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204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冷冻室、冷藏室、冷藏循环风道和冷冻循环风道、制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冷藏循环风道包括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回风道,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回风道连通冷藏室和制冷循环系统的蒸发器;靠近冷藏送风道入口处设置有冷藏风机;冷冻循环风道包括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连通冷冻室和蒸发器,靠近冷冻送风道入口处设置有冷冻风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冷藏风机、冷冻风机以及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的开启或关闭,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本发明中,设置独立的冷藏循环风道和冷冻循环风道,可以通过独立的冷藏循环风道对冷藏室进行独立送风控制,可以通过独立的冷冻循环风道对冷冻室进行独立送风控制。
【专利说明】冰箱【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冰箱的送风系统主要由冷冻室蒸发器、冷冻室风扇、冷藏送风道和冷冻送风道组成,通过冷冻室风扇将经过蒸发器的冷空气分别送到冷藏送风道和冷冻送风到,进而将冷空气分别送到冷藏室和冷冻室内,实现冰箱的冷藏和冷冻功能。在冷藏送风道内设置有冷藏风门,通过冷藏风门调节冷藏送风道的截面积大小,调节进入冷藏室和冷冻室的风量大小,当通过冷藏风门将冷藏送风道的截面积调小时,则进入冷藏室内的风量减小,而进入冷冻室的风量增大,冷藏风门通过调节进入冷藏室和冷冻室的风量分配,从而调节冷藏室温度和冷冻室温度。
[0003]综上可看出,现有的单风扇风道结构冰箱,只能通过冷藏风门结构来调节冷藏送风道截面面积,从而控制冷藏室和冷冻室风量分配,由于冷藏风门调节风量的比例有限,且只能控制冷藏送风道的截面面积的大小,因而不能单独控制冷藏室或冷冻室的温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冰箱不能单独控制冷藏室或冷冻室的温度的技术缺陷。
[000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冰箱,包括冷冻室、冷藏室、冷藏循环风道和冷冻循环风道、制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
[0006]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包括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回风道,所述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回风道连通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蒸发器;靠近所述冷藏送风道入口处设置有冷藏风机;
[0007]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包括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所述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连通所述冷冻室和蒸发器,靠近所述冷冻送风道入口处设置有冷冻风机;
[0008]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冷藏风机、冷冻风机以及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的开启或关闭,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
[0009]如上所述的冰箱,优选地,通过隔板将所述冷冻室隔设出蒸发器室,所述蒸发器、冷冻风机和冷藏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室或与所述蒸发器室相连通的空间内。
[0010]如上所述的冰箱,优选地,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包括冷冻出风口和冷冻回风口 ;
[0011]所述冷冻出风口和冷冻回风口与所述蒸发器室连通;所述冷藏出风口和冷藏回风口与所述蒸发器室连通。
[0012]如上所述的冰箱,优选地,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包括冷藏出风口和冷藏回风口 ;
[0013]所述冷藏出风口与蒸发器室连通,所述冷藏回风口与蒸发器室连通。
[0014]如上所述的冰箱,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为翅片蒸发器。
[0015]如上所述的冰箱,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化霜加热丝。[0016]如上所述的冰箱,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冷藏传感器、冷冻传感器和化霜传感器;
[0017]所述冷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所述冷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冻室内,所述化霜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
[0018]所述冷藏传感器、冷冻传感器和化霜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冷冻风机、冷藏风机、化霜加热丝和压缩机连接;
[0019]所述主控板用于根据所述冷藏传感器、冷冻传感器和化霜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冷藏风机、冷冻风机、化霜加热丝和压缩机工作。
