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387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它们有许多缺点。例如,当制冷因冷却循环回路中发生例如停电或压缩机故障这样的错误而停止时,冰箱内的温度就会不可接受地升高。此外,冷冻室与冷藏室之间的温差会造成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形成凝露的问题,凝露可导致结霜;进一步,凝露可形成沿冰箱的侧壁下落的液滴,并且可聚集进而使冰箱里面的物品腐坏或以其他方式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冰箱的诸多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冰箱本体,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用以利用第一制冷剂冷却来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热虹吸管,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冻室处的第二冷凝器和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处的第二蒸发器,用于供第二制冷剂流动;阀,设置成控制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热虹吸管中的流动;第一传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冷冻室之间;第二传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冷藏室之间;以及凝露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处,并位于与所述第二传热板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上述冰箱中,所述冷冻室可位于所述冷藏室之上,而且所述热虹吸管的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位置可高于所述第二蒸发器。上述冰箱中,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可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不操作时操作。上述冰箱中,所述凝露收集装置可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冷藏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对的内表面上;而且,所述多个突出部可设置为彼此相距规定距离,以通过表面张力来保持凝露。上述冰箱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可在所述冷藏室的内表面上一体地形成。上述冰箱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可具有预定高度。上述冰箱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可形成多个位于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呈半球形的凹部区。上述冰箱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可形成位于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呈四棱锥形状的凹部区。上述冰箱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可彼此相距0.1mm与IOmm之间。上述冰箱中,所述传热板的面积可小于所述冷藏室侧壁的形成有所述多个突出部的部位的面积。上述冰箱中,所述传热板可设置成与所述冷藏室的外顶面和所述第二冷凝器邻近,而且所述第二传热板设置成与所述冷藏室的外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蒸发器邻近。
上述冰箱中,所述蒸发器可与所述第二传热板接触。上述冰箱中,所述第二传热板可与所述冷藏室的外表面接触。上述冰箱中,所述凝露收集装置可包括从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伸出规定距离的通道部。上述冰箱中,所述通道部可倾斜规定角度,使得所述通道部内收集的凝露沿所述通道部向下流动。上述冰箱中,所述通道部可位于所述冷藏室相对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内侧壁上。上述冰箱中,所述冷却回路可构造有:压缩机,利用外部电力来压缩工作流体;以及蒸发器,与供应至所述蒸发器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上述冰箱中,所述侧壁的与所述凝露收集装置的位置对应的内表面上可形成有防
