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冰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冰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0778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冰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冰机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冰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冰机。



背景技术:

制冰机在制冰过程中,通常会设定一个脱冰温度,当冰格内的温度达到脱冰温度时,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将冰格内的冰块脱出。但是,由于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制冰机将冰格内的液态水相变为实冰时所要达到的温度不同,因此,当制冰机中冰格的温度在满足脱冰温度的情况下执行脱冰操作时,该冰格内可能并非实冰,此时,执行脱冰操作,会导致脱冰失败,进入下一循环注水后,注水量过大甚至水从冰格溢出。

针对这一现象,专利号为US5163300A,通过将换热效率分为两类,并分别对不同的换热效率设定不同的脱冰温度,来提高制冰效率。具体的,在换热效率低时(如,室外环境温度极高),将脱冰温度设定为T1,这样当冰格温度达到T1且持续几小时时,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而在换热效率高时(如,室外环境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将脱冰温度设定为T2,这样当冰格温度达到T2且持续几分钟时,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其中,T1>T2。这样,使得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条件下,根据不同的脱冰温度,得到的均为实冰。

但是,发明人发现,上述专利中的脱冰温度通常设定为小于0℃的值,而按照水成核理论,水的过冷温度(即冰格内的水从液态相变为冰水混合态的瞬间温度)通常小于0℃,且冰格内的水从液态相变为冰水混合态后,温度会迅速回升至0℃,即现有的制冰机的冰格内水的温度为小于0℃的值时,该冰格内的水并不一定呈现实冰状态,而有可能呈现为冰水混合态或液态。因此,若上述专利中所设定的脱冰温度为高于过冷温度且小于0℃的值时,冰格内的水可能为液态或冰水混合态,而从设定脱冰温度开始计时,无法保证冰格内的水为实冰,易造成误判。而若是将脱冰温度设为低于过冷温度的值,则需要更多的冷量达到脱冰温度,而造成冷量浪费,使得单位时间内制冰机的制冰量少,进而造成制冰机制冰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脱冰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冰机,用于在保证制冰机制冰可靠性的同时,解决现有的脱冰温度设定过低造成的冷量浪费和制冰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脱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

根据所述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与第一预定阈值间的第一差值,以及所述当前冰格温度与第二预定阈值间的第二差值,判定所述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

其中,所述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为所述制冰机开始向冰格注水的时间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间;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大于等于所述制冰机将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时的最小时间;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小于等于所述制冰机的冰格中实冰的最高温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脱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

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与第一预定阈值间的第一差值,以及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当前冰格温度与第二预定阈值间的第二差值,判定所述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

其中,所述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为所述制冰机开始向冰格注水的时间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间;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大于等于所述制冰机将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时的最小时间;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小于等于所述制冰机的冰格中实冰的最高温度。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冰机,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脱冰控制装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制冰机。

本申请提供的脱冰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冰机,通过把大于等于制冰机将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时的最小时间的值作为第一预定阈值,把小于等于制冰机的冰格中实冰的最高温度的值作为第二预定阈值,当通过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然后根据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与第一预定阈值间的第一差值,以及当前冰格温度与第二预定阈值间的第二差值,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时,当制冰机开始向冰格注水的时间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间,即当前制冰累计时间达到第一预定阈值,能够保证冰格内的水已经从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即排除了过冷温度对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的影响,当当前冰格温度达到第二预定阈值时,能够确保制冰机中冰格中为实冰,从而保证了制冰机的制冰可靠性,从而无需设定低于过冷温度的温度作为脱冰温度来保证制冰机的制冰可靠性,节约了制冰的时间和能耗,提高了制冰效率,从而解决了在保证制冰机的制冰可靠性的同时,设定过低的温度造成的冷量浪费和制冰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冰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冰机中冰格内液态水冻结过程的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冰机执行制冰及脱冰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或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冰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脱冰控制装置。示例性的,上述脱冰控制装置可以设定在制冰机中,也可独立于制冰机。在一种示例中,当该脱冰控制装置设定在制冰机中时,可以该制冰机的控制芯片上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可以为该控制芯片中的控制单元或者模块;若该脱冰控制装置独立于制冰机时,该脱冰控制装置可以为用于控制制冰机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等)。示例性的,参照图1所示的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制冰机可以包括:控制单元、冰格温度传感器、冰格、注水口、脱冰杆和挡冰格栅,其中,冰格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金属冰格的端部,用于检测冰格温度;注水口可以被用于向冰格内注入液态水;冰格用于存储注水口注入的液态水;脱冰杆用于将冰格内冻结的实冰刮出;挡冰格栅用于将实冰向冰格外脱出,避免实冰掉回冰格内。

