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705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显示组件的制冷器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设计中,制冷器具,如冰箱,通常包括有分配系统。分配系统设置在制冷器具的门内,并且在门上形成可访问的第一开口,以供使用者放置容器。通常,在分配腔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区域,包括安装有冰通道和液体输送通道,可将液体或在制冷器具内制得的冰可选择地分配到容器中,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在不需要打开制冷器具的门情况下获取冰或液体,如水,从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上述安装区域在门的面向用户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显示和控制组件可通过该开口安装在安装区域内,且一操作面板覆盖住该开口并提供面向用户的操作界面,从而,用户可通过该操作面板从冰箱外部来调节冰箱运行的参数、或控制分配系统的冰或液体的分配。现有的冰箱门面向用户的一侧通常还安装有覆盖冰箱门的前侧的玻璃板,在该玻璃板上开设有第三开口,其开口位置与第一和第二开口相对应,而尺寸则为第一和第二开口的叠加。操作面板也位于第三开口内,从而使分配腔和操作面板均可被用户直接访问。然而,不可避免地,玻璃板和操作面板之间的配合形成有间隙,因此,外界的灰尘会通过该间隙进入分配系统内部,而可能使冰通道和液体输送通道受到污染;并且,在分配系统操作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水或冰飞溅的情形,由于上述间隙的存在,水可能会通过该间隙渗入操作面板内,从而造成显示和控制电路的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其可减小灰尘或水进入分配系统的安装区域内的可能性,从而确保安装区域内的组件正常工作。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其包括储藏室;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门包括前门板;以及分配器框架,设置于所述门内,其定义有凹设于门上的可供放置容器的分配腔、和安装区域;所述前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分配腔连通的开口,且前门板覆盖所述安装区域。本发明的发明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制冷器具,其包括隔热的储藏室;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至少一部分的门,所述门包括形成其前表面的前门板;分配器框架,设置于所述门内,其定义有凹设于门上的可供放置容器的分配腔和安装区域;
所述前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分配腔连通的开口,所开口的尺寸对应于所述分配腔的尺寸。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且紧邻开口设置。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制冷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显示和控制组件。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门板在对应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的位置处设有图案,所述图案包括框线、或文字、或图形标记。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案通过印刷设置在所述前门板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案设置在前门板的面向显示和控制组件的一侧,所述前门板至少在所述图案区域处是可透光的。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门板由钢化玻璃、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它们的组合制成。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面向所述前门板的一侧。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从所述分配腔组入所述安装区域内或者经由所述分配腔从所述安装区域拆卸。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制冷器具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从所述分配腔组入分配器框架的安装区域内。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分配器框架的安装区域内设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在安装架安装到分配器框架的过程中,导引安装架从分配腔内沿竖直方向组入到预定的安装位置。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门板构成导引槽的一侧壁。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制冷器具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面向前门板的部分和面向分配腔的部分;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面向前门板的部分内;在所述面向分配腔的部分上设置有供流体和/或冰通过以进入分配腔的出口。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前门板的图案区域正对的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及位于所述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和安装架的面向前门板部分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挤压所述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以使其紧贴前门板上的图案区域。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海绵。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在与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之间、及其与安装架的面向前门板部分之间均设置有粘合剂层。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面向分配腔的部分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架通过螺钉与安装孔的配合固定在分配器框架的安装区域内。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门板上开口的尺寸对应于分配腔的尺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前门板覆盖在安装区域上,从而减小灰尘或水进入安装区域内的可能性,进而确保安装区域内的组件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安装区域的覆盖部一体形成在前门板上,因此二者之间为无缝连接,这使门更加美观和简洁,更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常常出现的缝隙不平整、分配器框架的外缘和前门板之间不平的情形。