凝露涂层。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冰箱本体,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用以利用第一制冷剂来冷却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热虹吸管,包括第一热交换管、第二热交换管、供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流到所述第二热交换管的第一管以及供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流到所述第一热交换管的第二管;阀,设置成控制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热虹吸管中的流动;第一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与所述冷冻室的外表面之间;第二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与所述冷藏室的外表面之间;以及露水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处并位于与所述第二传热板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其中,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中从气态转变成液态,并在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中从液态转变成气态;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位于所述冷冻室处,与所述冷冻室进行热交换,而且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位于所述冷藏室处,与所述冷藏室进行热交换。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冰箱本体,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以使用第一制冷剂冷却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热虹吸管,包括第一热交换管、第二热交换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供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流到所述第二热交换管的第一管以及供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流到第一热交换管的第二管;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处,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连接管;以及露水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处并位于与所述第二传热板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其中,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中从气态转变成液态,并在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中从液态转变成气态;而且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位于所述冷冻室处,与所述冷冻室进行热交换;而且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位于所述冷藏室处,与所述冷藏室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冷冻室位于所述冷藏室之上,而且第一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与所述冷冻室的外顶面之间,第二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与所述冷藏室的外侧表面之间。本发明能够防止冰箱冷藏室的侧壁上形成的露水自由下落,进而导致冰箱中的物品腐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剖视图;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壁的平面图;图4是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冰箱的侧壁的侧剖视图;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壁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图5的实施例的冰箱的侧壁的侧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凝露的侧剖视图;图8是示出在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冰箱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凝露的侧剖视图;以及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参照特定实施例,其示例可在附图中示出。只要能够,全部附图中可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应理解,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在内的措辞和术语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措辞和术语相同。应理解,本说明书所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旨在涵盖相关领域公开的含义。除非为了描述的目的并且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否则这些术语并不意味着是理想的或夸大的。图1是冰箱的侧剖视图。冰箱I可包括:柜体2,其中形成有储藏室;门3,用以打开或关闭储藏室;以及冷却循环回路,至少包括用于冷却冰箱的冷藏室的压缩机4和蒸发器5。储藏室可分成冷藏室(冰箱室)和冷冻室。此外,冷却循环回路可包括工作流体(例如制冷剂),工作流体通过冷却循环回路的部件而循环。压缩机4可设置在柜体2的后下方区域。蒸发器5可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的后壁上,以通过热交换从冷冻室吸热。