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循环装置及其设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617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具有制冷剂检测单元的冷冻循环装置及其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制冷剂检测单元,设置于室内机的外表面并检测制冷剂;以及控制部,进行在制冷剂检测单元检测到制冷剂时使室内送风风扇旋转的控制。在制冷剂从与室内机连接的延长配管向室内泄漏的情况下、或在室内机内部泄漏的制冷剂经由室内机的框体的间隙向室内机的外部流出的情况下,该空气调节装置能够通过制冷剂检测单元检测泄漏制冷剂。另外,通过在制冷剂检测单元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室内送风风扇旋转,从设置于室内机的框体的吸入口吸入室内的空气,将空气从吹出口向室内吹出,所以能够使泄漏的制冷剂扩散。另外,控制部由蓄电池支援(backup),因此即使在空气调节装置运转停止时(电源开关断开时),也能够利用制冷剂检测单元进行制冷剂的检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996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专利文献1没有提及抑制电源开关断开。因此,即使搭载有备份用的蓄电池,在长期间持续电源开关断开时,也早晚会无法供电。因此,存在有可能无法通过制冷剂检测单元检测制冷剂的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制冷剂的泄漏的冷冻循环装置及其设置方法。

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使制冷剂循环;热源机,收纳有所述制冷剂回路的热源侧热交换器;室内机,收纳有所述制冷剂回路的负载侧热交换器并设置于室内;制冷剂检测单元,从所述热源机或者所述室内机被供给电力;以及盖体,安装于供电开关的杆,该供电开关对从主电源对所述热源机或者所述室内机供给电力的接通状态和切断从主电源向所述热源机或者所述室内机的电力供给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的设置方法是设置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热源机以及所述室内机的至少一方经由所述供电开关连接于主电源,使所述供电开关为所述接通状态并且将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杆。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供电开关被操作到断开状态。因此,能够对制冷剂检测单元始终供给电力,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制冷剂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的外观结构的前视图。

图3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的内部构造的前视图。

图4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由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电力供给路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9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所包含的盖体60的结构与安装有盖体60的供电开关200一并示出的立体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所包含的显示部51的结构与安装有显示部51的供电开关200一并示出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所包含的盖体60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出厂时的包装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室内机;2:室外机;3:压缩机;4: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热源侧热交换器;5f:室外送风风扇;6:减压装置;7:负载侧热交换器;7f:室内送风风扇;9a、9b:室内配管;10a、10b:延长配管;11:吸入配管;12:吐出配管;13a、13b:延长配管连接阀;14a、14b、14c:检修口;15a、15b:接头部;20:分隔部;20a:风路开口部;25:电气元件箱;26:操作部;30:控制部;40:制冷剂回路;50、51、52:显示部;60:盖体;61:筒状部;62:凸缘部;63:带;81:风路;91: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92:热交换器入口温度传感器;93: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99:制冷剂检测单元;107:叶轮;108:风扇壳体;108a:吹出开口部;108b:吸入开口部;111:框体;112:吸入口;113:吹出口;114a:第一前表面面板;114b:第二前表面面板;114c:第三前表面面板;115a、115b:空间;120、120a、120b、121、121a、121b:电源线;122:内外连接线;123:控制线;131、132:装配工序说明书;135、136:使用说明书;200、200a、200b:供电开关;201:框体;202:开口部;203: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冻循环装置及其设置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冻循环装置,例示了分体型的空气调节装置。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此外,在包括图1的以下附图中,各结构部件的尺寸的关系或形状等有时与实际的尺寸的关系或形状等不同。

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40。制冷剂回路40具有将压缩机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热源侧热交换器5(例如室外热交换器)、减压装置6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7(例如室内热交换器)经由制冷剂配管依次环状地连接的结构。另外,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具有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2(热源机的一个例子)作为热源单元。进而,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具有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1作为负载单元。室内机1与室外机2之间经由作为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的延长配管10a、10b连接。

作为在制冷剂回路40中循环的制冷剂,例如使用HFO-1234yf、HFO-1234ze等微可燃性制冷剂、或者R290、R1270等强可燃性制冷剂。这些制冷剂既可以用作单一制冷剂,也可以用作混合有2种以上的混合制冷剂。以下,有时将具有微可燃水平以上(例如在ASHRAE34的分类中2L以上)的燃烧性的制冷剂称为“可燃性制冷剂”。另外,作为在制冷剂回路40中循环的制冷剂,还能够使用具有不燃性(例如在ASHRAE34的分类中1)的R22、R410A等不燃性制冷剂。这些制冷剂例如在大气压下具有比空气大的密度。