图1是本发明制冷器具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制冷器具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门及设置在门上的分配器框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门与前门板通过双面胶带组装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安装有显示和控制组件的安装架安装到图2所示的分配器框架中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图4中安装架组装前的门和分配器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6中导引槽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与图6相似,其中安装架已安装到预定安装位置;图9是图8中导引槽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制冷器具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在前门板装配到门上之前,安装架已安装到分配器框架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图1所示为本发明制冷器具的一具体实施方式
。该制冷器具100包括隔热箱体10和门12。隔热箱体10内形成有储藏室11,门12与隔热箱体10配合以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储藏室11的至少一部分。制冷器具100的箱体10和门12内通常设有隔热材料以阻隔储藏室11和外界的热传递。储藏室11可以是冷藏室,也可以是冷冻室。在门12内设有分配器框架20。分配器框架20定义了凹设于门12上的分配腔21、和安装区域22。分配腔21内可以放置容器以接受被分配的冰和/或流体,从而可以在不用打开门12的情况下,用户可获取冰和/或流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区域22设置在分配腔21的上方、且紧邻分配腔21设置,其内安装有用于分配冰的通道、用于分配流体的通道、以及其他组件(将会在后文详细描述)。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区域22相对于分配腔21的位置可不同于本实施方式,如位于分配腔21的旁侧、甚至是位于分配腔21的下方。门12包括位于门12的前侧的前门板13,前门板13形成门12的至少绝大部分前表面。在这个实施例中,前门板13覆盖在门体130的前侧,其中门体130为经过发泡程序之后、具有发泡绝缘层在内的结构。前门板13不和发泡材料接触,因此可在门体130发泡完成之后再连接于门体130。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前门板13也可以直接作为门体130的前壁参与发泡程序,因此在发泡完成以后,前门板13和发泡材料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前门板13开设有与分配腔21连通的开口 131。开口 131的尺寸对应于分配腔21的尺寸,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开口 131的尺寸与分配腔21在门上开口的尺寸实质上相同。需要说明的是,这儿所称的“实质相同”是指从设计的要求来讲,需要完全相同,但由于实际制造过程中,会具有允许范围内的公差存在,所以“实质相同”包括完全相同以及公差允许范围内的相同。通过这种设置,使得前门板13覆盖了安装区域22,从而可避免或减少灰尘或水进入安装区域22内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安装区域的覆盖部和前门板为一体形成,二者之间为无缝连接,这使门12更加美观和简洁,更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常常出现的缝隙不平整、分配器框架的外缘和前门板之间不平的情形。配合参照图3所示,前门板13和门12之间设置有双面胶带50以固定两者。实际制造过程中,会先将双面胶带50,如3M胶带粘到门12上后,再将前门板13压贴上去。其中,双面胶带50至少环绕设置在门12的外轮廓、及分配腔21和安装区域22合在一起的外轮廓。配合参照图4所示,安装区域22内还设置有显示和控制组件30,且前门板13在对应显示和控制组件30的位置处印刷有图案132。优选地,图案132印刷在前门板13面向门12的一侧,相对于设置在前门板13的另一侧,这样可以防止由于长期的使用而造成图案132的磨损。当然,对于本发明而言,图案132设置在前门板13面向用户的一侧也是可行的。对应于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前门板13至少在图案132区域处是可透光的,以方便使用者识别并进行控制。前门板13整体可以采用透光性材料制成,如钢化玻璃、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它们的组合。当然,如果图案132设置在前门板13面向用户的一侧,前门板不必非要采用透光性材料。图案132可以包括框线、或文字、或图形标记,其可以单独或通过组合构成不同的区域,从而用户可通过触碰特定区域来实现相应功能的控制、参数的调节、或阅读显示内容。功能控制包括对分配系统的控制,如分配水(water)、分配冰块(ice cube)、分配碎冰(crushed ice)等。图案132可以通过传统的印刷工艺设置在前门板13上,如丝网印刷。在本实施方式中,图案132正对显示和控制组件,但图案132区域不会完全覆盖这些组件,而前门板整体是透光的,所以透过前门板可以看到图案132周围区域分布的电路器件。显然,这些对于用户而言是不想看到的,因此,可以在前门板13上、图案132周围的区域刷上不透光的涂层。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制冷器具100还包括安装架40,其包括面向前门板的部分41和面向分配腔的部分42。显示和控制组件30设置在面向前门板的部分41内。在面向分配腔的部分42上设置有供流体和/或冰通过以进入分配腔21的出口 25 (如图5中标示)O配合参照图9所示,显示和控制组件30包括与前门板13上的图案132区域正对的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位于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和安装架40的面向前门板部分41之间的弹性件32、及显示和控制电路板34。本实施方式中,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为薄膜电路板。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是,薄膜电路即将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连引线,全部用厚度在I微米以下的金属、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多种金属混合相、合金或绝缘介质薄膜,通过真空蒸发、溅射和电镀等工艺制成。本实施方式中,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上设置有若干信号采集区域,这些采集区域与上述图案132的若干特定区域一一对应。当使用者触碰前门板13上的特定图案132区域时,会引起信号采集电路板31的相应采集区域上物理参数的改变,如电容的变化,接下来,表征物理参数变化的信号会被显示和控制电路板34上的控制器(如微控制芯片,未标示)获得,并实施相应的控制和/或显示。弹性件32用于将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朝向前门板13挤压以使其紧贴前门板上的图案132区域。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2为海绵,其在与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之间、及与安装架40的面向前门板部分41之间均设有黏合剂(如胶水)层,通过这种设置,使得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被可靠固定在安装架40上。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2呈四方框形,其中间形成有开口区域。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大致呈“U”字形,被粘贴在弹性件32的一侧。显示和控制电路板34上还集成有显示元件33,如LCD。组装时,显示和控制电路板34可通过卡接的形式预先固定在安装架40的面向前门板的部分41中;然后,将粘贴有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的弹性件32固定到安装架40的面向前门板的部分41上,此时,显示元件33位于弹性件32的开口区域内;从而将显示和控制组件30与安装架40固接在一起。参照图4至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分配器框架20的安装区域22内设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导引槽14,该导引槽14的一侧壁实质上是由前门板13构成。如图4中的指引线所示,安装时,将固接在一起的显示和控制组件30与安装架40,共同从分配腔21内沿竖直方向向上组入,直到安装区域22内的预定安装位置。