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冰箱门体的门封结构、冰箱门体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214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用于冰箱门体的门封结构、冰箱门体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冰箱门体的门封结构及应用该门封结构的冰箱门体和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常用的制冷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冰箱
技术领域
中,降低冰箱的导热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研究方向。现有技术中,冰箱门体上设置有门封结构,门封结构上设置有用于与冰箱箱体吸附连接的磁条室。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弊端是,磁条的导热系数高,导致冰箱的门封结构与冰箱箱体之间的导热较强。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冰箱门体的门封结构,旨在解决冰箱的门封结构与冰箱箱体之间的导热较强的弊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冰箱门体的门封结构包括磁条室、延伸臂、主气囊和副气囊;所述磁条室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主气囊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的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且所述主气囊的背离所述磁条室的一侧用于与冰箱门体连接;所述延伸臂的其中一端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所述副气囊连接于所述第四侧壁,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背离所述副气囊的方向延伸;所述副气囊的背离所述主气囊的壁面为弧形壁面,且所述弧形壁面向背离所述主气囊的一侧凸出。优选地,所述延伸臂的自由端向背离所述主气囊的一侧延伸。优选地,所述延伸臂的靠近所述主气囊的一侧凸设有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延伸臂的靠近所述主气囊的一侧凹设有切割槽。优选地,所述延伸臂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主气囊的背离所述磁条室的一侧连接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冰箱门体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气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第四壁及第五壁,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的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壁的背离所述第二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条室;所述第四壁和所述第五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三壁的背离所述第四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条室或所述副气囊;所述第一壁的延长线延伸至与所述第五壁相交时,与所述第五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或平角;所述第二壁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壁的延长线在所述第三壁的背离所述磁条室的一侧相交。优选地,所述副气囊的背离所述磁条室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气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门体,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门封结构;所述壳体围合形成发泡腔,所述门封结构设于所述壳体的用于封闭冰箱储藏空间的开口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冰箱箱体和所述冰箱门体,所述冰箱箱体形成具有开口的储藏空间,所述冰箱门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所述主气囊的背离所述磁条室的一侧与冰箱门体的壳体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冰箱箱体的面对所述冰箱门体的一侧吸附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条室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副气囊连接于所述第四侧壁,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背离所述副气囊的方向延伸;所述副气囊的背离所述主气囊的壁面为弧形壁面,且所述弧形壁面向背离所述主气囊的一侧凸出,所述门封结构可以通过所述延伸臂和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冰箱箱体连接,从而降低所述磁条室与所述冰箱箱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冰箱的门封结构与冰箱箱体之间的导热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封结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门封结构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磁条室11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5第三侧壁17第四侧壁20延伸臂21加强筋23切割槽30主气囊31第一壁33第二壁35第三壁37第四壁39第五壁40副气囊50安装部60辅助气囊70连接筋80第一筋条90第二筋条100第三筋条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冰箱门体的门封结构。请参照图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冰箱门体的门封结构包括磁条室10、延伸臂20、主气囊30和副气囊40;所述磁条室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5及第四侧壁17,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三侧壁1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13与所述第四侧壁17相对设置;所述主气囊30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15的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一侧,且所述主气囊30的背离所述磁条室10的一侧用于与冰箱门体连接;所述延伸臂20的其中一端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3的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的一端,所述副气囊40连接于所述第四侧壁17,所述延伸臂2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背离所述副气囊40的方向延伸;所述副气囊40的背离所述主气囊30的壁面为弧形壁面,且所述弧形壁面向背离所述主气囊30的一侧凸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条室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5及第四侧壁17;所述延伸臂20的其中一端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3的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的一端,所述副气囊40连接于所述第四侧壁17,所述延伸臂2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背离所述副气囊40的方向延伸,所述门封结构可以通过所述延伸臂20和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冰箱箱体连接,从而降低所述磁条室10与所述冰箱箱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冰箱的门封结构与冰箱箱体之间的导热能力。磁条导热系数是门封胶套材料的数十倍至数百倍之间,而钢板导热系数是磁条的6倍,因此,该门封结构可减少磁条与钢板的搭接面积,使冰箱更节能。