压缩机3是对吸入的低压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吐出为高压制冷剂的流体装置。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切换制冷剂回路4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例如使用四通阀。热源侧热交换器5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散热器(例如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热源侧热交换器5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后述的室外送风风扇5f送风的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减压装置6是使高压制冷剂减压而成为低压制冷剂的装置。作为减压装置6,例如使用能够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等。负载侧热交换器7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散热器(例如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负载侧热交换器7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后述的室内送风风扇7f送风的空气的热交换。在此,制冷运转是指对负载侧热交换器7供给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的运转,制热运转是指对负载侧热交换器7供给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运转。

室外机2收纳有压缩机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热源侧热交换器5以及减压装置6。另外,室外机2收纳有对热源侧热交换器5供给室外空气的室外送风风扇5f。室外送风风扇5f与热源侧热交换器5对置地设置。通过使室外送风风扇5f旋转,生成通过热源侧热交换器5的空气流。作为室外送风风扇5f,例如使用螺旋桨式风扇。室外送风风扇5f在该室外送风风扇5f生成的空气流中例如配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5的下游侧。

在室外机2,作为制冷剂配管,配置有连接当制冷运转时成为气体侧的延长配管连接阀13a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的制冷剂配管、与压缩机3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配管11、与压缩机3的吐出侧连接的吐出配管12、连接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热源侧热交换器5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5与减压装置6的制冷剂配管、以及连接当制冷运转时成为液体侧的延长配管连接阀13b与减压装置6的制冷剂配管。延长配管连接阀13a具备能够切换打开和关闭的二通阀,其一端安装有接头部(例如喇叭形接头)。另外,延长配管连接阀13b具备能够切换打开和关闭的三通阀。延长配管连接阀13b的一端安装有在作为对制冷剂回路40填充制冷剂的前序作业的抽真空时使用的检修口14a,另一端安装有接头部(例如喇叭形接头)。

在吐出配管12中,在制冷运转时以及制热运转时都流动由压缩机3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吸入配管11中,在制冷运转时以及制热运转时都流动经过蒸发作用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或者两相制冷剂。低压侧的带喇叭形接头的检修口14b连接于吸入配管11,高压侧的带喇叭形接头的检修口14c连接于吐出配管12。检修口14b、14c被用于在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时或修理时的试运转时连接压力计来测量运转压力。

室内机1收纳有负载侧热交换器7。另外,室内机1设置有对负载侧热交换器7供给空气的室内送风风扇7f。通过使室内送风风扇7f旋转,生成通过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空气流。作为室内送风风扇7f,根据室内机1的方式而使用离心风扇(例如多叶片式风扇、涡轮风扇等)、横流风扇、斜流风扇、轴流风扇(例如螺旋桨式风扇)等。本例子的室内送风风扇7f在该室内送风风扇7f生成的空气流中配置于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上游侧,但也可以配置于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下游侧。

在室内机1的制冷剂配管中的气体侧的室内配管9a,对于与气体侧的延长配管10a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延长配管10a的接头部15a(例如喇叭形接头)。另外,在室内机1的制冷剂配管中的液体侧的室内配管9b,对于与液体侧的延长配管10b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延长配管10b的接头部15b(例如喇叭形接头)。

另外,室内机1设置有检测从室内吸入的室内空气的温度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91、检测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制冷运转时的入口部(制热运转时的出口部)的制冷剂温度的热交换器入口温度传感器92、检测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两相部的制冷剂温度(蒸发温度或者冷凝温度)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93等。进而,室内机1设置有后述的制冷剂检测单元99。这些传感器类向控制室内机1或者空气调节装置整体的控制部30输出检测信号。

控制部30具有具备CPU、ROM、RAM、I/O端口、定时器等的微型计算机(以下有时称为“微型机”)。控制部30能够与操作部26(参照图2)之间相互进行数据通信。操作部26受理用户的操作,向控制部30输出基于操作的操作信号。本例子的控制部30根据来自操作部26的操作信号或来自传感器类的检测信号等,控制包括室内送风风扇7f的动作的室内机1或者空气调节装置整体的动作。控制部30既可以设置于室内机1的框体内,也可以设置于室外机2的框体内。另外,控制部30也可以包括设置于室外机2的室外机控制部和设置于室内机1且能够与室外机控制部进行数据通信的室内机控制部。