应理解,上述部件的部位/位置不限于此,并且可基于操作或设计方面的考虑而改变。根据这种冰箱的操作,当压缩机由正常供应的电能正常驱动时,冷气被恒定地供应以维持冰箱内的温度,并不存在问题。然而,当制冷因冷却循环回路中发生例如停电或压缩机故障这样的错误而停止时,冰箱内的温度就会不可接受地升高。具体地,储藏易腐烂物品的冷藏室内的温度可(更)容易地升高,并且可能比冷冻室对停电更敏感。因此,需要防止或最小化冷藏室内的温度在压缩机不操作时(例如在电力故障或部件故障期间)升高的方案。冷冻室内的冷气可用来推迟冷藏室内温度的升高。在此情况下,冷冻室与冷藏室之间的温差可造成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形成凝露(本申请还称为露水或液滴)的问题,凝露可导致结霜。此外,凝露可形成沿冰箱的侧壁下落的液滴,并且可聚集进而使冰箱里面的物品腐坏或以其他方式损坏。因此,如本申请概括地描述和实施的,冰箱可包括一种设置在冷藏室的内壁上的内部机构,该内部机构防止或最小化凝露的聚集。本发明的冰箱可通过改进侧壁的结构来防止或最小化凝露沿侧壁下落、进而聚集在冷藏室中,并由此甚至于在停电期间也能够防止食物腐坏。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集成到智能电网(Smart Grid)技术中。智能电网指的是这样一种电网:其能够将信息技术(IT)集成到电网内,从而使电力供应商和消费者能够依靠电网交互式地交换信息并优化能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冰箱停电和高电费账单的情形可被认为是相同的情形。在停电的情况下,不供应外部电力。在电力成本费用高(例如高电费)的时段,可减少或切断冷却系统的外部电力。换言之,在用电费率高时,可以不使用由外部电源供应的电力,而可驱动例如热虹吸管(thermosiphon)之类的辅助冷却机构。在用电费率相对低的时段,热虹吸管可关闭并可驱动冷却循环回路。在根据本发明的热虹吸管中,可独立于在冰箱内设置的冷却循环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而循环不同的制冷剂。热虹吸管可利用冷冻室提供的冷气来执行冷藏室的冷却。在此情况下,热虹吸管可对冷却循环回路执行辅助功能。当热虹吸管被驱动时,冷却循环回路可不被操作。相比之下,当冷却循环回路不被操作时,热虹吸管可被操作。冷却循环回路不被操作的情形可包括停电、冰箱中的部件故障、用电费率高的时段(例如用电高峰期)或者冷却循环回路不进行操作的其他特定情形。不操作冷却循环回路的意思可表示因为通过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进行操作的压缩机不再压缩工作流体,所以工作流体(制冷剂)不经过冷却循环回路而循环。因此,冷气不经由冷却循环回路供应到冰箱内。甚至在供应外部电力时,冷气也可以不通过冷却循环回路中的压缩机被供应到冷藏室或冷冻室。这是因为冷冻室或冷藏室可能已经被充分冷却,而无需执行额外的冷气循环。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冰箱10可包括外壳13或柜体以及设置在外壳13内的内壳15。内壳15可构成储藏室,并可包括分隔壁16和冰箱的侧壁17,其中分隔壁16将储藏室分成冷冻室18和冷藏室19 (冰箱室)。冰箱10可包括主要冷却机构和辅助冷却机构;其中,主要冷却机构用以利用外部电力来实现冷却循环,以维持冷藏室19和冷冻室18的温度;辅助冷却机构用以在冷却循环回路因停电故障而不被操作时,抑制冷藏室19内的温度升高。辅助冷却机构可具有至少一个与冷藏室19的侧壁17的外表面邻近的预定部分。根据一个实施例,可设置有凝露收集装置(露水容纳部),用以防止冷藏室的内侧壁17上形成的凝露自由下落。凝露收集装置可以是具有规定的纹理、图案或不平度的表面30。表面30的纹理或图案可由多个呈半球形状的凹部31 (凹部区)以及多个具有预定高度的突出部32构成。根据另一实施例,凝露收集装置可以是倾斜引导部130,倾斜引导部130被设置成捕获并引导凝露的液滴到预定位置(图9)。首先,将描述表面30。表面30可在冰箱侧壁17的与辅助冷却机构邻近的预定内部形成。冰箱10可包括:夕卜壳13,限定冰箱的外观;内壳15,被用作冰箱10的储藏室的内壁;以及主要冷却系统,设置在内壳15与外壳13之间。外壳13可限定冰箱10的外观,并可包括具有开放部的储藏室。外壳13的开放部可通过门3而被打开或关闭。内壳15可设置在外壳13内,并可包括分隔壁16和侧壁17。分隔壁16可将储藏室分成冷冻室18和冷藏室19。侧壁17可限定冷藏室19和冷冻室18的内壁;这些内壁覆盖冰箱的多个零部件,使得这些零部件不暴露于用户。用于实现冷却循环的主要冷却机构操作压缩机,以机械地压缩工作流体,并操作冷凝器以将该流体的工作状态转变成液态。液态的工作流体经由膨胀器和蒸发器中的降压和扩张而转变成气态。因此,可进行热交换,并可降低储藏室内的温度。供应外部电力以操作压缩机,从而连续地冷却冰箱10的内部。然而,在外电源故障时,压缩机的操作停止,且冷却循环回路不可操作。因此,冰箱10内的温度可升高。辅助冷却机构可包括至少一个与冷藏室侧壁17的外表面邻近放置的预定部分,用以在冷却循环回路不操作时抑制冷藏室19内的温度升高。辅助冷却机构可用于解决冷藏室19而不是冷冻室内储存的食物发生腐坏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停电时与冷冻室相比,冷藏室19的温度可以更迅速地升高。因为冷冻室18的温度比冷藏室19的温度相对更低,所以辅助冷却机构可在停电的情形下利用冷冻室18内的冷气,来抑制冷藏室19的温度升高。为了增强辅助冷却机构的性能,可另外设置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可在冰箱10的正常操作期间储存热能,所储存的热能可被用来在断电期间或停电期间冷却冷藏室。辅助冷却机构在冰箱10的正常操作期间可不影响冷藏室19的温度;但在冷却循环回路因电源故障而不操作时,辅助冷却机构可抑制冷藏室19内的温度升高。能够传送冷冻室18的冷气的辅助冷却机构的显著示例可以是图2所示的热虹吸管20。热虹吸管20是一种根据热量从高温处流到低温处的原理而使热量移动(流动)的装置,不应用辅助能量,其使得一个区域内的冷气或热气可移动至具有不同温度的另一区域。