[0020]如上所述的冰箱,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用于显示该冰箱的运行状态。
[0021]如上所述的冰箱,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熔断丝,所述熔断丝串联在所述化霜加热丝的电路上。
[0022]如上所述的冰箱,优选地,所述冷冻室设置在所述冷藏室上方。
[0023]本发明提供的冰箱,设置独立的冷藏循环风道和冷冻循环风道,可以通过独立的冷藏循环风道对冷藏室进行独立送风控制,可以通过独立的冷冻循环风道对冷冻室进行独立送风控制,使得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控制更精确、温度范围更广,该冰箱能够实现更多制冷功能,以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在冷藏单独送风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冰箱的左视图;
[00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在冷冻单独送风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7]图4为图3所示的冰箱的左视图;
[002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冷冻室;2-冷藏室;3-冷藏循环风道;
[0032]4-冷冻循环风道; 5-制冷循环系统; 6-控制系统;
[0033]7-冷藏风机;8-冷冻风机;11-蒸发器室;
[0034]31-冷藏送风道32-冷藏回风道; 44-冷冻出风口 ;
[0035]45-冷冻回风口; 46-冷藏出风口; 47-冷藏回风口;
[0036]51-压缩机;52-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在冷藏单独送风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冰箱的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在冷冻单独送风状态下的主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冰箱的左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38]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包括冷冻室1、冷藏室2、冷藏循环风道3和冷冻循环风道4、制冷循环系统5和控制系统6。
[0039]冷藏循环风道3包括冷藏送风道31和冷藏回风道32,冷藏送风道31和冷藏回风道32连通冷藏室2和制冷循环系统5的蒸发器52 ;冷藏送风道31的入口处设置有冷藏风机7。冷藏风机7可以设置在冷藏送风道31的入口处,可以提高冷藏风机7的送风效率。当然,冷藏风机7也可以设置在与冷藏送风道31入口处具有一定距离的位置。
[0040]冷冻循环风道4包括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连通冷冻室I和蒸发器52,靠近冷冻送风道入口处设置有冷冻风机8。冷冻风机8可以设置在冷冻送风道的入口处,可以提高冷冻风机8的送风效率。当然,冷冻风机8也可以设置在与冷冻送风道入口处具有一定距离的位置。
[0041]控制系统6用于控制冷藏风机7、冷冻风机8以及制冷循环系统5中的压缩机51的开启或关闭,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
[0042]本实施例中,冷藏循环风道3和冷冻循环风道4共用一个蒸发器52,可以通过隔板将冷冻室I隔设出蒸发器室U,蒸发器52、冷冻风机8和冷藏风机7设置在蒸发器室11与蒸发器室11相连通的空间内。
[0043]冷冻循环风道4可以包括冷冻出风口 44和冷冻回风口 45。冷冻出风口 44和冷冻回风口 45与蒸发器室11连通。
[0044]冷藏循环风道3包括冷藏出风口 46和冷藏回风口 47 ;冷藏出风口 46与蒸发器室11连通,冷藏回风口 47与蒸发器室11连通。
[0045]具体地,蒸发器52可以为翅片蒸发器。冷冻室I可以设置在冷藏室2的上方,冷冻室I也可以设置在冷藏室2的下方。如图6所示,制冷循环系统5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51、冷凝器54、毛细管53和蒸发器52,蒸发器52为制冷部件,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制冷循环系统6中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0046]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设置独立的冷藏循环风道和冷冻循环风道,可以通过独立的冷藏循环风道对冷藏室进行独立送风控制,可以通过独立的冷冻循环风道对冷冻室进行独立送风控制,使得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控制更精确、温度范围更广,该冰箱能够实现更多制冷功能,以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0047]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地,可以蒸发器上设置有化霜加热丝66。
[0048]如图5所示,控制系统6可以包括主控板61、冷藏传感器62、冷冻传感器63和化霜传感器64 ;冷藏传感器62设置在冷藏室2内,冷冻传感器63设置在冷冻室I内,化霜传感器64设置在蒸发器52上;冷藏传感器62、冷冻传感器63和化霜传感器64与主控板61连接;主控板61与冷冻风机8、冷藏风机7、化霜加热丝66和压缩机51连接。
[0049]主控板61用于根据冷藏传感器62、冷冻传感器63和化霜传感器64的检测信号,控制冷藏风机7、冷冻风机8、化霜加热丝66和压缩机51工作。
[0050]进一步地,控制系统6还包括显示板65,显示板65与控制板61连接,用于显示该冰箱的运行状态,显示板65上可以设置冷冻温度按钮和冷藏温度按钮,分别显示冷冻室I的温度和冷藏设2的温度,并且可以调整冷冻室I和冷藏室2的温度。控制系统6还包括熔断丝67,熔断丝67串联在化霜加热丝66的电路上。
[0051]本实施例中,该冰箱具有两个独立的送风循环,一个是冷藏送风循环,另一个冷冻送风循环。
[0052]如图1和2所示,冷藏送风循环工作时,冷空气经冷藏风机7吹往冷藏送风道31再进入冷藏出风口 46,通过冷藏室2后再由冷藏回风口 47经过冷藏回风道32回到蒸发器52。