接下来,说明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40的动作。首先,说明制冷运转时的动作。在图1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制冷剂回路40构成为在制冷运转中制冷剂流路通过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而被切换为如实线所示,从而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7。

从压缩机3吐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首先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5。在制冷运转中,热源侧热交换器5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热源侧热交换器5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风扇5f送风的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制冷剂的冷凝热被散热到室外空气。由此,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5的制冷剂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到减压装置6,被减压而成为低压的两相制冷剂。低压的两相制冷剂经由延长配管10b流入到室内机1的负载侧热交换器7。在制冷运转中,负载侧热交换器7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即,负载侧热交换器7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风扇7f送风的空气(例如室内空气)的热交换,从送风空气吸收制冷剂的蒸发热。由此,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制冷剂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或者两相制冷剂。另外,由室内送风风扇7f送风的空气通过制冷剂的吸热作用而被冷却。通过负载侧热交换器7蒸发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或者两相制冷剂经由延长配管10a以及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被吸入到压缩机3。吸入到压缩机3的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制冷运转中,反复进行以上的循环。

接下来,说明制热运转时的动作。在图1中,虚线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制冷剂回路40构成为在制热运转中制冷剂流路通过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而被切换为如虚线所示,从而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7。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按照与制冷运转时相反的方向流动,负载侧热交换器7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负载侧热交换器7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风扇7f送风的空气的热交换,制冷剂的冷凝热被散热到送风空气。由此,由室内送风风扇7f送风的空气通过制冷剂的散热作用而被加热。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的外观结构的前视图。图3是示意地示出室内机1的内部构造的前视图。图4是示意地示出室内机1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图4中的左方示出了室内机1的前表面侧(室内空间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室内机1,例示了设置于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的地面的落地型的室内机1。此外,以下说明中的各结构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原则上是将室内机1设置成可使用的状态时的位置关系。

如图2~图4所示,室内机1具备具有纵长的长方体状的形状的框体111。在框体111的前表面下部,形成有吸入室内空间的空气的吸入口112。本例子的吸入口112设置于框体111的上下方向上比中央部靠下方且地面附近的位置。在框体111的前表面上部、即高度比吸入口112高的位置(例如框体111的上下方向上的比中央部靠上方),形成有将从吸入口112吸入的空气吹出到室内的吹出口113。在框体111的前表面中的比吸入口112靠上方且比吹出口113靠下方,设置有操作部26。操作部26经由通信线与控制部30连接,能够与控制部30之间相互进行数据通信。通过操作部26,能够由用户进行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开始操作、运转结束操作、运转模式的切换操作、设定温度以及设定风量的设定操作等。操作部26设置有显示部或者声音输出部等作为对用户报告各种信息的报告部。另外,在操作部26的下方相邻地设置有与操作部26的显示部独立的显示部5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50在操作部26的下方相邻地设置,但显示部50既可以在操作部26的上方或者侧方(旁边)相邻地设置,也可以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设置于操作部26上。后面叙述显示部50的详细内容。

框体111是中空的箱体,在框体111的前表面形成有前表面开口部。框体111具备相对前表面开口部可装卸地安装的第一前表面面板114a、第二前表面面板114b以及第三前表面面板114c。第一前表面面板114a、第二前表面面板114b以及第三前表面面板114c都具有大致长方形平板状的外形。第一前表面面板114a相对框体111的前表面开口部的下部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一前表面面板114a,形成有上述吸入口112。第二前表面面板114b在第一前表面面板114a的上方相邻地配置,相对框体111的前表面开口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二前表面面板114b,设置有上述操作部26以及显示部50。第三前表面面板114c在第二前表面面板114b的上方相邻地配置,相对框体111的前表面开口部的上部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三前表面面板114c,形成有上述吹出口113。

框体111的内部空间被大致分成作为送风部的空间115a和位于空间115a的上方且作为热交换部的空间115b。空间115a与空间115b之间被分隔部20分隔。分隔部20例如具有平板状的形状,被配置为大致水平。在分隔部20,至少形成有作为空间115a与空间115b之间的风路的风路开口部20a。通过将第一前表面面板114a从框体111拆下而在前表面侧露出空间115a,通过将第二前表面面板114b以及第三前表面面板114c从框体111拆下而在前表面侧露出空间115b。即,设置分隔部20的高度与第一前表面面板114a的上端或者第二前表面面板114b的下端的高度大致一致。在此,分隔部20既可以与后述的风扇壳体108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与后述的排水盘一体地形成,还可以与风扇壳体108以及排水盘独立地形成。

