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275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冰箱,在所述冰箱中设置有直接冷却式制冰机,制冰机与制冷剂管直接接触。
背景技术
通常,冰箱是这样一种设备,该设备被构造为通过具有能够储藏食物的储藏室以及能够将冷空气供应到储藏室的冷空气供应装置而储藏食物保持新鲜。冰箱可设置有能够制冰的制冰机。关于冷却制冰机的方法,间接冷却式方法被构造为通过经由传输管将在位于制冰室外部的蒸发器处产生的冷空气引导到制冰室来冷却制冰机,直接冷却式方法被构造为通过在制冰室内部附加地安装热交换器而利用制冰室内部的冷空气来直接冷却制冰机。例如,作为直接冷却方法中的一种,制冷剂管被构造为与制冰机的制冰托盘直接接触,从而制冰托盘可用作热交换器,而不需要单独的热交换器。与其它制冰方法相比,使用直接冷却式制冰机的制冰方法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执行冷却(直接冷却式制冰机被配置为通过使得制冷剂管与制冰机的制冰托盘直接接触而用作热交换器)。然而,需要将制冷剂管的一部分布置并固定在制冰室内部以使得制冷剂管与制冰托盘接触的工序,并且由于制冰室内部的温差而导致可频繁地形成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制冰托盘的结构,在供应到制冰托盘的水超出预定量的情况下,制冰托盘能够通过将过量的水排放到排水管道来制冰。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制冰托盘的结构,该制冰托盘被构造为防止在冰分离过程期间冰被卡在制冰托盘上。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部分将从描述中清楚,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冰箱包括主体、储藏室、制冰室、冷空气供应装置以及制冰机。储藏室可形成在主体的内部。制冰室可设置在主体的内部,同时与储藏室分开。冷空气供应装置可具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和制冷剂管,制冷剂管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制冰室的内部,使得冷却能量被供应到制冰室。制冰机可具有制冰托盘、弹射器和排水管道,制冰托盘被构造为与制冰室的制冷剂管接触,以从制冰室的制冷剂管直接接收冷却能量,弹射器被构造为将冰与制冰托盘分离,排水管道设置在制冰托盘的下侧。制冰托盘包括:底部;侧壁,从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底部的上侧延伸,以形成制冰空间;多个分隔壁,被构造为将制冰空间划分为多个单元制冰空间;多个连通部分,形成在所述多个分隔壁上,以将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相邻单元制冰空间彼此连通;开口,形成在侧壁上,使得在供应到制冰空间的水的量超出预定量的情况下,过量的水通过所述开口被排放到制冰托盘的外部。
供应的超出预定量的水可通过所述开口自由下落,并且可被引导至排水管道。制冰托盘可包括:脱轨防止壁,从侧壁朝向侧壁的上侧延伸,以防止与制冰空间分离的冰脱轨,所述开口可连续地形成在侧壁和脱轨防止壁上。制冰托盘可以以倾斜的方式设置,并且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与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相比被设置在较高位置,可在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所述一个端部形成流入单元,水通过所述流入单元被引入到制冰空间。所述开口可被形成为与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特定单元制冰空间的上部连通,与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所述一个端部相比,所述特定单元制冰空间被布置为更靠近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所述另一端部。所述开口可被形成在比所述多个连通部分的位置高的位置,使得在预定量的水容纳在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每个中之后,通过开口排放超出预定量的水。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冰箱包括主体、储藏室、制冰室、冷空气供应装置以及制冰机,制冰机具有制冰托盘。储藏室可形成在主体的内部。制冰室可设置在主体的内部,同时与储藏室分开。