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149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冰箱包括绝热箱、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和桥状加强部件。绝热箱构成为箱状,且在构成箱外侧的面的外板与构成箱内侧的面的内板之间具有绝热材料。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分别设置于在箱内相对的一对内板。桥状加强部件的一端部连结于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中的一个加强部件安装部,并且另一端部连结于另一个加强部件安装部。
【专利说明】冰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冰箱的主体的绝热箱,其具有外箱、内箱和设置于外箱与内箱之间的绝热材 料,且整体构成为大致箱状。外箱构成作为绝热箱的外侧的外面。内箱构成作为绝热箱的 箱内侧的内面。
[0003] 关于冰箱,若箱内被冷却,则绝热箱的箱内侧即内面侧的部分收缩。此时,如果绝 热箱的壁的厚度较薄,则由于与绝热箱的外侧部分的收缩率的差,有时绝热箱的壁以向外 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将该弯曲的样子示出图27以及图28。在该情况下,绝热箱111如图 27以及图28的双点划线所示向外侧弯曲。另外,该弯曲的程度为了容易理解而描绘得比实 际情况要大。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3443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9956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 因此,要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绝热箱的壁向外侧鼓出的冰箱。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1] 实施方式的冰箱包括绝热箱、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和桥状加强部件。所述绝热箱 构成为箱状,并在构成箱外侧的面的外板与构成箱内侧的面的内板之间具有绝热材料。所 述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分别设置于在所述箱内相对的一对内板。所述桥状加强部件的一端 部连结于所述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中的一个加强部件安装部,且另一端部连结于另一个加 强部件安装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3] 图2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绝热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4] 图3是表示从下方观察绝热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5] 图4是分解表示绝热箱的立体图。
[0016] 图5是分解表示左侧壁用绝热面板的立体图。
[0017] 图6是绝热箱的横剖俯视图。
[0018] 图7是左侧壁用绝热面板以及顶壁用绝热面板的角部的纵剖主视图。
[0019] 图8是图示了纵加强部件以及上部加强部件的、安装合叶部件前的绝热箱的立体 图。
[0020] 图9是将上部加强部件分离开的状态下的安装前分隔部件前的绝热箱的立体图。
[0021] 图10是左侧壁用绝热面板的前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0022] 图11是与图10不同部分的左侦幢用绝热面板的前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0023] 图12是合叶部件部分的主视图。
[0024] 图13是沿图12的切断线X13-X13的横剖俯视图。
[0025] 图14是沿图2的切断线X14-X14的横剖俯视图。
[0026] 图15是沿图14的切断线X15-X15的纵剖侧视图。
[0027] 图16是沿图2的切断线X16-X16的纵剖侧视图。
[0028] 图17是搁板支撑部件部分的立体图。
[0029] 图18是左侧壁用绝热面板上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0030] 图19是将桥状加强部件分离了的状态下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部分的立体 图。
[0031] 图20是左侧壁用绝热面板上的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0032] 图21是在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上安装了轨道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0033] 图22是分隔壁用安装部件的局部立体图。
[0034] 图23是左侧壁用绝热面板上的分隔壁用安装部件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0035] 图2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18相当的图。
[0036] 图2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与图18相当的图。
[0037] 图2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左侧壁用绝热面板、底壁用绝热面板以及右侧壁用 绝热面板的纵剖主视图。
[0038] 图27是表示参考例的绝热箱的横剖俯视图。
[0039] 图28是绝热箱的纵剖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参照图1到图23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冰箱1构成为以绝热箱 2为主体。如图2所示,绝热箱2在其内部具有冷藏室3、蔬菜室4、制冰室5、小冷冻室6以 及主冷冻室7。冷藏室3设置于绝热箱2的最上部。蔬菜室4设置于冷藏室3的下侧。制 冰室5以及小冷冻室6在蔬菜室4的下侧左右并列设置。主冷冻室7设置于制冰室5以及 小冷冻室6的下侧即绝热箱2的最下部。
[0041] 冷藏室3、蔬菜室4、制冰室5、小冷冻室6以及主冷冻室7分别形成储藏室。其中, 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箱内温度被控制为例如0°C?10°C。因此, 在冷藏室3与蔬菜室4之间,只要能够确保一定程度的绝热性即可,例如能够由作为板部件 的合成树脂制的冷藏室底板8来分隔。制冰室5、小冷冻室6以及主冷冻室7为冷冻温度 带的储藏室,箱内温度被控制为例如冷冻温度带即小于等于-18°C。冷藏温度带的蔬菜室4 与冷冻温度带的制冰室5以及小冷冻室6之间,由具有绝热性的绝热分隔壁9上下分隔开 来。绝热分隔壁9降低冷藏温度带的蔬菜室4与冷冻温度带的制冰室5以及小冷冻室6之 间的热泄漏。冷藏室底板8构成冷藏室3的底板并载置储藏品。
[0042]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绝热箱2的前部设有前分隔部件10、11、12、13。前分隔部 件10位于冷藏室底板8的前方而在左右横方向上延伸。前分隔部件11位于绝热分隔壁9 的前方而在左右横方向上延伸。另外,前分隔部件12位于制冰室5与小冷冻室6之间而在 上下方向上延伸。前分隔部件13位于制冰室5以及小冷冻室6与主冷冻室7之间而在左 右横方向上延伸。
[0043] 如图1所示,冷藏室3包括左右二块旋转门15、16。旋转门15、16对冰箱3的前面 进行开闭。如图2以及图3所示,绝热箱2具有设置于左右两端部的上部以及中间部的合 叶部件17a、17b、18a、18b。旋转门15、16为以合叶部件17a、17b、18a、18b为中心而向前后 方向转动的左右对开式。
[0044] 蔬菜室4的前面由抽屉式的门19开闭。在门19的背侧设有未图示的蔬菜收纳容 器。制冰室5的前面由抽屉式的门20开闭。在制冰室5中设有未图示的制冰装置。另外, 在门20的背侧设有未图示的冰收纳容器。小冷冻室6的前面由抽屉式的门21开闭。在门 21的背侧设有未图示的收纳容器。主冷冻室7的前面也由抽屉式的门22开闭。在门22的 背侧设有未图示的收纳容器。