空间115a配置有使从吸入口112向吹出口113的空气流动产生于框体111内的风路81的室内送风风扇7f。本例子的室内送风风扇7f是具备未图示的马达和叶轮107的多叶片式风扇,其中叶轮107与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并在周向上例如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叶片。叶轮107的旋转轴被配置成与框体111的纵深方向大致平行。

室内送风风扇7f的叶轮107被旋涡状的风扇壳体108覆盖。风扇壳体108例如与框体111独立地形成。在风扇壳体108的旋涡状中心附近,形成有经由吸入口112向风扇壳体108内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开口部108b。吸入开口部108b被配置成与吸入口112对置。另外,在风扇壳体108的旋涡的切线方向上,形成有吹出送风空气的吹出开口部108a。吹出开口部108a被配置成朝向上方,经由分隔部20的风路开口部20a与空间115b连接。换言之,吹出开口部108a经由风路开口部20a与空间115b连通。吹出开口部108a的开口端与风路开口部20a的开口端之间既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经由管道部件等间接地连接。

另外,空间115a例如设置有收纳构成控制部30的微型机、各种电气构件、基板等的电气元件箱25。

在空间115b内的风路81,配置有负载侧热交换器7。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下方,设置有接受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表面冷凝的冷凝水的排水盘(未图示)。排水盘既可以形成为分隔部20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分隔部20独立地形成而配置于分隔部20上。

在空间115a的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制冷剂检测单元99。作为制冷剂检测单元99,使用通电式气体传感器(例如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或者热线型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等通电式的制冷剂检测单元。制冷剂检测单元99例如检测该制冷剂检测单元99的周围的空气中的制冷剂浓度,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0。控制部30根据来自制冷剂检测单元99的检测信号判定制冷剂有无泄漏。

在室内机1中有可能发生制冷剂泄漏的是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钎焊部以及接头部15a、15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制冷剂在大气压下具有比空气大的密度。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检测单元99在框体111内设置于高度比负载侧热交换器7以及接头部15a、15b低的位置。由此,至少在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时制冷剂检测单元99能够可靠地检测泄漏的制冷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检测单元99设置于空间115a的靠下方的位置,但制冷剂检测单元99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是其它位置。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由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包括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中以及停止中的常时(normal time)、或者仅在空气调节装置停止中,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该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

在图5的步骤S1中,控制部30根据来自制冷剂检测单元99的检测信号来获取制冷剂检测单元99的周围的制冷剂浓度的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2中,判定制冷剂检测单元99的周围的制冷剂浓度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在判定为制冷剂浓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3,在判定为制冷剂浓度小于阈值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步骤S3中,开始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在室内送风风扇7f已经运转的情况下,原样地继续运转。在步骤S3中,也可以使用设置于操作部26的显示部或者声音输出部等对用户报告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另外,在步骤S3中开始运转的室内送风风扇7f也可以在经过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之后被停止。

如以上所述,在该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中,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即由制冷剂检测单元99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开始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由此,能够使泄漏制冷剂扩散,所以能够抑制制冷剂浓度在室内局部地变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制冷剂回路40中循环的制冷剂,例如使用HFO-1234yf、HFO-1234ze、R290、R1270等可燃性制冷剂。因此,在万一在室内机1中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有可能室内的制冷剂浓度上升而形成可燃浓度区域(例如制冷剂浓度为燃烧下限浓度(LFL)以上的区域)。

这些可燃性制冷剂在大气压下具有比空气大的密度。因此,当在离室内的地面的高度比较高的位置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泄漏的制冷剂在下降中扩散,制冷剂浓度在室内空间变得均匀,所以制冷剂浓度不易变高。相对于此,当在离室内的地面的高度低的位置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泄漏的制冷剂停留在地面附近的低的位置,所以制冷剂浓度容易局部地变高。由此,特别是在落地型的室内机1的情况下,形成可燃浓度区域的可能性相对地变高。

在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中,通过室内机1的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向室内吹出空气。因此,即使万一可燃性制冷剂泄漏到室内,泄漏的可燃性制冷剂也会通过吹出的空气在室内扩散。由此,能够抑制在室内形成可燃浓度区域。然而,在空气调节装置停止中,室内机1的室内送风风扇7f也停止,所以无法通过吹出的空气使泄漏制冷剂扩散。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停止中更是需要泄漏制冷剂的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开始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所以即使在空气调节装置停止中可燃性制冷剂泄漏到室内,也能够抑制在室内形成可燃浓度区域。

