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或热泵系统以及一种压缩冷凝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799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或热泵系统以及一种压缩冷凝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或热泵系统以及一种压缩冷凝机组。



背景技术:

第一,制冷系统中,若冷凝压力偏高,压缩机排气温度会上升,压缩比增大,制冷量减少,功耗增大,冷凝压力偏高,还容易引起设备破损事故。若冷凝压力过低,特别是在冬季,环境温度或冷却水温度较低,导致冷凝压力过低,以致热力膨胀阀前后压力差太小,供液动力不足,造成流经热力膨胀阀的制冷剂流量急剧减少,使制冷量大大降低,甚至制冷装置工作失调。另外,多数厂家的压缩机,也会有最低冷凝压力的使用要求,甚至随着蒸发压力的不同,最低冷凝压力要求也不同。因此,为保证制冷系统和压缩机的可靠工作,必须对冷凝压力实施控制。

冷凝压力的控制方法,现有技术主要有两种:

1、控制冷却水流量或者冷却风量,对于风冷,常用的有:1.风扇电动机变速,2.风阀控制调节冷却空气流量,3.冷凝风机开、停控制,这些方法应用在常年环境温度高于4℃以上场合比较有效;

2、从制冷剂侧采用旁通调节方法控制制冷压力,具体连接方式为:在冷凝器出口安装一个高压调节阀,高压调节阀的另一端连接储液器入口,在压缩机排气口与储液器入口之间接旁通管,在旁通管上安装差压调节阀。

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冷系统在寒冷季节时的能效比仍然较低,与温暖季节甚至夏季时相比,比较接近。

第二,在冷凝热回收制冷系统中,采用热回收模式时,随着热水温度的逐步升高,系统制冷量逐步下降,由此或者导致用户舒适度下降,或者制冷能力不足导致食品温度上升,以致需要安装更大能力的机组。

第三,对于空调热水一体机(三联供),在冬季制热水时,随着热水温度的逐步升高,系统总的制热量逐步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或热泵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冷或热泵系统,设置有第一制冷或热泵回路,所述第一制冷或热泵回路至少由压缩机(11)、第一冷凝器(21)、第一储液器(01)、第一节流装置(31)、第一蒸发器(41)依次串联连通组成,其中所述压缩机(1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21),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41);还设置有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至少满足下列四个条件之一:

条件A: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至少由所述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蒸发器依次串联连通组成,其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不含所述第一储液器;

条件B: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至少由所述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蒸发器依次串联连通组成,其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含有所述第一储液器,但所述第一储液器不在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节流装置之间;

条件C: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至少由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冷凝器、节流装置、第三换热器依次串联连通组成,其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不含所述第一储液器;

条件D: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至少由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冷凝器、节流装置、第三换热器依次串联连通组成,其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联通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含有所述第一储液器,但所述第一储液器不在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的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节流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条件A和所述条件B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即所述第一冷凝器。

进一步的,所述条件C和所述条件D中,所述第三换热器即所述第一蒸发器。

优先的,所述条件A和所述条件C中,所述第一储液器经过可以通断的阀件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通。

优先的,所述条件B和所述条件D中,所述第一储液器位于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的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

优先的,所述条件B和所述条件D中,所述第一储液器位于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还串联设置有热回收换热器。

优先的,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为壳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中的一种。

