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平行流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500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平行流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平行流换热
>J-U装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热器多采用平行流技术,因此,又称平行流换热器。现有的平行流换热器,由于换热器的扁管均呈水平安放,当其用于作蒸发器时扁管上的冷凝水会积聚而无法排出,所以在家用空调器中平行流换热器仅用作单冷型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同样,当平行流换热器作为热泵型空调器室外机使用并运行在制热模式时,其实现蒸发器的功能,因此存在冷凝水与化霜水无法排出,从而影响换热器换热效果或者导致换热器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而对于大冷量段空调器,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大冷量段空调器使用时需要把换热器的外形结构尺寸成倍增大,同时加大扁管的宽度,这样需要把机身外形尺寸加大,造成钣金及包装材料的浪费,还占用空间。如果改为缩小换热器的外形结构尺寸,需要把单排换热装置改为双排或多排,以双排为例,请参阅图1,图I是现有技术的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的气流组织图。当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换热器通过吸收环境空气I中的热量,使环境空气I降温,流经换热器前排扁管2的空气温度较低,形成较冷空气4,流经换热器后排扁管3的空气温度更低,形成再冷空气5。由于前排扁管2和后排扁管3的间距小,所以流经后排扁管3得到的再冷空气5的温度和流经前排扁管2得到的较冷空气4的温度相差不大,即现有技术的双排换热装置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的换热效率较低。另外,现有的双排或多排换热装置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螺钉来实现的,由于螺钉是铁质的,因此易于使换热器发生电化学腐蚀,损坏连接部以及换热器;同时,螺钉将相邻两个换热装置固定的很紧密,其风阻比单排换热装置大,空气在多排换热装置之间流动慢,换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装置,旨在解决换热装置在制冷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以及制热过程中化霜水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流换热装置,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集流管、在所述两集流管之间设有与所述两集流管连通的多个换热扁管,所述换热扁管相对于所述集流管轴线方向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换热扁管之间平行设置且间距相等。优选地,所述换热扁管相对于所述集流管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为8°至10°。优选地,所述平行流换热装置还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与所述出口管设于同一所述集流管的两侧且自所述集流管弯折伸出,所述进口管的入口与所述出口管的出口相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该平行流换热装置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集流管、在所述两集流管之间设有与所述两集流管垂直连通的多个换热扁管,所述换热扁管相对于所述集流管倾斜设置。优选地,在所述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任意两排相邻的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与另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错位设置。优选地,在所述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任意两排相邻的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与另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一一对应且呈合页状设置。优选地,在所述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任意两排相邻的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集流管与另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相同侧的集流管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为铝管,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相邻的集流管。·[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呈“ S ”形。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平行流换热装置,通过换热扁管相对于所述集流管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可以使换热装置在制冷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及制热过程中的化霜水及时排出,提高了换热效率。

图I是图I是现有技术的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的气流组织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行流换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双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集流管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中换热扁管的气流组织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2及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行流换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装置6,其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集流管7、在所述两集流管7之间设有与所述两集流管7连通的多个换热扁管10,以及设置在同一所述集流管7的两侧的进口管8和出口管9,所述进口管8与所述出口管9自所述集流管7弯折伸出,所述进口管8的入口与所述出口管9的出口相对。所述两集流管7、多个换热扁管10、进口管8及出口管9构成流通通道,所述多个换热扁管10间隔设置,所述换热扁管10相对于所述集流管7轴线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多个换热扁管10之间平行设置且间距相等,有利于换热扁管10之间气流稳定,使得换热速度均衡稳定。所述多个换热扁管10之间的间距增大至I. 5mm ;换热扁管10的宽度变窄,增大多个换热扁管10之间的空气流通,减小风阻,增大换热效率。所述换热扁管10与集流管7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a的角度设置为8° -10°,使得平行流换热装置6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换热扁管10上面凝聚的冷凝水与化霜水很容易的流下排出,以免降低换热扁管10的换热效率,影响平行流换热装置6的正常工作。所述平行流换热装置6的换热扁管10采用微通管,采用微通管可有效增强平行流换热装置6的传热,提高其能效比,使平行流换热装置6的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请参阅图4至图7,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双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集流管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在这里以双排平行流换热装置为例,包括间隔安装在一起的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该两平行流换热装置11、12为如前面所述的平行流换热装置,此两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12通过作为连接部件的连接管24连接。