冷空气供应装置可具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和制冷剂管,制冷剂管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制冰室的内部,使得冷却能量被供应到制冰室。制冰机可具有制冰托盘、弹射器和排水管道,制冰托盘被构造为与制冰室的制冷剂管接触,以从制冰室的制冷剂管直接接收冷却能量,弹射器被构造为将冰与制冰托盘分离,排水管道设置在制冰托盘的下侧。制冰托盘包括:底部;侧壁,从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底部的上侧延伸,以形成制冰空间;多个分隔壁,被构造为将制冰空间划分为多个单元制冰空间;多个连通部分,形成在所述多个分隔壁上,以将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相邻单元制冰空间彼此连通;脱轨防止壁,从侧壁朝向侧壁的上侧延伸,以防止与制冰空间分离的冰脱轨;多个切割肋,从所述多个分隔壁朝向所述多个分隔壁的上侧突出,以在通过弹射器将冰与制冰空间分离时通过将由所述多个连通部分形成的冰的连接压碎而制成多个单元冰。分隔壁可包括:第一分隔壁,布置在与脱轨防止壁相邻的一侧;第二分隔壁,布置在与第一分隔壁相对的一侧。切割肋可从第一分隔壁朝向第一分隔壁的上侧突出。切割肋可被设置为与脱轨防止壁接触。从分隔壁的上边缘到切割肋的上边缘的高度可大于从分隔壁的上边缘到脱轨防止壁的上边缘的高度的一半。在通过弹射器将冰与制冰空间分离时,切割肋可防止所述多个单元冰之间的干扰。所述底部、侧壁、脱轨防止壁、所述多个分隔壁以及所述多个切割肋可通过压模铸造在单个模具中彼此一体地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冰箱具有制冰室以及设置在制冰室中的制冰托盘以进行制冰,其中,所述制冰托盘包括底部、侧壁、多个分隔壁、多个连通部分以及开口。侧壁可从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底部的上侧延伸,以形成制冰空间。所述多个分隔壁可被构造为将制冰空间划分为多个单元制冰空间。所述多个连通部分可形成在所述多个分隔壁上,以连通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相邻单元制冰空间。所述开口可形成在侧壁上,使得在供应到制冰空间的水的量超出预定量的情况下,过量的水通过所述开口被排放到制冰托盘的外部。制冰托盘可具有圆弧形式的截面,所述圆弧具有预定半径。制冰托盘可包括:脱轨防止壁,从侧壁朝向侧壁的上侧延伸,以防止与制冰空间分离的冰脱轨,所述开口可连续地形成在侧壁和脱轨防止壁上。所述开口可与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一个单元制冰空间连通。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冰箱具有制冰室以及布置在制冰室中的制冰托盘以进行制冰,其中,所述制冰托盘包括底部、侧壁、多个分隔壁、脱轨防止壁、多个连通部分以及多个切割肋。侧壁可从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底部的上侧延伸,以形成制冰空间。所述多个分隔壁可被构造为将制冰空间划分为多个单元制冰空间。所述脱轨防止壁可从侧壁朝向侧壁的上侧延伸,以防止与制冰空间分离的冰脱轨。所述多个连通部分可形成在所述多个分隔壁上,以使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相邻单元制冰空间彼此连通。所述多个切割肋可从所述多个分隔壁朝向所述多个分隔壁的上侧突出,以在通过弹射器将冰与制冰空间分离时通过将由所述多个连通部分形成的冰的连接压碎而制成多个单元冰。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清楚并且被更容易地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冰箱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冰箱的侧向剖视图。图3是解释将螺旋钻电机组件安装在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上的过程的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的组件的侧向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的组件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螺旋钻电机组件和风扇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螺旋钻电机组件和风扇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托盘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在图1的冰箱的制冰托盘上形成的冰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1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托盘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驱动模块的侧视图。