优先的,在所述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所述热回收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还串联设置有第二储液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冷凝机组,包含压缩机、冷凝器和储液器,设置有供液口和吸气口,设置有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至少由所述吸气口、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储液器、所述供液口依次串联连通形成;还设有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至少由所述吸气口、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供液口依次串联连通组成;所述第二通路中不含所述储液器,或者所述第二通路中含有所述储液器,但所述储液器不在所述第二通路的所述冷凝器和所述供液口之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新的制冷或热泵回路(即第二制冷或热泵回路)中改变第一储液器的相对位置或者取消第一储液器,使制冷或热泵系统中实际的制冷剂循环量发生了改变,从而提高了制冷或热泵系统在特殊工况下的效率和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五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六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七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八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九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十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十一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十二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其中,压缩机11、冷凝器21、电磁阀61、储液器01、电磁阀62、膨胀阀31、蒸发器41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回路。另外,在冷凝器21的出口与膨胀阀31的进口之间设一条旁通管,并在这条旁通管上安装电磁阀63。除此之外,在储液器01的出口与蒸发器41的进口之间也设一条旁通管,并在这条旁通管上依次串接电磁阀64和毛细管33。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1和蒸发器41均采用风冷,应用场合为全年需要制冷的冷库。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制冷系统工作时,电磁阀63和64均关闭,电磁阀61和62均打开,压缩机11压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输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到冷凝器21,制冷剂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经过电磁阀61后进入储液器01,从储液器01出来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过电磁阀62后,再由膨胀阀31节流,变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41,吸热蒸发后变为低压气体,最后再进入压缩机11的吸气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

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制冷系统运行时,冷凝压力也逐渐降低,当冷凝压力低于预设的低设定值时,电磁阀61和62均关闭,电磁阀63和64均打开,这时,压缩机11吸入并压缩低压制冷剂气体后,输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到冷凝器21,制冷剂经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再经过电磁阀63后直接进入膨胀阀31,由膨胀阀31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41,吸热蒸发后变为低压气体,最后再进入压缩机11的吸气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此外,储液器中的高压液体经过电磁阀64,再由毛细管33节流后变为两相制冷剂,也进入低压蒸发器41,随着储液器01中的制冷剂越来越少,制冷系统中实际参与循环的制冷剂越来越多,在冷凝器21的出口,制冷剂的过冷度越来越大,系统的冷凝压力也越来越高,直到冷凝压力达到预设的中间设定值,电磁阀64关闭,储液器01与制冷系统彻底隔离,制冷系统中参与循环的制冷剂量不再增加,制冷系统运行稳定,由于膨胀阀31之前的制冷剂液体有明显的过冷度,系统运行效率较高。

当环境温度再升高时,冷凝压力也随之升高,直到冷凝压力达到预设的高设定值,电磁阀61和62均打开,电磁阀63和64均关闭,制冷系统重新进入环境温度较高情况下所述的制冷循环。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基础上做的改进,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从压缩机11的出口旁通了一条管路,经电磁阀65后连通储液器01的入口。

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当冷凝压力低于预设的低设定值时,电磁阀61和62均关闭,电磁阀63和64均打开,随着储液器01中的制冷剂越来越少,制冷系统中实际参与循环的制冷剂越来越多,但是储液器01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小,从储液器01中输出制冷剂的速度也越来越慢。本实施例中,电磁阀65常闭,但当冷凝压力低于预设的低设定值时,电磁阀61和62均关闭,电磁阀63、64和65均打开,从而使冷凝压力快速达到预设的中间设定值,此时再把电磁阀64和65也关闭,从而可以使制冷系统快速稳定。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也是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基础上做的改进,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1、在压缩机11和蒸发器41之间串联设置了气液分离器09;

2、毛细管33连通的是蒸发器41和气液分离器09之间的管路。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

图3中虚线框内所示部分,即为本发明压缩冷凝机组一个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压缩机11、冷凝器21、四通换向阀66、储液器01、四通换向阀67、膨胀阀31、蒸发器41、气液分离器09依次串联连通,其中四通换向阀66的d口连接冷凝器21的出口,四通换向阀66的c口连接储液器01的进口,四通换向阀67的c口连接储液器01的出口,四通换向阀67的d口连接膨胀阀31的入口,四通换向阀66的e口和四通换向阀67的e口相连通,四通换向阀66的s口和四通换向阀67的s口连通在一起后再一起连通蒸发器41和气液分离器09之间的管路。