此外,参照图2所示的另一种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制冰机还包括脱冰加热器,用于加热冰格,使得冰格的表面温度快速升高,与冰格表面接触部分的冰块快速融化,从而能够大幅减小冰格脱冰的阻力。

在一种示例中,参照图3所示的又一种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制冰机还可以包括制冰计时器、注水装置、冷量输入装置、脱冰杆等,其中,制冰计时器用于检测制冰累计时间,注水装置用于通过注水口向冰格内注入液态水,冷量输入装置用于为制冰机提供冷量,为冰格内水的冻结提供条件。参照图3可知,控制单元从冰格温度传感器和制冰计时器获取当前冰格温度和当前制冰累计时间,同时控制注水装置、冷量输入装置、脱冰加热器以及脱冰杆等执行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制冰机的结构组成与制冰机的工作情况相关(例如,制冰机独立工作、制冰机置于冰箱、冷柜等中,与冰箱、冷柜联合工作),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脱冰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

其中,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为制冰机开始向冰格注水的时间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间。

示例性的,为保证脱冰时冰格内为实冰,本申请可以根据当前冰格温度和当前制冰累计时间确定是否需要继续执行脱冰操作,因此需要获取当前冰格温度和当前制冰累计时间。其中,当前冰格温度为安装金属冰格端部的冰格温度传感器对冰格进行检测后得到的温度;当前制冰累计时间是制冰机开始注水的时刻到当前制冰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可以通过制冰机内的制冰计时器获取。

示例性的,脱冰控制装置在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即执行步骤101时,可以按照预定周期周期性(如,间隔2微秒)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

在一种示例中,在步骤101中,可以设定一个更新周期,在每个更新周期内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更新周期的长短可以根据具体的制冰机的制冰效率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下述各步骤均以当前周期为例进行说明。

102、根据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与第一预定阈值间的第一差值,以及当前冰格温度与第二预定阈值间的第二差值,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

其中,上述的第一预定阈值大于等于制冰机将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时的最小时间。示例性的,该第一预定阈值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冰格温度来确定,当冰格温度从负温度值突变为0℃时,则可以认为冰格的水从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此时,获取到从制冰机开始注水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间为第一预定阈值,例如,第一预定阈值可以设定为70分钟。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二预定阈值可以设置为小于等于制冰机的冰格中实冰的最高温度的温度阈值,例如,一般的,现有的制冰机的冰格内的水通常会在0℃以下的任一温度相变为实冰,因此,可以将制冰机的冰格中实冰的最高温度设定为第二预定阈值,如,可以设定为-5℃。

