面冷凝液化,形成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膨胀,形成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发挥蒸发器功能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一面冷却热介质一面形成低压的气体制冷齐U。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变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重新流入室外机I。流入室外机I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d,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蓄能器19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0a。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的温度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热成为恒定。另外,节流装置16a完全打开,开闭装置17a关闭,开闭装置17b关闭。另外,也可以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冷成为恒定。另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16b完全打开,利用节流装置16b控制过热或过冷。以下,就热介质循环回路B上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在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向热介质传输,使加热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向热介质传输,使冷却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通过泵21a和泵21b被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e,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而且,在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中,热介质向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循环回路C中循环的热水供给侧制冷剂散热,从而生成存储在热水储存罐24中的热水。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的作用,将热介质流量控制成用于提供室内或热水供给装置14的必要负荷所需的流量,使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经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后温度稍微降低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经过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后温度稍微降低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e,这些热介质被合流后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再次抽吸到泵21b。经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后温度稍微升高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被再次抽吸到泵21a。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进行混合,被分别引入具有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都按照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朝向流动。另外,通过将在制热侧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在制冷侧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之差作为目标值保持地进行控制,可以提供室内空间7的必要空调负荷。在执行制冷主体运行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向无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流动,因此,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5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上有热负荷,因此使热介质流动,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上无热负荷,使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另外,如果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就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制热主体运行模式]图6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6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产生热能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能负荷的情况为例,就制热主体运行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6中,用粗线表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6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且,在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下起动热水供给装置14。在图6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行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I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IOa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在热介质变换器3中,驱动泵21a和泵21b,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使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之间循环。首先,就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且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IOa压缩,形成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IOa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第一连接配管4a导通,经过止回阀13b后从室外机I流出。从室外机I流出的高压且高温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流入热介质变换器3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发挥冷凝器功能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一面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面冷凝液化,形成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膨胀,形成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发挥蒸发器功能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蒸发并冷却热介质。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变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重新流入室外机I。流入室内机I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c后流入发挥蒸发器功能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且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蓄能器19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0a。此时,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为饱和温度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获取的过冷成为恒定。并且,节流装置16a为完全打开,开闭装置17a为关闭,开闭装置17b为关闭。另外,也可以完全打开节流装置16b,利用节流装置16a控制过冷。以下,就热介质循环回路B上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在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向热介质传输,使加热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热主体运行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向热介质传输,使冷却后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配管5内流动。通过泵21a和泵21b被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e,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中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而且,在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中,热介质向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循环回路C中循环的热水供给侧制冷剂散热,从而生成存储在热水储存罐24中的热水。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的作用,将热介质的流量控制成用于提供室内或热水供给装置14的必要负荷所需的流量,使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经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后温度稍微降低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被再次吸入到泵21a。经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后温度稍微升高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经过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后温度稍微降低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e,这些热介质合流后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再次吸入到泵21b。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进行混合,被分别引入具有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都按照从第
