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循环制冷的冷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9253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循环制冷的冷库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临界CO2循环制冷的冷库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剂的制冷原理是:气态制冷工质(如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器,与水进行等压热交换,变成低温高压液态,液态制冷工质经干燥过滤器去除水份、杂质,进入膨胀阀节流减压,成为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工质,在蒸发器内气化,液体气化过程要吸收气化潜热,而且液体压力不同,其饱和温度(沸点)也不同,压力越低,饱和温度越低。

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的制冷剂为氟利昂(CFCs)和氟氯烃类(HCFCs)以及氨气和烷烃类物质,每年需求量达数十万吨。氟利昂(CFCs)和氟氯烃类(HCFCs)产生巨大的温室效应,对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巨大;氨类制冷剂存在氨气泄漏、爆炸等直接危害人体的安全隐患;烷烃类产生巨大的温室效应,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为我国乃至世界冷链工程中的核心制冷技术形成挑战。

我国各个行业目前运行的冷库,80%使用氨制冷剂;20%(多半是中、小型冷库)采用氯氟烃CFCs (R12)和卤代氯氟烃(R22)制冷剂。(1)氯氟烃CFCs (R12)和卤代氯氟烃(R22)这两种制冷剂由于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或部分消耗臭氧层物质,在国际上已停止或限制其使用了;(2)氨工质制冷剂与常用CFCs替代产品相比,具有廉价、标准沸腾温度低,在冷凝器和蒸发器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臭氧消耗潜值(ODP=0)、全球变暖潜(GWP=0)低等特点。我国国家标准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氨制冷系统爆炸为四级(轻度危害),对人体危害程度为:刺激并损伤人体粘膜组织(如眼、鼻、咽等部位);当氨蒸气在空气中含量(体积分数)达0.5%~1%时,人在其中停留30分钟即会中毒甚至死亡。氨一旦泄露还可能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当空气中含量达到11%~14%(体积分数V/V)时即可点燃,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16%~25%(体积分数V/V),氨制冷系统泄露遇明火即刻爆炸,导致制冷系统的事故时有发生,污染环境,危害人生安全。传统制冷剂性能比较,见表1。

表1 传统制冷剂的性质比较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表中A1为无毒、无燃烧性,A2为无毒、可燃,B1为有毒、可燃。ODP指消耗臭氧潜能值,GWP全球变暖潜能值。HCFC指含氢氯氟烃,HFC指含氟烃,HC指碳氢化合物,含氟碘烃。

与传统的制冷剂(R22,R13,HFC等)相比,CO2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具有无毒、不会分解出刺激性物质、不可燃(Non-Flammable)与不爆炸(Non-Explosive)、热力性质好、气体密度高等特点,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危害,不需回收或再处理,近年来,CO2因其无毒、不可燃、无刺激性、价廉、无环境污染、无需回收以及优良的热力特性等优点,在汽车空调、环境控制单元(ECU)、热泵热水器、自动售货机以及冷藏柜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超临界CO2制冷的过程中,温度、压力两者均高于临界温度和压力即判定其属于超临界态,可以是温度达到临界温度而压力远远高于临界压力亦或相反,甚至两者都远远高于临界参数,超临界态是一种不同于三态的特殊状态,密度类似液体可扩散性类似气体,同时黏度较低且溶解性极强,不能用气态或液态的性质去套用理解,应该单独对其分析,由于超临界态CO2作为制冷剂时排气压力高因此压缩机效率较高,同时CO2与HFC或氨相比无毒无害易获得,是未来一种很有前景的制冷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冷的冷库系统,采用从工业生产过程捕获的二氧化碳(CO2)作为制冷剂,包括制冷系统Ⅰ、控制系统V、报警系统IV、冷库Ⅶ;

所述冷库Ⅶ,具有利于制冷剂流通的制冷管道Ⅷ,并设有超临界流体入口和气体出口;

