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873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一次性购买大量食品的现象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大容积冰箱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大容积冰箱通常采用一体式结构,因此体积较大,无法分拆,导致使用和搬运均十分不方便。因此为了解决消费者对大容积冰箱的搬用和多样化的需求问题,部分冰箱设计成组合式结构,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组合冰箱的示意图。组合冰箱100’的左右部分各由一台独立的冰箱110’和120’组成,冰箱110’和120’各自拥有独立的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此种形式的组合冰箱,均采用外置式冷凝器。外置式冷凝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丝管式,通常固定在冰箱背部;一种是风冷式,通常固定在冰箱压缩机仓内。以上两种形式的冷凝器布置,不仅占用空间,而且可能会因冷凝风扇运转导致噪音问题,因此,部分用户尤其是国内用户对于外置式冷凝器的认可度较低。现有带有内置冷凝器的冰箱,通常为左右2个冷凝器130’和140’,分别布置在箱体两侧进行散热,如图2和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内置冷凝器的布置示意图。因此,为了保证冷凝器的正常散热,左右两侧需要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由于现有带有内置冷凝器的冰箱,冷凝器被布置在冰箱两侧, 因此在组合使用后会导致冷凝器出现严重的散热不佳问题,使制冷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提出一种组合方式自由且不影响散热效果的组合式制冷设备。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组合式制冷设备,包括第一制冷设备,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一背面冷凝器,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箱体的左侧设有左冷凝器;第二制冷设备,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二背面冷凝器,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箱体的右侧设有右冷凝器;和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箱体的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可拆卸地连接,以在组合时将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右侧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左侧相邻。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制冷设备的工作方式为以下两种之一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和所述第二制冷设备协同工作、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和第二制冷设备
独立工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顶部连接件和/或底部连接件,所述顶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箱体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底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箱体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和第二制冷设备的结合处设有遮蔽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门体和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门体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门体与箱体平齐且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门体与箱体平齐以将所述第一制冷设备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构造成可组合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门体和/或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门体为抽屉式或对门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设备为冷藏箱,所述第二制冷设备为冷冻箱。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面冷凝器、所述左冷凝器、所述第二背面冷凝器和所述右冷凝器为内置冷凝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至少一个门体;位于箱体背面的背面冷凝器;和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的侧面冷凝器,且所述侧面冷凝器与所述背面冷凝器相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常规的内置冷凝器由两侧布置改为侧面和背面布置,解决了组合状态下内置冷凝器制冷设备的散热问题,这样无论单台使用或是组合使用,均不会影响制冷设备的性能。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组合冰箱的示意图;图2和3为现有技术中内置冷凝器的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制冷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制冷设备示意图。该组合式制冷设备包括第一制冷设备100、第二制冷设备200和连接部件。其中,第一制冷设备100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一背面冷凝器110,第一制冷设备100箱体的左侧设有左冷凝器120,第二制冷设备200的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二背面冷凝器210,第二制冷设备200箱体的右侧设有右冷凝器 220。连接部件的一端与第一制冷设备100的箱体的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制冷设备 200的箱体可拆卸地连接,以在组合时将第一制冷设备100的右侧与第二制冷设备200的左侧相邻。这样在组合时就可以将第一制冷设备和第二制冷设备不带冷凝器的一面组合连接,不仅解决了组合状态下内置冷凝器的散热问题,此外在单台使用时也不会影响冰箱的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制冷设备的工作方式为以下两种之一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和所述第二制冷设备协同工作、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和第二制冷设备独立工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制冷设备100和第二制冷设备200均带有便于散热的左右侧板和后背板,一般为金属材料的VCM钢板或镀铝锌板。且第一制冷设备100 和第二制冷设备200各自拥有独立的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第一制冷设备100的左冷凝器 120装配在左侧板的内侧,第一背面冷凝器110装配在背板的内侧;同样,第二制冷设备200 的右冷凝器220装配在右侧板的内侧,第二背面冷凝器210装配在背板的内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背面冷凝器110、左冷凝器120、第二背面冷凝器210和右冷凝器220均为内置冷凝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件包括顶部连接件和/或底部连接件,顶部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制冷设备100的箱体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制冷设备 200的箱体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底部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制冷设备100的箱体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制冷设备200的箱体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制冷设备100和第二制冷设备200的结合处设有遮蔽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制冷设备100的门体和第二制冷设备200的门体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为抽拉式使得两个制冷设备的门体不会相互影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制冷设备100的门体与箱体平齐且第二制冷设备200的门体与箱体平齐以将第一制冷设备100与第二制冷设备200构造成可组合的。 具体地,第一制冷设备100的门体和/或第二制冷设备200的门体为抽屉式或对门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制冷设备100为冷藏箱,第二制冷设备200为冷冻箱。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制冷设备100为冷冻箱,第二制冷设备200 为冷藏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至少一个门体;位于箱体背面的背面冷凝器;和位于箱体的一侧的侧面冷凝器,且侧面冷凝器与背面冷凝器相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常规的内置冷凝器由两侧布置改为侧面和背面布置,解决了组合状态下内置冷凝器制冷设备的散热问题,这样无论单台使用或是组合使用,均不会影响制冷设备的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设备,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一背面冷凝器,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箱体的左侧设有左冷凝器;第二制冷设备,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二背面冷凝器,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箱体的右侧设有右冷凝器;和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箱体的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可拆卸地连接,以在组合时将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右侧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左侧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顶部连接件和/或底部连接件,所述顶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箱体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底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箱体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和第二制冷设备的结合处设有遮蔽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门体和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门体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门体与箱体平齐且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门体与箱体平齐以将所述第一制冷设备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构造成可组合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门体和/或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门体为抽屉式或对门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为冷藏箱,所述第二制冷设备为冷冻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面冷凝器、所述左冷凝器、所述第二背面冷凝器和所述右冷凝器为内置冷凝器。
9.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至少一个门体;位于箱体背面的背面冷凝器;和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的侧面冷凝器,且所述侧面冷凝器与所述背面冷凝器相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式制冷设备,包括第一制冷设备,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一背面冷凝器,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箱体的左侧设有左冷凝器;第二制冷设备,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二背面冷凝器,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箱体的右侧设有右冷凝器;和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箱体的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箱体可拆卸地连接,以在组合时将所述第一制冷设备的右侧与所述第二制冷设备的左侧相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常规的内置冷凝器由两侧布置改为侧面和背面布置,解决了组合状态下内置冷凝器制冷设备的散热问题,这样无论单台使用或是组合使用,均不会影响制冷设备的性能。
文档编号F25D19/00GK202066282SQ20112013182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方忠诚, 纵兆梦 申请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