图15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驱动模块的内部的视图。图16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驱动模块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冰箱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冰箱的侧向剖视图,图3是解释将螺旋钻电机的组件安装在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上的过程的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冰箱I包括:主体2 ;储藏室10和11,储存冷藏或冷冻的食物;制冰室60,用于制冰;冷空气供应装置50,将冷空气供应到储藏室10和11以及制冰室60。主体2包括:外壳体4,形成主体2的外观;内壳体3,形成储藏室10和11以及制冰室60 ;绝热材料5,在外壳体4和内壳体3之间发泡。储藏室10和11设置有敞开的前表面,并且可通过水平分隔件6被划分为上侧冷藏室10和下侧冷冻室11。水平分隔件6可包括绝热材料,以阻止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的热交换。可在冷藏室10中设置有多个搁板15,以在搁板15上放置食物,搁板15将冷藏室划分为上空间和下空间。冷藏室10的敞开的前表面可被旋转地铰接到主体2的多个门12和13打开/关闭。可在门12和13上设置有把手16和17,以分别打开门12和13。可在门12和13上设置有分配器20,通过分配器20可取出制成的冰,而不需要打开门12和13。分配器20可包括:取出空间24,可从取出空间24取出冰;杠杆25,被构造为选择是否取出冰;斜槽22,被构造为引导通过冰桶400的取冰孔402取出的冰,将随后进行描述。冷冻室11的敞开的前表面可被滑动门14打开/关闭,滑动门14被构造为以滑动方式插入到冷冻室11中。滑动门14的后表面可设置有储藏盒19,储藏盒19 一体地形成在滑动门14的后表面上,以储藏食物。滑动门14可设置有把手18,以打开/关闭滑动门14。如图2所示,冰箱I包括冷空气供应装置50,冷空气供应装置50能够将冷空气供应到储藏室10和11以及制冰室60。冷空气供应装置50包括:压缩机51,使用高压压缩制冷剂;冷凝器52,冷凝压缩的制冷剂;膨胀装置54和55,使用低压使得制冷剂膨胀,以使制冷剂可易于蒸发;蒸发器34和44,通过使得制冷剂蒸发而产生冷空气;制冷剂管56,引导制冷剂。压缩机51和冷凝器52可被设置在机器室70中,机器室70设置在主体2的后下部。另外,蒸发器34和44可被分别设置在冷藏室冷空气供应管道30和冷冻室冷空气供应管道40中,冷藏室冷空气供应管道30设置在冷藏室10中,冷冻室冷空气供应管道40设置在冷冻室11中。因此,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可被独立的冷空气气流冷却。冷藏室冷空气供应管道30可包括吸入孔33、冷空气排放孔32和通风机31,并且可使得冷空气在冷藏室10的内部循环。另外,冷冻室冷空气供应管道40可包括吸入孔43、冷空气排放孔42和通风机41,并且可使得冷空气在冷冻室11的内部循环。制冷剂管56的一部分57延伸地设置在制冰室60的内部,以冷却制冰室60。因此,在下文中,延伸地设置在制冰室60的内部的制冷剂管57将被称为制冰室制冷剂管57。制冷剂管56可在一点被分支,从而制冷剂顺序流经制冰室60、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或者,制冷剂流经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而不流经制冰室60,并且分支点可设置有换向阀53,换向阀53安装在分支点处,以改变制冷剂的流向。虽然随后将描述,但是由于布置在制冰室60内部的制冷剂管57与制冰机300的制冰托盘340接触,所以根据本公开的冰箱I可直接将冷却能量供应至制冰托盘340。制冰室60可被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以与储藏室10和11分开。制冰室60的敞开的前表面可被冰桶400的制冰室盖404关闭,将随后进行描述。制冰室60可被设置在冷藏室10的一侧的上部,并且可以以通过制冰室壁61与冷藏室10分开的方式形成。如图3所示,制冰室壁61包括水平壁62和竖直壁63,并且可包括绝热构件64以阻止制冰室60和冷藏室10的热交换。制冰室壁61可通过插入结合结构或通过螺纹结合结构被安装到主体2的内壳体
