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7188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除湿烘干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除湿烘干一体机越来越普遍,其控制方法基本是采用压缩机进行空气换热的方式达到烘干除湿的功能,但是这种方式也会导致一个突显的问题,就是一直靠压缩机工作才得到除湿烘干的效果,这样不仅容易损坏压缩机,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达不到高效节能的除湿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无需压缩机长期工作进行除湿烘干,能够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高效节能且具有较好的除湿烘干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还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四通阀以及分别与四通阀连接的压缩机、冷媒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通过出水管与水箱连接的水泵、通过内水路电磁阀与水泵连接的内水路散热细管,所述内水路散热细管通过内水路回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设置在室外机中,所述蒸发器放置于水箱内部,所述冷媒冷凝器和内水路散热细管相邻设置于室内机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与冷媒冷凝器和内水路散热细管组合形成室内机冷凝器的内风机,所述室内机冷凝器旁边还设置有室内机电加热管。

进一步,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通过外水路电磁阀与水泵连接的外水路散热细管,所述外水路散热细管通过外水路回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外水路散热细管设置于室外机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与外水路散热细管组合形成室外机换热器的外风机。设置外水路散热细管和外风机组合形成室外机换热器,可以在水箱中的水温度过高时对其进行降温,避免过热,在水箱中的水温度过低时对其进行升温,避免结冰。

进一步,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于水箱内的水箱电加热管。设置水箱电加热管在水箱中的水温度过低时对其进行升温,避免结冰。

进一步,所述室内机冷凝器还包括用于的收集冷凝水的导流槽。

进一步,所述压缩机和四通阀设置于室内机中。

进一步,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用于测量室内温湿度的温湿度采集装置,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温度采集装置和水箱温度采集装置。

一种上述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冷媒循环系统使其工作于加热烘干模式,开启内风机,冷媒冷凝器给室内烘干升温,通过蒸发器给水箱中的水降温;

s2:关闭冷媒循环系统,开启水泵和打开内水路电磁阀,水箱内温度较低的水输送至室内水路散热细管,室内散热细管对室内进行降温,并同时在其表面凝结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除湿;

s3:当水箱中的水温度接近常温时,关闭水泵和内水路电磁阀;

s4:开启冷媒循环系统使其工作于降温除湿模式,冷媒冷凝器给室内进一步降温除湿,蒸发器给水箱中的水加热;

s5:关闭冷媒循环系统,开启水泵和打开内水路电磁阀,水箱内温度较高的水输送至室内水路散热细管,室内散热细管对室内进行预加热烘干;

s6:当水箱中的水温度接近常温时,关闭水泵和内水路电磁阀,回到步骤s1。

进一步,当室内温度湿度达到适宜时,完成除湿烘干,设备停机等待进入下一次除湿烘干运行。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当冷媒循环系统故障或者加热烘干效果不足时,开启室内机电加热管替代冷媒循环系统进行加热烘干。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当冷媒循环系统故障无法工作于降温除湿模式时,更换冷水至水箱继续进行降温除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水循环系统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将蒸发器设置在水箱中,在冷媒冷凝器给室内进行烘干升温的同时,蒸发器给水箱中的水降温,存储用于降温除湿的冷水;在冷媒冷凝器给室内进行降温除湿的同时,蒸发器给水箱中的水加热,存储用于烘干所需的热量;然后停止压缩机并优先使用水箱存储的能量进行降温除湿或者升温烘干,回收能量的同时舍弃了传统热泵特有的化霜功能,用最少的电能达到最佳的烘干除湿效果,极大地减少了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提高设备的能效,在压缩机故障时,还可以开启室内机电加热管进行加热烘干和给水箱更换冷水进行降温除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种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包括室内机1和室外机2,还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四通阀31以及分别与四通阀31连接的压缩机32、冷媒冷凝器33和蒸发器34,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41、通过出水管42与水箱41连接的水泵43、通过内水路电磁阀44与水泵43连接的内水路散热细管45,所述内水路散热细管45通过内水路回水管46与水箱41连接;所述水箱41设置在室外机2中,所述蒸发器34放置于水箱41内部,所述冷媒冷凝器33和内水路散热细管45相邻设置于室内机1中,所述室内机1还包括与冷媒冷凝器33和内水路散热细管45组合形3成室内机冷凝器11的内风机111,所述室内机冷凝器11旁边还设置有室内机电加热管12。

通过设置水循环系统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将蒸发器34设置在水箱41中,在冷媒冷凝器33给室内进行烘干升温的同时,蒸发器34给水箱41中的水降温,存储用于降温除湿的冷水;在冷媒冷凝器33给室内进行降温除湿的同时,蒸发器34给水箱41中的水加热,存储用于烘干所需的热量;然后停止压缩机32并优先使用水箱41存储的能量进行降温除湿或者升温烘干,回收能量的同时舍弃了传统热泵特有的化霜功能,用最少的电能达到最佳的烘干除湿效果,极大地减少了压缩机32的运行时间,提高设备的能效,在压缩机32故障时,还可以开启室内机电加热管12进行加热烘干和给水箱41更换冷水进行降温除湿。