热虹吸管中使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可与冷却循环回路被驱动时冷藏室的最高温度相同或低于该最高温度。在热虹吸管中,蒸发部可设置在冷藏室19中,并且蒸发部可吸收冷藏室19的热量以将蒸发部的液态制冷剂相变成为气态制冷剂。当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于冷藏室19的最高温度时,在冷却循环回路被正常驱动的所有情形下,制冷剂在吸收冷藏室19的热量后蒸发。同时,热虹吸管中使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可与冷藏室在特定模式下的平均温度相同或低于该平均温度,该特定模式是在冷却循环回路被驱动时被同时设定的。在此情况下,蒸发部中容纳的制冷剂可在比处于特定模式(例如低温制冷模式和高温制冷模式)下的冷藏室19的温度更低的温度蒸发,其中特定模式是自动设定或由用户来设定的。因此,热虹吸管中使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改变范围可受到限制。具体地,热虹吸管中使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可与冷却循环回路被驱动时实现的冷藏室的最低温度相同或低于该最低温度。为了有效地驱动热虹吸管,与蒸发部的温度相t匕,从蒸发部吸收热量的冷藏室的温度可相对较高。在此情况下,制冷剂在蒸发部的最低温度或更低的温度蒸发,因此制冷剂的蒸发可在蒸发器中顺利、迅速地执行。热虹吸管20可包括位于冷藏室19中的蒸发部21和位于冷冻室18中的冷凝部22。热虹吸管20还可包括用于连接蒸发部21和冷冻室18的连接管23 ;连接管23又包括供制冷剂从冷凝部22流到蒸发部21的第一管和供制冷剂从蒸发部21流到冷凝部22的第二管。冷藏室19和冷冻室18通过经由蒸发部21和冷凝部22循环的制冷剂来进行彼此的热交换。热虹吸管20可仅在冷却循环回路不正常操作时被操作,而且制冷剂的循环路径可被阀断开,以防止制冷剂在冷却循环回路不正常操作时循环。该阀可构造成仅在停电(电力故障)的情况下打开以使制冷剂循环。冷凝部22可位于冷冻室18中,而且气态制冷剂在冷凝部22中相变成为液态制冷齐U。冷凝部22可向冷冻室18散发制冷剂的热量,并可在制冷剂中储存冷气(冷量)。冷凝部22可由呈卷绕管或盘管的形状的管来构造形成,以增大用于顺利热交换的表面积。而且,为了增大表面积,传热板26可附接到冷凝部22。传热板26可由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由金属形成。在本申请中冷凝部22也可称为冷凝器。虽然图2示出冷凝部22位于冷冻室18的顶部外表面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冷凝部22可设置成与冷冻室18的侧壁或底面邻近,以与冷冻室18进行热交换。此外,冷凝部22可位于冷冻室的各壁之内以及冷冻室的内表面上。可与冷凝部22邻近设置有能够储存冷气的构件例如相变材料(PCM),以在停电期间向冷凝部22供应冷气。蒸发部21的位置可与冷藏室19邻近。在冷凝部22中液化的液态制冷剂可经由连接管23移动到蒸发部21,并可吸收冷藏室19的热量而相变成为气态制冷剂。蒸发部21的形状可以是卷绕管或盘管的形状,以增大表面积。可选地,传热板25可附接到蒸发部,以增大热交换面积。特别地,传热板25可由高导热率材料形成,例如由金属形成。本申请中蒸发部21也可称为蒸发器。蒸发部21可设置在冷冻室18的每个侧壁上,以向冷藏室19均匀地传送冷气,如图2所示。蒸发部21可与侧壁17的外表面邻近,使得冷冻室18中的低温制冷剂可经由侧壁17而与冷藏室19的内部进行热交换。蒸发部可也设置在冷藏室的各壁之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热虹吸管20可设置在分隔壁16中。例如,冷凝部22可位于分隔壁内并构造为与冷冻室18进行热交换。蒸发部21也可设置在分隔壁内并构造为与冷藏室19进行热交换。此时,正在经过蒸发部21的制冷剂的温度可与冷藏室19的温度明显不同。当供电时,空气可通过风扇来循环,或者可使用加热丝来防止局部温差。然而,在停电时这些机构不能用来提供帮助。在从冷冻室18传送之后,正在经过热虹吸管20的制冷剂的温度可低于32° F((TC);而在冷却循环回路不正常操作时,冷藏室19的温度升高之后,冷藏室19的温度可达到50° F (IO0C )或更高。换言之,正在经过热虹吸管20的制冷剂与冷藏室19之间有大约18° F (10°C)的温差。因此,类似装有冰水的玻璃瓶上形成的水滴,在冰箱的侧壁17上可形成凝露。冷却循环回路被正常操作时,均匀地维持冷藏室19的温度。当不操作热虹吸管20时,通过热虹吸管20的操作所形成的凝露可蒸发从而消失。然而,如果停电持续预定时间段或更长,露水的尺寸就会变大。如果露水的重量大于侧壁与露水之间的摩擦力,露水就将下落进而聚集在冰箱的底部,或者落在冰箱10中保存的食物上从而使冰箱内的食物腐坏。处在高温、高湿(例如温度90° F (32°C)、湿度87.5%)条件下的地区可能形成更大量的凝露。侧壁17的内表面中形成的表面30可构建为防止露水从侧壁17下落,进而防止露水沿侧壁17下落到底部或导致食物的腐坏。表面30可增大与露水的接触面积,以增大侧壁与凝露的液滴之间的摩擦力或表面张力。甚至在表面30上形成凝露时,液滴的运动可由于上述力而减小。表面30可形成在冷藏室侧壁17的与辅助冷却机构(即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热虹吸管20)的蒸发部邻近的内表面上。热虹吸管20的蒸发部与侧壁17的与蒸发部邻近的那部分之间的温差可形成凝露。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壁的平面图,而图4是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冰箱的侧壁的侧剖视图。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壁的平面图,而图6是根据图5的实施例的冰箱的侧壁的侧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表面30可具有凹部31 (凹部区),这些凹部对应于水滴的形状形成半球形状。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表面50可具有通过方便的制造工艺形成的四棱锥形的凹部51。在此情况下,冷藏室侧壁17的表面中,构成表面30的面积可大于传热板25的面积。经由蒸发部传送的冷气可传送到传热板25,而由传热板25传送的冷气可传送到侧壁