[0045] 如图4所示,作为绝热箱体的绝热箱2通过组合多个绝热壁而构成为前面开口的 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的箱状,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为后壁用绝热面板25、左侧壁用绝 热面板26、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和顶壁用绝热面板28和底壁用绝热面板29。在该情况下, 后壁用绝热面板25构成绝热箱2的后壁。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构成绝热箱2的左侧壁。 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形成绝热箱2的右侧壁。顶壁用绝热面板28形成绝热箱2的顶壁。 底壁用绝热面板29构成绝热箱2的底壁。
[0046] 绝热面板25?29都具有真空绝热面板。后壁用绝热面板25、左侧壁用绝热面板 26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基本概略构成是同样的,所以以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为代 表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具有外板30B、内板31B和真空绝热面板 32。真空绝热面板32构成为板状,并设置于外板30B与内板31B之间而作为绝热材料发挥 作用。即,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为使真空绝热面板32存在于外板30B与内板31B之间的 结构。外板30B为金属制的板且构成绝热箱2的外箱。内板31B为合成树脂制的例如片状 的部件且构成绝热箱2的内箱。另外,对于内板31B,在将其称为表面的情况下指的是冰箱 的箱内侧的面,在将其称为背面的情况下指的是与冰箱的箱内相反侧的面即真空绝热面板 32侧的面。
[0047] 如图5所示,在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内板31B上安装有搁板支撑部件40、冷藏 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第二轨道用安装部 件44以及支撑器具65。内板31B,在一体地具有这些搁板支撑部件40、冷藏室底板用安装 部件41、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第二轨道用安装部件44以及支撑 器具65的状态下,粘接于真空绝热面板32。
[0048] 如图7、图16、图18所示,真空绝热面板32的一面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于内 板31B的背面。另外,真空绝热面板32的与所述一面相反侧的另一面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 粘接于外板30B的内面。由此,真空绝热面板32在被夹入内板31B与外板30B之间的状态 下固定。
[0049] 如图16、图18所示,真空绝热面板32包括玻璃棉等芯材35和具有气体屏蔽性的 包装材38。真空绝热面板32将芯材35收纳于包装材38内,通过在该状态下对包装材38 内抽真空而构成为面板状即板状。
[0050] 在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内板31B相对的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内板31C也 设有搁板支撑部件40、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分隔壁用安装 部件43、第二轨道用安装部件44以及支撑器具65,但是并未进行图示。右侧壁用绝热面板 27的搁板支撑部件40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搁板支撑部件40相对。右侧壁用绝热面 板27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相 对。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第一轨道 用安装部件42相对。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 26的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相对。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第二轨道用安装部件44,与左侧 壁用绝热面板26的第二轨道用安装部件44相对。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支撑器具65,与 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支撑器具65相对。如图6所示,后壁用绝热面板25也与左侧壁用 绝热面板26同样,构成为在外板30A与内板31A之间具有真空绝热面板32。
[0051] 如图7所示,顶壁用绝热面板28具有外板30D、内板31D、真空绝热面板32和作为 绝热材料的聚氨酯泡沫33。外板D包括金属板。内板31D包括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型品。顶 壁用绝热面板28的真空绝热面板32通过粘接等相对于内板31D的背面固定。在真空绝热 面板32与外板30D之间填充有聚氨酯泡沫33。真空绝热面板32与聚氨酯泡沫33相比导 热率低且绝热性能高。如图1所示,顶壁用绝热面板28在后方上部具有凹陷成L字状的机 械室28k。在机械室28k中收纳有制冷循环的压缩机36。
[0052] 底壁用绝热面板29,其形状与顶壁用绝热面板28不同,但与顶壁用绝热面板28同 样地,在外板30E与内板31E之间具有真空绝热面板以及聚氨酯泡沫。外板30A?30E构 成绝热箱2的外面即外壳外面。内板31A?31B构成绝热箱2的箱内内面。
[0053] 如图6所示,后壁用绝热面板25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在左后部的角部通过固 定具23A和/或未图示的螺钉等连结。另外,后壁用绝热面板25与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 在右后部的角部通过与固定具23A同样的固定具23B和/或螺钉等连结。在该角部适当设 有苯乙烯泡沫和/或软性带、海绵带等绝热材料34a?34c。另外,顶壁用绝热面板28以及 底壁用绝热面板29也适当与这些各绝热面板25?27连结。而且,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 的前部与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前部,通过前分隔部件10、11、12、13而连结。
[0054]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绝热箱2的前面的开口的边缘部中的左右的前边缘部、即左 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前边缘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前边缘部,由纵加强部件51、51 加强。而且,从上部前边缘到左右前边缘由上部加强部件52加强。另外,在该图8以及图 9中,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而省略了对各部件40?44、65的图示。
[0055] 左右的纵加强部件51为左右对称形状,所以对左侧的纵加强部件51进行说明。纵 加强部件51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上下方向上的长 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尺寸。如图11所示,纵加强部件51的截面形状具有外侧板部51a、中间 板部51b和内侧板部51c,并构成为后侧开放的槽形。但是,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与纵 加强部件51的一部分即前分隔部件10、11、13的连接部将内侧板部51c切除,形成为L字 状。