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达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朝向流动。另外,通过将在制热侧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在制冷侧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之差作为目标值保持地进行控制,可以提供室内空间7的必要空调负荷。
在执行制热主体运行模式时,由于无需使热介质向无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流动,因此,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6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上有热负荷,因此使热介质流动,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上无热负荷,使所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完全关闭。另外,如果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负荷,就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制冷剂配管4]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备若干个运行模式。在这些运行模式下,热源侧制冷剂(第一制冷剂)在连接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器3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配管5]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若干个运转模式下,水或防冻液等热介质(第一热介质)在连接热介质变换器3和室内机2的配管5中流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配管51]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若干个运转模式下,热水供给侧制冷齐IJ (第二制冷剂)在连接构成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循环回路C的各要素设备的热水供给侧制冷剂配管51中流动。[第二热介质配管52]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若干个运转模式下,水或防冻液等热介质(第二制冷剂)在连接构成热水储存回路D的各要素设备的第二热介质配管52中流动。[热水供给装置14的具体说明]低温且低压的热水供给侧制冷剂被压缩机IOb压缩,形成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被排出。从压缩机IOb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发挥冷凝器功能的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流入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的气体制冷剂一面向在热水储存回路D中流动的第二热介质散热一面进行冷凝液化,形成液体制冷剂。该液体制冷剂在第二节流装置16c膨胀,形成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流入发挥蒸发器功能的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流入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蒸发气化。该气体制冷剂被重新吸入压缩机10b。此时,在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中,热介质(第一热介质)的热被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吸收,作为用于供热水供给侧制冷剂蒸发的热量被消耗。在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中,热水供给侧热介质(第二制冷剂)的热被向第二热介质散热,加热第二热介质,生成热的第二热介质。被生成的第二热介质在热水储存回路D中流动并被储存在热水储存罐24中。第二节流装置16c是像步进电机那样的能调节开度的装置,调节开度,使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第五温度传感器38的检测温度与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第四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的温度差成为恒定。另外,压缩机IOb是变频驱动式那样的可控制频率的装置,控制频率,使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的第六温度传感器39的检测温度成为目标温度。另外,在室外机I与热介质变换器3之间循环的第一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水供给装置14所使用的第二制冷剂(热水供给侧制冷剂)是独立的,彼此不混合。另外,第一制冷剂与第二制冷剂既可以使用相同的制冷剂,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制冷剂。同样,在热介质变换器3与室内机2内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或热水供给装置14内的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之间循环的第一热介质、和在热水储存罐24与热水供给装置14内的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之间循环的第二热介质是独立的,彼此不混合。另外,第一热介质与第二热介质既可以使用相同的热介质,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热介质。第二热介质主要是用于提供热水供给负荷,因此将在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中流动的第二热介质的目标温度设定成比在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中流动的第一热介质的目标温度高的温度。例如,如果将在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中流动的第一热介质的目标温度设定为50°C,就将在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中流动的第二热介质的目标温度设定为70°C等的温度。为此,热水供给装置14所使用的第二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被控制成比在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器3之间循环的第一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高的值。例如,在第二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为75°C时,将在室外机I和热介质变换器3之间循环的第一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设定为55°C等的值。另外,热水供给装置14跟室内机3并列地与热介质变换器3连接,与室内机2同样地进行动作。即,热水供给装置14所具备的控制装置(未图示)与热介质变换器3或室外机I所具备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可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通讯地连接,彼此进行通讯,确定各设备的动作,进行协调控制。例如,在全制冷运行模式下,由于不生成热能,因此热水供给装置14处于停止状态,若使热水供给装置14动作,则根据热水供给装置14与室内机2的总计负荷,设定成全制热运行模式、制冷主体运行模式、制热主体运行模式这样的运行模式,并进行动作。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 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为了降低配管5内的热介质的压力损失,控制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从而稍微提高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34a 第二温度传感器34d的检测温度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的检测温度的温度差求出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a 利用侧热交换器26d的出入口热介质温度差的目标值,降低热介质的流速。将利用侧热交换器26a 利用侧热交换器26d设计成以所控制的流速达到最适当的性能。在热水供给装置14的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第一热介质的流路中,也在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出入口的热介质间产生温度差。由于水或载冷剂等第一热介质发生单相变化(不发生二相变化),热水供给侧制冷剂(第二制冷剂)进行二相变化或转变成超临界状态,因此,在热水供给装置14中,当将与使制冷剂彼此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同样大小的热交换器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使用时,若不加快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内的热介质的流速,则传热性能就要降低。