17。因此,能够在侧壁17上形成的凝露的面积大于传热板25与侧壁17接触的面积。同时,蒸发部21和传热板25可相互实际接触。同样,传热板25和冷藏室侧壁17可相互实际接触。冷气可从蒸发部通过被接触区域有效地传送到冷藏室。在一个实施例中,传热板25上可形成有多个凹槽,用以容纳蒸发部21的管,由此进一步改善传热。可对冷凝部22的传热板25进行类似的更改。图7和图8是示出冰箱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凝露的侧剖视图。表面30、50可具有大于等于0.1mm、以及小于等于IOmm的宽度。如果表面30、50太大,则增大与露水9的摩擦力的效果可能恶化,表面30、50的尺寸必须对应于或小于凝露的液滴9的尺寸。当表面30的尺寸对应于液滴9的尺寸时,如图7所示,与传统冰箱的平滑或平坦的侧壁相比,可在凹部31上形成液滴9,并可防止液滴9下落到冰箱10的底部。如图8所示,甚至在表面50的尺寸小于液滴9的尺寸时,该表面与液滴9之间的接触面积也能够增大,并且与侧壁17的内表面的摩擦力能够因此增大。与平滑的侧壁相比,表面30、50可解决凝露下落到冰箱10的底部的问题。虽然附图中示出表面30具有类似于液滴的尺寸的图案,并示出表面50具有小于液滴的尺寸的图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应理解,表面30的图案的尺寸可减小,以增大表面张力。为了增大防止露水9沿侧壁17下落的效果,侧壁17的构成表面30、50的内表面的材料可具有高摩擦系数。可选地,侧壁17的构成表面30、50的内表面可具有防凝露涂层或涂料,用以减少在侧壁17上形成的露水9。当侧壁17涂有防凝露材料时,侧壁17可具有临时保留水汽的功能。当冷却循环回路重新被正常操作时,水汽可蒸发并自然干燥。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10甚至在停电时也能够减少因温差而在冰箱10的侧壁17的内表面上形成的露水9,并且能够防止露水9沿侧壁17的内表面下落到冰箱10的底部从而导致食物腐坏。图9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以下将参照图9描述该冰箱。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引导部130,其构造为将冷藏室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的露水引导至露水容纳部。
在此情况下,引导部130可设置在冷藏室19的每个侧壁上。尽管图9中未明确地示出,但可在这些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彼此对称的引导部130。此外,引导部130可位于与蒸发部21对应的位置,这是因为更大量的凝露可在靠近蒸发部21的表面上形成。引导部130可从冷藏室侧壁17伸出预定高度。因此,冷藏室侧壁17上形成的凝露可通过辅助冷却机构沿向下的方向被引导,并可被临时接纳在引导部130中。引导部130的横截面可弯成“L”形,可通过侧壁上形成的引导部的表面防止引导部130中接纳的凝露下落而离开引导部130的侧表面。例如,引导部130可形成供凝露流动的通道。弓丨导部130可偏斜或倾斜预定角度,而且被接纳在引导部130中的凝露可沿引导部130被引导至预定位置。例如,引导部130可将凝露引导至储槽或排出口,该储槽或排出口可设置在冷藏室的底部区域。因此,侧壁17上形成的凝露不会自由下落从而导致冰箱中易腐烂的容纳物腐坏或以其他方式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凝露收集表面30、50和引导部130可一起使用。因此,如本申请概括地描述并实施的,冰箱可包括设置在冷藏室的内壁上的内部机构,该内部机构可防止或最小化凝露的聚集。本发明的冰箱可通过改进侧壁的结构来防止或最小化凝露沿侧壁下落进而聚集在冷藏室中的现象,以便即使在停电期间也防止食物腐坏。在一个实施例中,冰箱可包括:冰箱本体,其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冷却回路,其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以利用第一制冷剂来冷却冷冻室和冷藏室;热虹吸管,其包括设置在冷藏室处的第二冷凝器和设置在冷冻室处的第二蒸发器,用于供第二制冷剂流动;阀,其设置成控制第二制冷剂在热虹吸管中的流动;第一传热板,其设置在第二冷凝器与冷冻室之间;第二传热板,其设置在第二蒸发器与冷藏室之间;以及凝露收集装置,设置在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并位于与第二传热板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在这个实施例中,冷冻室可位于冷藏室之上,而且热虹吸管的第二冷凝器的位置可高于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却系统可构造为在第一冷却系统不操作时操作。凝露收集装置可包括多个突出部,这些突出部设置在冷藏室的与第二蒸发器相对的内表面上;而且多个突出部彼此相距规定距离,以通过表面张力来保持凝露。多个突出部可在冷藏室的内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多个突出部可具有预定高度。多个突出部可形成多个位于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呈半球形状的凹部区。可选地,多个突出部可形成多个位于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呈四棱锥形状的凹部区。多个突出部可彼此相距0.1mm与IOmm之间。