四通换向阀66共有d口、e口、s口、c口四个连接口,四通换向阀66断电时,d口和c口连通且e口和s口连通,四通换向阀66上电时,d口和e口连通且c口和s口连通,四通换向阀67同四通换向阀66。

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1和蒸发器41均采用风冷,应用场合同样为全年需要制冷的冷库。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制冷系统工作时,四通换向阀66和67均断电,压缩机11压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输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到冷凝器21,制冷剂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再依次经过四通换向阀66的d口和c口进入储液器01,从储液器01出来的高压制冷剂液体依次经过四通换向阀67的c口和d口后,再由膨胀阀31节流,变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41,吸热蒸发后变为低压气体,再经过气液分离器09后,最后进入压缩机11的吸气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

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制冷系统运行时,冷凝压力也逐渐降低,当冷凝压力低于预设的低设定值时,四通换向阀66和67均上电,这时,四通换向阀66的d口和e口连通且c口和s口连通,四通换向阀67的d口和e口连通且c口和s口连通,储液器01中的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66的c口和s口以及四通换向阀67的c口和s口进入蒸发器41和气液分离器09之间的连通管路。压缩机11吸入并压缩低压制冷剂气体后,输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到冷凝器21,制冷剂经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再依次经过四通换向阀66的d口和e口、四通换向阀67的e口和d口后直接进入膨胀阀31,由膨胀阀31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41,吸热蒸发后变为低压气体,再经过气液分离器09后,最后进入压缩机11的吸气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但此时制冷系统中实际的制冷剂循环量增多,特别是膨胀阀31之前的制冷剂液体有明显的过冷度,系统运行效率较高。

当环境温度再升高时,冷凝压力也随之升高,直到冷凝压力达到预设的高设定值,四通换向阀66和67均断电,制冷系统重新进入环境温度较高情况下所述的制冷循环。

图4中虚线框内所示部分,即为本发明压缩冷凝机组一个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五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其中,压缩机11、冷凝器21、电磁阀68、储液器01、膨胀阀31、蒸发器41依次串联连通,电磁阀68的两端并联设置有膨胀阀32,膨胀阀31的两端并联设置有电磁阀69。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1和蒸发器41均采用风冷,应用场合为全年需要制冷的冷库。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制冷系统工作时,电磁阀68打开,电磁阀69关闭,压缩机11压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输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到冷凝器21,制冷剂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经过电磁阀68后进入储液器01,从储液器01出来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31节流,变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41,吸热蒸发后变为低压气体,最后再进入压缩机11的吸气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

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制冷系统运行时,冷凝压力也逐渐降低,当冷凝压力低于预设的低设定值时,电磁阀68关闭,电磁阀69打开,这时,压缩机11吸入并压缩低压制冷剂气体后,输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到冷凝器21,制冷剂经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再由膨胀阀32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然后依次经过储液器01和电磁阀69再进入蒸发器41,吸热蒸发后变为低压气体,最后再进入压缩机11的吸气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由于从膨胀阀32进入储液器01的是两相制冷剂,既有气体也有液体,因此系统运行稳定后,储液器01中的液面是接近底部的,这样导致制冷系统中实际的制冷剂循环量增多,系统的冷凝压力也会上升,膨胀阀32之前的制冷剂液体会出现明显的过冷度,系统运行效率较高。

当环境温度再升高时,冷凝压力也随之升高,直到冷凝压力达到预设的高设定值,电磁阀68打开,电磁阀69关闭,制冷系统重新进入环境温度较高情况下所述的制冷循环。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六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其中,压缩机11的排气口连接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a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b口同时连接冷凝器21的入口和单向阀73的出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c口同时连接储液器01的入口和单向阀72的出口,储液器01的出口同时连接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b口和单向阀73的入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c口同时连接单向阀72的入口和冷凝器21的出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a口再依次经过膨胀阀31和蒸发器41后连通压缩机11的吸气口。