3。另外,在绝热构件5在主体2的内壳体3和外壳体4之间发泡之前,制冰室壁61可被装配到主体2的内壳体3。如图2和图4所示,在制冰室60中设置有用于制冰的自动制冰组件100。自动制冰组件100可包括:空气管道200,被构造为使得用于制冰室60的制冷剂管57绝热,并且在制冰室60的内部形成冷空气的流动路径的一部分;制冰机300,用于制冰;冰桶400,储存在制冰机300中制成的冰;螺旋钻电机组件500,操作使冰运动的螺旋钻403。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自动制冰组件100的结构。图4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的组件的侧向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的组件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螺旋钻电机组件和风扇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螺旋钻电机组件和风扇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托盘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在图1的冰箱的制冰托盘上形成的冰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1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托盘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驱动模块的侧视图,图15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驱动模块的内部的视图,图16是示出图1的冰箱的制冰机的驱动模块的后视图。首先,参照图4和图5,自动制冰组件100的空气管道200包括:绝热构件201,被设置为通过围绕制冰室制冷剂管57而使得制冰室制冷剂管57绝热;固定构件205,被构造为将制冰室制冷剂管57固定到制冰室60 ;内部流动路径202,被构造为在制冰室60的内部形成冷空气的流动路径的一部分。绝热构件201围绕制冰室制冷剂管57,并且可使得制冰室制冷剂管57绝热,同时防止制冰室制冷剂管57出现诸如弯曲的变形。固定构件205结合到主体2的内壳体3,并且可固定制冰室制冷剂管57。在将制冰室壁61装配到主体2的内壳体3之前,可将这样的空气管道200安装在主体2的内壳体3中。在空气管道200的下表面形成内部流动路径202的入口 203,在空气管道200的前表面形成内部流动路径202的出口 204,从而空气管道200可通过从其下侧吸入空气来将冷空气排放到其前方。随后将描述制冰室60的内部中的冷空气的流动。自动制冰组件100的制冰机300可包括:制冰托盘340,水被实际上供应到制冰托盘340,并且在制冰托盘340中制冰;弹射器310,将冰与制冰托盘340分离;排水管道330,引导从制冰托盘340溢出的过量的水,或者引导制冰托盘的除霜水;驱动装置600,驱动弹射器310。制冰托盘340的下部可设置有制冷剂管接触单元361 (图12),制冷剂管接触单元361沿着制冰托盘340的下部的纵向以凹槽的形状形成,制冰室制冷剂管57可被安装到制冷剂管接触单元361,从而制冰室制冷剂管57可与制冰托盘340直接接触。另外,制冰托盘340可由具有高导热性的材料(诸如铝)形成,制冰托盘340的下部可设置有多个热交换肋360 (图12),热交换肋360形成在制冰托盘340的下部,从而可通过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增强热交换性能。因此,制冰托盘340可执行如热交换器的功能,并且可冷却蓄积在制冰空间349 (图9)中的水。如图9至图12所示,制冰托盘340包括制冰空间349,水可被供应到制冰空间349,并且可在制冰空间349中制成冰。制冰空间349可由制冰单元341形成,制冰单元341具有圆弧截面,所述圆弧具有预定半径。如图11所示,制冰单元341可包括底部341a以及侧壁341b,侧壁341b从底部341a朝向底部341a的上侧延伸。另外,制冰空间349可通过多个分隔壁342被划分为多个单元制冰空间349a和349b,所述多个分隔壁342从制冰单元341朝向制冰单元341的上侧突出。为了方便,仅仅为多个单元制冰空间349a和349b中的两个单元制冰空间分配了标号。