其中,为了可靠地检测制冷剂的泄漏,需要对制冷剂检测单元99始终供给电力。另外,为了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室内送风风扇7f可靠地运转,需要对室内送风风扇7f即室内机1始终供给电力。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电力供给路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例示了室外机2与电源连接的室外受电型的空气调节装置。此外,在图6中,为了示意地示出电力供给路径,与室内机1独立地示出作为室内机1的一部分的操作部26。如图6所示,从主电源经由电源线120、供电开关200以及电源线121对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2供给电力(例如三相200V的交流电力)。从室外机2经由内外连接线122对室内机1供给电力。另外,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经由内外连接线122相互进行通信。从室内机1经由控制线123对操作部26供给电力。另外,室内机1的控制部以及操作部26经由控制线123相互进行通信。虽然在图6中未图示,但从室内机1对制冷剂检测单元99供给电力。

供电开关200对从主电源对室外机2供给电力的接通状态和切断从主电源向室外机2的电力供给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一般而言,如果通过用户等的操作抬起供电开关200的杆则成为接通状态,如果拉下杆则成为断开状态。供电开关200包括漏电断路器、安培断路器、刀开关等。在供电开关200例如是漏电断路器的情况下,供电开关200通过杆操作来切换供电开关200的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除此之外在发生了漏电或者过电流时,无论杆操作如何,都成为断开状态而保护负载电路。供电开关200是与空气调节装置独立地由装配工作人员布置的装置,一般实地布置。

图6例示了室外受电型的空气调节装置,但空气调节装置的电力供给路径不限于此。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另一例子的图。图7例示了室内机1经由供电开关200与电源连接的室内受电型的空气调节装置。如图7所示,从主电源经由电源线120、供电开关200以及电源线121对室内机1供给电力。从室内机1经由内外连接线122对室外机2供给电力。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又一例子的图。图8例示了室外机2以及室内机1分别与电源连接的室内外独立受电型的空气调节装置。如图8所示,从主电源经由电源线120a、供电开关200a以及电源线121a对室外机2供给电力。从主电源经由电源线120b、供电开关200b以及电源线121b对室内机1供给电力。

当在如图6~图8所示的电力供给路径中供给电力的情况下,为了对包括制冷剂检测单元99的室内机1始终供给电力,需要将供电开关200、200a、200b等始终维持为接通状态。

图9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所包含的盖体60的结构与安装有盖体60的供电开关200一并示出的立体图。图9示出了接通状态的供电开关200。如图9所示,在供电开关200的框体201的前表面,形成有纵长的开口部202。杆203经由开口部202从框体201的内部向框体201的前方突出。杆203能够以水平设置于框体201的内部的旋转轴为中心,在开口部202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范围旋转。杆203稳定在开口部202的上端以及下端这两个位置。在杆203通过用户等的操作而从开口部202的下端被抬起至上端时,供电开关200成为接通状态。此时,杆203为从开口部202向斜上方突出的状态。在杆203从开口部202的上端被拉下至下端时,供电开关200成为断开状态。此时,杆203成为从开口部202向斜下方突出的状态。

盖体60是为了防止接通状态的杆203被用户随便地拉下而安装于接通状态的杆203的部件。盖体60具有:中空的筒状部61,被嵌入杆203;以及凸缘部62,从筒状部61的轴方向一端部倾斜地延伸,塞住比杆203靠下方的开口部202。盖体60具有作为整体适合于接通状态的杆203的形状。由此,能够给看见安装于杆203的盖体60的用户(或者可接近供电开关200的不特定的人)带来不得随便地操作杆203的视觉上的印象。因此,能够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操作到断开状态。盖体60最好具有用户能够明确地视觉辨认出安装于杆203的形状以及色彩。

盖体60由绝缘性材料形成。盖体60最好由具有挠性或者伸缩性的柔软的材料(例如树脂、橡胶或者硅树脂等)形成。在盖体60由具有挠性或者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即使在安装有盖体60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杆203的动作。由此,例如在供电开关200是漏电断路器的情况下,盖体60不会对作为在发生了漏电或者过电流时成为断开状态而保护负载电路的漏电断路器的功能造成影响。