两位三通电磁阀70有a口、b口和c口三个连接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0断电时,其a口和b口连通且c口与a口、c口与b口均断开,两位三通电磁阀70上电时,其a口和c口连通且b口与a口、b口与c口均断开,两位三通电磁阀71同两位三通电磁阀70。

单向阀72的流通方向为从其进口流向出口,反向不通,单向阀73同单向阀72。

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1和蒸发器41均采用风冷,应用场合为全年需要制冷的冷库。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制冷系统工作时,两位三通电磁阀70和71均断电,压缩机11压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输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气体依次经过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a口和b口进入冷凝器21,制冷剂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再依次经过单向阀72进入储液器01,从储液器01出来的高压制冷剂液体依次经过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b口和a口进入膨胀阀31,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41,吸热蒸发后变为低压气体,最后再进入压缩机11的吸气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

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制冷系统运行时,冷凝压力也逐渐降低,当冷凝压力低于预设的低设定值时,两位三通电磁阀70和71均上电,这时,压缩机11吸入并压缩低压制冷剂气体后,输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气体依次经过储液器01和单向阀73后进入冷凝器21,制冷剂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再依次经过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c口和a口进入膨胀阀31,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41,吸热蒸发后变为低压气体,最后再进入压缩机11的吸气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由于进入储液器01的是高压过热气体制冷剂,因此系统运行稳定后,储液器01中均为气态制冷剂而无液态制冷剂,这样导致制冷系统中实际的制冷剂循环量增多,系统的冷凝压力也会上升,膨胀阀31之前的制冷剂液体会出现明显的过冷度,系统运行效率较高。

当环境温度再升高时,冷凝压力也随之升高,直到冷凝压力达到预设的高设定值,二位三通电磁阀70和71均断电,制冷系统重新进入环境温度较高情况下所述的制冷循环。

图6中虚线框内所示部分,即为本发明压缩冷凝机组一个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七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其中,压缩机11的排气口连接套管换热器51的制冷剂侧入口,套管换热器51的制冷剂侧出口连接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a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b口连接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c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c口连接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b口,双向储液器01的一端连通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c口和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b口之间的管路,双向储液器01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器21的一端,冷凝器21的另一端连通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b口和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c口之间的管路。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a口依次经过膨胀阀31和蒸发器41后连通压缩机11的吸气口。套管换热器51的水侧还串联连通有供水泵50。

两位三通电磁阀70有a口、b口和c口三个连接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0断电时,其a口和b口连通且c口与a口、c口与b口均断开,两位三通电磁阀70上电时,其a口和c口连通且b口与a口、b口与c口均断开,两位三通电磁阀71同两位三通电磁阀70。

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1和蒸发器41均采用风冷,应用场合为全年需要制冷的冷库,套管换热器51回收的热量用于提供生活热水。

本实施例的系统有三种工作模式:制冷模式、热回收模式和高温热水模式。

制冷模式时,水泵50断电,两位三通电磁阀70和71均断电,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a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b口、冷凝器21、双向储液器01、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b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a口、膨胀阀31、蒸发器41,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冷凝器21中冷凝,经过膨胀阀31节流,在蒸发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1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热回收模式时,水泵50上电,两位三通电磁阀70和71也都上电,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a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0的c口、双向储液器01、冷凝器21、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c口、两位三通电磁阀71的a口、膨胀阀31、蒸发器41,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套管换热器51中冷凝,冷凝器21变为过冷器,经过膨胀阀31节流,在蒸发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1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由于冷凝器21的过冷器作用,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系统的制冷量几乎不会减少!