参照图5所示的制冰机中冰格内液态水冻结过程的曲线示意图可知,水从液态水冻结成实冰需经历三个状态:液态水、冰水混合物、固态冰。具体的,冰格内液态水冻结过程包括:制冰机给冰格内注入液态水,此时,压缩机持续运转中,能够为制冰机持续输入冷量,使得冰格内的液态水的温度逐渐降低,一段时间后,冰格内液态水发生相变,进入冰水混合物状态,此时冷量仍持续输入,冰格内的冰水混合物逐渐相变为固态冰。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水成核理论,水的过冷温度通常小于0℃,即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时,需要将温度下拉至比冰水混合物更低的温度(如下拉至0℃以下),而液态水变为冰水混合物后,温度迅速回升至0℃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冰格内液态水发生相变,进入冰水混合物状态的阶段中,在冰水混合物阶段,液态水冻结成固态冰,需要吸收大量的凝固潜热,因此,冰格内水处于冰水混合物态持续较长时间,此外,由于冰格内的水是从外向中心方向逐渐冻结的,因此,随着冷量的输入,当冰格表面有冰生成时,冰格中心位置仍为液态水,而冰的导热系数偏低,也导致冰水混合物阶段维持较长时间。

此外,由于在冰格内的液态水相变为实冰的过程中,需要制冰机的冷量输入装置持续输入冷量,且冷量大小保持不变,因此,冷量输入装置的功率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冷量输入装置的功率为制冰机功率的主要功率,因此,在图5中,可以用冷量输入装置的功率表示制冰机的功率,制冰机的输入功率(以下称为制冰机的功率)在冰格内的液态水相变为实冰的过程持续不变,而当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时,由脱冰加热器对冰格加热,在此过程中,脱冰加热器的功率为制冰机功率的主要功率,可以用脱冰加热器的功率表示制冰机的功率。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的制冰机的功率大小变化仅仅是一种示例,不包含功率值的相对大小。

由于冰格内的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的过程中,温度会降低到过冷温度再升高到0℃,若预设的脱冰温度(即第二预定阈值)大于过冷温度时,则会在冰格内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的过程中造成误判,这样,在下一制冰周期的注水阶段时,可能导致冰格内的水量过大,发生溢水或者造成下一制冰周期的脱冰故障,为了保证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满足第二预定阈值时,冰格内的水不会为液态水,本申请通过将第一预定阈值设定为大于等于冰格内水从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的最小时间,通过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然后判定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是否满足第一预定阈值,从而避免在冰格内的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的过程中,过冷温度对判定是否执行脱冰操作产生影响。同时,将制冰机的冰格中实冰的最高温度作为脱冰温度,保障了在冰格内液态水变为冰水混合物后,再次达到脱冰温度时,脱出的一定为实冰。

同时,参照图5所示,当冰格内的液态水相变为实冰的过程,即进入冻结区后,若冰格内的实冰温度达到Tk(即本申请第二预定阈值),则表明冰格可执行脱冰操作,此时,进入脱冰区,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由于脱冰加热和脱冰后补水的影响,这一阶段,冰格温度逐渐回升至制冰前温度。

示例性的,步骤102具体包括步骤102a和步骤102b:

102a、若第一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二差值小于等于0时,判定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

其中,第一差值大于等于0,表明制冰机的冰格中所储存的水已呈现冰水混合态;在第一差值大于等于0的同时,第二差值小于等于0,才能保证制冰机的冰格脱出的是实冰,制冰机可以执行脱冰操作。

示例性的,当判定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时,停止制冰操作,即停止冷量输入,如图2所示的脱冰加热器启动,随着脱冰加热器热量的输入,冰格表面温度快速升高,与冰格表面接触部分的冰块快速融化,从而能够大幅减小冰格脱冰的阻力。

具体的,待冰格温度高于第五预定阈值Tt时,加热器停止加热,避免能源的浪费和实冰的融化。脱冰杆开始动作,旋转一周,将冰格内的实冰缓慢刮出。脱冰杆将实冰刮出后,回到初始位置,认为脱冰结束,制冰计时器tr清零并重新计时,然后进入下一循环的注水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脱冰控制方法,通过把制冰机将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时的最小时间作为第一预定阈值,把制冰机的冰格中实冰的最高温度作为第二预定阈值,当通过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然后根据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与第一预定阈值间的第一差值,以及当前冰格温度与第二预定阈值间的第二差值,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时,当当前制冰累计时间达到第一预定阈值,能够保证冰格内的水已经从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即排除了过冷温度对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的影响,当当前冰格温度达到第二预定阈值时,能够确保制冰机中冰格中为实冰,从而保证了制冰机的制冰可靠性,从而无需设定低于过冷温度的温度作为脱冰温度来保证制冰机的制冰可靠性,节约了制冰的时间和能耗,提高了制冰效率,从而解决了在保证制冰机的制冰可靠性的同时,设定过低的温度造成的冷量浪费和制冰效率低的问题。