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5和第四侧壁17用于表示所述磁条室10中各个侧壁的相对位置,对所述磁条室10的形状不构成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11优选为平面。所述副气囊40的背离所述主气囊30的壁面为弧形壁面,使副气囊40呈隆起状,有利于增加用于冰箱门体的门封结构与冰箱箱体过盈配合时的压合面积,且能补偿箱胆凹陷产生的缝隙,进一步的,所述副气囊40可以沿背离所述磁条室10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较长的气囊结构,所述弧形壁面的高度优选高于所述第一侧壁11的高度,此结构有利于提高副气囊40的密封性,提高保温性能。所述延伸臂20优选采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例如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材料或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Elastomer,TPE)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不对所述延伸臂20的材料作出具体限制,凡是导热系数低于磁条或者钢材的材料,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条室10的所述第一侧壁11为光滑表面,有利于提高所述门封结构与冰箱箱体之间的吸附力,提高保温性能。由于所述延伸臂20呈向外延伸的结构,因此,所述门封结构更适宜于压合在所述冰箱箱体的未设置铰链的位置,以防止所述延伸臂20与冰箱铰链发生干涉。该门封结构可应用于对开门冰箱或十字对开冰箱中梁一侧门封,以及多门冰箱抽屉处的上下横梁一侧。该结构大大减少磁条传热,增大门封与中梁的密封面积,有利于提高门封结构的适用性、通用性及节能效果。优选地,所述延伸臂20的自由端向背离所述主气囊30的一侧延伸。所述延伸臂20的自由端向背离所述主气囊30的一侧延伸,即所述延伸臂20向靠近所述冰箱箱体的方向倾斜,所述延伸臂20的自由端靠近冰箱箱体,有利于降低冰箱箱体与门封结构之间的冷量泄露,同时,在打开冰箱门体时,所述延伸臂20能提供反向的弹力,有助于冰箱门体和冰箱箱体分离。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延伸臂20的靠近所述主气囊30的一侧凸设有加强筋21。为了防止所述延伸臂20变形,可以在所述延伸臂20上凸设若干个加强筋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21设于所述延伸臂20的靠近所述主气囊30的一侧,以避免加强筋21设于所述延伸臂20的靠近冰箱箱体的一侧导致降低磁条吸附效果效果和提高导热能力,此外,各个所述加强筋21还可以等间隔设置。具体地,所述延伸臂20的靠近所述主气囊30的一侧凹设有切割槽23。所述延伸臂20的自由端以不超出与冰箱箱体接触位置的边缘为宜,例如,所述门封结构的自由端优选不超出与其接触的中梁的边缘,同时,由于不同型号的冰箱存在尺寸差异,所述延伸臂20长度也难以统一。在所述延伸臂20的自由端设置若干个所述切割槽23,以便于根据冰箱箱体的各个壁厚和中梁厚度沿所述切割槽23切割多余的延伸臂长度,切割方式可以为手工切割或设备切割,所述切割槽23还可以保证所述延伸臂20的切缘整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割槽23设置在所述延伸臂20的中间位置。更优选地,所述延伸臂20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3的连接处。所述延伸臂20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3的连接处,有利于减小所述门封结构与所述冰箱箱体之间的接触缝隙,加强密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主气囊30的背离所述磁条室10的一侧连接有安装部50,所述安装部50用于与所述冰箱门体连接。所述主气囊30可以直接与冰箱门体连接,连接方式不限,可以是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门封结构与冰箱门体的连接可靠性,在所述主气囊30的背离所述磁条室10的一侧连接有安装部50。具体的,可以在所述冰箱门体的用于封闭冰箱储藏空间开口的一侧凹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小且内部空间大,所述安装部50的背离所述主气囊30的一端可以呈卡钩结构,所述卡钩结构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挤入所述安装槽内部后,所述卡钩结构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或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抵接,以防止所述安装部50从所述安装槽脱出,并可使所述安装部50与所述安装槽紧密配合,所述卡钩结构可以进行加厚设置,有利于提高用于冰箱门体的门封结构的拉拔力,提高装配可靠性。所述安装部50的背离所述主气囊30的一端还可以设置第一筋条80,所述第一筋条80能有效阻止冷空气沿所述安装槽向冰箱门体外部泄露。所述安装部50内部为中空状,有利于所述安装部50挤压进入所述安装槽。进一步的,所述主气囊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壁31、第二壁33、第三壁35、第四壁37及第五壁39,所述第三壁35与所述第三侧壁15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壁31和所述第二壁33之间的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壁31的背离所述第二壁33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条室10;所述第四壁37和所述第五壁39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三壁35的背离所述第四壁37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条室10或所述副气囊40;所述第一壁31的延长线延伸至与所述第五壁39相交时,与所述第五壁39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或平角;所述第二壁33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壁37的延长线在所述第三壁35的背离所述磁条室10的一侧相交,因此,所述主气囊30可以形成三角形或类三角形的支撑形状,具有较强的支撑稳定性,当磁条室10纵向吸合时,通过第四壁37和第五壁39的阻挡作用和第一壁31和第二壁33的拉扯作用,能有效防止所述门封结构发生横向吸合的绞边现象。更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壁37或所述第五壁39,或两者的连接处还可以向背离所述主气囊30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筋条90,所述第二筋条90与门胆凸台搭接,有利于保持密封。所述第三壁35的两端还分别延伸有第三筋条100,所述第三筋条100使安装部50与冰箱门体的连接处具有更好的密封性,阻挡冷气泄露。优选地,所述副气囊40的背离所述磁条室10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气囊60。所述辅助气囊60的形状不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气囊60的截面优选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结构,有利于产生气囊形变,增大门封结构与门胆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防止冷气泄露。所述辅助气囊60与所述副气囊40之间可以通过连接筋70连接,因此,所述辅助气囊60的形变能力增强,进而增加冰箱门体关闭时与冰箱箱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产品的密封和保温性能,并且,由于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筋70连接,因此,二者之间在形变时互不影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门体,包括壳体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门封结构;所述壳体围合形成发泡腔,所述门封结构设于所述壳体的用于封闭冰箱储藏空间的开口的一侧。由于本冰箱门体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冰箱箱体和所述冰箱门体,所述冰箱箱体形成具有开口的储藏空间,所述冰箱门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所述主气囊30的背离所述磁条室10的一侧与冰箱门体的壳体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与冰箱箱体的面对所述冰箱门体的一侧吸附连接。由于本冰箱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