[0056] 如图10所示,纵加强部件51从上方或者下方插入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前边缘 部。在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前边缘部,外板30B的前部30b从真空绝热面板32的前端 部离开而伸展到前侧。即,该外板30B的前部30b具有外侧鼓出部30bl、中间部30b2和内 侧延伸部30b3。外侧鼓出部30bl鼓出到比外板30B的前部30a靠外侧的位置而与真空绝 热面板32分离。中间部30b2在外侧鼓出部30bl的前端向内方向弯折。内侧延伸部30b3 形成为从中间部30b2的内侧端向后方弯曲的L字状。由此,外板30B的前部30b构成为后 侧开放的槽形状。
[0057] 纵加强部件51以嵌合于前部30b的槽形状的内侧的形态被插入,并通过粘接和/ 或螺钉固定等连结于外板30B。另外,纵加强部件51从内板31B分离开。即,纵加强部件 51不相对于内板51B连结。另外,在该图10中,在真空绝热面板32与外侧鼓出部30bl之 间配设有制冷循环的放热管53。
[0058] 在内板31B与外板30B的前部30b之间设有对其间进行密封的合成树脂制的密封 部件54。密封部件54具有将防止绝热箱2前面的结露的防露管55固定的管支架部54a。 防露管55由制冷循环的放热管的一部分构成。另外,如图6所示,放热管53也设置于左侧 壁用绝热面板26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后部。另外,在外板30B的前部30a内设有 包括例如软性带等的绝热材料37、37。
[0059] 如图8、图9所示,上部加强部件52包括中间板部52a、左板部52b以及右板部52c。 左板部52b以及右板部52c构成为从中间板部52a的两端部直角地下垂。左右板部52b、 52c从上方插入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前部。由此,如图11所 示,左右板部52b、52c被固定为与纵加强部件51的内面接触的状态。这样一来,中间板部 52a就固定于顶壁用绝热面板28的前边缘部。
[0060] 在该情况下,重量比较重的压缩机36设置于绝热箱2的后部。另一方面,纵加强部 件51以及上部加强部件52设置于绝热箱2的前部附近即比压缩机36靠前侧的部分。因 此,纵加强部件51以及上部加强部件52有助于绝热箱2的前后重量的均等化。
[0061]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合叶部件17b设置于绝热箱2的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与 前分隔部件10的连接部分。另外,如图2所示,合叶部件18b设置于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 与前分隔部件10的连接部分。各合叶部件17b、18b的安装构成左右对称,所以对合叶部件 17b部分进行说明。纵加强部件51,在与前分隔部件10的连接部被切除了图10所示的所述 内侧板部51c的一部分,形成为L字状。同样地,图10所示的外板30B的内侧延伸部30b3 也被切除了。
[0062] 如图13所示,跨过左侧的纵加强部件51的背面与前分隔部件10的背面而设有加 强连接部件56。另外,合叶部件17b跨过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前面与前分隔部件10的前 面而设置。即,在合叶部件17b上形成有例如3个螺钉插通孔部17bl、17b2、17b3。另外,在 外板30B的中间部30b2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30m。而且,在纵加强部件51的中间板部51b 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51b 1。
[0063] 进而,在加强连接部件56上形成有3个螺钉螺合孔部56a、56b、56c。该螺钉螺合 孔部56a、56b、56c包含阴螺纹部以及攻螺纹用孔部。另外,在加强连接部件56上形成有凹 陷成盘状的凹陷部56d。在凹陷部56d的底部,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56e。在前分隔部件10 上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l〇a、10b。
[0064] 在这里,对加强连接部件56以及合叶部件17b的安装进行说明。首先,将加强连 接部件56配置于纵加强部件51以及前分隔部件10的背侧。然后,将合叶部件17b配置于 外板30B的中间部30b2的前面以及前分隔部件10的前面。然后,将螺钉57a通过合叶部 件17b的螺钉插通孔部17bl、外板30B的螺钉插通孔部30m和纵加强部件51的螺钉插通 孔部51bl。然后,将该螺钉57a拧入加强连接部件56的螺钉螺合孔部56a。进而,使螺钉 57b通过合叶部件17b的螺钉插通孔部17b2、前分隔部件10的螺钉插通孔部10a。然后, 将该螺钉57b拧入加强连接部件56的螺钉螺合孔部56b。同样,使螺钉57c通过合叶部件 17b的螺钉插通孔部17b3与前分隔部件10的螺钉插通孔部10b。然后,将该螺钉57c拧入 加强连接部件56的螺钉螺合孔部56c。
[0065] 由此,合叶部件17b就固定于前分隔部件10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连接部分。 在该情况下,合叶部件17b将其一部分固定于纵加强部件51。即,铰链部17b经由加强连接 部件56将其一部分连接于纵加强部件51。另外,上侧的合叶部件17a以及18a,在顶壁用 绝热面板28的上面侧,通过螺钉固定于上部加强部件52的左右的角部、即中间板部52a与 左右板部52b、52c的连接部附近。
[0066] 在前分隔部件10的背侧设有合成树脂制的分隔背盖58。在将前分隔部件10安 装于加强连接部件56之前,分隔背盖58预先设置于加强连接部件56。在该情况下,在加 强连接部件56上设有螺钉插通孔部56e。在螺钉插通孔部56e中插有沉头螺钉9。然后, 被插入螺钉插通孔部56e的沉头螺钉9被拧入在加强连接部件56的背侧配置的分隔背盖 58中。然后,将前分隔部件10安装于加强连接部件56。由此,分隔背盖58经由加强连接 部件56而固定于前分隔部件10。
[0067] 接下来,对于前分隔部件11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连接部分以及前分隔部件 11与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连接部分,以前分隔部件11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连接部 分为代表,参照图14以及图15进行说明。另外,前分隔部件11与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 连接部分构成为与前分隔部件11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连接部分左右对称。
[0068] 纵加强部件51,在与前分隔部件11的连接部切除了图10所示的内侧板部51c的 一部分,形成为L字形状。另外,外板30B,也在与前分隔部件11的连接部切除了图10所示 的内侧延伸部30b3。而且,跨过纵加强部件51的背面与前分隔部件11的背面设有加强接 触部件61。前分隔部件11经由加强接触部件61连接于纵加强部件51。
[0069] S卩,在外板30B的中间部30b2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30η。而且,在纵加强部件51 的中间板部51b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51b2。进而,加强接触部件61形成有3个螺钉螺合 孔部61a、61b、61c与凹陷成盘状的凹陷部61d。在凹陷部61d的底部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 61e。另外,在前分隔部件11上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11a、lib。
[0070] 在该情况下,首先,将加强接触部件61配置于纵加强部件51以及前分隔部件11 的背侧。然后,将螺钉62a插入外板30B的螺钉插通孔部30η以及纵加强部件51的螺钉插 通孔部51b2中。然后,将该螺钉62a拧入加强接触部件61的螺钉螺合孔部61a。同样,将 螺钉62b插入前分隔部件11的螺钉插通孔部11a,并将螺钉62c插入前分隔部件11的螺 钉插通孔部lib。然后,将螺钉62b拧入加强接触部件61的螺钉螺合孔部61b,并且将螺钉 62c拧入加强接触部件61的螺钉螺合孔部61c。由此,前分隔部件11与纵加强部件51通 过加强接触部件61而相互固定。