所述制冷系统Ⅰ连接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和控制系统V,制冷系统Ⅰ包括原料气储罐Ⅰ-1、压缩机Ⅰ-2、高压流体储罐Ⅰ-4、超高压泵Ⅰ-5、换热器Ⅰ-6、流量调节阀Ⅰ-7、止回阀Ⅰ-8,原料气储罐Ⅰ-1、压缩机Ⅰ-2、高压流体储罐Ⅰ-4、超高压泵Ⅰ-5、换热器Ⅰ-6、流量调节阀Ⅰ-7依次经管道Ⅰ-3相连后与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的超临界流体入口连接,且相互连接的两者之间均设置止回阀,防止回流,流量调节阀Ⅰ-7设置在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的液体入口处并与控制系统V连接,制冷管道Ⅷ气体出口连接原料气储罐Ⅰ-1,制冷管道Ⅷ气体出口与原料气储罐Ⅰ-1之间设置止回阀,防止回流,换热器Ⅰ-6还与原料气储罐Ⅰ-1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止回阀,防止回流;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到原料气储罐Ⅰ-1内输入到压缩机Ⅰ-2后,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成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储存在高压流体储罐Ⅰ-4内,再被超高压泵Ⅰ-5泵入换热器Ⅰ-6进行热交换后从超临界流体入口进入制冷管道Ⅷ,液态二氧化碳在制冷管道Ⅷ中流动制冷,吸热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经制冷管道Ⅷ气体出口回到原料气储罐Ⅰ-1,换热器Ⅰ-6在热交换后少量超临界流体升温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返回至原料气储罐Ⅰ-1,相互连接的两者之间均设置止回阀,防止回流;

所述报警系统IV包括温度报警器ⅠIV-1、压力报警器IV-2、温度报警器ⅡIV-3、安全阀ⅠIV-4、安全阀ⅡIV-5,温度报警器ⅠIV-1、压力报警器IV-2、温度报警器ⅡIV-3、安全阀ⅠIV-4、安全阀ⅡIV-5分别与控制系统V连接,安全阀ⅠIV-4和安全阀ⅡIV-5设置在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上,温度报警器ⅠIV-1与冷库Ⅶ制冷管道Ⅷ内部连通,当冷库Ⅶ制冷管道Ⅷ内温度出现异变时鸣笛报警,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及时调整冷库Ⅶ制冷管道Ⅷ上的安全阀ⅠIV-4、安全阀ⅡIV-5以及调节制冷系统Ⅰ的流量调节阀Ⅰ-7,压力报警器IV-2设置在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内,用于检测管道内的压力,当压力出现异常时,鸣笛报警,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及时调整冷库Ⅶ制冷管道Ⅷ上的安全阀ⅠIV-4和安全阀ⅡIV-5,温度报警器ⅡIV-3与冷库Ⅶ内部连通,当冷库Ⅶ内部温度出现异变时鸣笛报警,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及时调整冷库Ⅶ制冷管道Ⅷ上的安全阀ⅠIV-4、安全阀ⅡIV-5以及调节制冷系统Ⅰ的流量调节阀Ⅰ-7,将冷库Ⅶ内部温度调整到预定范围内。

所述高压流体储罐Ⅰ-4上设有压力计Ⅰ-4-1、温度计Ⅰ-4-2和安全阀Ⅰ-4-3,对CO2高压流体储罐Ⅰ-4内部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

所述超高压泵Ⅰ-5与换热器Ⅰ-6之间设有流量指示器Ⅰ-5-1,对流量进行监测。

所述控制系统V为PLC控制器,常规市购产品可以达到要求。

所述基于超临界CO2制冷的冷库系统还包括脱湿系统Ⅱ,脱湿系统Ⅱ与冷库Ⅶ内部连通,包括除湿器Ⅱ-1、湿度传感应器Ⅱ- 2,除湿器Ⅱ-1分别与冷库Ⅶ内部和控制系统V连接,湿度传感应器Ⅱ- 2分别与冷库Ⅶ内部和控制系统V连接,湿度感应器Ⅱ-2将实时感应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V,当湿度感应器Ⅱ-2检测到湿度过高时,控制系统V接收到信号并开启除湿器Ⅱ-1进行除湿,当除湿至湿度符合要求时,湿度感应器Ⅱ-2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控制除湿器Ⅱ-1停止工作。