另外,即便例如是相同的漏电断路器,供电开关200的杆203的大小针对每个厂商也稍微不同。在盖体60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无论供电开关200的厂商如何,都能够将盖体60可靠地安装于杆203。因此,能够避免由于盖体60的开口部大于杆203而盖体60从杆203脱落、或者由于盖体60的开口部小于杆203而未能将盖体60安装于杆203。在盖体60由比较硬质的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大小或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的盖体60设为一组,以使得无论供电开关200的厂商如何而都能够将盖体60可靠地安装于杆203。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装置出厂时,盖体60与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至少一方同捆。即,在室内机1和室外机2被分别包装的情况下,盖体60与室内机1或者室外机2中的任意一方同捆。另外,在室内机1和室外机2被一起包装的情况下,盖体60与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这双方同捆。由此,能够对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可靠地提供盖体60。

在图9中,举例为具有适合于接通状态的杆203的整体形状的盖体60,但盖体60的形状不限于此。盖体60只要具有安装于杆203的形状即可。例如,盖体60也可以仅具备被嵌入杆203的筒状部61。只要盖体60安装于接通状态的杆203,就能够对看到供电开关200的用户提醒与供电开关200有关的注意。因此,能够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操作到断开状态。

图10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所包含的显示部51的结构与安装有显示部51的供电开关200一并示出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显示部51具有片状或者板状的形状。显示部51通过贴付于供电开关200的框体201的表面而安装于供电开关200。显示部51通过印刷而显示除了空气调节装置的保养修理时以外还应将供电开关200始终维持为接通状态的意思的信息。本例子的显示部51通过印刷而显示信息,但显示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显示部51具备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电磁地显示上述信息。另外,本例子的显示部51直接安装于供电开关200,但显示部51也可以安装于供电开关200的附近。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装置出厂时,显示部51与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至少一方同捆。由此,能够对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可靠地提供显示部51。

根据上述结构,除了通过盖体60而得到向用户视觉地且直观地提醒注意的效果以外,还通过显示于显示部51的信息(例如字符信息)而得到向用户提醒注意的效果。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操作到断开状态。

进而,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室内机1设置显示部50。显示部50通过贴付于框体111的前表面中的与操作部26相邻的位置或者操作部26上而安装于室内机1。显示部50通过印刷而显示除了空气调节装置的保养修理时以外也应将供电开关200始终维持为接通状态的意思的信息。本例子的显示部50通过印刷而显示信息,但显示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显示部50也可以使用作为操作部26的报告部的显示部。在显示部50具备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电磁地显示上述信息。显示部50例如在产品出厂时已经安装于室内机1。或者,显示部50也可以在产品出厂时与室内机1同捆并由装配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安装于室内机1。

为了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操作到断开状态,通过显示部51安装于用户等的操作被执行的供电开关200自身而直接得到良好的效果。然而,关于空气调节装置,用户日常用手触摸或者看到的是室内机1。因此,通过将显示部50设置于室内机1,能够使用户日常意识到应将供电开关200始终维持为接通状态。

在室内机1中,用户特别频繁地用手触摸或者看到的是操作部26或者报告部(例如显示灯或者液晶显示部)。在本例子中,报告部是操作部26的一部分。因此,通过与操作部26相邻地设置显示部50,能够使用户更有效地意识到应将供电开关200始终维持为接通状态。另外,操作部26还必须由装配工作人员或进行保养修理的作业人员操作。因此,通过与操作部26相邻地设置显示部50,对于装配工作人员或进行保养修理的作业人员而言,也能够意识到应将供电开关200始终维持为接通状态。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所包含的盖体60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如图11所示,本例子的盖体60安装有显示部52。通过将带63通过分别开在凸缘部62以及显示部52的孔而连结,盖体60和显示部52被相互绑上。显示部52经由盖体60而安装于供电开关200。

显示部52具有片状或者板状的形状。显示部52的单面或者两面通过印刷而显示除了空气调节装置的保养修理时以外也应将供电开关200始终维持为接通状态的意思的信息。在本例子中,通过“!”标志和“除了保养修理时以外也始终‘电源:开’”的字符信息的组合来显示上述信息。本例子的显示部52通过印刷而显示信息,但显示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显示部52具备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电磁地显示上述信息。

在空气调节装置出厂时,盖体60以及显示部52与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至少一方同捆。既可以在空气调节装置出厂时盖体60以及显示部52被相互绑上,也可以将带63与盖体60以及显示部52一起作为同捆构件,还可以在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现场由作业人员用带绑上盖体60以及显示部52。