因此,需要使与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第一热介质的流路连接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的控制目标温度差,设定成比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 利用侧热交换器26d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的控制目标温度差小的值。例如,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的控制目标温度差设定并控制为7°C,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的控制目标设定并控制为3°C等。这样,可以控制热水供给装置14的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第一热介质的流路内的热介质流速使其加快,提高传热性能,可得到性能良好的系统。另外,为了不使热水供给装置14的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性能变差,无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回路的运行状态(全制热运行、制热主体运行、制冷主体运行)如何,都可按照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中的第一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第二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形成对流的朝向进行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不会使热水供给装置14的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的传热性能变差,可以得到性能始终良好的系统。另外,在此,就在第一热介质的流路上连接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循环回路C的情况,以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循环回路C加热第二热介质的热水供给装置1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受其限制。例如,在图2中,也可以使热水供给装置14发挥第二空气调节装置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将热水供给装置14内的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作为利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利用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对电脑室等忌水流动的空间进行空气调节。通过这样构成,即便万一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循环回路C的制冷剂泄漏,由于热水供给侧制冷剂的量少,故也可以形成安全的系统。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产生制热负荷或制冷负荷的情况下,将所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成中间的开度,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由此,可以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用于制热运行或制冷运行,因此,传热面积增加,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制热运行或制冷运行。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混合产生制热负荷和制冷负荷的情况下,将与进行制热运行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流路,将与进行制冷运行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流路,从而可以在各室内机2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只要是可以切换流路的装置即可,如三通阀等切换三向流路的装置、两个开闭阀等开闭两方流路的装置的组合等。另外,也可以将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向流路的流量变化的装置、或两个电子膨胀阀等使两方流路的流量变化的装置的组合等,作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加以使用。此时,也可以防止因流路突然开闭造成的水锤。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是两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三向流路的控制阀,与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旁通管一起进行设置。另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可以使用通过利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方式来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的装置,既可以是二通阀,也可以是一端被关闭的三通阀。另外,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也可以使用开闭阀等开闭双向流路的装置,反复进行接通/断开地控制平均流量。另外,虽然显示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是四通阀,但不受其限制,也可以使用多个双向流路切换阀或三向流路切换阀,使制冷剂同样流动地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作为可以进行制冷制热混合运行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受其限制。即使构成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节流装置16各有一个,在它们上并联地连接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只进行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中的任意一种运行,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另外,当然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分别只连接一个的情况下也可以有相同的效果,而且,即使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节流装置16设置多个进行相同动作的装置,当然也没有问题。而且,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以内置于热介质变换器3内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受其限制,也可以内置于室内机2,还可以与热介质变换器3和室内机2分体地构成。作为第一制冷剂即热源侧制冷剂,可以使用例如R-22、R_134a、R-32等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化学式中包含双键且化学式用C3H2F4表示且全球变暖系数较低的制冷剂即四氟丙烯(HF0-1234yf或HF0-1234ze)或其混合物,或者CO2或丙烷等天然制冷剂。在作为加热用途进行动作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进行通常的二相变化的制冷剂进行冷凝液化,CO2等成为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在超临界状态下被冷却,但无论是哪种制冷剂,除此以外都进行同样的动作,具有同样的效果。另外,若考虑到全球环境方面,则优选使用全球变暖系数低的R-32或是含有R-32和四氟丙烯(HF0-1234yf或HF0-1234ze)的混合制冷剂等。作为第二制冷剂即热水供给侧制冷剂,也可以使用与热源侧制冷剂相同的制冷齐U。但是,热水供给装置14是用于生成高温的热介质(第二热介质)的装置,优选使用R134a或化学式中包含双键且化学式用C3H2F4表示的制冷剂即四氟丙烯(HF0_1234yf或HF0-1234ze)或其混合物,或者以超临界动作的CO2制冷剂等。尤其是当使用R134a或四氟丙烯(HF0-1234yf或HF0-1234ze)时,可以生成温度更高的热介质,故而优选,从地球环境方面来看,最优选的是全球变暖系数低的四氟丙烯(HF0-1234yf或HF0-1234ze)或以四氟丙烯为主要成分并混合了一些R-32等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作为第一热介质,例如可以使用载冷剂(防冻液)或水、载冷剂与水的混合液、水与防腐效果好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向室内空间7泄漏,由于使用了安全性高的热介质,所以也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作为第二热介质,也可以使用与第一热介质相同的热介质。而作为储存在热水储存罐24中的热介质,优选使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包括蓄能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设置蓄能器19。另外,一般情况下,大多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上安装鼓风机,通过送风来促进冷凝或蒸发,但不受此限制。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可以使用利用了辐射的板式加热器那样的装置,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也可以使用利用水或防冻液使热移动的水冷式的类型的装置。即,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要是可以散热或吸热的结构,则无论是什么类型都可以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侧热交换器26有四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特别限制数量。另外,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有两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不受此限制,只要构成为可以对热介质进行冷却和/或加热,则设置几个都可以。而且,也不局限于泵21a、泵21b各设置一个的情况,也可以并联地排列连接多个小容量的泵。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不仅不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2或室内机2附近以提高安全性,而且还可以使从配管5和各促动器的连接处泄漏的热介质保持在热介质变换器3内,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另外,空气调节装置100由于可以缩短配管5,因此可以实现节能。