可选的,在换热效率低时,即室外环境温度极高(一般的,大于40℃)时,若冰箱的制冷正常,能够为制冰机持续提供冷量,但压缩机提供给制冰机冷量无法使冰格温度下拉至Tk,即较长时间内冰格温度仍达不到第二预定阈值Tk,此时,为了避免冷量输入正常但制冰机长时间不制冰的情况发生,在当前制冰累计时间较长时,可以设定高于第二预定阈值Tk的第四预定阈值,在维持较长制冷时间的条件下,该第四预定阈值也能够保证冰格中为实冰。

102b、若第一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二差值大于0,或第一差值小于0时,判定制冰机执行制冰操作。

其中,第一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二差值大于0表明冰格内呈现冰水混合态还未完全相变为实冰;第一差值小于0表明冰格内仍为液态水,而未相变为冰水混合物;若满足上述条件,则表明制冰机还未达到脱冰条件,制冰机无法执行脱冰操作,继续制冰机执行制冰操作。

示例性的,当制冰机满足步骤102b的第一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二差值大于0时,通常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此时,当前制冰累计时间即使达到了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的最小时间,即制冰累计时间大于等于第一预定阈值,冰格的冰水混合物短时间不能相变为实冰,即当前冰格温度高于第二预定阈值;此时,执行以下步骤:

A1、根据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与第三预定阈值间的第三差值,以及当前冰格温度与第四预定阈值间的第四差值,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

其中,第三预定阈值大于第一预定阈值,例如,第三预定阈值可以设定为第一预定阈值的2~3倍,第四预定阈值大于第二预定阈值。

示例性的,步骤A1包括如下内容:

B1、若第三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四差值小于等于0时,判定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

示例性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加长后,再判断当前冰格温度,同时将冰格脱冰温度(即第四预定阈值)调高,例如将第四预定阈值调高为实冰的最高温度,使其脱冰,避免制冰机的制冰周期过长。

B2、若第三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四差值大于0,或第三差值小于0时,判定制冰机执行制冰操作。

示例性的,下面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应用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脱冰控制方法,对制冰机实现制冰和脱冰的完整过程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关的技术术语、概念等的说明可以参照上述的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具体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冰机执行制冰及脱冰操作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6所示,该流程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1)、注水,即向冰格内注入液态水。

2)、冷量输入,即向冰格持续输入冷量,使冰格内的液态水开始向冰水混合物相变,并在相变为冰水混合物后继续冻结成实冰。

3)、判定制冰计时器累计时间(即当前制冰累计时间)tr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定阈值t2,若制冰计时器累计时间tr大于等于第一预定阈值t2时,执行步骤4);若制冰计时器累计时间tr小于第一预定阈值t2时,重复执行步骤3)。

4)、判定冰格温度Tb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定阈值Tk,若冰格温度Tb小于等于第二预定阈值Tk小于时,执行步骤5);若冰格温度Tb大于第二预定阈值Tk时,执行步骤6)。

5)、停止冷量输入,即停止执行制冰操作。

6)、判定制冰计时器累计时间tr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预定阈值t0,若制冰计时器累计时间tr大于等于第三预定阈值t0时,执行7);若制冰计时器累计时间tr小于第三预定阈值t0时,重复执行步骤4)。

