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室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317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冷藏室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藏室风道组件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风冷冰箱,由于冰箱内部的制冷气体通常经过蒸发器冷却后再进入冷藏室,以实现对冷藏室进行制冷,而当内部的气体经过蒸发器时,通常会由于结霜导致气体中的湿度下降,从而导致风冷冰箱的冷藏室内的湿度较低,以致不利于冷藏室内的食物进行保鲜,针对风冷冰箱的冷藏室内湿度较低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多系统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采用多系统进行制冷时,一方面,冰箱的风道系统较复杂,另一方面,制备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藏室风道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冷藏室风道组件:风道壳体组件;风道框架组件,与风道壳体组件配合组装,以配合形成封闭制冷腔体,风道框架组件包括沿进风方向设置的风道隔板,风道隔板将封闭制冷腔体分隔成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风道隔板上开设连通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的至少一个换风口;进风口,对应开设于进风通道的底部,以使制冷气体沿进风方向进入进风通道;回风口,开设于风道壳体组件上换热通道的区域,其中,进入进风通道内的制冷气体,通过换风口,导入换热通道,在换热通道内与冷藏室完成换热后,从回风口排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藏室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组件和风道框架组件,通过装配形成一个封闭制冷腔体,在封闭制冷腔体的设置有风道隔板,风道隔板将封闭制冷腔体分隔成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并且通过在风道隔板上开设换风口,实现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的连通,在制冷气体从进风口进入进风通道后,通过换风口导入换热通道,制冷气体在换热通道内与冷藏室进行换热,以实现对冷藏室制冷,完成换热后,制冷气体的温度升高,从回风口排出后,完成对冷藏室的制冷,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冷藏室与冷冻室可以公共一个蒸发器,实现了单系统的制冷功能,结构设置简单,制备成本低,另一方面,通过换热的方式对冷藏室制冷,不会影响冷藏室内的湿度,即能够保持冷藏室内本身的高湿环境,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可以单独通过风道壳体组件围合形成封闭制冷腔体,也可以通过风道壳体组件与风道框架组件配合形成封闭制冷腔体,即由风道壳体组件实现前后密封,由风道框架组件实现侧向密封。

采用风道隔板将封闭制冷腔体分隔成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风道隔板可以与风道壳体组件的面板垂直设置,也可以与风道壳体组件的面板平行设置,在垂直设置时,风道隔板与封闭制冷腔体的侧壁(可以是风道框架组件的部件,也可以是风道壳体组件的部件)平行设置,其中,进风通道的截面远小于换热通道的截面,在平行设置时,进风通道设置于远离冷藏室的一侧,换热通道设置于靠近冷藏室的一侧。

其中,换风口可以直接在风道隔板上开设形成,也可以由风道隔板的一端与处于端部的风道框架组件围合形成。

另外,通过设置风道隔板,也有利于提升风道组件的整体强度。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冷藏室风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换风口具有多个时,风道框架组件还包括:多个换热隔板,沿进风方向依次并排设置于换热通道内,以将换热通道分隔形成多个换热子通道,每个换热子通道对应具有换风口,换热隔板的一端贴和连接至风道隔板,换热隔板上还设置有缺口部,其中,制冷气体通过换风口进入换热子通道内,在完成换热后,通过缺口部返回回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换热通道内沿进风方向并排设置多个换热隔板,以将换热通道分隔为多个与进风方向具有指定夹角的多个换热子通道,两个相邻的换热隔板之间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换风口,以使进入进风通道的制冷气体通过对应的换风口分别进入换热子通道,在换热子通道内,通过换热,实现制冷,通过在换热隔板上设置缺口部,实现了换热完毕后的制冷气体的回流,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换热子通道,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缺口部实现气体回流,回风结构简单。

具体地,换热隔板可以与风道隔板垂直设置,也可以具有锐角夹角设置,还可以具有钝角夹角设置,具有锐角夹角时,锐角通常不超过45°,具有钝角夹角时,钝角通常不超过135°。