分隔壁342可设置有连通部分344,连通部分344形成在分隔壁342上,连通部分344被构造为将相邻的单元制冰空间349a和349b彼此连通,使得通过形成在制冰托盘340的长度方向(即,制冰托盘340的纵向方向)的一侧的供水孔346引入的水可被供应到所有多个单元制冰空间349a和349b。另外,可在制冰托盘34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形成脱轨防止壁343,脱轨防止壁343从侧壁341b朝向侧壁341b的上侧延伸,从而防止形成在制冰空间349中的冰自由掉落,同时冰可被引导至滑动器350 (图12)。制冰托盘340还可包括形成在侧壁341b中的开口 345,开口 345用于在超出预定量的水被供应到制冰空间349的情况下排放过量的水。开口 345可被连续地形成在侧壁341b和脱轨防止壁343中,并且可被形成为与多个单元制冰空间349a和349b中的一个的上部连通。在这样的结构下,超出预定量的水可通过开口 345被排放到制冰托盘340的外部,并且通过制冰托盘340制成的冰可不超出特定尺寸。因此,在冰与制冰托盘340分离的情况下,防止由于冰卡在制冰托盘紧固装置320 (图12)或制冰室壁61上而妨碍冰分离过程。由于制冰托盘340以倾斜方式设置,使得制冰托盘340的沿制冰托盘340的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即,形成有供水孔346的一个端部)与制冰托盘340的沿制冰托盘340的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相比,可位于相对高的位置,因此期望将开口 345形成为与制冰托盘340的形成有供水孔346的所述一个端部相比更靠近制冰托盘340的所述另一端部。另夕卜,期望将开口 345形成在比连通部分344高的位置,使得水可被供应到所有单元制冰空间349a 和 349b。通过这样的开口 345排放的水自由下落到设置在制冰托盘340的下侧的排水管道330。排水管道330以适当倾斜的方式设置,使得通过开口 345下落的水可流动到形成在排水管道330的一个纵向端部处的引导单元331。另外,引导单元331可将通过开口 345排放的水引导至螺旋钻电机组件500的排水软管540 (图4),随后将进行描述。由于在单元制冰空间349a和349b中制成的单元冰380a和380b (图10)在通过连通部分344彼此连接的同时被分别制成,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冰箱I的制冰托盘340还可包括多个切割肋347,多个切割肋347被构造为压碎所述连接。为了方便,在附图上,多个单元冰中仅有一些单元冰380a和380b被分配了标号。
切割肋347(图11)从分隔壁342朝向分隔壁342的上侧突出,并且可被形成为与脱轨防止壁343接触。即,相对于连通部分344,分隔壁342的与脱轨防止壁343相邻的一部分被称为第一分隔壁342a(图11),分隔壁342的被布置为与脱轨防止壁343相对的一部分被称为第二分隔壁342b (图11)。切割肋347可被形成为从第一分隔壁342a朝向第一分隔壁342a的上侧延伸。此外,切割肋347的位置可不限于此。例如,当没有设置脱轨防止壁或连通部分344时,切割肋347可被安装或形成在分隔壁的一部分上,或者可从分隔壁的一部分突出。当弹射器310在旋转的同时使得制冰空间349中的冰380上升时,切割肋347可压碎单元冰380a和380b之间的连接。因此,可防止这样的现象,即,在冰分离过程期间单元冰380a和380b之间的连接可导致冰被卡住,单元冰380a和380b可在指定的位置被分离,而不彼此妨碍。 对于切割肋347,期望从分隔壁342的上边缘到切割肋347的上边缘的高度大于从分隔壁342的上边缘到脱轨防止壁343的上边缘的高度的一半。此外,期望切割肋347的高度大于在连通部分344中形成的冰连接的上边缘与连通部分344的底边缘之间的长度。此外,切割肋347可沿着其长度方向朝向其自由端逐渐变薄,以更有效地切割冰连接。制冰托盘340的底部341a、侧壁341b、脱轨防止壁343、多个分隔壁342和多个切割肋347可通过压模铸造在单个模具中彼此一体地形成。另外,制冰托盘340可设置有冰分离加热器370,冰分离加热器370安装到制冰托盘340,被构造为加热制冰托盘340,使得在冰分离过程期间冰380可与制冰托盘340容易分离。冰分离加热器370可被设置为被容纳在冰分离加热器接触单元362中,冰分离加热器接触单元362以凹槽的形状形成在制冰托盘340的下部。被构造为将冰380与制冰托盘340分离的弹射器310可包括旋转轴311以及从旋转轴311突出的多个弹射器销312。弹射器销312可以以旋转轴311为旋转中心而旋转,并且将冰380与制冰空间349分离。制冰托盘340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部分设置有驱动装置600,驱动装置600将旋转力提供给弹射器310并具有电子部件,这些电子部件被构造为控制制冰过程(诸如供水、制冰和送冰)。参照图13至图16,驱动装置600包括:驱动装置壳体610,具有敞开的前表面和内部空间;盖613,覆盖驱动装置壳体610的敞开的前表面;驱动模块620,可附着到驱动装置壳体610的内部/从驱动装置壳体610的内部被拆卸。