7)、判定冰格温度Tb是否小于等于第四预定阈值Ts,若冰格温度Tb小于等于第四预定阈值Ts时,执行步骤5);若冰格温度Tb大于第四预定阈值Ts时,重复执行步骤7)。

8)、在步骤5)之后,脱冰加热器启动,使得冰格内的实冰表面融化,使得冰格内的实冰易于与冰格脱离。

9)、在步骤8)之后,判定冰格温度Tb是否大于等于第五预定阈值Tt,若冰格温度Tb大于等于第五预定阈值Tt,执行步骤10);若冰格温度Tb小于第五预定阈值Tt,重复执行步骤9)。

10)、脱冰加热器停止工作,同时,脱冰杆开始工作。

11)、脱冰杆复位。

12)、制冰机时器tr清零并重新计时,重复执行步骤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利用脱冰杆将冰块刮出,仅仅是一种示例,当冰格为非金属(例如,塑料、橡胶等)冰格时,还可以通过翻转冰格,使冰格变形将冰块挤出,在重力作用下,冰块与冰格分离,完成整个脱冰过程。当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脱冰控制方法判定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后,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使冰格和冰格内的实冰分离,将冰格内的实冰移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脱冰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7包括:获取模块71和判定模块72,其中:

获取模块71,用于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

判定模块72,用于根据获取模块71获取的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与第一预定阈值间的第一差值,以及获取模块71获取的当前冰格温度与第二预定阈值间的第二差值,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

其中,上述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为制冰机开始向冰格注水的时间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间;上述的第一预定阈值为制冰机将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时的最小时间;上述的第二预定阈值为制冰机的冰格中实冰的最高温度。

可选的,上述的判定模块72用于:

若第一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二差值小于等于0时,判定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

若第一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二差值大于0,或第一差值小于0时,判定制冰机执行制冰操作。

可选的,若第一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二差值大于0时,上述的判定模块72还用于:

根据获取模块71获取的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与第三预定阈值间的第三差值,以及获取模块71获取的当前冰格温度与第四预定阈值间的第四差值,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

其中,第三预定阈值大于第一预定阈值,第四预定阈值小于第二预定阈值。

可选的,判定模块72用于:

若第三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四差值小于等于0时,判定制冰机执行脱冰操作;

若第三差值大于等于0且第四差值大于0,或第三差值小于0时,判定制冰机执行制冰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脱冰控制装置,通过把制冰机将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时的最小时间作为第一预定阈值,把制冰机的冰格中实冰的最高温度作为第二预定阈值,当通过获取制冰机的当前冰格温度以及当前制冰累计时间,然后根据制冰机的当前制冰累计时间与第一预定阈值间的第一差值,以及当前冰格温度与第二预定阈值间的第二差值,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时,当制冰机开始向冰格注水的时间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间,即当前制冰累计时间达到第一预定阈值,能够保证冰格内的水已经从液态水相变为冰水混合物,即排除了过冷温度对判定制冰机是否执行脱冰操作的影响,当当前冰格温度达到第二预定阈值时,能够确保制冰机中冰格中为实冰,从而保证了制冰机的制冰可靠性,从而无需设定低于过冷温度的温度作为脱冰温度来保证制冰机的制冰可靠性,节约了制冰的时间和能耗,提高了制冰效率,从而解决了在保证制冰机的制冰可靠性的同时,设定过低的温度造成的冷量浪费和制冰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冰机,包括上述脱冰控制装置。该制冰机的组成结构可参照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且制冰机中各部件的描述以及该脱冰控制装置,具体可以参照上文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冰箱,包括上述制冰机。该制冰机的组成结构可参照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且制冰机中各部件的描述以及该脱冰控制装置,具体可以参照上文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如图4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步骤均可以通过硬件形式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形式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实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而上述装置所执行的动作所对应的程序均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该装置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上文中的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上文所提供的装置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还可以为专用处理器,该专用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芯片、射频处理芯片等中的至少一个。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