在此过程中,导引槽14与安装架40的面向前门板的部分41的两侧边配合以实现对安装架40的导引;并且,弹性件32被压缩而迫使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紧贴在前门板上。安装架40的面向分配腔的部分42上设置有安装孔421。当安装架40组入到预定的安装位置时,可以通过螺钉422与安装孔421的配合将安装架40固定在分配器框架20的安装区域22内。通过上述设置,当显示和控制组件30发生故障时,可以在不需要拆卸前门板13的情况下,直接将承载有显示和控制组件30的安装架40的拆卸下来,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替换后,再次从分配腔21组入到安装区域22内。在图10所示的一个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区域内未设置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导引槽结构,所以,承载有显示和控制组件(未图示)的安装架40被预先安装在安装区域内,然后再将前门板13通过双面胶带50贴合在门12上。虽然,本实施方式相较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能不利于显示和控制组件的维修或替换,但其中安装区域为前门板所覆盖,可降低灰尘或水进入安装区域内的几率,进而确保安装区域内的组件正常工作。因此,本实施方式仍旧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涵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器具(100),其包括 储藏室(11); 门(12),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1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门(12)包括前门板(13);以及 分配器框架(20),设置于所述门(12)内,其定义有凹设于门(12)上的可供放置容器的分配腔(21)、和安装区域(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门板(13)上开设有与所述分配腔(21)连通的开口(131),且前门板(13)覆盖所述安装区域(22)。
2.一种制冷器具(100),其包括 隔热的储藏室(11); 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11)至少一部分的门(12),所述门(12)包括形成其前表面的前门板(13); 分配器框架(20),设置于所述门(12)内,其定义有凹设于门(12)上的可供放置容器的分配腔(21)和安装区域(22);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门板(13)上开设有与所述分配腔(21)连通的开口(131),所开口(131)的尺寸对应于所述分配腔(21)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域(22)位于所述开口(131)的上方、且紧邻开口(13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器具(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22)内的显示和控制组件(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13)在对应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30)的位置处设有图案(132),所述图案(132)包括框线、或文字、或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132)通过印刷设置在所述前门板(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132)设置在前门板(13)的面向显示和控制组件(30)的一侧,所述前门板(13)至少在所述图案(132)区域处是可透光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13)由钢化玻璃、或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它们的组合制成。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30)可拆卸地安装在面向所述前门板(13)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30)从所述分配腔(21)组入所述安装区域(22)内或者经由所述分配腔(21)从所述安装区域(22)拆卸。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器具(100)还包括安装架(40),所述安装架(40)从所述分配腔(21)组入分配器框架(20)的安装区域(22)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分配器框架(20)的安装区域(22)内设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导引槽(14),所述导引槽(14)在安装架(40)安装到分配器框架(20)的过程中,导引安装架(40)从分配腔(21)内沿竖直方向组入到预定的安装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13)构成导引槽(14)的一侧壁。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器具(100)还包括安装架(40),所述安装架(40)包括面向前门板的部分(41)和面向分配腔的部分(42);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30)设置在所述面向前门板的部分(41)内;在所述面向分配腔的部分(42)上设置有供流体和/或冰通过以进入分配腔(21)的出口(2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和控制组件(30)包括与所述前门板(13)的图案(132)区域正对的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及位于所述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和安装架(40)的面向前门板部分(41)之间的弹性件(32),所述弹性件(32)用于挤压所述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以使其紧贴前门板(13)上的图案(132)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为海绵。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在与触控信号采集电路板(31)之间、及其与安装架(40)的面向前门板部分(41)之间均设置有粘合剂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0)的面向分配腔的部分(42)上设置有安装孔(421),所述安装架(40)通过螺钉(422)与安装孔(421)的配合固定在分配器框架(20)的安装区域(22)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13)上开口(131)的尺寸对应于分配腔(21)的尺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100),其包括储藏室(11)、门(12)、和分配器框架(20)。其中,门(12)用以打开或关闭储藏室(11)的至少一部分,其包括前门板(13)。分配器框架(20)设置于门(12)内,其定义有凹设于门(12)上的可供放置容器的分配腔(21)和安装区域(22)。其中,前门板(13)上开设有与分配腔(21)连通的开口(131),且前门板(13)覆盖安装区域(22)。由于前门板覆盖在安装区域上,从而减小灰尘或水进入安装区域内的可能性,进而确保安装区域内的组件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安装区域的覆盖部一体形成在前门板上,因此二者之间为无缝连接,这使门更加美观和简洁,更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常常出现的缝隙不平整、分配器框架的外缘和前门板之间不平的情形。
文档编号F25D29/00GK103047817SQ20111032116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章礼生, 窦本和, 洪晶 申请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