在本变形例中,由于显示部52安装于盖体60,所以在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现场无需将显示部52直接安装于供电开关200。在本变形例中,能够在将盖体60安装于杆203的同时将显示部52安装于供电开关200,所以不用担心忘记将显示部52安装于供电开关200。

此外,显示部52也可以使用带或者橡胶带等安装于供电开关200的杆203。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所包含的装配工序说明书以及使用说明书。在空气调节装置出厂时,装配工序说明书以及使用说明书与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至少一方同捆。装配工序说明书以及使用说明书既可以是印刷物,也可以是电子记录介质。以下,与装配工序说明书以及使用说明书一并地还说明分发给服务中心等的服务要领书。

在装配工序说明书中,作为面向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工作人员的信息,记载了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至少一方的装配方法等。例如,在装配工序说明书中记载了下述的信息。

1.同捆构件的一览

2.室内机以及室外机的设置步骤

3.制冷剂配管工序(包括室内机以及室外机分别与延长配管的连接、气密试验、抽真空、制冷剂填充)的步骤

4.电气工序的步骤

5.试运转的步骤

在此,按照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设置→制冷剂配管工序→电气工序→试运转→交付的顺序进行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工序。

作为电气工序的步骤的说明,至少记载了在将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至少一方经由供电开关200连接于主电源之后,使供电开关200为接通状态,并且将盖体60安装于杆203。另外,在显示部51、52被同捆的情况下,作为电气工序的步骤的说明,记载了按照预定的方法将显示部51、52安装于供电开关200。

另外,在装配工序说明书中,记载有在电气工序以及试运转结束时不使供电开关200为断开状态而始终维持为接通状态。进而,在装配工序说明书中,记载有在对用户交付空气调节装置时,从装配工作人员向用户传达应将供电开关200始终维持为接通状态的意思。

装配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阅读装配工序说明书理解上述内容。即,在装配工作人员设置空气调节装置时,根据装配工序说明书的记载将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至少一方经由供电开关200连接于主电源,然后使供电开关200为接通状态,将盖体60安装于杆203,将显示部51、52安装于供电开关200。在装配工序(例如在交付之前进行的试运转)完成之后,装配工作人员将供电开关200维持为接通状态。由此,在装配工序完成之后,能够抑制向空气调节装置的电力供给被装配工作人员切断。另外,通过盖体60以及显示部51、52安装于供电开关200,能够抑制向空气调节装置的电力供给被用户(或者可接近供电开关200的不特定的人)切断。

在分发给服务中心等的服务要领书中,作为面向进行空气调节装置的保养修理的作业人员的信息,记载了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至少一方的保养修理方法。例如,在服务要领书中,记载有在保养修理时为了防止触电而使供电开关200为断开状态、在保养修理结束之后使供电开关200为接通状态并且将盖体60以及显示部52照原样安装于杆203等。

进行保养修理的作业人员能够通过阅读服务要领书理解上述内容。因此,在保养修理结束之后,供电开关200被作业人员可靠地设为接通状态。另外,在保养修理结束之后,盖体60以及显示部52被作业人员可靠地安装于杆203。由此,能够抑制向空气调节装置的电力供给被用户(或者可接近供电开关200的不特定的人)切断。

在使用说明书中,作为面向用户的信息,记载了室内机1(包括操作部26)以及室外机2的至少一方的使用方法。例如,在使用说明书中,记载有应在盖体60安装于杆203的状态下使用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2的意思、和除了保养修理时以外也应将供电开关200始终(包括不使用空气调节装置的春季及秋季以及作为闲置设备长期不使用空气调节装置的期间)维持为接通状态的意思。另外,在使用说明书中,也可以记载室内机1搭载有检测制冷剂泄漏的制冷剂检测单元99、以及为了使制冷剂检测单元99始终发挥功能而需要对室内机1始终供给电力。

用户能够通过阅读使用说明书理解上述内容。因此,除了专业的作业人员进行保养修理的期间以外,还能够在空气调节装置的整个使用期间(例如从交付至撤除的期间)中抑制向空气调节装置的电力供给被用户切断。通过在使用说明书中记载上述内容,利用安装于供电开关200的杆203的盖体60、安装于供电开关200的显示部51、52以及设置于室内机1的显示部50向用户提醒注意的效果也变得更可靠。

根据上述装配工序说明书以及服务要领书的记载,在空气调节装置的装配或者保养修理结束之后,盖体60以及显示部51、52可靠地安装于供电开关200。另外,根据上述装配工序说明书以及服务要领书的记载,能够抑制向空气调节装置的电力供给被装配工作人员或者进行保养修理的作业人员切断。