[0071] 在前分隔部件11的背侧设有合成树脂制的分隔背盖63。在将前分隔部件11安装 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时,分隔背盖63预先设置于加强接触部件61。在该情况下,在加强 接触部件61上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61e。在螺钉插通孔部61e中插有盘螺钉64。然后,被 插入螺钉插通孔部61e的盘螺钉64被拧入在加强接触部件61的背侧配置的分隔背盖63。 然后,将前分隔部件11安装于加强接触部件61。由此,分隔背盖63经由加强接触部件61 而固定于前分隔部件11。
[0072] 另外,分隔背盖63由设置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支撑器具65支撑。如图15 所示,支撑器具65为例如合成树脂制的,一体地具有突出部65a和延伸部65b、65c。突出部 65a构成为矩形的块状。突出部65a具有螺钉插通孔部65d与沉头部65e。螺钉插通孔部 65d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突出部65a而形成圆形。螺钉插通孔部65d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稍 长的长孔状。沉头部65e,其内径比螺钉插通孔部65d的内径大,并形成为从突出部65a的 下侧的面向上方凹陷直至突出部65a的厚度的中途部分。
[0073] 延伸部65b、65c构成为从突出部65a的水平方向的端部该情况下为内板31B侧的 端部向上下方向延伸出的矩形的板状。延伸部65b、65c的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比突出部 65a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小。另外,在内板31B上形成有孔部31k。孔部31k形成为以 比突出部65a稍大并且比延伸部65b、65c的外形小的矩形状贯穿内板31B。
[0074] 在组装起了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时,支撑器具65被设置于内板31B。在该情况 下,支撑器具65的突出部65a,相对于内板31B的孔部31k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内侧 通向外侧、即从真空绝热面板32侧通向箱内侧。而且,粘接剂等设置于延伸部65b、65c与 内板31B之间、以及延伸部65b、65c与真空绝热面板32之间。由此,支撑器具65,在延伸部 65b、65c由内板31B与真空绝热面板32夹持的状态下,粘接而固定于内板31B以及真空绝 热面板32。
[0075] 分隔背盖63具有被支撑部63a。被支撑部63a处于分隔背盖63下部且由与支撑 器具65相对应的部分从下方向上方凹陷而形成的。被支撑部63a具有从下侧向上侧形成 的螺钉螺合孔部63b。支撑器具65的突出部65a进入到被支撑部63a。而且,在被支撑部 63a的螺钉螺合孔部63b中拧入了插在螺钉插通孔部65d中的螺钉66。由此,由设置于分 隔背盖63下部的被支撑部63a对支撑器具65进行支撑,分隔背盖63由螺钉66固定于支 撑器具65。
[0076] 设定分隔背盖63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以使得在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与右 侧壁用绝热面板27之间预先产生间隙G。即,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 27,以图6所示的绝热箱2的外侧的宽度尺寸Hs为基准而组装。在该情况下,在左侧壁用 绝热面板26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产生的厚度尺寸的偏差,通过使绝热箱2的内侧的 宽度尺寸Hu变化而吸收。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允许在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的制造过 程中产生的该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的偏差。
[0077] 在该情况下,若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变为允许范围的最大值, 则绝热箱2的内侧的宽度尺寸Hu变为最小值。设定分隔背盖63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以使得即使在该绝热箱2的内侧的宽度尺寸Hu为最小值的情况下也会产生间隙G。但是, 该间隙G很小。在该间隙G中,也可以插入软性带等绝热材料。
[0078] 接下来,对设置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搁板支撑部件40、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 件41、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以及第二轨道用安装部件44进行说 明。
[0079] 如图16、图17所示,搁板支撑部件40具有多个突出部40a、40b、延伸部40c。延伸 部40c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板状。突出部40a、40b形成为朝向上方的钩状,从 延伸部40c的左右的两端部向箱内侧突出。突出部40a由左右二个突出部40a形成一对。 同样地,突出部40b由左右二个突出部40b形成一对。突出部40b设置于突出部40a的下 方。在该情况下,搁板支撑部件40是从例如金属制的板冲切出突出部40a、40b以及延伸部 40c、然后将突出部40a、40b弯折而构成的。在该搁板支撑部件40的钩状的突出部40a、40b 载置未图示的搁板。
[0080] 在内板31B上上下分离地形成有孔部31a、31b。孔部31a、31b是分别以能够使一 对突出部40a、40b进入的形状的矩形贯穿内板31B而形成的。搁板支撑部件40的突出部 40a、40b,从内板31B的背面侧插入孔部31a、31b而向内板31B的表面侧突出。延伸部40c 被粘接于内板31B的背面且孔部31a、31b的周边部。如图5所示,设置有延伸部40c的内 板31B,其背面粘接于真空绝热面板32。这样,如图16所示,搁板支撑部件40,在延伸部40c 夹入内板31B与真空绝热面板32之间的状态下被固定。
[0081] 如图3所示,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兼作为加强部件安装部,设置于冷藏室底 板8的下侧。如图18、图19所示,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作为整体构成为在前后方向 上较长地延伸的长条状。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 一体地具有突出部41a、延伸部41b和 卡合部41c。这些突出部41a、延伸部41b、卡合部41c通过例如将金属板弯折而一体地形 成。延伸部41b形成为与内板31B平行即大致垂直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的板状。突 出部41a是从延伸部41b的上边缘部向箱内侧大致水平地弯折而形成的。卡合部41c是从 延伸部41b的下边缘部向箱内侧大致水平地弯折、进而其箱内侧的端部向下方大致垂直地 弯折而形成的。在该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中,从突出部41a到延伸部41b的纵剖面形 成为L字状。即,突出部41a与延伸部41b连续,以使得其纵剖面成为L字状。另外,冷藏 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的纵剖面作为整体形成为箱内侧开放的槽形状。
[0082] 如图19所示,在突出部41a上形成有多个配置孔部41d和多个螺钉插通孔部41e。 配置孔部41d为沿着突出部41a的长尺寸方向的、即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状的连结用孔 部。螺钉插通孔部41e是包括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的连结用孔部。另外,如图18所示, 在内板31B上形成有孔部31d、31e。孔部31d、31e形成为槽状。在孔部31d中从内板31B 的背侧插入有突出部41a。在孔部31e中从内板31B的背侧插入有卡合部41c。而且,冷藏 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的延伸部41b,在由内板31B的背面与真空绝热面板32夹持的状态 下,粘接于内板31B的背面与真空绝热面板32。在该情况下,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通 过卡合部41c与孔部31e卡合,而提高相对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安装强度。