此夕卜,传热板的面积可小于冰箱室侧壁的形成有多个突出部的部位的面积。第一传热板可设置成与冷冻室的外顶面和第二冷凝器邻近,而第二传热板可设置成与冷藏室的外侧表面和第二蒸发器邻近。第二蒸发器可与第二传热板接触。第二传热板可与冷藏室的外表面接触。凝露收集装置可包括从冰箱室的内侧壁伸出规定距离的通道部(或称引导部)。该通道部可倾斜规定角度,使得引导部中收集的露水沿引导部向下流。通道部可位于冷藏室的与第二蒸发器相对的内侧壁上。冷却循环可构造有:压缩机,其利用外部电力来压缩工作流体;以及蒸发器,其与被供应至蒸发器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此外,侧壁的与凝露收集装置的位置对应的内表面上可形成有防凝露涂层。在一个实施例中,冰箱可包括:冰箱本体,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用以利用第一制冷剂来冷却冷冻室和冷藏室;热虹吸管,包括第一热交换管、第二热交换管、供第二制冷剂从第一热交换管流到第二热交换管的第一管、以及供第二制冷剂从第二热交换管流到第一热交换管的第二管;阀,设置成控制第二制冷剂在热虹吸管中的流动;第一传热板,位于第一热交换管与冷冻室的外表面之间;第二传热板,位于第二热交换管与冷藏室的外表面之间;以及露水收集装置,设置在冰箱室的内侧壁上并位于与第二传热板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冰箱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第二制冷剂可在第一热交换管中从气态转变成液态,并在第二热交换管中从液态转变成气态。第一热交换管位于冷冻室处,以与冷冻室进行热交换;而第二热交换管位于冷藏室处,以与冷藏室进行热交换。在一个实施例中,冰箱可包括:冰箱本体,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用以利用第一制冷剂来冷却冷冻室和冷藏室;热虹吸管,包括第一热交换管、第二热交换管、供第二制冷剂从第一热交换管流到第二热交换管的第一管以及供第二制冷剂从第二热交换管流到第一热交换管的第二管。第二制冷剂可在第一热交换管中从气态转变成液态,并可在第二热交换管中从液态转变成气态;而且第一热交换管可位于冷冻室处,与冷冻室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管位于冷藏室处,与冷藏室进行热交换。冰箱可包括:阀,设置在连接管处,用以打开或关闭连接管;以及露水收集装置,设置在冷藏室的内侧壁处并位于与第二传热板或第二热交换管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冷冻室可位于冷藏室之上,而第一传热板位于第一热交换管与冷冻室的外顶面之间,并且第二传热板可位于第二热交换管与冷藏室的外侧表面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冰箱可包括:设置在外壳中的内壳,内壳包括将储藏室分隔成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分隔壁以及冰箱的侧壁;辅助冷却机构,用以当冷却循环回路因停电而不通过外部电力被操作时,抑制冰箱室内的温度升高,辅助冷却机构至少具有与冰箱室侧壁的外表面邻近的预定部;以及露水容纳部,设置在冰箱室侧壁的内表面中,用以盛放通过辅助冷却机构在冰箱室的内表面上形成的露水。辅助冷却机构可包括:冷凝部,设置在冷冻室处;蒸发部,与冰箱室侧壁的外表面邻近;以及制冷剂,通过冷凝部和蒸发部循环,以与冷冻室和冷藏室进行热交换。露水容纳部可包括具有预定高度的不平区。不平区可包括呈半球形的凹部。可设置多个凹部,而且露水可被接纳在多个凹部中。不平区可包括呈四棱锥形状的凹部。不平区的宽度可为大于等于0.1mm、以及小于等于10mm。辅助冷却机构可还包括设置在蒸发部与冰箱室侧壁之间的传热板,用以帮助蒸发部与冰箱室之间传热。传热板的面积可小于冰箱室侧壁中的形成不平区的部位的面积。蒸发部可与传热板接触。传热板可与冰箱室侧壁接触。露水容纳部可包括从冰箱室侧壁伸出预定高度的引导部。引导部可偏斜预定角度,而且引导部中所盛放的露水可沿偏斜方向向下移动。
冷却循环回路可构造有:压缩机,用以利用外部电力来压缩工作流体;以及蒸发器,与被供应至蒸发器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此外,侧壁的可形成有露水容纳部的内表面被防凝露涂料所涂覆。在本发明的另一方案中,冰箱包括:设置在外壳中的内壳,内壳包括将储藏室分成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分隔壁以及冰箱的侧壁;以及辅助冷却机构,用以当冷却循环回路因停电而不通过外部电力被操作时,抑制冰箱室内的温度升高。辅助冷却机构至少具有与冰箱室侧壁的外表面邻近的预定部,其中,冰箱室侧壁的与辅助冷却机构邻近的内表面形成有不平区,并且辅助冷却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蒸发部与冰箱室侧壁之间的传热板,用以帮助蒸发部与冰箱室之间进行热交换。传热板的面积可小于冰箱室侧壁的形成有不平区的部位的面积。不平区可包括呈半球形的凹部。在本发明的又一方案中,冰箱包括:设置在外壳中的内壳,内壳包括将储藏室分成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分隔壁以及冰箱的侧壁;辅助冷却机构,用以当冷却循环回路因停电而不通过外部电力被操作时,抑制冰箱室内的温度升高。辅助冷却机构至少具有:与冰箱室侧壁的外表面邻近的预定部;以及从冰箱室侧壁伸出预定高度引导部,其中,引导部沿向下的方向引导在冰箱室侧壁上形成的露水。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部可在冰箱室的多个侧壁的每个侧壁上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冰箱甚至在停电时也可使冰箱室侧壁的内表面上因温差而形成的露水最小化,并可防止露水落到冰箱的底部并使冰箱室内保存的食物腐坏。