所述连接管24既起连接两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12的作用,同时又起到固定两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12的作用,避免了因使用螺钉使得两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12必须紧密固定安装在一起,造成前排换热扁管15和后排换热扁管16的的风阻增大,同时,由于换热器多为铝材制成,避免了螺钉与所述双排换热器发生电化学腐蚀。所述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的换热扁管均错位设置,比如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的前排换热扁管15设置于所述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的两个后排换热扁管16之间。另外,在所述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中,任意两排相邻的平行流换热装置11中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15与另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16 —一对应且呈合页状设置。所述前排换热扁管15和后排换热扁管16的相对于所述集流管13、14倾斜的平面相对设置,所述前排换热扁管15的平面向右倾斜,则所述后排换热扁管16的平面向左倾斜。这样设置,可以使前排换热扁管15不会阻挡流向后排换热扁管16的空气,同时由于换热扁管倾斜设置使得环境空气与换热扁管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双排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闻。所述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之间平行设置,有利于减小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之间的风阻,使空气更流通,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之间有一定间距,间距根据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的尺寸进行调整。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之间通过连接管24连接,所述连接管连接在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的集流管13、14上。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可以避免前排换热扁管15和后排换热扁管16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而造成换热器泄露,同时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也有利于冷凝液排出。所述连接管18由三段铝制圆弧管181、182、183焊接而成,呈“S”形。圆弧管181、183与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的集流管13、14焊接,连接管18的内表面与集流管13、14贴合,圆弧管182调节两平行流换热装置11、12之间的距离,连接管24生产时,根据需要调节三段圆弧管181、182、183的半径值,以保证与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的集流管13、14配合连接,以及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之间的距离适当。参照图8,图8是图4中换热扁管的气流组织示意图;当上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所述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的换热扁管错位设置,使得流经前排微通扁管15a的环境空气17a以及流经前排微通扁管15b的环境空气17b在经过冷却后,不会直接流向后排微通扁管16,在所述前排微通扁管15a、15b之间的环境空气17c则流经所述后排微通扁管16进行冷却,这样错位设置避免了经过前排微通扁管15a、15b冷却的空气直接流向后排微通扁管16造成换热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6中的换热扁管10间隔设置,所述换热扁管10相对于所述集流管7轴线方向倾斜设置,以及换热器中的相邻的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均通过连接管18连接。因此,采用连接管18连通固定多排换热装置的方式取代传统的螺钉连接,使多排换热装置之间间隔设置,同时前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1和后排平行流换热装置12的前排换热扁管15和后排换热扁管16错位设置,减小了换热时的空气流通风阻,增强了换热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平行流换热装置,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集流管、在所述两集流管之间设有与所述两集流管连通的多个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扁管相对于所述集流管轴线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扁管之间平行设置且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扁管相对于所述集流管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为8°至1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流换热装置还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与所述出口管设于同一所述集流管的两侧且自所述集流管弯折伸出,所述进口管的入口与所述出口管的出口相对。
5.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该平行流换热装置为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行流换热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任意两排相邻的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与另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任意两排相邻的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与另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扁管一一对应且呈合页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排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任意两排相邻的平行流换热装置中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集流管与另一排平行流换热装置的相同侧的集流管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铝管,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相邻的集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呈“S”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行流换热装置及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装置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集流管、在所述两集流管之间设有与所述两集流管连通的多个换热扁管,所述换热扁管相对于所述集流管轴线方向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行流换热装置及换热器,解决平行流换热装置在制冷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及制热过程中的化霜水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
文档编号F25B39/00GK202757493SQ20122035339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鲁益军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