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积可变的新型冰箱的冷凝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50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积可变的新型冰箱的冷凝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容积可变的冰箱的冷凝管排布方式。



背景技术:

冷凝管是常用冰箱制冷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现有冷凝管及其排布方式都是在冰箱的体积固定的情况下排布的。而基于中国实用新型申请号(201621285172.9),当冰箱容积可以改变的时,现有的冷凝管的排布方式就不适用了。



技术实现要素:

冰箱分为冷藏区和冷冻区,其分区依据是根据两区冷凝管的排布密度不同而定义的。密集部分所对应的区域为冰箱的冷冻区,稀疏部分所对应的区域为冷藏区。

冰箱冷藏区和冷冻区的冷凝管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在中箱的后上部有两孔。上面的两个孔为为冷藏区和冷冻区的冷凝管的穿入孔。

在中箱的后下部有两孔。上面的两个孔为为冷藏区和冷冻区的冷凝管的穿出孔。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凝管的管口分布图

图2为冷凝管排布面的分布图

图3为冷凝管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冰箱冷藏区、冷冻区的冷凝管从图1中的孔1、孔3穿入后,将根据实现的功能不同,在中箱上下底部的排布密度有所不同。但在中箱后部的排布密度相同。其部分排布方式如图2所示。排布面为图中的A B C D四个面。

冰箱的容积可变,而冷凝管的位置相对固定。冷藏区和冷冻区冷凝管均排布于中箱上下底部的内层,即图2中的A面,D面。

冷藏区和冷冻区的冷凝管分别从孔1,孔3穿入后,先在中箱后部即B面等密度均匀的排布,然后向上进入中箱的上底层A面。因为所实现的功能有所不同,两冷凝管在上底层A面上所排布的密度会有差异。

冷凝管在上底层A面排布后,将沿中部进入中箱的下底层D面。其通过的中箱后部B面和中箱后部的圆弧部分C面时所排布的冷凝管的密度是相同的。进入中箱下底层D面后,根据所在区域实现的功能不同,排布密度也会不同。冷藏区的冷凝管排布相对较稀,冷冻区的冷凝管则相对较密。中箱下底层D面排布完成后,冷凝管沿中箱下部的球面即C面排布一小部分,最后冷藏区的冷凝管从孔3穿出,冷冻区的冷凝管从孔4穿出。

因冷凝管是排布在中箱的后部B面、球面部分C面和中箱上下底部的内层即A、D面,所以当冰箱体积改变的时候,中箱可以相对固定,因此冷凝管也实现了固定。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