本说明书中任何地方提及“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都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说明书各处出现的这些用语未必均指相同实施例。而且,当结合任何实施例来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时,应认为将该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与其他实施例中的这类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许多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将落在本发明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他更改和实施例。更具体地,在说明书、附图和随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对主题组合排布的零部件和/或排布的各种变型和更改是可能的。除零部件和/或排布的变型和更改之外,替换性的用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包括: 冰箱本体,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 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用以利用第一制冷剂来冷却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 热虹吸管,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冻室处的第二冷凝器和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处的第二蒸发器,用于供第二制冷剂流动; 阀,设置成控制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热虹吸管中的流动; 第一传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冷冻室之间; 第二传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冷藏室之间;以及 凝露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处,并位于与所述第二传热板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冻室位于所述冷藏室之上,而且所述热虹吸管的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蒸发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不操作时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凝露收集装置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冷藏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对的内表面上;而且,所述多个突出部设置为彼此相距规定距离,以通过表面张力来保持凝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的冰箱,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冷藏室的内表面上一体地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具有预定高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形成多个位于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呈半球形的凹部区。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形成位于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呈四棱锥形状的凹部区。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彼此相距0.1mm与IOm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传热板的面积小于所述冷藏室侧壁的形成有所述多个突出部的部位的面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一传热板设置成与所述冷冻室的外顶面和所述第二冷凝器邻近,而且所述第二传热板设置成与所述冷藏室的外侧表面和所述第二蒸发器邻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二传热板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二传热板与所述冷藏室的外表面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凝露收集装置包括从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伸出规定距离的通道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通道部倾斜规定角度,使得所述通道部内收集的露水沿所述通道部向下流动。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通道部位于所述冷藏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对的内侧壁上。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却回路构造有:压缩机,利用外部电力来压缩工作流体;以及蒸发器,与供应至所述蒸发器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侧壁的与所述凝露收集装置的位置对应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防凝露涂层。
