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220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包括:筒体,用于容纳自筒体底部流入的润滑油储油器,用于控制储油器内腔压力的第一电磁阀,用于将储油器内润滑油排入冷媒气管的第二电磁阀,以及,用于将筒体底部沉积的润滑油排入储油器的第三电磁阀;其中,储油器设置于筒体底部下方;第三电磁阀的一端与筒体下部侧壁开设的与筒体内腔连通的电磁阀管口相连,另一端与储油器的侧壁设置的第一管口相连;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储油器的底部设置的第二管口相连,另一端与筒体下部侧壁设置的冷媒液管管口相连;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储油器的底部设置的第一管口相连,另一端与筒体上部侧壁设置的冷媒气管管口相连。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回油效率。
【专利说明】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空气源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节能、环保制热技术,广泛应用于热泵空调系统中。热泵空调系统通过自然能(空气蓄热)获取低温热源,经高效集热整合后成为高温热源,用来供暖或供应热水,并将由压缩机压缩的冷媒通过以水为载热体的管壳式换热器来实现换热,实现热泵空调系统的制冷及制热功能,整个热泵空调系统集热效率甚高。
[0003]图1为现有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筒体01,分别设置于筒体01顶端和底端的上端盖02和下端盖03,在筒体01上部侧壁设置的分别与筒体01内腔连通的出水管管口 04以及冷媒气管管口 05,在筒体01下部侧壁设置的分别与筒体01内腔连通的进水管管口 06以及冷媒液管管口 07,与冷媒液管管口 07接入的冷媒液管相连的电子膨胀阀08,其中,
[0004]筒体01内设置有螺旋状水管,螺旋状水管两端分别与出水管管口 04、进水管管口06相连,从进水管管口 06进入筒体01的水,经螺旋状水管从出水管管口 04流出;从冷媒液管管口 07 (或冷媒气管管口 05)进入筒体01内的冷媒,在螺旋状水管的管路与筒体01内壁形成的空间内循环,与水进行热交换后,从冷媒气管管口 05 (冷媒液管管口 07)流出。
[0005]由于,在热泵空调器运行过程中,需要润滑油对压缩机内部部件进行润滑,来防止出现机械故障,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因此,压缩机排出的流体实际是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流体。
[0006]在制冷模式下,润滑油随着冷媒从冷媒液管管口 07进入筒体01内,与水进行热交换;冷媒蒸发,从冷媒气管排出,而润滑油不能与冷媒一起蒸发排出,沉积于筒体01的底部。这样,一方面使得润滑油无法形成循环回油至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内部部件之间的磨损,影响压缩机的寿命和可靠性,降低了热泵空调器制冷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大量的润滑油沉积于筒体01的底部,会减少冷媒与螺旋状水管的接触面积,占用冷媒蒸发所需的空间,降低热泵空调器换热效率,造成制冷性能衰减。
[0007]为了减小润滑油在管壳式换热器底部的沉积,现有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孔,进行回油,但由于在制冷模式下,出水管、进水管、冷媒气管以及冷媒液管同时开通,筒体01进出口的压差较小,润滑油只能通过重力作用回油,回油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回油效率。[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包括:筒体,分别设置于筒体顶端和底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在筒体上部侧壁设置有分别与筒体内腔连通的出水管管口以及冷媒气管管口,在筒体下部侧壁设置有分别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进水管管口以及冷媒液管管口 ;其特征在于,
[0010]所述筒体下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筒体内腔连通的电磁阀管口,所述回油控制系统还包括:
[0011]储油器,设置于所述下端盖底部下方,并与所述下端盖底部形成密封空间,用于容纳经电磁阀管口流入的沉积于所述筒体底部的液态流体;
[0012]第三电磁阀,其一端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储油器的侧壁的第一管口,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管口相连,用于控制将所述筒体底部的液态流体排入所述储油器的操作;
[0013]第一电磁阀,其一端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储油器的底部的第二管口,另一端通过冷媒液管与所述冷媒液管管口相连,在制冷模式下,用于在关闭所述第三电磁阀之后,将自冷媒液管接收的由液态冷媒与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排入所述储油器;在制热模式下,用于控制将所述储油器容纳的液态流体排入冷媒液管的操作;
[0014]第二电磁阀,其一端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储油器的底部的第三管口,另一端通过冷媒气管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相连,用于在制冷模式下控制将所述储油器容纳的液态流体排入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相连的冷媒气管的操作。