所述基于超临界CO2制冷的冷库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脱除系统Ⅲ,二氧化碳脱除系统Ⅲ包括风机Ⅲ-1、活性炭罐Ⅲ-2、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与冷库Ⅶ内部连通,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与控制系统V连接,控制系统V还与风机Ⅲ-1连接,风机Ⅲ-1与冷库Ⅶ内部连通,活性炭罐Ⅲ-2与风机Ⅲ-1连接,当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检测到冷库Ⅶ内部CO2的浓度超过限值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连接收到信号并开启风机Ⅲ-1运行,将冷库Ⅶ内部气体抽入活性炭罐Ⅲ-2中,活性炭罐Ⅲ-2中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用空气脱附再生,循环使用,将脱附的CO2排放到空气中,当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检测到冷库Ⅶ内部二氧化碳含量符合标准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控制风机Ⅲ-1停止工作。

所述基于超临界CO2制冷的冷库系统还包括乙烯脱除系统VI,乙烯脱除系统VI包括乙烯分析仪VI-1、乙烯脱除机VI-2,乙烯分析仪VI-1、乙烯脱除机VI-2分别与控制系统V连接,乙烯分析仪VI-1和乙烯脱除机VI-2分别与冷库Ⅶ内部连通,乙烯分析仪VI-1检测到冷库Ⅶ内部的乙烯浓度高于限值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启动乙烯脱除机VI-2工作,当乙烯分析仪VI-1检测到冷库Ⅶ内部的乙烯浓度降到设定值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关闭乙烯脱除机VI-2。

乙烯脱除机VI-2和乙烯分析仪VI-1为常规市购。

有益效果:

1、使用CO2进行制冷,原料来源大气中或工业废气中的CO2,容易获得,成本低,CO2替代了常规的氟利昂、液氨等冷却制剂,不会造成制冷剂服役到期后无法处理处置的后果,避免了二次污染,不破坏臭氧层(臭氧层破坏潜能值ODP=0);溫室效应指数(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能源清洁。

2、传统的除湿通常通过将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需除去水分,其结果是,除湿后的空气比送风要求的温度低得多,需要再加热,深度冷却和再加热增加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本系统设置脱湿系统,保证了冷库内湿度,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3、设有乙烯脱出系统和二氧化碳脱出系统,保证冷库内部气体环境符合要求,减少人进入后吸入过量CO2(即缺氧条件)和乙烯造成的危害。

4、压缩后的CO2作为载冷剂,在冷却管内循环,CO2液体的粘性系数小,流经较长的冷却管其压力也不会增加,使用的液泵小型化,可降低使用的管路与压缩机尺寸,而使系统重量减轻、结构紧凑、体积小,同時压缩机的压缩比降低,压缩过程可以更接近等熵压缩而使效率提升,实现制冷装置结构的小型化,更容易在冷库中应用。

5、设有报警系统,对冷库温度、制冷管道温度、制冷管道压力进行监控。

6、CO2制冷技术有效的避免了以氨作为制冷剂存在的安全隐患,以CFCs,HCFCs为制冷剂泄露后造成的环境问题,而且相对于复叠式制冷技术在成本上有更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7、CO2制冷系统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良好的传热性质、较低的流动阻力及相当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