对于缺口部,在换热隔板具有多个时,设置于每一个换热隔板上的缺口部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缺口部设置于远离风道隔板的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缺口部开设于换热隔板的另一端,多个缺口部沿进风方向逐一对应设置,以形成直向的回风通道,以使完成换热的制冷气体沿回风通道流向回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换热隔板上的缺口部设置于换热隔板的一端,并且多个缺口部沿进风风向逐一对应,从而形成直向的回风通道,一方面,能够使多个换热隔板的结构相同,方便制备,另一方面,通过形成直向的回风通道,使制冷空气在循环过程中流动更加顺畅,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

具体地,设置于换热隔板的一端的缺口部,可以通过对换热隔板的端部进行切除操作生成,也可以直接采用长度小于封闭制冷腔体宽度的换热隔板,也可以将上述两种结构方式进行结合,以进一步提升回流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壳体组件包括:风道背板,与风道框架组件配合组装;风道盖板,分别与风道框架组件以及风道背板配合组装,以形成封闭制冷腔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风道壳体组件设置为风道背板与风道盖板,以与风道框架组件配合形成封闭制冷腔体,其中,风道盖板与冷藏室相对设置,风道背板与冷藏室相背设置,一方面,通过将风道盖板作为换热媒介,实现对冷藏室的制冷,另一方面,通过风道背板、风道盖板与风道框架组件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封闭制冷腔体的密封,降低了制冷气体从冷藏室内带走湿气的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框架组件还包括:周向框架,分别与风道背板,以及风道盖板沿周向配合,以将封闭制冷腔体周向封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与风道背板、风道盖板配合设置周向框架,一方面,实现了封闭制冷腔体的周向密封,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冷藏室风道组件的整体强度,从而提升风道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背板与风道盖板分别为对应设置的l形背板与l形盖板,周向框架为对应的l形框架,以配合形成l形封闭制冷腔体,l形封闭制冷腔体包括纵向的第一腔体以及水平的第二腔体;风道隔板为l形隔板,并分别与l形背板的内壁以及l形盖板的内壁贴合,以将第一腔体分隔为进风方向为自下而上的第一进风通道,以及自一端向另一端的多个纵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换热子通道,以及将第二腔体分隔为进风方向为自后至前的第二进风通道,以及自一端向另一端的多个水平并排设置的第二换热通道,其中,第一腔体对应设置于冷藏室的背部,第二腔体对应设置于冷藏室的顶部,风道盖板与冷藏室对应设置,以通过与制冷气体换热,对冷藏室制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风道背板与风道盖板分别设置为对应设置的l形背板与l形盖板,周向框架设置为对应的l形框架,将封闭制冷腔体围合形成由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组成的l形腔体,通过将风道隔板设置为与l形背板的内壁以及l形盖板的内壁贴合,将第一腔体分隔成第一进风通道与第一换热子通道,以及将第二腔体分隔成第二进风通道与第二换热子通道,其中,进风口设置于第一腔体的底部,以使制冷气体从进风口进入腔体后首先沿第一进风通道向上导入,在向上传导的同时,部分制冷气体通过换风口进入第一换热子通道,在导入第二进风通道后,风向又从下至上改为水平的从后至前,导风的同时通过换热口进入第二换热子通道,在换热子通道内流动的同时,与风道盖板之间换热,实现了分别从背部与顶部对冷藏室制冷,在不影响冷藏室内湿度的同时,提升了对冷藏室的制冷效率。

其中,第一进风通道与第二进风通道连通。

另外,也可以针对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设置分别设置进风口,以使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对独立运行。

进一步,还可以分别将封闭制冷腔体延伸至冷藏室的两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腔体的前端的底面设置有长方形凸起部,以在长方形凸起部两侧形成换热子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腔体的前端的底面设置有长方形凸起部,以在长方形凸起部两侧形成换热子通道,实现了端部的气体流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风口处沿周向设置有进风护板;出风口设置于形成最下端的换热子通道的风道背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进风口处设置进风护板防止了进风口处的气体泄漏,通过将出风口设置于最下端的换热子通道的风道背板上,能够实现换热效率最大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盖板设置有周向翻边部,周向翻边部上分别设置多个卡爪结构;周向框架上对应设置多个卡槽结构,其中,通过多个卡爪结构与多个卡槽结构配合,实现风道盖板与周向框架组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风道盖板上设置周向翻边部,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风道盖板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在周向翻边部上设置卡爪结构,在对应的周向框架上设置卡槽,通过卡爪与卡槽配合,实现风道盖板与周向框架组装,组装方式简单,可靠性高。