[0015]较佳地,进一步包括:
[0016]毛细管,设置于所述储油器的底部的第二管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用于对流经所述毛细管的液态流体进行节流。
[0017]较佳地,进一步包括:
[0018]电子膨胀阀,设置于所述冷媒液管管口相连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连接处引出冷媒液管,用于对流经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液态流体进行流量控制。
[0019]较佳地,进一步包括:
[0020]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毛细管与所述储油器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储油器的内腔压力;
[0021]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冷媒气管管口的压力。
[0022]较佳地,所述筒体、所述上端盖以及所述下端盖形成管壳式密封空间;
[0023]在所述管壳式密封空间内,设置有螺旋状水管,螺旋状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管管口、所述进水管管口相连;
[0024]所述螺旋状水管与所述筒体内壁形成冷媒换热空间;
[0025]从所述冷媒液管管口流入所述筒体内的液态冷媒,通过所述冷媒换热空间,蒸发为气态冷媒,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流出;或,
[0026]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流入所述筒体内的气态冷媒,通过所述冷媒换热空间,冷凝为液态冷媒,从所述冷媒液管管口流出。
[0027]较佳地,所述出水管管口的数量为2,所述进水管管口的数量为2。
[0028]较佳地,[0029]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电子膨胀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冷媒换热空间,用于将从所述冷媒液管管口流入所述筒体内的液态冷媒,蒸发为气态冷媒;
[0030]在开始计时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0031]在计时到预设的第一时间时,所述第三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用于将沉积在所述筒体的底部的润滑油从所述电磁阀管口依序流经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储油器的第一管口,排入所述储油器;
[0032]在计时到预设的第二时间时,所述第三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并用于将自冷媒液管接收的由液态冷媒与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排入所述毛细管,使得所述混合流体经所述毛细管节流后从所述储油器的第二管口,排入所述储油器;
[0033]在计时到预设的第三时间时,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用于将自所述储油器的第三管口接收的润滑油排入冷媒气管;
[0034]在计时到预设的第四时间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用于阻止冷媒液管中的所述混合流体流入所述储油器;
[0035]在计时到预设的第五时间时,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用于阻止所述储油器容纳的液态流体流入冷媒气管。
[0036]较佳地,
[0037]所述第一时间根据预设的允许润滑油在所述筒体底部的沉积时间进行设定;
[0038]所述第二时间设定为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达到平衡稳定时;
[0039]所述第三时间设定为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之间的压差达到预定的压差时;
[0040]所述第四时间设定为所述储油器内的润滑油被全部排出时;
[0041]所述第五时间设定为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再次达到平衡稳定时。
[0042]较佳地,
[0043]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电子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冷媒换热空间,用于将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流入所述筒体内的气态冷媒,冷凝为液态冷媒;
[0044]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三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用于将由液态冷媒与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依序经所述筒体开设的电磁阀管口、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储油器的第一管口,排入所述储油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用于将经所述毛细管节流的所述储油器内的混合流体排入冷媒液管。
[0045]较佳地,