8、二氧化碳超临界状态(通常工程上,将22MPa以上的称为超临界)是一种特殊的流体,二氧化碳超临界态的黏度只有一般液体的1/12至1/4,随温度,压力的不同而改变,但它的扩散系数却比一般液体大7至24倍,近似于气体;从性质上来看它基本上仍是一种气态,但又不同于一般气体,是一种稠密的气态,其密度比一般气体要大两个数量级,与液体相近,它的粘度比液体小,扩散速度比液体快约两个数量级,所以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传递性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简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Ⅰ-制冷系统,Ⅰ-1-原料气储罐,Ⅰ-2-压缩机,Ⅰ-3-管道,Ⅰ-4-高压流体储罐,Ⅰ-5-超高压泵,Ⅰ-6-换热器,Ⅰ-7-流量调节阀,Ⅰ-8-止回阀,Ⅱ-脱湿系统,Ⅱ-1-除湿器,Ⅱ- 2-湿度传感应器,Ⅲ-二氧化碳脱除系统,Ⅲ-1-风机,Ⅲ-2-活性炭罐,Ⅲ-3-二氧化碳检测仪,IV-报警系统,IV-1-温度报警器Ⅰ,IV-2-压力报警器,IV-3-温度报警器Ⅱ,IV-4-安全阀I ,IV-5-安全阀Ⅱ,VI-乙烯脱除系统,VI-1-乙烯分析仪,VI-2-乙烯脱除机,V-控制系统,Ⅶ-冷库,Ⅷ-制冷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冷的冷库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制冷系统Ⅰ、脱湿系统Ⅱ、二氧化碳脱除系统Ⅲ、报警系统IV、控制系统V、乙烯脱除系统VI、冷库Ⅶ,冷库Ⅶ为10×10×5m的封闭空间,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为冷库Ⅶ外壁设置厚度为10cm的中空结构,制冷管道Ⅷ上设有超临界流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控制系统V为PLC控制器为处理速度0.3ms / 1k字;存贮器512k ;I/O点12672的控制器,选用西门子SIMATIC S7-400。

制冷系统Ⅰ连接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和控制系统V,制冷系统Ⅰ包括原料气储罐Ⅰ-1、压缩机Ⅰ-2、高压流体储罐Ⅰ-4、超高压泵Ⅰ-5、换热器Ⅰ-6、流量调节阀Ⅰ-7、止回阀Ⅰ-8,原料气储罐Ⅰ-1、压缩机Ⅰ-2、高压流体储罐Ⅰ-4、超高压泵Ⅰ-5、换热器Ⅰ-6、流量调节阀Ⅰ-7依次经管道Ⅰ-3相连后与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的超临界流体入口连接,且相互连接的两者之间均设置止回阀,防止回流,流量调节阀Ⅰ-7设置在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的超临界流体入口处并与控制系统V连接,制冷管道Ⅷ气体出口连接原料气储罐Ⅰ-1,制冷管道Ⅷ气体出口与原料气储罐Ⅰ-1之间设置止回阀,防止回流,换热器Ⅰ-6还与原料气储罐Ⅰ-1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止回阀,防止回流;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到原料气储罐Ⅰ-1内输入到压缩机Ⅰ-2后,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成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储存在高压流体储罐Ⅰ-4内,高压流体储罐Ⅰ-4上设有压力计Ⅰ-4-1、温度计Ⅰ-4-2和安全阀Ⅰ-4-3,对高压流体储罐Ⅰ-4内部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高压流体储罐Ⅰ-4内的超临界流体态二氧化碳被超高压泵Ⅰ-5泵入换热器Ⅰ-6进行热交换后从超临界流体入口进入制冷管道Ⅷ,超临界流体态二氧化碳在制冷管道Ⅷ中流动制冷,吸热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经制冷管道Ⅷ气体出口回到原料气储罐Ⅰ-1,制冷管道Ⅷ气体出口与原料气储罐Ⅰ-1之间设有止回阀,防止回流,换热器Ⅰ-6在热交换后少量超临界流体态二氧化碳升温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返回至原料气储罐Ⅰ-1,换热器Ⅰ-6与原料气储罐Ⅰ-1之间设置止回阀,防止回流,其中超高压泵Ⅰ-5与换热器Ⅰ-6之间设有流量指示器Ⅰ-5-1,对管道内的流量进行监测;压缩机功率为2KW~40KW,型号为比泽尔(HSK7451—50)。