被构造为产生旋转力以使得弹射器310旋转的冰分离电机650、被构造为控制制冰过程的电路板640以及将冰分离电机650的旋转力传递到弹射器310的电动构件被一起模块化为单一体,并且这样的部件可被容纳在驱动模块壳体630中。驱动模块壳体630可设置有敞开的前表面,敞开的前表面可被盖633覆盖。驱动模块620可通过驱动装置壳体610的敞开的前表面以滑动方式插入到驱动装置壳体610的内部空间中,相反,驱动模块620可通过驱动装置壳体610的敞开的前表面以滑动方式被取出,以与驱动装置壳体610的内部空间分离。驱动模块壳体630可设置有结合孔631,驱动装置壳体610可设置有结合孔611,结合构件632可插入结合孔631和结合孔611,从而驱动模块620可被固定地结合到驱动装置壳体610的内部。此时,结合构件632还可通过驱动装置壳体610的敞开的前表面容易地结合到结合孔631和611。将冰分离电机650的旋转力传递到弹射器310的电动构件可以是具有多个齿轮的结构。即,电动构件可包括:驱动齿轮660,结合到冰分离电机650的旋转轴;从动齿轮665,结合到弹射器310的旋转轴311 ;至少一个电动齿轮661、662、663和664,以互锁的方式结合在驱动齿轮660和从动齿轮665之间。此时,电动齿轮661、662、663和664可包括大尺寸齿轮661a、662a、663a和664a以及小尺寸齿轮66lb、662b、663b和664b,大尺寸齿轮66la、662a、663a和664a中的每个被配置为接收旋转力,小尺寸齿轮66lb、662b、663b和664b中的每个被配置为传递旋转力,从而可通过减小冰分离电机650的旋转速度来将旋转力传递到弹射器310。小尺寸齿轮661b、662b、663b和664b中的每个与大尺寸齿轮661a、662a、663a和664a中的每个相比可被设置为具有较小的半径和周长。S卩,驱动齿轮660被互锁到第一电动齿轮661的大尺寸齿轮661a,第一电动齿轮661的小尺寸齿轮661b被互锁到第二电动齿轮662的大尺寸齿轮662a,第二电动齿轮662的小尺寸齿轮662b被互锁到第三电动齿轮663的大尺寸齿轮663a,第三电动齿轮663的小尺寸齿轮663b被互锁到第四电动齿轮664的大尺寸齿轮664a,第四电动齿轮664的小尺寸齿轮664b被互锁到从动齿轮665。这里,从动齿轮665和互锁到从动齿轮665的第四电动齿轮664的小尺寸齿轮664b可被设置在驱动模块壳体630的外部。因此,弹射器310的旋转轴311以及从动齿轮665可在驱动模块壳体630的外部被结合。此时,从动齿轮665的旋转轴与弹射器310的旋转轴311可被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从动齿轮665可被设置有连接杆670,连接杆670沿着从动齿轮665的轴向从从动齿轮665突出并具有插入凹槽671,从而弹射器310的旋转轴311可被插入地结合到插入凹槽671。因此,弹射器310的旋转轴311插入地结合到从动齿轮665的插入凹槽671,并且可与从动齿轮665 —起旋转。使用绝热材料形成驱动模块620的驱动模块壳体630,以防止容纳在驱动模块壳体630中的部件(诸如冰分离电机650和印刷电路板640)由于外部冷空气而结霜。在这样的结构下,当驱动模块620以滑动的方式插入地安装在驱动装置壳体610的内部,并且弹射器310的旋转轴311插入地结合到驱动模块620的插入凹槽671时,完成了驱动装置600的装配,因此可提高驱动装置600的装配质量,并且可通过对各个部件标准化使得单个驱动模块620用于其它冰箱。制冰机300还可包括排水管道330,排水管道330设置在制冰托盘340的下侧,并且在排水管道330和制冰托盘340之间形成制冰室60的冷空气流动路径的一部分,并且同时收集和引导由于制冰托盘340中的水的过量供应而排放的水以及制冰托盘340的除霜水。如上所述,排水管道330可按照适当倾斜的方式被设置,从而收集的水可流动到形成在排水管道330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引导单元331。排水管道330可设置有冰分离加热器固定单元332和制冷剂管固定单元333,冰分离加热器固定单元332被构造为支撑冰分离加热器370并将冰分离加热器370紧密地附着到制冰托盘340的冰分离加热器接触单元362,制冷剂管固定单元333被构造为支撑制冰室制冷剂管57并将制冰室制冷剂管57紧密地附着到制冰托盘340的制冷剂管接触单元361,冰分离加热器固定单元332和制冷剂管固定单元333可朝向排水管道330的上侧突出。冰分离加热器固定单元332可由具有高导热性的材料(诸如铝)形成,从而冰分离加热器370的热可被引导至排水管道330,由此防止在排水管道330上形成霜。制冷剂管固定单元333包括:弹性单元334,由橡胶材料形成;加压单元335,对制冰室制冷剂管57加压。弹性单元334被构造为与制冰室制冷剂管57直接接触,从而制冰室制冷剂管57可被紧密地附着到制冰托盘340的制冷剂管接触单元361。