[0046]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电子膨胀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冷媒换热空间,用于将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流入所述筒体内的气态冷媒,冷凝为液态冷媒;
[0047]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用于阻止液态冷媒与润滑油的混合流体经所述储油器流入冷媒液管,使得所述混合流体经所述筒体设置的冷媒液管管口及所述电子膨胀阀流入冷媒液管。
[004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通过在管壳式换热器底部下端盖下方设置储油器,储油器通过第三电磁阀与管壳式换热器底部内腔连通,使得在制冷模式下,允许短时间内润滑油沉积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底部,根据预设的时间,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储油器的内腔压力,使得管壳式换热器底部沉积的润滑油能够在压差及重力的双重作用下,通过储油器有效排入冷媒气管,提高了回油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0050]图1为现有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005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005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54]现有通过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底部设置回油孔来进行回油,虽然可以减小润滑油在管壳式换热器底部的沉积,但由于现有管壳式换热器在制冷模式下,出水管、进水管、冷媒气管以及冷媒液管同时开通,筒体进出口压差较小,润滑油只能通过重力作用回油,回油效率低。
[0055]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在管壳式换热器底部下端盖下方设置储油器,储油器通过第三电磁阀与管壳式换热器底部内腔连通;本发明在制冷模式下,允许短时间内润滑油沉积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底部,根据预设的时间,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储油器的内腔压力,使得管壳式换热器底部沉积的润滑油能够在压差及重力的双重作用下,通过储油器有效排入冷媒气管,提高了回油效率。
[005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该回油控制系统包括:筒体201,分别设置于筒体201顶端和底端的上端盖202和下端盖203,在筒体201上部侧壁设置有分别与筒体201内腔连通的出水管管口 204以及冷媒气管管口 205,在筒体201下部侧壁设置有分别与筒体201内腔连通的进水管管口 206以及冷媒液管管口 207 ;其中,
[0057]筒体201下部侧壁开设有与筒体201内腔连通的电磁阀管口 ;
[0058]进一步地,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子膨胀阀208、储油器209、第一电磁阀210、第二电磁阀211、第三电磁阀212、毛细管213、第一压力传感器214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215;其中,
[0059]储油器209,设置于下端盖203底部下方,并与下端盖203底部形成密封空间,用于容纳经电磁阀管口流入的沉积于筒体201底部的液态流体;[0060]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热模式下,液态流体为由液态冷媒与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在制冷模式下,液态流体为润滑油。
[0061]第三电磁阀212,其一端连接到设置于储油器209的侧壁的第一管口,另一端与筒体201开设的电磁阀管口相连,用于控制将筒体201底部的液态流体排入储油器209的操作。
[0062]第二电磁阀211,其一端连接到设置于储油器209的底部的第三管口,另一端通过冷媒气管与冷媒气管管口 205相连,用于在制冷模式下控制将储油器209容纳的液态流体排入与冷媒气管管口 205相连的冷媒气管的操作。
[0063]毛细管213的一端连接到设置于储油器209的底部的第二管口,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210的一端相连,用于对流经毛细管213的液态流体进行节流,而且,具有一定长度的毛细管213产生的压力降可以使流经毛细管213的液态流体自身蒸发,利于增大储油器的内腔压力。
[0064]可替换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不包括毛细管213。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磁阀210的一端连接到设置于储油器209的底部的第二管口。
[0065]第一电磁阀210的另一端与电子膨胀阀208的一端相连,电子膨胀阀208的另一端通过冷媒液管与冷媒液管管口 207相连,电子膨胀阀208与第一电磁阀210的连接处引出冷媒液管;
[0066]可替换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不包括电子膨胀阀208。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磁阀210的另一端通过冷媒液管与冷媒液管管口 207相连。
[0067]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210,在制冷模式下,用于在关闭第三电磁阀212之后,将自冷媒液管接收的由液态冷媒与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排入储油器209,以增加储油器209的内腔压力;在制热模式下,用于控制将储油器209容纳的液态流体排入与冷媒气管管口 205相连的冷媒气管;电子膨胀阀208,用于对流经电子膨胀阀208的液态流体进行流量控制,维持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压差。