脱湿系统Ⅱ,脱湿系统Ⅱ与冷库Ⅶ内部连通,包括除湿器Ⅱ-1、湿度传感应器Ⅱ- 2,除湿器Ⅱ-1、湿度传感应器Ⅱ- 2分别与冷库Ⅶ内部和控制系统V连接,湿度感应器Ⅱ-2将实时感应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V,当湿度感应器Ⅱ-2检测到湿度过高时,控制系统V接收到信号并开启除湿器Ⅱ-1进行除湿,当除湿至湿度符合要求时,湿度感应器Ⅱ-2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除湿器Ⅱ-1停止工作;除湿器Ⅱ-1的除湿量20~ 480L/天,电源380V~50Hz,功率2~10KW,循环风量500~6000 m3,型号为正岛ZD-8240C/890C可满足要求,湿度感应器Ⅱ- 2的工作温度范围:-30~20℃,精确度:±1%,型号为赛斯维HTS2030SMD

二氧化碳脱除系统Ⅲ,二氧化碳脱除系统Ⅲ包括风机Ⅲ-1、活性炭罐Ⅲ-2、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与冷库Ⅶ内部连通,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与控制系统V连接,控制系统V还与风机Ⅲ-1连接,风机Ⅲ-1与冷库Ⅶ内部连通,活性炭罐Ⅲ-2与风机Ⅲ-1连接,当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检测到冷库Ⅶ内部CO2的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连接收到信号并开启风机Ⅲ-1运行,将冷库Ⅶ内部气体抽入活性炭罐Ⅲ-2中,活性炭罐Ⅲ-2中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用空气脱附再生,循环使用,将脱附的CO2排放到空气中,当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检测到冷库Ⅶ内部二氧化碳含量符合标准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控制风机Ⅲ-1停止工作;其中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为常规市购,型号为AP-G-CO2-4;

报警系统IV包括温度报警器ⅠIV-1、压力报警器IV-2、温度报警器ⅡIV-3、安全阀Ⅰ IV-4、安全阀Ⅱ IV-5,温度报警器IV-1、压力报警器IV-2、温度报警器ⅡIV-3、安全阀ⅠIV-4、安全阀Ⅱ IV-5分别与控制系统V连接,安全阀ⅠIV-4和安全阀ⅡIV-5设置在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上,温度报警器ⅠIV-1与冷库Ⅶ制冷管道Ⅷ内部连通。

当冷库Ⅶ制冷管道Ⅷ内温度出现异变时鸣笛报警,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及时调整冷库Ⅶ制冷管道Ⅷ上的安全阀ⅠIV-4、安全阀ⅡIV-5以及调节制冷系统Ⅰ的流量调节阀Ⅰ-7,压力报警器IV-2设置在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内,用于检测管道内的压力,当压力出现异常时,鸣笛报警,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及时调整冷库Ⅶ制冷管道Ⅷ上的安全阀ⅠIV-4和安全阀ⅡIV-5,温度报警器ⅡIV-3与冷库Ⅶ内部连通,当冷库Ⅶ内部温度出现异变时鸣笛报警,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及时调整冷库Ⅶ制冷管道Ⅷ上的安全阀ⅠIV-4、安全阀ⅡIV-5以及调节制冷系统Ⅰ的流量调节阀Ⅰ-7,将冷库Ⅶ内部温度调整到合适范围内;

乙烯脱除系统VI,乙烯脱除系统VI包括乙烯分析仪VI-1、乙烯脱除机VI-2,乙烯分析仪VI-1、乙烯脱除机VI-2分别与控制系统V连接,乙烯分析仪VI-1和乙烯脱除机VI-2分别与冷库Ⅶ内部连通,乙烯分析仪VI-1检测到冷库Ⅶ内部的乙烯浓度高于设定值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启动乙烯脱除机VI-2工作,对乙烯进行脱除,当乙烯分析仪VI-1检测到冷库Ⅶ内部的乙烯浓度降到设定值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关闭乙烯脱除机VI-2;乙烯脱除机VI-2的电源380V~50Hz,脱除率:98±1%,型号为烟台意塞奥DEOXIL,乙烯分析仪VI-1的工作温度范围:-30~70℃,精确度:±1%,型号为凯安4NE/C2H4-1500。