弹性单元334由橡胶材料形成,因此可防止制冰室制冷剂管57在弹性单元334与制冰室制冷剂管57接触时被损坏。另外,由于弹性单元334被设置为具有低导热性,因此防止冷却能量从制冰室制冷剂管57传递到弹性单元334,所以可防止在排水管道330上形成霜。自动制冰组件100还可包括:冰储存空间401,冰储存空间401被构造为储存在制冰托盘340上制成的冰,冰桶400具有螺旋钻403,螺旋钻403被构造为使得储存的冰朝向位于自动制冰组件100的前部的排放孔402运动;螺旋钻电机组件500,被构造为驱动冰桶400的螺旋钻403。冰桶400还可设置有:冰压碎装置405,被构造为压碎通过螺旋钻403运动到螺旋钻403前方的冰;制冰室盖404,被构造为覆盖制冰室60的敞开的前表面。冰压碎装置405包括:冰压碎叶片406,被构造为通过与螺旋钻403 —起旋转来压碎冰;支撑构件407,设置在冰压碎叶片406的下侧,被构造为支撑冰,使得冰可被压碎。支撑构件407可通过连接构件408连接到螺旋钻电机组件500的电磁阀530。当电磁阀530沿着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操作时,连接构件408偏心地旋转,支撑构件407可运动,从而支撑或不支撑冰。螺旋钻电机组件500包括:螺旋钻电机510,被构造为产生旋转力;轮缘512,结合到螺旋钻403,以将螺旋钻电机510的旋转力传递到螺旋钻403 ;电磁阀530,能够选择是否通过冰压碎装置405将冰压碎;制冰室风扇520,能够使得制冰室60内部的空气流动;排水软管540,将通过排水管道330的引导单元331引导的水引导至制冰室60的外部。具体地,当上述部件完全装配在一起时,可一体地形成螺旋钻电机组件500。BP,如图6至图7所示,螺旋钻电机组件500包括:螺旋钻电机容纳单元511 ;电磁阀容纳单元531,被构造为容纳电磁阀530 ;排水软管容纳单元541,容纳排水软管540 ;风扇支架单元521,制冰室风扇520安装在风扇支架单元521上,上述的每个容纳单元可被一体地形成或被单独地形成,并且可彼此结合。此时,由于电磁阀容纳单元531被设置在螺旋钻电机容纳单元511的前方,因此电磁阀530可被设置在螺旋钻电机510的前方;由于排水软管容纳单元541设置在螺旋钻电机容纳单元511的一侧,因此排水软管540可被设置在螺旋钻电机510的一侧;由于风扇支架单元521设置在螺旋钻电机容纳单元511的上侧,因此制冰室风扇520可被设置在螺旋钻电机510的上侧。排水软管容纳单元541的一部分被布置为高于螺旋钻电机容纳单元511,风扇支架单元521可被结合到排水软管容纳单元541的上部。另外,螺旋钻电机容纳单元511和风扇支架单元521被设置为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可在螺旋钻电机容纳单元511和风扇支架单元521之间形成空气流入空间550,因此空气可流入制冰室风扇520。另外,制冰室风扇520可被设置在空气管道200的内部流动路径202的入口 203的下侧,先前已经进行了描述。因此,制冰室60内部的冷空气可通过遵循图4所示的箭头在制冰室60的内部流动。即,从空气管道200排放的空气穿过制冰托盘340和排水管道330之间的空间,并且与制冰室制冷剂管57或制冰托盘340的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进行了热交换的冷空气穿过冰压碎装置405和冰储存空间401,然后可被再次引入到空气管道200。根据这样的冷空气在制冰室60内部的流动,冷空气可被均匀地传递到冰桶400的冰排放孔402以及冰储存空间401的周围环境。如图7所示,可在风扇支架单元521中设置有密封构件522,以防止冷空气泄漏。另外,排水软管容纳单元541包括:容纳空间544,容纳排水软管540 ;绝热构件,围绕容纳空间544。排水软管540的入口 543设置在排水管道330的引导单元331的下侧(先前已经进行了描述),可接收从引导单元331自由落下的水,并且将所述水引导至位于制冰室外部的制冰室排放流动路径560 (图2)。制冰室排放流动路径560连接到设置在机器室70中的蒸发皿570,并且可使得排放的水蒸发。这样的排水软管540可设置有排水加热器542,排水加热器542安装到排水软管540,以防止排水软管540冻结。另外,螺旋钻电机组件500可包括:温度传感器590,测量制冰室60的内部的温度;光学传感器580,检测冰桶400是否充满了冰。温度传感器590和光学传感器580可被设置在电磁阀容纳单元531上,电磁阀容纳单元531形成在螺旋钻电机组件500的前部。光学传感器580可以是发射器或接收器,可在制冰机300的驱动装置600上设置另一光学传感器614 (图5)。如图3所示的这样的螺旋钻电机组件500可通过以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制冰室60中而被安装在制冰室60的内部,相反,螺旋钻电机组件500可通过以滑动的方式被取出而与制冰室60分离。因此,先前已经描述的螺旋钻电机组件500的各个部件可被容易地安装在制冰室60的内部,可通过从制冰室60分离螺旋钻电机组件500来容易地执行对部件的维修或更换。