[0083] 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设置成与左右的内板31B、31C相对而成对。在左右的 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41连结有桥状加强部件71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桥状加强 部件71是例如将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金属板的两端部向上方弯折而构成的。桥 状加强部件71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设置于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41的前后方向的 中央部分。在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4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螺钉插通孔部41e 中,从下方插有螺钉72。该螺钉72被拧入桥状加强部件71。由此,桥状加强部件71的两 端部固定于左右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41。这样一来,左右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 41、41通过桥状加强部件71而相互连结。
[0084] 在该情况下,螺钉插通孔部41e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因此,桥状加强部 件71能够相对于左右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调整连结位置。因此,即使在左右侧壁 用绝热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上具有偏差,桥状加强部件71也能够相对于左右的冷藏室底 板用安装部件41良好地安装。
[0085] S卩,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是以图6所示的绝热箱2的外侧的宽度尺寸Hs为 基准而组装起来的。在该情况下,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的偏差通过使绝 热箱2的内侧的宽度尺寸Hu变化来吸收。为了与绝热箱2的内侧的宽度尺寸Hu的变化相 对应,螺钉插通孔部41e形成为比螺钉72的径大地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由此,能够 与绝热箱2的内侧的宽度尺寸Hu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桥状加强部件71相对于冷藏室底板 用安装部件41的安装位置。而且,桥状加强部件71,在调整了相对于左右的冷藏室底板用 安装部件41、41的安装位置后,通过螺钉72相对于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更坚固地连 结。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向弯曲方向变形。
[0086] 冷藏室底板8具有从下面侧向下方突出的未图示的卡合突起。冷藏室底板8配置 成该卡合突起从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的上方嵌入配置孔部41d。在该情况下,重量比 较重的压缩机36设置于绝热箱2的后部附近。与此相对,桥状加强部件71设置于绝热箱 2的前部附近。因此,桥状加强部件71有助于绝热箱2中的前后的重量的均等化。
[0087] 如图5所示,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在蔬菜室4的左右侧方且在前后方向上设有 二个。参照图20、图21对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进行说明。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包括 例如金属制的板,且构成为一体地具有突出部42a、延伸部42b、上侧卡合部42c和下侧卡合 部42d。突出部42a形成为从内板31B向箱内侧突出且箱内侧的底封闭的大致圆筒形。在 该情况下,突出部42a形成为接近碗状的圆筒形。
[0088] 延伸部42b形成为从突出部42a的下摆向周围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上侧卡合 部42c,在延伸部42b的上部且延伸部42b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设有一个。上侧卡合部 42c向上方突出成L字状。即,上侧卡合部42c弯折成从延伸部42b的上端部分向箱内侧 突出,进而其突出的顶端部分向上方弯折。下侧卡合部42d,在延伸部42b的下部且延伸部 42b的前后方向上设有二个。下侧卡合部42d弯折成从延伸部42b的下端部分向箱内侧突 出的方式。在突出部42a上形成有螺钉螺合孔部42e。
[0089] 在内板31B上,按圆形贯穿内板31B而形成有孔部31f。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 的突出部42a,从内板31B的背侧插入孔部31f而从孔部31f向箱内侧突出。另外,在内板 31B上形成有上侧卡合孔部31g以及下侧卡合孔部31h。上侧卡合孔部31g以及下侧卡合 孔部31h是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槽状贯穿内板31B而形成的。上侧卡合孔部31g在孔部 31f的上方形成有一处。下侧卡合孔部31h在孔部31f的下方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有二处。
[0090] 在该情况下,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相对于内板31B的安装如下所述那样进行。 首先,将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的上侧卡合部42c从内板31B的背面侧插入到上侧卡合孔 部31g。然后,一边以上侧卡合部42c为轴使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向内板31B侧旋转,一 边将突出部42a插入到孔部31f并且将下侧卡合部42d插入到下侧卡合孔部31h。此时,在 延伸部42b与内板31B的背面之间涂布有粘接剂,由此延伸部42b粘接于内板31B的背面。 另外,延伸部42b也通过粘接剂等粘接于真空绝热面板32。这样,延伸部42b,在由内板31B 与真空绝热面板32夹持的状态下,通过粘接而固定于内板31B以及真空绝热面板32。
[0091] 如图21所示,在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上安装有轨道45。轨道45在前后方向上 延伸,对安装于蔬菜室4的门19的背侧的未图示的支撑框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导向。 通过将螺钉拧入形成于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的突出部42a的螺钉螺合孔部42e,固定了 轨道45。
[0092] 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兼作为加强部件安装部,如图3所示,设置为在绝热分隔壁9 的附近在该情况下为绝热分隔壁9的下侧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形态。参照图22、图23对 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进行说明。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与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同样 地构成。即,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由例如金属板形成为整体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 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具有突出部43a、延伸部43b和卡合部43c。这些突出部43a、延伸部 43b和卡合部43c通过例如对金属板进行弯折而一体地形成。