[0068]这样,在制冷模式下,打开第一电磁阀210后,自冷凝器接收的由液态冷媒与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通过冷媒液管分别流入电子膨胀阀208和第一电磁阀210。
[0069]第一压力传感器214,设置于毛细管213与储油器209之间,用于检测储油器209的内腔压力;
[0070]第二压力传感器215,设置于冷媒气管管口 205与第二电磁阀211之间,用于检测冷媒气管管口 205的压力;
[0071]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油器209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的方式固定在下端盖203的底部下方。
[0072]本发明实施例中,筒体201、上端盖202以及下端盖203形成管壳式密封空间,上端盖202和下端盖203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的方式与筒体201密封连接;在形成的管壳式密封空间内,设置有螺旋状水管,螺旋状水管两端分别与出水管管口 204、进水管管口 206相连,从进水管管口 206进入筒体201的水经螺旋状水管从出水管管口 204流出;
[0073]螺旋状水管与筒体201内壁形成冷媒换热空间,从冷媒液管管口 207流入筒体201内的液态冷媒,通过冷媒换热空间,蒸发为气态冷媒,从冷媒气管管口 205流出;或,
[0074]从冷媒气管管口 205流入筒体201内的气态冷媒,通过冷媒换热空间,冷凝为液态冷媒,从冷媒液管管口 207流出。
[0075]实际应用中,优选地,在筒体201上部侧壁设置的出水管管口 204的数量为2,在筒体201下部侧壁设置的进水管管口 206的数量为2 ;进一步地,在筒体201内的分别与出水管管口 204及进水管管口 206的螺旋状水管的数量为2,这样,可以增加冷媒与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泵空调器换热效率。
[0076]本发明实施例中,出水管管口 204、冷媒气管管口 205、进水管管口 206以及冷媒液管管口 207,均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方式与筒体201密封连接;
[0077]优选地,冷媒气管管口 205及冷媒液管管口 207设置为转向弯道,其中,与筒体201内腔连通的冷媒气管管口 205的一端与筒体201的轴向中心线垂直,冷媒气管管口 205的另一端与筒体201的轴向中心线平行;与筒体201内腔连通的冷媒液管管口 207的一端与筒体201的轴向中心线垂直,冷媒液管管口 207的另一端与筒体201的轴向中心线平行;这样,一方面可以有助于与出水管管口 204及进水管205作出区分,另一方面,伸出筒体201的转向弯道,便于与冷媒液管或冷媒气管连接。
[0078]在制冷模式下,电子膨胀阀208开启,并根据冷媒气管和冷媒液管的温差控制开度;液态冷媒经冷媒液管从冷媒液管管口 207流入筒体201内,通过冷媒换热空间,蒸发为气态冷媒,气态冷媒从冷媒气管管口 205中排出并经冷媒气管输出至压缩机内,液态冷媒中携带的润滑油在筒体201的底部沉积;同时,水从进水管管口 206进入螺旋状水管,与筒体201内的液态冷媒在冷媒换热空间内进行热交换后,从出水管管口 204流出;
[0079]开始计时,并在计时开始时,设置第一电磁阀210、第二电磁阀211、第三电磁阀212均处于关闭状态;
[0080]本发明实施例中,关于电子膨胀阀208如何根据冷媒气管和冷媒液管的温差控制开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81]随着运行时间的累积,管壳式换热器中润滑油不断在筒体201的底部沉积,当计时到预设的第一时间tl后,开启第三电磁阀212,则筒体201开设的电磁阀管口与储油器209连通,沉积在筒体201底部的润滑油从电磁阀管口依序流经第三电磁阀212、储油器209的第一管口,流入储油器209;
[0082]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的第一时间,可以根据不同机型的管壳式换热器预设的允许润滑油在筒体201底部的沉积时间进行设定。
[0083]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214实时检测毛细管213与储油器209的连接处的压力,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14的压力检测值达到平衡稳定时,即计时到预设的第二时间时,关闭第三电磁阀212,开启第一电磁阀210 ;
[0084]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管壳式换热器筒体201的底部沉积的润滑油不再流入储油器209时,毛细管213与储油器209的连接处的压力达到平衡稳定。
[0085]由于在制冷模式下,不断有液态冷媒经冷媒液管、电子膨胀阀208及冷媒液管管口 207进入筒体201内,因此,在开启第一电磁阀210后,流经冷媒液管的一部分液态冷媒从冷媒液管管口 207进入筒体201的同时,另一部分液态冷媒,通过第一电磁阀210,进入具有一定长度的毛细管213,经毛细管213节流后,从储油器209的第二管口进入储油器209。由于此时的第三电磁阀212及第二电磁阀211均处于关闭状态,随着冷媒不断进入储油器209内,储油器209内的压力不断增大;[0086]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14的压力检测值与第二压力传感器215的压力检测值之间的压差达到预定的压差Λ P时,即计时到预设的第三时间时,开启第二电磁阀211,则储油器209通过冷媒气管与冷媒气管管口 205连通。在压差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储油器209内的润滑油经第二电磁阀211进入冷媒气管中,与从冷媒气管管口 205排出的冷媒一起参与循环,进入压缩机内,实现压缩机的回油润滑;