进而,根据上述使用说明书的记载,提高了利用盖体60以及显示部50、51、52向用户提醒注意的效果。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向空气调节装置的电力供给被用户切断。

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出厂时的包装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2所示,在包装A中,室外机2的装配工序说明书131、室外机2的使用说明书135、盖体60、显示部51、显示部52、带63等与室外机2同捆。在与包装A独立的包装B中,室内机1的装配工序说明书132、室内机1的使用说明书136等与室内机1同捆。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40,使制冷剂循环;室外机2,收纳有制冷剂回路40的热源侧热交换器5;室内机1,收纳有制冷剂回路40的负载侧热交换器7并设置于室内;制冷剂检测单元99,从室外机2或者室内机1被供给电力;以及盖体60,安装于供电开关200的杆203,该供电开关200对从主电源对室外机2或者室内机1供给电力的接通状态和切断从主电源向室外机2或者室内机1的电力供给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

根据该结构,通过盖体60安装于杆203,能够对用户等提醒与供电开关200有关的注意。因此,能够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等操作到断开状态。因此,能够对制冷剂检测单元99始终供给电力,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制冷剂的泄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盖体60也可以在产品出厂时与室外机2以及室内机1的至少一方同捆。根据该结构,能够对装配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可靠地提供盖体6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盖体60也可以由具有挠性或者伸缩性的材料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盖体60也可以是树脂制、橡胶制或者硅树脂制。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安装有盖体60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杆203的动作,所以能够避免给供电开关200的功能造成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也可以还具有安装于供电开关200的显示部51、52,显示部51、52显示应将供电开关200维持为接通状态的意思的信息。根据该结构,通过显示于显示部51、52的信息而得到向用户等提醒注意的效果,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等操作到断开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显示部51、52也可以在产品出厂时与室外机2以及室内机1的至少一方同捆。根据该结构,能够对装配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可靠地提供显示部51、5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显示部52也可以安装于盖体60。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将盖体60安装于杆203的同时将显示部52安装于供电开关200,所以能够防止忘记安装显示部5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室内机1也可以具备:操作部26,受理用户等的操作;以及显示部50,与操作部26相邻地设置或者设置于操作部26上,显示部50显示应将供电开关200维持为接通状态的意思的信息。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户等意识到应将供电开关200维持为接通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也可以还具有记载了室外机2以及室内机1的至少一方的装配方法的装配工序说明书,在装配工序说明书中,记载有在将室外机2以及室内机1的至少一方经由供电开关200连接于主电源之后使供电开关200为接通状态并且将盖体60安装于杆203的意思的信息。根据该结构,盖体60可靠地安装于供电开关200,所以能够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等操作到断开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在服务要领书中也可以记载了在保养修理结束之后使供电开关200为接通状态并且将盖体60安装于杆203的意思的信息。根据该结构,盖体60可靠地安装于供电开关200,所以能够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等操作到断开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也可以还具有记载了室外机2以及室内机1的至少一方的使用方法的使用说明书,在使用说明书中,记载有包括应在盖体60安装于杆203的状态下使用室外机2以及室内机1的至少一方的意思、和应将供电开关200维持为接通状态的意思的信息。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等操作到断开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也可以还具有:室内送风风扇7f,设置于室内;以及控制部30,控制室内送风风扇7f,控制部30构成为在根据来自制冷剂检测单元99的检测信号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室内送风风扇7f运转。根据该结构,即使制冷剂发生了泄漏,也能够使泄漏的制冷剂扩散。

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的设置方法是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方法,其中,将室外机2以及室内机1的至少一方经由供电开关200连接于主电源,使供电开关200为接通状态并且将盖体60安装于杆203。根据该设置方法,通过盖体60安装于杆203,能够对用户等提醒与供电开关200有关的注意。因此,能够抑制供电开关200被用户等操作到断开状态。因此,能够对制冷剂检测单元99始终供给电力,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制冷剂的泄漏。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室内机1,举例为落地型的室内机,但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天花型卡式、天花型暗装式、吊挂式、壁挂式等其它室内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冻循环装置,举例为空气调节装置,但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热泵热水供给器、冷冻机、陈列柜等其它冷冻循环装置。

另外,冷冻循环装置也可以搭载有蓄电池。如果搭载有蓄电池,则蓄电池作为停电时的备用电源。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够相互组合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