[0053]如图3和4所示,冷冻送风循环工作时,冷空气经冷冻风机8通过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出风口 44直接吹到冷冻室I内,再由冷冻回风口 45和冷冻回风道回到蒸发器52。
[0054]下面具体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能实现的几种工作模式。
[0055]第一种模式:正常制冷时,主控板61控制压缩机51运转,主控板61控制冷藏风机7和冷冻风机8同时打开,通过冷冻循环风道4和冷藏循环风道3分别给冷冻室I和冷藏室2送风,达到同时制冷效果。当冷冻传感器63达到设定温度后,主控板61控制冷冻风机8停止,当冷藏传感器62和冷冻传感器都达到设定温度时,主控板61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转。当冷藏传感器62或冷冻传感器63高于设定温度时,主控板61控制压缩机51启动。冷藏室2和冷冻室I可以独立送风,制冷效果更好。
[0056]第二种模式:当压缩机51累计运行若干时间后,主控板61控制压缩机51和冷藏风机7停止工作,冷冻风机8和压缩机51继续运行若干分钟,压缩机51停止工作,再过一段时间后,冷冻风机8也停止工作,两分钟后,主控板61控制冷藏风机7运转同时化霜加热丝66加热,实现化霜功能。当冷藏传感器62低于2度后,主控板61控制冷藏风机7停止,待化霜传感器64达到设定温度后,化霜加热丝66停止加热,化霜结束。化霜时,冷藏同时送风,可减少化霜功耗及提高冷藏室保鲜效果。
[0057]第三种模式,当冷藏传感器62温度高于10度时,主控板61控制压缩机51运行、冷冻风机8停止、冷藏风机7运转,可以实现冷藏速冷功能。当冷藏传感器62温度低于5度时,退出速冷功能,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0058]第四种模式,显示板65上设有冷藏关闭键和冷冻关闭键,当操作冷藏关闭键时,主控板61可以控制冷藏风机7停止运转,只有冷冻风机8运转,实现冷藏室2关闭功能,当操作冷冻关闭键时,主控板61控制冷冻风机8停止运转,只有冷藏风机7运转,实现冷冻室I关闭功能。可以单独控制冷藏室2或冷冻室I制冷或关闭,能实现冷藏室2或冷冻室I大范围变温
[005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冻室、冷藏室、冷藏循环风道和冷冻循环风道、制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包括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回风道,所述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回风道连通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蒸发器;靠近所述冷藏送风道入口处设置有冷藏风机; 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包括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所述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连通所述冷冻室和蒸发器,靠近所述冷冻送风道入口处设置有冷冻风机;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冷藏风机、冷冻风机以及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的开启或关闭,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通过隔板将所述冷冻室隔设出蒸发器室,所述蒸发器、冷冻风机和冷藏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室或与所述蒸发器室相连通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包括冷冻出风口和冷冻回风口 ; 所述冷冻出风口和冷冻回风口与所述蒸发器室连通;所述冷藏出风口和冷藏回风口与所述蒸发器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包括冷藏出风口和冷藏回风口 ; 所述冷藏出风口与蒸发器室连通,所述冷藏回风口与蒸发器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翅片蒸发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化霜加热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冷藏传感器、冷冻传感器和化霜传感器; 所述冷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所述冷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冻室内,所述化霜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 所述冷藏传感器、冷冻传感器和化霜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冷冻风机、冷藏风机、化霜加热丝和压缩机连接; 所述主控板用于根据所述冷藏传感器、冷冻传感器和化霜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冷藏风机、冷冻风机、化霜加热丝和压缩机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用于显示该冰箱的运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熔断丝,所述熔断丝串联在所述化霜加热丝的电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室设置在所述冷藏室上方。
【文档编号】F25D17/06GK103438641SQ201310317645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蒋继安, 刘建如, 宫久玲, 唐松志 申请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