[0093] 延伸部43b形成为与内板31B平行即大致垂直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板状。 突出部43a是从延伸部43b的上边缘部向箱内侧大致水平地弯折而形成的。卡合部43c是 从延伸部43b的下边缘部向箱内侧大致水平地弯折、进而将其箱内侧的端部向下方大致垂 直地弯折而形成的。在该情况下,从突出部43a到延伸部43b的纵剖面形成为L字状。艮P, 突出部43a与延伸部43b连续以使得其纵剖面成为L字状。另外,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的 纵剖面为形成为整体是箱内侧开放的槽形状。
[0094] 在突出部43a上形成有多个配置孔部43d。配置孔部43d为沿着突出部43a的长 条方向的、即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状的连结用孔部。另外,在内板31B上形成有孔部31i、 31j。孔部31i、31j形成为槽状。在孔部31i中,从内板31B的背侧插入有突出部43a。在孔 部31 j中从内板31B的背侧插入有卡合部43c。而且,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的延伸部43b, 在由内板31B的背面与真空绝热面板32夹持的状态下,粘接于内板31B的背面与真空绝热 面板32。在该情况下,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的卡合部43c与孔部31 j卡合。由此,分隔壁 用安装部件43相对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的安装强度提高。
[0095] 如图23所示,绝热分隔壁9在外框部9a的内部具有聚氨酯泡沫等绝热材料%。 在外框部9a -体地形成有突起部9c。突起部9c形成为从外框部9a的左右两端的下侧面 向下方突出的圆柱形。另外,在图23中,仅图示了左侧端部的突起部9c。突起部9c被插入 而卡合于安装于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的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的配置孔部43d。由 此,绝热分隔壁9设置于绝热箱2以将绝热箱2的内部在上下方向上分隔开。在该情况下, 绝热分隔壁9兼作为桥状加强部件。
[0096] 与分隔背盖63同样地,考虑到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 厚度尺寸的偏差,绝热分隔壁9的左右长度被设定为产生间隙G的长度尺寸。另外,出于同 样的原因,配置孔部43d的左右方向的内径尺寸被设定得比绝热分隔壁9的突起部9c的左 右方向上的外径尺寸稍大。由此,绝热分隔壁9能够调整与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相对的连 结位置。
[0097] 如图3所示,第二轨道用安装部件44在主冷冻室7的左右侧方在前后方向上设有 二个。第二轨道用安装部件44为与所述第一轨道用安装部件42同样的构成,同样地安装 于内板31B。另外,在间隙G中也可以适当插入软性带等绝热材料。
[0098] 由此,绝热箱2具有作为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冷藏 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设置于在绝热箱2的箱内相对的内板31B、31C的相对内面。一对冷 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由桥状加强部件71连结。即,桥状加强部件71的一端部连结于一 个在该情况下为左侧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桥状加强部件71的另一端部连结于另 一个在该情况下为右侧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由此,作为绝热壁的左右侧壁用绝热 面板26、27通过桥状加强部件71而相互牵拉。即,在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相对于要 向外侧弯曲的变形而作用有将其向与该变形相反侧即箱内侧拉伸的力。因此,对于左右侧 壁用绝热面板26、27,可抑制其向外侧弯曲而变形。
[0099] 在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小于等于35mm的情况下,通过冷藏室底 板用安装部件41以及桥状加强部件71抑制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向弯曲方向的变形 特别有效。在本实施方式中,真空绝热面板32的厚度尺寸为20mm,外板30B与内板31B的 厚度尺寸的合计为1. 5_。因此,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的整体厚度尺寸为21. 5_,为 更为有效的小于等于25mm的厚度尺寸。
[0100] 另外,各绝热面板25?29通过具有真空绝热面板32而谋求薄型化。在这里,左 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形成绝热箱2的前面的开口,所以其前端边缘部不会与其他部件 连结。因此,如果单纯减薄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则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变得 容易弯曲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由桥状加强部件71而连结。 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向弯曲方向变形,有助于左右侧壁用绝 热面板26、27的薄型化。
[0101]另外,绝热箱也可以在外板即外箱与内板即内箱之间填充有聚氨酯泡沫。该构成 的绝热箱在绝热壁的薄壁化时也很有帮助。
[0102] 如图3、图18、图19所示,在绝热箱2内,设有作为板部件的冷藏室底板8与作为 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冷藏室底板8为有别于绝热箱2的部 件,将箱内上下分隔开。在冷藏室底板8上配置储藏品。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在内 板31B、31C相对的内侧的面上设置于冷藏室底板8的左右端部的附近且冷藏室底板8的下 侦k而且,桥状加强部件71的两端部分连结于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由此,不会由于 该桥状加强部件71而压缩了储藏品的储藏空间。
[0103] 抑制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在冷藏室底板8部分向外侧弯曲那样变形。因此, 抑制在冷藏室底板8与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之间,由于这些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 27弯曲而产生间隙。
[0104] 桥状加强部件71构成为细长的棒状。桥状加强部件71,在左右相对的左侧壁用绝 热面板26的内板31B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内板31C上至少设置于前后方向的大致 中间部。由此,能够在可预测向弯曲方向的变形变大的内板31B、31C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 固定内板31B、31C。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内板31B、31C向弯曲方向变形。
[0105] 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除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通过所述桥状加强部件71连 结之外,后部通过后壁用绝热面板25连结,前部由前分隔部件10连结。因此,能够更有效 地抑制这些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向弯曲方向变形。
