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812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
背景技术
连续墙是所有新建高楼都必须的工程。现有技术中,对连续墙的利用很少。导致现有技术中的连续墙功能单一,综合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包括主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与主筋连接。优选地是,所述的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通过连接装置与主筋连接。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装置为绳、带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是,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上设置有保护套管。优选地是,所述的保护套管设置于出口或进口附近。优选地是,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为U型,本实用新型中的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可提高对现有技术中的连续墙的利用率,利用连续墙体材料的导热性能,将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附设于墙体内, 既方便了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安装,又提高了墙体的利用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安装于墙体内后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包括多根主筋4, 主筋4数目根据墙体的长度及厚度确定。多根主筋4通过箍筋6连接。还包括U型的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设置有进口 11和出口 12。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与主筋4通过尼龙带扎接。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上设置有保护套管2。保护套管2与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紧密相套且密封连接。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分别通过水平管51和水平管52与其它装置联通。其它装置如地源热泵的冷凝器、地源热泵的集水器、分水器等。墙体3上方设置有圈梁7,圈梁7上方为覆土层8,覆土层8的上表面为地面。保护套管2设置在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与水平管51和水平管52的连接处,且靠近墙体3与圈梁7的交界处,用于保护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防止管路损坏。安装时,箍筋6将多根主筋4连接,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与主筋4扎接在一起,然后在浇筑水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上方设置圈梁7,再在圈梁7上方覆土。本实用新型中的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1用于向地源热泵的冷凝器供水,冷凝器中的水进行热量交换后返回管路中,在管路中与管路周围的混凝土进行热量交换。设置为U型,可增加管路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其管路内的水与混凝土的热量交换更充分。为增大接触面积,管路还可以设置成连续的U型或其它的弯曲形状。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包括主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与主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通过连接装置与主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为绳、带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上设置有保护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为U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包括主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与主筋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附有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墙体,可提高对现有技术中的连续墙的利用率,利用连续墙体材料的导热性能,将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附设于墙体内,既方便了地源热泵供水与回水管路的安装,又提高了墙体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F25B30/06GK202000371SQ2011200454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1日
发明者袁谊 申请人:上海沃特奇勒暖通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