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式冷凝器异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797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发式冷凝器异型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经检索涉及国际专利分类(IPC)上的F25C1/08通过浸入水内的冷冻室或冷冻板的冰的制造、加工、储存或分配类别,尤其是蒸发式冷凝器异型管。
背景技术
原有的蒸发式冷凝器的管大多是圆形的,水流所形成的干燥区即负压区面积大, 造成换热面积小,换热量小,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异型管,以使负压区的干燥面积减少, 水湿面积增大,从而增加换热量,提高了效率。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异型管截面(2)的形状是由以中心(0)为圆心的二段大半径(R)的圆弧,与以中点(G)为圆心的上、下二段小半径(r)的圆弧切线相连所组成;其中,大半径(R)等于5-7倍的小半径(r),中心(0)到中点(G)的距离等于1-1. 3 倍的大半径(R)。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发明采用在原有的圆管二边增加二个小半径(r) 的圆弧构成类似于含有驼峰的异型管,使得负压区的干燥面积减少,水湿面积增大,从而增加换热量,提高了效率,节能。

图1为本发明原理图其中1、驼峰 2、异型管截面 3、水流线 4、水幕墙 5、负压区 6、制冷液体 7、制冷剂汽体 8、喷淋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原理图,本发明所述的异型管截面(2)的形状是由以中心(0) 为圆心的二段大半径(R)的圆弧,与以中点(G)为圆心的上、下二段小半径(r)的圆弧切线相连所组成;其中,大半径(R)等于5-7倍的小半径(r),中心(0)到中点(G)的距离等于 1-1. 3倍的大半径(R)。本发明是在原有的圆管上、下二边增加二个小半径(r)的圆弧,构成类似于含有驼峰1的异型管2,管内含有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汽体7,与管外面的水和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将管内制冷剂汽体7的热量带走,使制冷剂冷凝为高压中温的制冷液体6下沉在管的下部,越到冷凝管的后部,制冷液体6越多,液位越高。由于该异形管2外表面积增大,并且喷淋其上的喷淋水8所形成的下部负压区5内的干燥面积(即管面上没有水的面积)变小,从而增加了异型管外表面的水湿部分的换热面积,增大换热量,同时,在风力作用下,可增大水的流速,使水汽化换热更强烈,提高效率,达到节 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异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型管截面(2)的形状是由以中心 (O)为圆心的二段大半径(R)的圆弧,与以中点(G)为圆心的上、下二段小半径(r)的圆弧切线相连所组成;其中,大半径(R)等于5-7倍的小半径(r),中心(0)到中点(G)的距离等于1-1. 3倍的大半径(R)。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浸入水内的冷冻室或冷冻板的冰的制造、加工、储存或分配类别,尤其是蒸发式冷凝器异型管。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异型管截面(2)的形状是由以中心(O)为圆心的二段大半径(R)的圆弧,与以中点(G)为圆心的上、下二段小半径(r)的圆弧切线相连所组成;其中,大半径(R)等于5—7倍的小半径(r),中心(O)到中点(G)的距离等于1—1.3倍的大半径(R)。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原有的圆管二边增加二个小半径(r)的圆弧构成类似于含有驼峰的异型管,使得负压区的干燥面积减少,水湿面积增大,从而增加换热量,提高了效率,节能。
文档编号F28F1/02GK201983677SQ2011200156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范明升 申请人: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