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627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集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于冰箱冷藏室内的集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冰箱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直冷冰箱,冷藏室内壁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冷凝的水珠流下,而现有冰箱处理冷凝水的办法,通常会利用一根排水管,将流下的凝结水从冷藏室后下方引出,使之流进冰箱底部压缩机顶上的蒸发皿或接水盘内,再利用压缩机制冷产生的热量,将这些冷凝水蒸发掉。

这种方法有不少缺点和问题,一方面排水管容易被食物残渣堵塞使冷藏室内产生积水,并且由于食物残渣往往都是落入蒸发皿内,但是因为冰箱质量太重、摆放位置被限定或者压机仓盖不宜打开等原因,导致食物残渣很难从蒸发皿里被清理出去而浸在水中,腐败后出现异味;另一方面,若排水管内被冰箱自身制冷而冻成冰块的堵塞,则很难用常规手段疏通,即便一时疏通开了,但过后还是会继续结冰冻住而堵塞,冷藏室内再次产生积水。

同时,冰箱里冷却的液体或空气不断通过排水管流出,带走一定的冷量,造成能源浪费,并且压机仓里的高温的水蒸气也有可能通过排水管进入冰箱内部,再次产生冷凝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水系统,设置于冰箱冷藏室内,所述集水系统包括:

排水槽,设置于所述冷藏室底面,所述排水槽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底板,所述排水槽底板自所述第一端沿所述排水槽延伸方向至所述第二端连续且高度逐渐降低;

盛纳装置,包括首端,所述首端设置有接水口;

所述冷藏室底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盛纳装置相适应的容纳槽,所述盛纳装置可装嵌入所述容纳槽内;

排水管,包括出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第二端和所述接水口,所述排水槽第二端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水管经所述接水口流入所述盛纳装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盛纳装置的首端还设置有第一提拉结构,可对所述盛纳装置进行操作以使所述盛纳装置脱出所述容纳槽。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盛纳装置设置有与所述首端相对应的末端,所述容纳槽对应所述盛纳装置末端的内表面凹陷形成可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盛纳装置末端的容纳腔,当所述盛纳装置末端嵌入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盛纳装置首端凸伸出所述容纳槽外。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盛纳装置首端设置有凹槽,包括底壁,所述接水口设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底壁高度低于所述排水槽第二端高度,且所述出水管可搭嵌入所述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为管状结构,当所述出水管搭嵌入所述凹槽内时,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接水口相对应且可延伸至所述盛纳装置内。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管包括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的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出水管枢转连接,当所述盛纳装置脱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出水管可同时朝所述盛纳装置脱出方向旋转。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设置有第二提拉结构,当所述盛纳装置需脱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提拉结构可操作所述出水管朝所述盛纳装置脱出方向旋转,为所述盛纳装置脱出让出空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盛纳装置装嵌入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盛纳装置外表面不凸出于所述冷藏室底面。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槽沿所述冷藏室侧壁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冷藏室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集水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取消了现有设计中冰箱冷藏室外接排水管和蒸发皿来排除冷凝水的方式,在冷藏室内部设置集水系统,在有效排除冷藏室内冷凝水的同时,又节省了冰箱能耗,使冷藏室内部更清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集水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盛纳装置取出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盛纳装盒子取出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排水管一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排水管另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联性。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设置于冰箱冷藏室1内的集水系统,包括排水槽2、盛纳装置3、排水管5以及与盛纳装置相适应的容纳槽4。

具体的,如图1所示,排水槽2设置于冷藏室底面11,包括有第一端21、第二端22和底板23,排水槽底板23自第一端21沿排水槽的延伸方向至第二端22连续且高度逐渐降低,使冷藏室底面11产生的液体或冷藏室1内生成的冷凝水等流入到排水槽2后,沿排水槽2延伸方向最终流至第二端22,避免了液体在排水槽2内停留,从而使排水槽2内因积水残留而导致发霉或堵塞。这里的高度方向是指重力方向。

进一步的,为了使冷藏室侧壁12上产生的冷凝水能更快速的流入到排水槽2内,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排水槽2设置为沿冷藏室侧壁12连通分布于冷藏室底面11 。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集水系统包括有盛纳装置3,盛纳装置3包括首端31,在首端31位置设置有一凹槽311,凹槽311包括底壁3111,其底面设置有接水口。

进一步的,冷藏室底面11还设置有与盛纳装置3相适应的容纳槽4,盛纳装置3可装嵌入容纳槽4内;具体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在使用时方便放取盛纳装置3,容纳槽4设置于冷藏室底面11靠近冷藏室开口13一侧,同时,为了使盛纳装置3装嵌入容纳槽4后不影响冷藏室底面11物品的放取和冰箱门体的开闭,当盛纳装置3装嵌入容纳槽4时,盛纳装置3外表面33不凸出于冷藏室底面11。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从容纳槽4内取出盛纳装置3,盛纳装置首端31设置有第一提拉结构312;将第一提拉结构312设置于首端31,可使盛纳装置3在需要脱出容纳槽4时,通过第一提拉结构312使盛纳装置首端31先脱出容纳槽4,使盛纳装置3中的液体流向后脱出容纳槽3的另一端,避免取出时盛纳装置3中的液体从接水口31111处发生泄漏。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盛纳装置包括有与首端31相对的末端32,位置对应盛纳装置末端32的容纳槽4内表面凹陷形成有可容纳至少部分盛纳装置末端32的容纳腔41。

如图4所示,当需要从容纳槽4内取出盛纳装置3时,施加予盛纳装置末端32一朝容纳腔41凹陷方向的压力,使盛纳装置末端32嵌入容纳腔41内,同时盛纳装置首端31凸伸出容纳槽3外,盛纳装置3中的液体朝盛纳装置末32端流动,从而避免取出过程中盛纳装置3内的液体从接水口31111处发生泄漏。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集水系统还设置有连通排水槽第二端22与盛纳装置接水口31111之间的排水管5;具体的,如图5所示,排水管5包括有互相连通的软管51和出水管52,出水管52还设置有与接水口31111相对应的出水口521,出水口521设置为凸伸的管状结构。

具体的,出水管52可装嵌入盛纳装置首端31的凹槽311内,特别的,凹槽底壁3111高度低于排水槽第二端22的高度,出水口521可通过接水口31111延伸至盛纳装置3内,使排水槽第二端22中的液体在重力引导下沿排水槽流入盛纳装置3内。

如图6所示,软管51与出水管52之间枢转连接,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软管51与出水管52之间通过转轴53连接,出水管52可沿转轴53在转轴53径向方向旋转;特别的,当盛纳装置首端31脱出容纳槽时,出水管52也受到在其首端31脱出方向上的力,从而朝其首端31脱出方向旋转,带动出水口521脱出接水口31111的同时也使出水管5中的液体从出水口521流向软管51一侧,避免了在拿取盛纳装置3时,排水管5中的液体发生泄漏。

进一步的,出水管52还设置第二提拉结构522,当需要从容纳槽4中拿取盛纳装置3时,第二提拉结构522可操作出水管52朝盛纳装置脱出方向旋转,为盛纳装置3的拿取让出空间,同时可以保证出水管52中的液体在拿取盛纳装置3的过程中不会从出水口流521中出,保持了冷藏室1内的洁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冷藏室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集水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取消了现有设计中冰箱冷藏室外接排水管和蒸发皿来排除冷凝水的方式,在冷藏室内部设置集水系统,在有效排除冷藏室内冷凝水的同时,又节省了冰箱能耗,使冷藏室内部更清洁。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