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无霜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3962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无霜冷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卧式无霜冷柜。



背景技术:

卧式冷柜作为一种便利的制冷工具,广泛应用于商业、家用领域。市面上的卧式冷柜考虑成本和制造工艺,均采用直冷方式,即将蒸发器管道缠绕在内胆上发泡,在柜体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管。这样的方式造成卧式冷柜的通病——结霜严重、开门费力。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冷柜内胆上因水汽凝结形成很厚的霜层,用户只能断电,把食品拿出,将霜化掉后经由排水口排出。另外这种制冷方式,冷柜内外会形成较大压力差,用户使用时二次开门相当费力。

在冰箱领域,无霜冰箱早已是一个成熟的产品。用户无需手动除霜,整个除霜过程由控制系统、加热系统、排水系统协同完成,极大的方便的使用者。卧式冷柜借鉴这种方式,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冷柜一般在宽度方向较冰箱长很多,且一般冷柜没有冰箱类似的搁架,此时,完全套用冰箱的风路系统并不合适,可能产生风路堵塞、送风距离不够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卧式无霜冷柜,以期达到能对冷柜自动除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卧式无霜冷柜,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间室,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蒸发器、送风风机、进风风道、回风风道,所述蒸发器位于蒸发器腔内,所述蒸发器腔位于所述箱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送风风机位于所述蒸发器上方,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化霜加热器和化霜保护器,所述蒸发器下方设置有蒸发器接水盘,所述进风风道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间室两侧的两个子进风风道,所述两个子进风风道分别沿着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子进风风道一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腔上方连通、另一端连通为一体,所述两个子进风风道整体环绕着所述箱体形成U形风道,所述两个子进风风道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蒸发器、送风风机、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化霜加热器和化霜保护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所述蒸发器接水盘底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下端延伸至压缩机仓内,且在所述压缩机仓的压缩机上方设置有外置接水盘,所述外置接水盘正好位于所述排水管下方。

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风口固定件。

所述子进风风道的截面形状呈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腰位于底部且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子进风风道内设置有一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向贯穿整个U形风道,所述加强筋将所述子进风风道分隔为两个区域。

所述冷柜还包括调温模块,所述调温模块为电位器旋钮或温控显示板,所述调温模块设置于箱体或门体上。

所述两个子进风风道位于所述箱体的发泡层内且紧贴箱体的内衬,且所述两个子进风风道靠近所述箱体的顶部。

所述两个子进风风道上的多个出风口沿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布。

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式风机。

所述蒸发器腔前方盖有风罩,所述风罩上部设置有与所述两个子进风风道对接的两个送风口,所述风罩下部设置有两个辅助出风口,通过所述辅助出风口将风直接吹入间室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无霜冷柜,其在蒸发器上增加了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化霜加热器和化霜保护器,并由控制器控制化霜加热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化霜保护器来完成定期自动化霜动作,解决了目前卧式冷柜结霜严重、除霜困难,且无需用户再进行繁琐的除霜动作,整个除霜过程安全高效,极大的方便用户;同时,其风道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不占用多余空间,其进风风道两个子进风风道整体环绕着箱体形成U形风道,其该U型风道的两端进口分别与蒸发器腔上方两侧连通,解决了卧式冷柜长距离送风、均匀性不高造成的某一区域降温缓慢的情况,使整个柜体内温度均匀,降温速度加快。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无霜冷柜,其排水管的存在使冷柜内外连通,在能及时排除化霜水的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了开门费力情况。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无霜冷柜,其风道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其U形风道的底壁倾斜向下设置,且U形风道内设置加强筋,既能起到加强U形风道强度、防止U形风道在发泡时变形的作用,又能起到引导风向的作用,可将进风风道内的风送至冷柜内部各个空间,进一步保证冷柜内送风均匀性从而保证温度均匀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无霜冷柜,其风罩上设置两个辅助出风口,对准冷柜中下部吹风,极大增强了冰柜底部风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门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拿掉门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处的U形风道内加强筋的细节结构图。