高温热水模式时,系统运行与制冷模式类似,区别在于高温热水模式时开启水泵50,这时,可以通过回收压缩机11排出制冷剂的过热热量来制取温度更高的热水。

显然,本实施例也可在我国南方常年需要制冷的地区用于家用,在制冷的同时高效回收冷凝热用于生活热水。

图7中虚线框内所示部分,即为本发明压缩冷凝机组一个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八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其中,压缩机11的排气口连接板式换热器51的制冷剂侧入口,板式换热器51的制冷剂侧出口连接储液器02的进口,储液器02的出口连接冷凝器21的入口,冷凝器21的出口连接四通换向阀66的d口,四通换向阀66的e口与四通换向阀67的e口相连接,四通换向阀66的c口连接储液器01的进口,储液器01的出口连接四通换向阀67的c口,四通换向阀67的d口依次经过膨胀阀31和蒸发器41后连通压缩机11的吸气口,四通换向阀66和67的s口相连接后再一起连通膨胀阀31和蒸发器41之间的管路,同时,还为冷凝器21配置了风机20,为蒸发器41配置了风机40,为板式换热器51的水侧配置了水泵50。

四通换向阀66共有d口、e口、s口、c口四个连接口,四通换向阀66断电时,d口和c口连通且e口和s口连通,四通换向阀66上电时,d口和e口连通且c口和s口连通,四通换向阀67同四通换向阀66。

本实施例的系统有三种工作模式:制冷模式、热回收模式和高温热水模式。

制冷模式时,水泵50断电,四通换向阀66和67均断电,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板式换热器51、储液器02、冷凝器21、四通换向阀66的d口、四通换向阀66的c口、储液器01、四通换向阀67的c口、四通换向阀67的d口、膨胀阀31、蒸发器41,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冷凝器21中冷凝,经过膨胀阀31节流,在蒸发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均为高压制冷剂气体,储液器01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热回收模式时,水泵50上电,四通换向阀66和67也都上电,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板式换热器51、储液器02、冷凝器21、四通换向阀66的d口、四通换向阀66的e口、四通换向阀67的e口、四通换向阀67的d口、膨胀阀31、蒸发器41,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51中冷凝,冷凝器21变为过冷器,经过膨胀阀31节流,在蒸发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储液器01与低压侧连通但不参与系统循环。由于冷凝器21的过冷器作用,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系统的制冷量几乎不会减少!

高温热水模式时,系统运行与制冷模式类似,区别在于高温热水模式时开启水泵50,这时,可以通过回收压缩机11所排出制冷剂的过热热量来制取温度更高的热水。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九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其中,压缩机11、套管换热器51的制冷剂侧、储液器02、室外换热器21、电磁阀68、储液器01、膨胀阀31、室内换热器41依次串联连接,在电磁阀68的两端还并联连接有膨胀阀32、在膨胀阀31的两端还并联有电磁阀69,为套管换热器51的水路侧设置有供水泵50,为室外换热器21设置有风机20,为室内换热器41设置有风机40。

本实施例的系统有三种工作模式:制冷模式、热回收模式和高温热水模式。

制冷模式时,水泵50断电,电磁阀68打开,电磁阀69关闭,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室外换热器21、电磁阀68、储液器01、膨胀阀31、室内换热器41,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21中冷凝,经过膨胀阀31节流,在室内换热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均为高压制冷剂气体,储液器01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热回收模式时,水泵50上电,电磁阀68关闭,电磁阀69打开,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室外换热器21、膨胀阀32、储液器01、电磁阀69、室内换热器41,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套管换热器51中冷凝,室外换热器21成为过冷器,经过膨胀阀32节流,在室内换热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储液器01处于低压侧,其制冷剂液位在底部。由于室外换热器21的过冷器作用,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系统的制冷量几乎不会减少!