另外,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组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盖板为高导热性金属板;风道背板为高隔热性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风道盖板设置为高导热性金属板,将风道背板设置为高隔热性板,一方面,提高了通过风道盖板导热的效率,即提升了制冷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制冷气体携带的热量通过风道背板传递到外部的概率,同样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

具体地,高导热性金属板,可以为铜合金板或铝合金板等,高隔热性可以为纤维板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进风风门,设置于进风口处,在进风风门开启时,进风口与设置于冷藏室下方的冷冻室连通,以通过冷冻室输送制冷气体;回风管,回风管的一端连接至回风口,回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蒸发器的换热腔,其中,蒸发器与冷冻室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进风口处设置进风风门,在进风风门开启时,通过冷冻室向风道组件内输入制冷气体,在回风口处设置回风管,并将回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蒸发器的换热腔,一方面,实现了冷冻室与冷藏室共用蒸发器,从而简化风道结构,降低制备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用于对冷藏室制冷的风道内的气体循环,实现了对冷藏室制冷。

具体地,由风扇将气体经过蒸发器冷却后,送到风道组件的进风通道内内,再经过各个换风口,分配到每一层的换热子通道内,制冷气体将风道盖板(金属板)冷却后由换热隔板的缺口处向下运动,通过下方的回风口,回到位于冷冻室的蒸发器所在换热腔体内,冷藏室通过冷却后的金属板进行制冷。运行过程中,冷藏室不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体发生空气交换。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冷藏室;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冷藏室风道组件,与冷藏室对应设置;冷冻室,与冷藏室并排设置;蒸发器仓,与冷冻室冷冻室对应设置。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的冷藏室风道组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因为设置有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冷藏室风道组件,因此该制冷设备具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冷藏风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室风道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室风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风道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风道壳体组件,20风道框架组件,202风道隔板,2022换风口,204进风口,102回风口,206换热隔板,2062缺口部,104风道背板,106风道盖板,208周向框架,210长方形凸起部,212进风护板,1062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藏室风道组件。

如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藏室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组件10;风道框架组件20,与风道壳体组件10配合组装,以配合形成封闭制冷腔体,风道框架组件20包括沿进风方向设置的风道隔板202,风道隔板202将封闭制冷腔体分隔成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风道隔板202上开设连通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的至少一个换风口2022;进风口204,对应开设于进风通道的底部,以使制冷气体沿进风方向进入进风通道;回风口102,开设于风道壳体组件10上换热通道的区域,其中,进入进风通道内的制冷气体,通过换风口2022,导入换热通道,在换热通道内与冷藏室完成换热后,从回风口102排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藏室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组件10和风道框架组件20,通过装配形成一个封闭制冷腔体,在封闭制冷腔体的设置有风道隔板202,风道隔板202将封闭制冷腔体分隔成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并且通过在风道隔板202上开设换风口2022,实现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的连通,在制冷气体从进风口204进入进风通道后,通过换风口2022导入换热通道,制冷气体在换热通道内与冷藏室进行换热,以实现对冷藏室制冷,完成换热后,制冷气体的温度升高,从回风口102排出后,完成对冷藏室的制冷,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冷藏室与冷冻室可以公共一个蒸发器,实现了单系统的制冷功能,结构设置简单,制备成本低,另一方面,通过换热的方式对冷藏室制冷,不会影响冷藏室内的湿度,即能够保持冷藏室内本身的高湿环境,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封闭制冷腔体的生成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下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可以单独通过风道壳体组件10围合形成封闭制冷腔体。

实施例二:

也可以通过风道壳体组件10与风道框架组件20配合形成封闭制冷腔体,即由风道壳体组件10实现前后密封,由风道框架组件20实现侧向密封。

采用风道隔板202将封闭制冷腔体分隔成进风通道与换热通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时方式:

实施例三:

风道隔板202可以与风道壳体组件10的面板垂直设置,在垂直设置时,风道隔板202与封闭制冷腔体的侧壁(可以是风道框架组件20的部件,也可以是风道壳体组件10的部件)平行设置,其中,进风通道的截面远小于换热通道的截面。

实施例四:

也可以与风道壳体组件10的面板平行设置,在平行设置时,进风通道设置于远离冷藏室的一侧,换热通道设置于靠近冷藏室的一侧。

换风口2022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时方式:

实施例五:

其中,换风口2022可以直接在风道隔板202上开设形成。

实施例六:

也可以由风道隔板202的一端与处于端部的风道框架组件20围合形成。

另外,通过设置风道隔板202,也有利于提升风道组件的整体强度。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冷藏室风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如图2与图3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换风口2022具有多个时,风道框架组件20还包括:多个换热隔板206,沿进风方向依次并排设置于换热通道内,以将换热通道分隔形成多个换热子通道,每个换热子通道对应具有换风口2022,换热隔板206的一端贴和连接至风道隔板202,换热隔板206上还设置有缺口部2062,其中,制冷气体通过换风口2022进入换热子通道内,在完成换热后,通过缺口部2062返回回风口10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换热通道内沿进风方向并排设置多个换热隔板206,以将换热通道分隔为多个与进风方向具有指定夹角的多个换热子通道,两个相邻的换热隔板206之间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换风口2022,以使进入进风通道的制冷气体通过对应的换风口2022分别进入换热子通道,在换热子通道内,通过换热,实现制冷,通过在换热隔板206上设置缺口部2062,实现了换热完毕后的制冷气体的回流,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换热子通道,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缺口部2062实现气体回流,回风结构简单。

换热隔板206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置方式:

实施例七:

换热隔板206可以与风道隔板202垂直设置。

实施例八:

也可以具有锐角夹角设置,具有锐角夹角时,锐角通常不超过45°。

实施例九:

还可以具有钝角夹角设置,具有钝角夹角时,钝角通常不超过135°。

对于缺口部2062,在换热隔板206具有多个时,设置于每一个换热隔板206上的缺口部2062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缺口部2062设置于远离风道隔板202的位置。

实施例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缺口部2062开设于换热隔板206的另一端,多个缺口部2062沿进风方向逐一对应设置,以形成直向的回风通道,以使完成换热的制冷气体沿回风通道流向回风口10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换热隔板206上的缺口部2062设置于换热隔板206的一端,并且多个缺口部2062沿进风风向逐一对应,从而形成直向的回风通道,一方面,能够使多个换热隔板206的结构相同,方便制备,另一方面,通过形成直向的回风通道,使制冷空气在循环过程中流动更加顺畅,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

具体地,设置于换热隔板206的一端的缺口部2062,可以通过对换热隔板206的端部进行切除操作生成,也可以直接采用长度小于封闭制冷腔体宽度的换热隔板206,也可以将上述两种结构方式进行结合,以进一步提升回流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壳体组件10包括:风道背板104,与风道框架组件20配合组装;风道盖板106,分别与风道框架组件20以及风道背板104配合组装,以形成封闭制冷腔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风道壳体组件10设置为风道背板104与风道盖板106,以与风道框架组件20配合形成封闭制冷腔体,其中,风道盖板106与冷藏室相对设置,风道背板104与冷藏室相背设置,一方面,通过将风道盖板106作为换热媒介,实现对冷藏室的制冷,另一方面,通过风道背板104、风道盖板106与风道框架组件20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封闭制冷腔体的密封,降低了制冷气体从冷藏室内带走湿气的概率。