[0106] 另外,桥状加强部件71并不限定于细长的棒状,也可以设为前后都宽的构造。 [0107] 另外,如图3、图22、图23所示,在绝热箱2内,设有绝热分隔壁9和作为一对加强 部件安装部的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绝热分隔壁9为有别于绝热箱2的部件,将箱内上下 分隔开。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在内板31B、31C的相对内面内设置于绝热分隔壁9的左右 端部的附近。由此,在一对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上连结有绝热分隔壁9,所以能够将绝热分 隔壁9作为桥状加强部件而利用。因此,通过绝热分隔壁9也能够抑制左右侧壁用绝热面 板26、27弯曲变形。
[0108] 而且,通过绝热分隔壁9抑制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向外侧弯曲那样地变形。 由此,抑制由于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弯曲而在绝热分隔壁9与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 26、27之间产生间隙。
[0109] 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通过桥状加强部件71以及绝热分隔壁9这二个部件 连结,所以可更有效地抑制向弯曲方向变形。另外,为了抑制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向 弯曲方向变形,只要具有桥状加强部件71以及绝热分隔壁9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即可。
[0110] 作为加强部件安装部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以及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包括 有别于内板31B、31C的部件。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 一体地具有突出部41a和以从该 突出部41a下垂的方式延伸出的延伸部41b。而且,突出部41a与延伸部41b连续以使得纵 剖面成为L字状。在内板31B、31C上形成有孔部31d。而且,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的 延伸部41b粘接于内板31B、31C的背面的孔部31d的周边部与真空绝热面板32。另外,突 出部41a从孔部31d向箱内侧突出。由此,能够将有别于内板31B、31C的冷藏室底板用安 装部件41坚固地安装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
[0111] 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除了突出部41a,还包括在延伸部41b的下端部大致水 平地伸出的卡合部41c。该卡合部41c也从内板31B、31C的背侧插入并卡合于在内板31B、 31C上形成的孔部31e。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相对于左侧壁用绝 热面板26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安装强度。
[0112] 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也为与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同样的构成,所以起到同 样的效果。
[0113] 如图23所示,在作为加强部件安装部的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的突出部43a上,形 成有作为连结用孔部的配置孔部43d。在作为桥状加强部件的绝热分隔壁9的两端部上形 成有突起部9c。突起部9c插入而卡合于配置孔部43d。因此,绝热分隔壁9能够不使用螺 钉等地与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连结。
[0114] 压缩机36设置于绝热箱2的上部后部。而且,桥状加强部件71设置得比压缩机 36靠前侧。即,重量比较重的压缩机36设置于绝热箱2的后部,另一方面,桥状加强部件 71设置于绝热箱2的前部。因此,该桥状加强部件71有助于绝热箱2上的前后方向上的重 量的均等化。
[0115] 如图18所示,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的螺钉插通孔部41e形成为在左右方向 上较长的长孔。由此,桥状加强部件71能够相对于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调整左右方 向的连结位置。因此,即使在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上产生了偏差的情况 下,也能够将桥状加强部件71良好地安装于左右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41。
[0116] 如图23所示,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的配置孔部43d的左右方向的内径尺寸设定 得比绝热分隔壁9的突起部9c的左右的宽度方向的外径尺寸稍大。因此,即使在左右侧壁 用绝热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上产生了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绝热分隔壁9良好地安装 于左右的分隔壁用安装部件43。
[0117] 由有别于绝热箱2且将箱内上下分隔开的绝热分隔壁9,构成桥状加强部件。因 此,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27由绝热分隔壁9相互连结相互牵拉,由此可抑制向外侧弯曲 那样地变形。
[0118] (第二实施方式)
[0119] 接下来,参照图24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1包括冷藏室 底板用安装部件81。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81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 部件41。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81为例如金属制的,构成为一体地具有突出部81a与延伸 部81b、81c。突出部81a形成为面向大致水平方向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板状。延伸 部81b、81c为从突出部81a的基端部起连续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矩 形板状,呈直角地面向突出部81a。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81形成为从突出部81a到延伸 部81b以及延伸部81c的纵剖面为T字状。在突出部81a上形成有螺钉插通孔部81d。该 螺钉插通孔部81d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螺钉插通孔部41e。
[0120]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81,与仅由突出部81a与延伸部81b、 或突出部81a与延伸部81c构成为L字状的相比,能够提高相对于左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6、 27的安装强度。
[0121] (第三实施方式)