图中标号:1、箱体,100发泡层,2、控制器,3、压缩机仓,4、风罩,401辅助出风口,5、出风口,501风口固定件,6、子进风风道,601加强筋,602水平出风腔,603倾斜向下出风腔,7、蒸发器,8、送风风机,9、化霜加热器,10、蒸发器接水盘,11、排水管,12、外置接水盘,13、压缩机,14、回风口,15、间室温度传感器,16、蒸发器温度传感器,17、调温模块,18、间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卧式无霜冷柜,包括箱体1和门体,箱体1内设有间室18,间室18内设置有间室温度传感器15,箱体1内设置有风道系统,风道系统包括蒸发器7、送风风机8、进风风道、回风风道,蒸发器7位于蒸发器腔内,蒸发器腔位于箱体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送风风机8位于蒸发器7上方,送风风机8优先选用离心式风机。蒸发器腔前方盖有风罩4。蒸发器7上设置有蒸发器温度传感器16、化霜加热器9和化霜保护器化霜保护器一旦检测到周围温度超出设定值,就会自动熔断化霜加热器9,以防止出现化霜加热器9过热燃烧事故。蒸发器7下方设置有蒸发器接水盘10,蒸发器接水盘10底端连接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下端延伸至压缩机仓3内,且在压缩机仓3的压缩机13上方设置有外置接水盘12,外置接水盘12正好位于排水管11下方。

进风风道包括分别设置于间室18两侧的两个子进风风道6,两个子进风风道6分别沿着箱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子进风风道6一端分别与蒸发器腔上方连通、另一端连通为一体,两个子进风风道6整体环绕着箱体1形成U形风道,两个子进风风道6位于箱体1的发泡层100内且紧贴箱体1的内衬,且两个子进风风道6靠近箱体1的顶部。两个子进风风道6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出风口5,多个出风口5沿子进风风道6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布,出风口5处设置有风口固定件501,以使得出风口5美观、固定进风风道和冰箱内胆不起翘。子进风风道6的截面形状呈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腰位于底部且倾斜向下设置,使子进风风道6中的风能够大多数被送向冷柜底部。子进风风道6内设置有一根加强筋601,所述加强筋601横向贯穿整个U形风道,所述加强筋601将所述子进风风道6分隔为两个区域,即水平出风腔602和倾斜向下出风腔603。蒸发器腔前方盖有风罩4,风罩4上部设置有与两个子进风风道6对接的两个送风口,风罩4下部设置有两个辅助出风口401,辅助出风口401将风直接吹入间室18内。

箱体1上还设置有控制器2,蒸发器7、送风风机8、间室温度传感器15、蒸发器温度传感器16、化霜加热器9和化霜保护器分别与控制器2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2。该冷柜还包括调温模块17,调温模块17为电位器旋钮或温控显示板,调温模块17设置于箱体1或门体上。

当间室18蒸发器温度传感器16检测冷柜需要制冷时,蒸发器温度传感器16传送开机信号给控制器2,控制器2控制压缩机13和送风风机8开启,蒸发器7温度迅速降低,在送风风机8的作用下,风罩4内的蒸发器腔上方的冷风被送入两侧的两个子进风风道6中。子进风风道6上在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5,冷风被均匀的送入柜体间室18内,通过子进风风道6内部的斜梯形状及加强筋601的阻隔作用,水平出风腔602内的风被水平送入间室18上层,倾斜向下出风腔603内的风被斜向下送入间室18的下部。然后通过回风风道和回风口14进入蒸发器腔下方,不断循环达到降温作用。在蒸发器7底部设置有化霜加热器9,用于加热蒸发器7达到化霜的目的。化霜加热器9下方设置有蒸发器接水盘10,当冰柜化霜时,产生的水滴落在蒸发器接水盘10内,经由排水管11排出柜体外,进一步滴落于外置接水盘12上。外置接水盘12设置在压缩机13上,通过压缩机13工作时产生热量来加热外置接水盘12内的水,使水快速蒸发,满足可靠性要求。外置接水盘12也可设置在压缩机13旁边,将冷凝器一部分置于外置接水盘12底部,通过冷凝器工作时高温,来加热化霜水。本实施例提供的无霜冷柜,改变了原有冷柜直冷模式存在的结霜严重、需要手动化霜的弊病,另外排水管11的存在使冷柜内外连通,气压平衡,解决了冷柜开门费力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