高温热水模式时,系统运行与制冷模式类似,区别在于高温热水模式时开启水泵50,这时,可以通过回收压缩机11所排出制冷剂的过热热量来制取温度更高的热水。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十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第九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改进如下:

1、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一个四通换向阀74,四通换向阀74共有d口、e口、s口、c口四个连接口,四通换向阀74断电时,d口和c口连通且e口和s口连通,四通换向阀74上电时,d口和e口连通且c口和s口连通。具体连接方式为: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和c口串接在储液器02和室外换热器21之间,其d口连接储液器02,c口连接室外换热器21;四通换向阀74的e口和s口串接在室内换热器41和压缩机11之间,其e口连接室内换热器41,s口连接压缩机11;

2、储液器01是双向储液器,膨胀阀31和32均为双向膨胀阀,电磁阀68和69均为双向电磁阀。

本实施例的系统有六种工作模式:制冷模式、热回收模式、高温热水模式、制热模式、制热+制热水模式、单独制热水模式。

制冷模式时,水泵50断电,四通换向阀74断电,电磁阀68打开,电磁阀69关闭,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四通换向阀74的c口、室外换热器21、电磁阀68、储液器01、膨胀阀31、室内换热器41、四通换向阀74的e口、四通换向阀74的s口,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21中冷凝,经过膨胀阀31节流,在室内换热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均为高压制冷剂气体,储液器01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热回收模式时,水泵50上电,四通换向阀74断电,电磁阀68关闭,电磁阀69打开,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四通换向阀74的c口、室外换热器21、膨胀阀32、储液器01、电磁阀69、室内换热器41、四通换向阀74的e口、四通换向阀74的s口,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套管换热器51中冷凝,室外换热器21成为过冷器,制冷剂经过膨胀阀32节流,在室内换热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储液器01处于低压侧,其制冷剂液位在底部。由于室外换热器21的过冷器作用,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系统的制冷量几乎不会减少!

高温热水模式时,系统运行与制冷模式类似,区别在于高温热水模式时开启水泵50,这时,可以通过回收压缩机11所排出制冷剂的过热热量来制取温度更高的热水。

制热模式时,水泵50断电,四通换向阀74上电,电磁阀68关闭,电磁阀69打开,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四通换向阀74的e口、室内换热器41、电磁阀69、储液器01、膨胀阀32、室外换热器21、四通换向阀74的c口、四通换向阀74的s口,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热泵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41中冷凝,经过膨胀阀32节流,在室外换热器2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均为高压制冷剂气体,储液器01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制热+制热水模式时,水泵50上电,四通换向阀74上电,电磁阀68打开,电磁阀69关闭,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四通换向阀74的e口、室内换热器41、膨胀阀31、储液器01、电磁阀68、室外换热器21、四通换向阀74的c口、四通换向阀74的s口,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热泵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套管换热器51中冷凝,室内换热器41成为过冷器,制冷剂经过膨胀阀31节流,在室外换热器2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储液器01处于低压侧,其制冷剂液位在底部。由于室内换热器41的过冷器作用,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系统的总的制热量相比制热模式不会减少,反而由于压缩机功率的上升而使总的制热量增加!

单独制热水模式时,系统的运行与制热+制热水模式几乎一样,区别仅在于单独制热水模式时要关闭风机40。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十一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对上一实施例做的改进,改进如下:

用电子膨胀阀31代替上一实施例中并联的双向膨胀阀31和双向电磁阀69;

用电子膨胀阀32代替上一实施例中并联的双向膨胀阀32和双向电磁阀68。

具体运行模式及运行情况参考上一实施例,仅需注意:

上一实施例中需要打开电磁阀68时,在本实施例中就使电子膨胀阀32全开;

上一实施例中需要打开电磁阀69时,在本实施例中就使电子膨胀阀31全开。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制冷或热泵系统第十二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改进如下: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一个四通换向阀75,四通换向阀75共有d口、e口、s口、c口四个连接口,四通换向阀75断电时,d口和c口连通且e口和s口连通,四通换向阀74上电时,d口和e口连通且c口和s口连通。本实施例中还设置单向阀72,其流通方向为从其进口流向出口,反向不通。