使用时,在18-25℃温度下,收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储存在原料气储罐Ⅰ-1中,经管道Ⅰ-3输送到压缩机Ⅰ-2,气态二氧化碳在17MPa下被压缩,气态CO2变为临界状态CO2经管道贮存于CO2高压流体储罐Ⅰ-4,液态二氧化碳被超高压泵Ⅰ-5泵入换热器Ⅰ-6,换热器Ⅰ-6换热后少量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变成气体返回至原料气储罐Ⅰ-1中,换热器Ⅰ-6与原料气储罐Ⅰ-1之间设置止回阀,防止气态二氧化碳回流,剩下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从制冷管道Ⅷ上的超临界流体入口进入制冷管道Ⅷ,液态二氧化碳对冷库Ⅶ进行制冷,吸收热量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从气体出口出来后返回至原料气储罐Ⅰ-1中,气体出口与原料气储罐Ⅰ-1之间设置止回阀,防止二氧化碳气体回流。

当冷库Ⅶ内部湿度过高时,脱湿系统Ⅱ中的湿度感应器Ⅱ-2检测到湿度过高,将感应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V PLC,控制系统V PLC与除湿器Ⅱ-1连接,启动除湿器Ⅱ-1,进行除湿的运行,当除湿至湿度符合要求时,湿度感应器Ⅱ-2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 PLC,控制系统V PLC控制除湿器Ⅱ-1停止工作。

当冷库Ⅶ内部CO2气体含量过高时,二氧化碳脱除系统Ⅲ发挥作用,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检测到冷库Ⅶ内部CO2的浓度偏高,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V PLC,控制系统V PLC启动风机Ⅲ-1运行,将冷库Ⅶ内部的气体抽入活性炭吸附罐Ⅲ-2中,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用空气脱附再生,循环使用,将脱附的CO2排放到空气中,当二氧化碳检测仪Ⅲ-3检测到冷库Ⅶ内部二氧化碳含量符合标准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 PLC,控制系统V PLC控制风机停止工作。

当冷库Ⅶ内部乙烯含量过高时,乙烯脱除系统VI开始工作,乙烯分析仪VI-1将检测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V PLC,控制系统V PLC启动乙烯脱除机VI-2,内部填充活性炭,进行乙烯脱除工作,将冷库Ⅶ内的乙烯吸附到乙烯脱除机VI-2的活性炭上,当乙烯分析仪VI-2检测到冷库Ⅶ内部的乙烯浓度降到设定值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 PLC,控制系统V PLC关闭乙烯脱除机VI-2。

当冷库Ⅶ内部的温度出现异常使,报警系统IV中的温度报警器Ⅱ IV-3亮灯鸣笛,控制系统V PLC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系统V及时调整冷库Ⅶ制冷管道Ⅷ上的安全阀I IV-4、安全阀Ⅱ IV-5以及调节制冷系统Ⅰ的流量调节阀Ⅰ-7,将冷库Ⅶ内部温度调整到合适范围内,若经过调整后温度报警器Ⅱ IV-3依然亮灯鸣笛,则关闭安全阀I IV-4、安全阀Ⅱ IV-5,整个冷库Ⅶ系统停止工作,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检修。

当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内的压力出现异常时,报警系统IV中的压力报警器IV-2亮灯鸣笛,控制系统V PLC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系统V及时调整冷库Ⅶ制冷管道Ⅷ上的安全阀I IV-4和安全阀Ⅱ IV-5,若调整后压力报警器IV-2亮灯鸣笛,则应该关闭安全阀I IV-4和安全阀Ⅱ IV-5,冷库Ⅶ系统停止工作,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检修。

当冷库Ⅶ的制冷管道Ⅷ内的温度出现异常时,报警系统IV中的温度报警器ⅠIV-1亮灯鸣笛,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V,控制系统V及时调整冷库Ⅶ制冷管道Ⅷ上的安全阀I IV-4、安全阀Ⅱ IV-5以及调节制冷系统Ⅰ的流量调节阀Ⅰ-7,调整后温度报警器ⅠIV-1亮灯鸣笛,则应该关闭安全阀I IV-4和安全阀Ⅱ IV-5,冷库Ⅶ系统停止工作,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检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