而且,空气调节装置100可以减少室外机I与热介质变换器3或室内机2的连接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提高施工效率。此外,空气调节装置100在已经向制冷剂以外的热介质进行过能量转换之后将该热介质再次与另外的制冷循环连接,可以提高安全性并实现高效率。附图标记说明I室外机,2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室内机,3热介质变换器,4制冷剂配管,4a第一连接配管,4b第二连接配管,5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IOa压缩机,IOb压缩机,11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止回阀,13d止回阀,14热水供给装置,15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d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第一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节流装置,16c第二节流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开闭装置,1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9蓄能器,21泵,21a泵,21b泵,2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e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e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4热水储存罐,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e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利用侧热交换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第一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第二温度传感器,34e第二温度传感器,35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b第三温度传感器,35c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第三温度传感器,36压力传感器,37第四温度传感器,38第五温度传感器,39第六温度传感器,51热水供给侧制冷剂配管,52第二热介质配管,100空气调节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C热水供给侧制冷剂循环回路,D热水储存回路。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一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第一节流装置、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一制冷剂循环; 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第一热介质循环回路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并且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所述泵、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所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使第一热介质循环;以及 第二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压缩机、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使第二制冷剂循环, 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第二热介质 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二制冷剂不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第二热介质在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中流通, 在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使所述第二制冷剂与所述第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得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第二热介质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流通、加热所述第一热介质的运行中, 所述第二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被控制成高于所述第一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或虚拟冷凝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排出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流通、加热所述第一热介质的运行中, 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出口处的所述第二热介质的温度被控制成高于所述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出口的所述第一热介质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的动作的第一控制装置和控制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的动作的第二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利用有线或无线通讯来协调控制相互的制冷剂回路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使得与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连接的所述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的出入口处的控制目标温度差小于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连接的所述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的出入口处的控制目标温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具备切换所述第一制冷剂的循环路径的多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 能够利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在以下运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全制热运行模式,在该全制热运行模式下,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全部加热所述第一热介质, 全制冷运行模式,在该全制冷运行模式下,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全部冷却所述第一热介质,以及 制冷制热混合运行模式,在该制冷制热混合运行模式下,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的一部分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加热所述第一热介质,在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的剩余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冷却所述第一热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的所述第一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形成为对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将以下装置分别设置在分体地相互分离的部位: 具有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室内机, 具有所述第二热介质间 热交换器、所述第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热水供给装置, 至少具有所述多个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所述泵的热介质变换器,以及 具有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室外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两根配管连接所述室外机与所述热介质变换器,利用两根配管连接所述热介质变换器与所述室内机,利用两根配管连接所述热介质变换器与所述热水供给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是进行二相变化或向超临界过渡的制冷剂, 所述第一热介质和所述第二热介质是不进行二相变化或不向超临界过渡的热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第一制冷剂,使用R-32或至少含有R32和四氟丙烯的混合制冷剂, 作为所述第二制冷剂,使用四氟丙烯或以四氟丙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制冷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将在已经向制冷剂以外的热介质进行过能量转换之后将该热介质再次与另外的制冷循环连接、安全性得到提高且效率高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00)在第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使第一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与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第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c)使第一热介质与第二热介质(热水供给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不进行混合。
文档编号F25B1/00GK103080668SQ20108006901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山下浩司, 宇江纯一, 森本裕之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