进一步,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通过外水路电磁阀47与水泵43连接的外水路散热细管48,所述外水路散热细管48通过外水路回水管49与水箱41连接,所述外水路散热细管48设置于室外机2中,所述室外机2还包括与外水路散热细管48组合形成室外机换热器21的外风机211。设置外水路散热细管48和外风机211组合形成室外机换热器21,可以在水箱41中的水温度过高时对其进行降温,避免过热,在水箱41中的水温度过低时对其进行升温,避免结冰。

进一步,所述室外机2还包括设置于水箱41内的水箱电加热管411。在水箱41中的水温度过低时对其进行升温,避免结冰。

进一步,所述室内机冷凝器11还包括用于的收集冷凝水的导流槽112。

进一步,所述压缩机32和四通阀31设置于室内机1中。

进一步,所述室内机1还包括用于测量室内温湿度的温湿度采集装置13,所述室外机还2包括室外温度采集装置22和水箱温度采集装置411。

参照图2,本发明的一种上述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冷媒循环系统使其工作于加热烘干模式,开启内风机111,冷媒冷凝器33给室内烘干升温,同时蒸发器34给水箱41中的水降温;

s2:关闭冷媒循环系统,开启水泵43和打开内水路电磁阀44,将水箱41内温度较低的水输送至室内水路散热细管45,室内散热细管45对室内进行降温,并在室内散热细管45表面凝结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除湿;

s3:当水箱41中的水温度接近常温时,关闭水泵43和内水路电磁阀44;

s4:开启冷媒循环系统使其工作于降温除湿模式,冷媒冷凝器33给室内进一步降温除湿,蒸发器34给水箱41中的水加热;

s5:关闭冷媒循环系统,开启水泵43和打开内水路电磁阀44,将水箱41内温度较高的水输送至室内水路散热细管45,室内散热细管45对室内进行预加热烘干;

s6:当水箱41中的水温度接近常温时,关闭水泵43和内水路电磁阀44,回到步骤s1。

进一步,当室内温度湿度达到适宜时,完成除湿烘干,设备停机等待进入下一次除湿烘干运行。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当冷媒循环系统故障或者加热烘干效果不足时,开启室内机电加热管12替代冷媒循环系统进行加热烘干。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当冷媒循环系统故障无法工作于降温除湿模式时,更换冷水至水箱41继续进行降温除湿。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步骤一:混合型除湿烘干设备开启运行,首先开启冷媒循环系统使其工作于加热烘干模式,即冷媒循环系统给室内温度t1加热至冷媒循环系统最高温度p1,室内温度t1由温湿度采集装置13采集而来;冷媒循环系统最高温度p1的值为55℃,一般冷媒循环系统最高温度p1不超过60℃;在冷媒冷凝器33在给室内加热的同时,蒸发器34为一制冷盘管给水箱41中的水制冷储存能量;

进一步而言,当水箱41中水的温度t2≤5℃时,开启水箱电加热管411,防止水箱41中的水结冰。

进一步而言,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升温烘干过程中,当水箱41中水的温度t2比室外环境温度t3低10℃及以上时,启动水箱换热系统;所述的水箱中水的温度t2由水箱温度采集装置412采集而来;所述的室外环境温度t3由室外温度采集装置22采集而来;所述的水箱换热系统包括水泵43、外水路电磁阀47、水箱41及室外换热器21;开启水泵43、外水路电磁阀47及外风机211,吸收室外空气能热量,节能运行。当所述水箱中水的温度t2比室外温度t3低3℃以下时,停止水箱换热系统,关闭水泵43、外水路电磁阀47及外风机211。

步骤二:冷媒循环系统给室内温度加热至冷媒循环系统最高加热温度p1后,开启室内机电加热管12和内风机111将室内温度加热至设定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冷媒循环系统停止工作,设定温度比冷媒循环系统最高温度p1高;

步骤三:房间升温烘干完成后,启动水循环系统给室内自然降温除湿,包括开启水泵43、内水路电磁阀44、内风机111,用水,41储存的低温能量给房间降温。在降温的同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室内水路散热细管45凝结,然后通过导流槽112流到室外;

步骤四:当室内房间温度比水箱中水的温度t2低5℃以下时,关闭水循环系统,启动冷媒循环系统使其工作于降温除湿模式。

进一步而言,在冷媒循环系统降温除湿运行过程中,当水箱41中水的温度t2比室外环境温度t3高5℃及以上时,启动水泵43、外水路电磁阀47和外风机211给水箱41降温。

步骤五:当探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1低于20℃并且室内湿度t4≤30%,设备烘干除湿完成,进入设备进入待机状态,等待命令进入下一个烘干除湿运行。所述的室内湿度t4由温湿度采集装置13采集而来。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