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至IJ,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具有制冰室以及设置在制冰室中的制冰托盘以进行制冰,其中,所述制冰托盘包括: 底部; 侧壁,从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底部的上侧延伸,以形成制冰空间; 多个分隔壁,被构造为将制冰空间划分为多个单元制冰空间; 多个连通部分,形成在所述多个分隔壁上,以连通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相邻单元制冰空间; 开口,形成在侧壁上,使得在供应到制冰空间的水的量超出预定量的情况下,超出预定量的水通过所述开口被排放到制冰托盘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超出预定量的水通过所述开口自由下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制冰托盘还包括:脱轨防止壁,从侧壁朝向侧壁的上侧延伸,以防止与制冰空间分离的冰脱轨, 所述开口连续地形成在侧壁和脱轨防止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制冰托盘以倾斜的方式设置,并且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与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相比被设置在较高位置, 在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所述一个端部形成流入单元,水通过所述流入单元被引入到制冰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开口被形成为与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特定单元制冰空间的上部连通,与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所述一个端部相比,所述特定单元制冰空间被布置为更靠近制冰托盘的沿着制冰托盘的纵向方向的所述另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开口的底边缘形成在比所述多个连通部分的底边缘高的位置,使得在预定量的水容纳在所述多个单元制冰空间中的每个中之后,通过开口排放超出预定量的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制冰托盘还包括:多个切割肋,从所述多个分隔壁朝向所述多个分隔壁的上侧突出,以在通过设置在制冰室中的弹射器将冰与制冰空间分离时通过将由所述多个连通部分形成的冰的连接压碎而制成多个单元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分隔壁包括:第一分隔壁,布置在与脱轨防止壁相邻的一侧;第二分隔壁,布置在与第一分隔壁相对的一侧, 切割肋从第一分隔壁朝向第一分隔壁的上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切割肋被设置为与脱轨防止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从分隔壁的上边缘到切割肋的上边缘的高度大于从分隔壁的上边缘到脱轨防止壁的上边缘的高度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在通过弹射器将冰与制冰空间分离时,切割肋防止所述多个单元冰之间的干扰。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底部、侧壁、脱轨防止壁、所述多个分隔壁以及所述多个切割肋通过压模铸造在单个模具中彼此一体地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冰箱的制冰托盘的结构被构造为排放过量的水以制成具有适合大小的冰,并且压碎在制冰托盘中制成的冰的连接,以防止当将冰与制冰托盘分离时冰被卡住,制冰托盘包括底部;侧壁,从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底部的上侧延伸,以形成制冰空间;开口,形成在侧壁上,以排放过量供应的水;分隔壁,划分制冰空间;切割肋,形成在分隔壁的上侧。
文档编号F25D19/00GK103185447SQ2012105933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尹龙成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