[0087]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储油器209内的润滑油在压差和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快速从储油器209内排入冷煤气管中,进而进入压缩机内,实现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同时相比现有在重力作用下回油的管壳式换热器,提高了回油效率。
[0088]在润滑油从储油器209内经第二电磁阀流入冷媒气管后,在计时到预设的第四时间时,即储油器209内润滑油被全部排出时,关闭第一电磁阀210,用于阻止冷媒液管中的混合流体流入储油器209 ;
[0089]在第一压力传感器214的压力检测值再次达到平衡稳定时,即计时到预设的第五时间时,关闭第二电磁阀211,用于阻止储油器209容纳的液态流体流入冷媒气管,完成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的一个周期,然后重新进行计时。
[0090]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压力传感器214的压力检测值再次达到平衡稳定时,关闭第二电磁阀211,这样,有助于在回油控制的下一周期内,使得在开启第三电磁阀212后,润滑油能顺利从筒体201的下部底端流入储油器209内。
[0091]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214及第二压力传感器215实时对回油控制系统的压力情况进行检测,进而控制回油控制系统中的电磁阀的开启状态,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0092]在制热模式下,当关闭电子膨胀阀208时,第二电磁阀211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电磁阀210及第三电磁阀212均处于开启状态;
[0093]气态冷媒经冷媒气管从冷媒气管管口 205进入筒体201内,通过冷媒换热空间,冷凝成液态冷媒,而气态冷媒中携带的润滑油经冷凝后,与冷凝成的液态冷媒形成混合流体,在筒体201的底部沉积;同时,水从进水管管口 206进入螺旋状水管,与筒体201内的气态冷媒在冷媒换热空间内进行热交换后,从出水管管口 204流出;
[0094]由液态冷媒和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依序经筒体201开设的电磁阀管口、第三电磁阀212、储油器209的第一管口,进入储油器209内,储油器209内由于储存混合流体,压力不断增加,使得储油器209内的混合流体从储油器209的第二管口,依序流经毛细管以及第一电磁阀,通过冷媒液管流入蒸发器中。这样,在制热模式下,当关闭电子膨胀阀208时,储油器209可以起到小型高压储液器的作用,提高系统的换热速率。
[0095]在制热模式下,当开启电子膨胀阀208时,气态冷媒从冷媒气管管口 205进入筒体201内,通过冷媒换热空间,冷凝为液态冷媒,而气态冷媒中携带的润滑油经冷凝后,与液态冷媒形成混合流体,在筒体201的底部沉积。
[0096]第一电磁阀210、第二电磁阀211以及第三电磁阀212均处于关闭状态,用于阻止混合流体经储油器209流入冷媒液管,使得混合流体经筒体201设置的冷媒液管管口 207及电子膨胀阀208流入冷媒液管;
[0097]同时,水从进水管管口206进入螺旋状水管,与筒体201内的气态冷媒在冷媒换热空间内进行热交换后,从出水管管口 204流出。[0098]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包括:筒体,分别设置于筒体顶端和底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在筒体上部侧壁设置有分别与筒体内腔连通的出水管管口以及冷媒气管管口,在筒体下部侧壁设置有分别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进水管管口以及冷媒液管管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下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筒体内腔连通的电磁阀管口 ;所述回油控制系统还包括: 储油器,设置于所述下端盖底部下方,并与所述下端盖底部形成密封空间,用于容纳经电磁阀管口流入的沉积于所述筒体底部的液态流体; 第三电磁阀,其一端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储油器的侧壁的第一管口,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管口相连,用于控制将所述筒体底部的液态流体排入所述储油器的操作; 第一电磁阀,其一端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储油器的底部的第二管口,另一端通过冷媒液管与所述冷媒液管管口相连,在制冷模式下,用于在关闭所述第三电磁阀之后,将自冷媒液管接收的由液态冷媒与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排入所述储油器;在制热模式下,用于控制将所述储油器容纳的液态流体排入冷媒液管的操作; 第二电磁阀,其一端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储油器的底部的第三管口,另一端通过冷媒气管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相连,用于在制冷模式下控制将所述储油器容纳的液态流体排入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相连的冷媒气管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毛细管,设置于所述储油器的底部的第二管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用于对流经所述毛细管的液态流体进行节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电子膨胀阀,设置于所述冷媒液管管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连接处引出冷媒液管,用于对流经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液态流体进行流量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毛细管与所述储油器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储油器的内腔压力; 