具体连接方式为:四通换向阀75的d口和e口串接在四通换向阀74的e口和室内换热器41之间,其d口连接四通换向阀74的e口,e口连接室内换热器41;四通换向阀75的s口和四通换向阀74的s口一起与压缩机11的吸气口连接;四通换向阀75的c口与单向阀76的进口连接,单向阀76的出口连通储液器01和电子膨胀阀31之间的管路。

本实施例的系统有六种工作模式:制冷模式、热回收模式、高温热水模式、制热模式、制热+制热水模式、单独制热水模式。

制冷模式时,水泵50断电,四通换向阀74和75均断电,电子膨胀阀32全开,电子膨胀阀31节流,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四通换向阀74的c口、室外换热器21、电子膨胀阀32、储液器01、电子膨胀阀31、室内换热器41、四通换向阀75的e口、四通换向阀75的s口,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21中冷凝,经过电子膨胀阀31节流,在室内换热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均为高压制冷剂气体,储液器01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热回收模式时,水泵50上电,四通换向阀74和75均断电,电子膨胀阀32节流,电子膨胀阀31全开,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四通换向阀74的c口、室外换热器21、电子膨胀阀32、储液器01、电子膨胀阀31、室内换热器41、四通换向阀75的e口、四通换向阀75的s口,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套管换热器51中冷凝,室外换热器21成为过冷器,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32节流,在室内换热器4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储液器01处于低压侧,其制冷剂液位在底部。由于室外换热器21的过冷器作用,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系统的制冷量几乎不会减少!

高温热水模式时,系统运行与制冷模式类似,区别在于高温热水模式时开启水泵50,这时,可以通过回收压缩机11所排出制冷剂的过热热量来制取温度更高的热水。

制热模式时,水泵50断电,四通换向阀74和75均上电,电子膨胀阀31全开,电子膨胀阀32节流,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四通换向阀74的e口、四通换向阀75的d口、四通换向阀75的e口、室内换热器41、电子膨胀阀31、储液器01、电子膨胀阀32、室外换热器21、四通换向阀74的c口、四通换向阀74的s口,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热泵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41中冷凝,经过电子膨胀阀32节流,在室外换热器2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均为高压制冷剂气体,储液器01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制热+制热水模式时,水泵50上电,四通换向阀74和75均上电,电子膨胀阀32全开,电子膨胀阀31节流,风机20和40均开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四通换向阀74的e口、四通换向阀75的d口、四通换向阀75的e口、室内换热器41、电子膨胀阀31、储液器01、电子膨胀阀32、室外换热器21、四通换向阀74的c口、四通换向阀74的s口,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热泵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套管换热器51中冷凝,室内换热器41成为过冷器,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31节流,在室外换热器2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储液器01处于低压侧,其制冷剂液位在底部。由于室内换热器41的过冷器作用,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系统的总的制热量相比制热模式不会减少,反而由于压缩机功率的上升而使总的制热量增加!

单独制热水模式时,水泵50上电,四通换向阀74上电,四通换向阀75断电,电子膨胀阀31全闭,电子膨胀阀32节流,风机20开启,风机40开启或停机均可,系统运行时,制冷剂从压缩机11输出后,依次经过套管换热器51、储液器02、四通换向阀74的d口、四通换向阀74的e口、四通换向阀75的d口、四通换向阀75的c口、单向阀76、储液器01、电子膨胀阀32、室外换热器21、四通换向阀74的c口、四通换向阀74的s口,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完整的热泵循环。其中,制冷剂在套管换热器51中冷凝,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32节流,并在室外换热器21中吸热蒸发,储液器02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储液器01中上部为高压制冷剂气体,下部为高压制冷剂液体,室内换热器41与低压侧连通但不参与系统循环。

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本质区别在于:单独制热水模式时,室内换热器41不参与系统循环。相比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优势主要在于:夏季,室内换热器41所在房间的温度如果已经满足要求,或者房间无需制冷,那么单独制热水模式时,高温高压制冷剂不会流经室内换热器41,甚至仍可以开启室内风机40。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领域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所以,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均应该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