19.一种冰箱,包括: 冰箱本体,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 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用以利用第一制冷剂来冷却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 热虹吸管,包括第一热交换管、第二热交换管、供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流到所述第二热交换管的第一管以及供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流到所述第一热交换管的第二管; 其中,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中从气态转变成液态,并在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中从液态转变成气态; 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位于所述冷冻室处,与所述冷冻室进行热交换,而且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位于所述冷藏室处,与所述冷藏室进行热交换; 阀,设置成控制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热虹吸管中的流动; 第一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与所述冷冻室的外表面之间; 第二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与所述冷藏室的外表面之间;以及露水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冰箱室的内侧壁处并位于与所述第二传热板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所述冰箱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
20.—种冰箱,包括: 冰箱本体,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 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以使用第一制冷剂冷却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 热虹吸管,包括第一热交换管、第二热交换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供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流到所述第二热交换管的第一管以及供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流到第一热交换管的第二管; 其中,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中从气态转变成液态,并在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中从液态转变成气态;而且 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位于所述冷冻室处,与所述冷冻室进行热交换;而且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位于所述冷藏室处,与所述冷藏室进行热交换; 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处,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连接管;以及 露水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处并位于与第二传热板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所述冷藏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 其中,所述冷冻室位于所述冷藏室之上,而且第一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与所述冷冻室的外顶面之间,所述第二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管与所述冷藏室的外侧表面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冰箱本体,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冷却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以利用第一制冷剂冷却冷冻室和冷藏室;热虹吸管,包括设置在冷冻室处的第二冷凝器和设置在冷藏室处的第二蒸发器,用于供第二制冷剂流动;阀,设置成控制第二制冷剂在热虹吸管中的流动;第一传热板,设置在第二冷凝器与冷冻室之间;第二传热板,设置在第二蒸发器与冷藏室之间;以及露水收集装置,设置在冰箱室的内侧壁处并位于与第二传热板对应的位置,用以收集冰箱室的内侧壁上形成的露水。本发明能够避免冷藏室的内侧壁上的露水自由下落进而导致冰箱中的物品腐坏。
文档编号F25D21/14GK103175368SQ2012103504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李相奉, 李泰喜, 尹宁焄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