[0122] 接下来,参照图25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内板31B、 31C上,一体地形成有作为加强部件安装部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83。在该情况下,内板 31B、31C不是分开的部件,而是通过真空成型等形成的一体成型品即模具成型品。而且,在 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83上形成有螺钉螺合孔部83a。另外,在桥状加强部件84上形成有 螺钉插通孔部84a。螺钉插通孔部84a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在螺钉插通孔部 84a中,从桥状加强部件84的上侧插有螺钉72。而且,该螺钉72被拧入螺钉螺合孔部83a。 由此,桥状加强部件84固定于冷藏室底板用安装部件83。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能够谋求 部件个数的削减。
[0123] (第四实施方式)
[0124] 接下来,参照图26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下述方面与第 一实施方式不同。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绝热箱2的外箱是将分割开的多个外板组合起来 而构成的,在该情况下,该多个外板为后壁用绝热面板25的外板30A、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 的外板30B、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的外板30C、顶壁用绝热面板28的外板30D和底壁用绝 热面板29的外板30E。与此相对,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绝热箱2的外箱中,构成该绝热箱2的 外箱的外板中的、与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和底壁用绝热面板29相对 应的部分的外板,由一块外板85构成。
[0125] 在这里,冷藏室底板8也可以设为兼作为桥状加强部件的构成。由此,通过冷藏室 底板8,能够抑制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以及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向弯曲方向变形。另外, 搁板支撑部件40也可以设为兼作为加强部件安装部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搁板支 撑部件40所支撑的搁板设为桥状加强部件。
[0126]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绝热箱2分割为后、左右、上下的各壁部、即后壁用绝 热面板25、左侧壁用绝热面板26、右侧壁用绝热面板27、顶壁用绝热面板28和底壁用绝热 面板29。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将后壁部与上壁部设为一个壁部并在其上连 接左壁部、右壁部的形态,另外,分割形态也可以适当变更。在该情况下,真空绝热面板可以 设为与各壁部相对应的平板状,也可以设为遍及多个壁部而弯折的形态。
[0127] 另外,绝热箱的各壁部也可以在外板与内板之间适当配置真空绝热面板与聚氨酯 泡沫等。
[0128] 另外,作为绝热箱的绝热材料,也可以代替真空绝热面板而使用聚氨酯泡沫。
[0129] 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的冰箱,包括:绝热箱,其构成为箱状,在构成箱外侧的面 的外板与构成箱内侧的面的内板之间具有绝热材料;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分别设置于在 所述箱内相对的一对内板;和桥状加强部件,其一端部连结于所述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中 的一个加强部件安装部,并且另一端部连结于另一个加强部件安装部。由此,能够抑制绝热 箱的壁向外侧鼓出。
[0130]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 无意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 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更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 或主旨内,并且包含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冰箱,其中,包括: 绝热箱,其构成为箱状,且在构成箱外侧的面的外板与构成箱内侧的面的内板之间具 有绝热材料; 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其分别设置于在所述箱内相对的一对内板;和 桥状加强部件,其一端部连结于所述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中的一个加强部件安装部, 且另一端部连结于另一个加强部件安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包括有别于所述绝热箱且将所述箱内上下分隔开并且供配置储藏品的板部件; 所述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内板的所述箱内侧的面上的所述板部 件的左右端部附近并且在该板部件的下侧,通过所述桥状加强部件相互连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作为所述桥状加强部件,包括有别于所述绝热箱且将所述箱内上下分隔开的绝热分隔 壁; 所述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内板的所述箱内侧的面上的所述绝热 分隔壁的左右端部附近,通过所述桥状加强部件相互连结。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桥状加强部件,在左右相对的所述内板上至少设置于前后方向的中间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绝热箱具有真空绝热面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所述内板上形成有孔部; 所述加强部件安装部是有别于所述内板的部件,并具有从所述内板的背侧通过所述孔 部而向所述箱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和在所述内板的背侧且从所述突出部延伸出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粘接于所述内板的背面的孔部周边部与所述真空绝热面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安装部为金属制的,并构成为一体地具有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延伸部,从 所述突出部到所述延伸部的截面为L字状。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安装部为金属制的,并构成为一体地具有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延伸部,从 所述突出部到所述延伸部的截面为T字状。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所述加强部件安装部的突出部形成有连结用孔部; 在所述桥状加强部件的两端部形成有插入并卡合于所述连结用孔部的突起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桥状加强部件,在与所述一对加强部件安装部的连结处能够调整在左右方向上的 位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所述绝热箱的上部后部具有压缩机; 所述桥状加强部件设置得比所述压缩机靠前侧。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桥状加强部件包括有别于所述绝热箱且将所述箱内上下分隔开并且供配置储藏 品的板部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桥状加强部件包括有别于所述绝热箱且将所述箱内上下分隔开的绝热分隔壁。
【文档编号】F25D23/06GK104105933SQ201280059801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石桥郁夫, 佐伯友康, 安部昌则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