其中,风道盖板106可以是一体式结构设置,也可以由多块板组装形成。

风道背板104可以是一体式结构设置,也可以由多块板组装形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框架组件20还包括:周向框架208,分别与风道背板104,以及风道盖板106沿周向配合,以将封闭制冷腔体周向封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与风道背板104、风道盖板106配合设置周向框架208,一方面,实现了封闭制冷腔体的周向密封,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冷藏室风道组件的整体强度,从而提升风道组件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十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背板104与风道盖板106分别为对应设置的l形背板与l形盖板,周向框架208为对应的l形框架,以配合形成l形封闭制冷腔体,l形封闭制冷腔体包括纵向的第一腔体以及水平的第二腔体;风道隔板202为l形隔板,并分别与l形背板的内壁以及l形盖板的内壁贴合,以将第一腔体分隔为进风方向为自下而上的第一进风通道,以及自一端向另一端的多个纵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换热子通道,以及将第二腔体分隔为进风方向为自后至前的第二进风通道,以及自一端向另一端的多个水平并排设置的第二换热通道,其中,第一腔体对应设置于冷藏室的背部,第二腔体对应设置于冷藏室的顶部,风道盖板106与冷藏室对应设置,以通过与制冷气体换热,对冷藏室制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风道背板104与风道盖板106分别设置为对应设置的l形背板与l形盖板,周向框架208设置为对应的l形框架,将封闭制冷腔体围合形成由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组成的l形腔体,通过将风道隔板202设置为与l形背板的内壁以及l形盖板的内壁贴合,将第一腔体分隔成第一进风通道与第一换热子通道,以及将第二腔体分隔成第二进风通道与第二换热子通道,其中,进风口204设置于第一腔体的底部,以使制冷气体从进风口204进入腔体后首先沿第一进风通道向上导入,在向上传导的同时,部分制冷气体通过换风口2022进入第一换热子通道,在导入第二进风通道后,风向又从下至上改为水平的从后至前,导风的同时通过换热口进入第二换热子通道,在换热子通道内流动的同时,与风道盖板106之间换热,实现了分别从背部与顶部对冷藏室制冷,在不影响冷藏室内湿度的同时,提升了对冷藏室的制冷效率。

其中,第一进风通道与第二进风通道连通。

实施例十二:

另外,也可以针对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设置分别设置进风口204,以使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对独立运行。

实施例十三:

进一步,还可以分别将封闭制冷腔体延伸至冷藏室的两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腔体的前端的底面设置有长方形凸起部210,以在长方形凸起部210两侧形成换热子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腔体的前端的底面设置有长方形凸起部210,以在长方形凸起部210两侧形成换热子通道,实现了端部的气体流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风口204处沿周向设置有进风护板212;出风口设置于形成最下端的换热子通道的风道背板104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进风口204处设置进风护板212防止了进风口204处的气体泄漏,通过将出风口设置于最下端的换热子通道的风道背板104上,能够实现换热效率最大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盖板106设置有周向翻边部,周向翻边部上分别设置多个卡爪1062结构;周向框架208上对应设置多个卡槽结构,其中,通过多个卡爪1062结构与多个卡槽结构配合,实现风道盖板106与周向框架208组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风道盖板106上设置周向翻边部,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风道盖板106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在周向翻边部上设置卡爪1062结构,在对应的周向框架208上设置卡槽,通过卡爪1062与卡槽配合,实现风道盖板106与周向框架208组装,组装方式简单,可靠性高。

另外,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组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道盖板106为高导热性金属板;风道背板104为高隔热性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风道盖板106设置为高导热性金属板,将风道背板104设置为高隔热性板,一方面,提高了通过风道盖板106导热的效率,即提升了制冷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制冷气体携带的热量通过风道背板104传递到外部的概率,同样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

具体地,高导热性金属板,可以为铜合金板或铝合金板等,高隔热性可以为纤维板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进风风门,设置于进风口204处,在进风风门开启时,进风口204与设置于冷藏室下方的冷冻室连通,以通过冷冻室输送制冷气体;回风管,回风管的一端连接至回风口102,回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蒸发器的换热腔,其中,蒸发器与冷冻室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进风口204处设置进风风门,在进风风门开启时,通过冷冻室向风道组件内输入制冷气体,在回风口102处设置回风管,并将回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蒸发器的换热腔,一方面,实现了冷冻室与冷藏室共用蒸发器,从而简化风道结构,降低制备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用于对冷藏室制冷的风道内的气体循环,实现了对冷藏室制冷。

具体地,由风扇将气体经过蒸发器冷却后,送到风道组件的进风通道内内,再经过各个换风口2022,分配到每一层的换热子通道内,制冷气体将风道盖板106(金属板)冷却后由换热隔板206的缺口处向下运动,通过下方的回风口102,回到位于冷冻室的蒸发器所在换热腔体内,冷藏室通过冷却后的金属板进行制冷。运行过程中,冷藏室不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体发生空气交换。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冷藏室;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冷藏室风道组件,与冷藏室对应设置;冷冻室,与冷藏室并排设置;蒸发器仓,与冷冻室冷冻室对应设置。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的冷藏室风道组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因为设置有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冷藏室风道组件,因此该制冷设备具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冷藏风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