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冷媒气管管口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所述上端盖以及所述下端盖形成管壳式密封空间; 在所述管壳式密封空间内,设置有螺旋状水管,螺旋状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管管口、所述进水管管口相连; 所述螺旋状水管与所述筒体内壁形成冷媒换热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管口的数量为2,所述进水管管口的数量为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电子膨胀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冷媒换热空间,用于将从所述冷媒液管管口流入所述筒体内的液态冷媒,蒸发为气态冷媒;在开始计时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计时到预设的第一时间时,所述第三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用于将沉积在所述筒体的底部的润滑油从所述电磁阀管口依序流经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储油器的第一管口,排入所述储油器; 在计时到预设的第二时间时,所述第三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并用于将自冷媒液管接收的由液态冷媒与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排入所述毛细管,使得所述混合流体经所述毛细管节流后从所述储油器的第二管口,排入所述储油器; 在计时到预设的第三时间时,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用于将自所述储油器的第三管口接收的润滑油排入冷媒气管; 在计时到预设的第四时间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用于阻止冷媒液管中的所述混合流体流入所述储油器; 在计时到预设的第五时间时,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用于阻止所述储油器容纳的液态流体流入冷媒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间根据预设的允许润滑油在所述筒体底部的沉积时间进行设定; 所述第二时间设定为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达到平衡稳定时; 所述第三时间设定为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之间的压差达到预定的压差时; 所述第四时间设定为所述储油器内的润滑油被全部排出时; 所述第五时间设定为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再次达到平衡稳定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回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电子膨 胀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冷媒换热空间,用于将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流入所述筒体内的气态冷媒,冷凝为液态冷媒; 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三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用于将由液态冷媒与润滑油构成的混合流体依序经所述筒体开设的电磁阀管口、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储油器的第一管口,排入所述储油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用于将经所述毛细管节流的所述储油器内的混合流体排入冷媒液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回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电子膨胀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冷媒换热空间,用于将从所述冷媒气管管口流入所述筒体内的气态冷媒,冷凝为液态冷媒; 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用于阻止液态冷媒与润滑油的混合流体经所述储油器流入冷媒液管,使得所述混合流体经所述筒体设置的冷媒液管管口及所述电子膨胀阀流入冷媒液管。
【文档编号】F25B39/00GK103486773SQ201310388756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耿海兵, 李虎, 马启成, 王远鹏, 游少芳, 蒋茂灿 申请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