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洒水管的片冰机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9388发布日期:2018-06-16 00:0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洒水管的片冰机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洒水管的片冰机蒸发器。



背景技术: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和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根据蒸发器的形状、原理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生成的冰块形状也不同。对于桶状的蒸发器,通过蒸发器内部的洒水装置向蒸发器的内壁洒水,从而在蒸发器的内壁上形成冰块,因此,洒水装置在制冰机制冰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制冰效果的带有洒水管的片冰机蒸发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洒水管的片冰机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水泵、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轴线上的转轴和与所述转轴连接的洒水组件;

所述转轴的内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轴的侧表面;

所述洒水组件包括连接管和洒水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管连接,所述洒水管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的下缘设有洒水孔。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洒水管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圆弧的中点连接,所述洒水孔沿所述圆弧均匀分布。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洒水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蒸发器的内壁所呈角度为15°-75°。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洒水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蒸发器的内壁所呈角度为45°。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洒水管的外沿至所述蒸发器的内壁的距离为2-10mm。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洒水管的外沿至所述蒸发器的内壁的距离为5mm。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用于连接二者的洒水管法兰,所述洒水管法兰的端面设有密封槽和与所述密封槽相适配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蒸发器的内部设有洒水管,并通过连接管和蒸发器的转轴连接,洒水管靠近蒸发器的一端的下缘设有用以向蒸发器的内壁洒水的洒水孔,洒水管可以随转轴的转动均匀的在蒸发器的内壁上进行洒水作业,从而使蒸发器的内壁上形成冰片,达到制冰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具有良好的洒水、制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洒水管的片冰机蒸发器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洒水管的片冰机蒸发器的端面图;

标号说明:

1-蒸发器;

2-水泵;

3-转轴;31-进水管;

4-洒水组件;41-连接管;42-洒水管;43-洒水孔;

5-洒水管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蒸发器的内部设有洒水管,洒水管可以随转轴的转动均匀的在蒸发器的内壁上进行洒水作业。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洒水管42的片冰机蒸发器1,包括蒸发器1、与所述蒸发器1连接的水泵2、设置在所述蒸发器1的轴线上的转轴3和与所述转轴3连接的洒水组件4;

所述转轴3的内部设有进水管31,所述进水管31的一端与所述水泵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轴3的侧表面;

所述洒水组件4包括连接管41和洒水管42,所述连接管41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41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管42连接,所述洒水管42的远离所述转轴3的一端的下缘设有洒水孔43。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蒸发器1开始工作后,转轴3开始转动,洒水管42通过连接管41与转轴3连接并在圆周上转动,水泵2中流出的水流通过转轴3内的进水管31进入洒水组件4,最后从位于洒水管42远离转轴3的一端的下缘的洒水孔43中喷洒向蒸发器1的内壁,在蒸发器1的内壁上形成连续的水帘,即使得冰片在内壁上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洒水管42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连接管41与所述圆弧的中点连接,所述洒水孔43沿所述圆弧均匀分布。

从上述描述可知,因为水流流速影响,位于所述洒水管42的中部的洒水孔43的孔径较小,并且远离所述洒水管42的中部的洒水孔43的孔径依次增大,洒水管42的两端的洒水孔43的孔径比中部的洒水孔43的孔径大15%-35%,这样设计可以保证每个洒水孔43的出水量比较均匀,这就使在蒸发器1的内壁上形成的水帘是均匀的,制成的冰的体积、质量等较均匀,保证了产冰量。

进一步的,所述洒水孔43的开孔方向与所述蒸发器1的内壁所呈角度为15°-75°。

进一步的,所述洒水孔43的开孔方向与所述蒸发器1的内壁所呈角度为45°。

从上述描述可知,洒水孔43的开孔方向与蒸发器1的内壁所呈角度过大,容易发生激射,会导致制冰效率降低并且浪费水源;角度过小,在重力势能和喷洒提供的动能的作用下,水流在蒸发器1的内壁上迅速向下方流,没有足够的时间凝结制冰,降低了制冰效率。当角度为45°时,水流可以在蒸发器1的内壁上形成水帘,实现最佳制冰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洒水管42的外沿至所述蒸发器1的内壁的距离为2-10mm。

进一步的,所述洒水管42的外沿至所述蒸发器1的内壁的距离为5mm。

从上述描述可知,洒水管42的外沿至蒸发器1的内壁的距离即决定洒水孔43的喷洒距离。距离过大,易发生激射,影响制冰效果;距离过小,洒水管42的外沿容易碰触制成的冰的表面,从而导致洒水管42的损伤,不仅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制冰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41包括第一连接管41、第二连接管41和用于连接二者的洒水管法兰5,所述洒水管法兰5的端面设有密封槽和与所述密封槽相适配的密封圈。

从上述描述可知,洒水管法兰5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在其上设有密封槽和密封圈,进一步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带有洒水管42的片冰机蒸发器1,包括蒸发器1、与所述蒸发器1连接的水泵2、设置在所述蒸发器1的轴线上的转轴3和与所述转轴3连接的洒水组件4;

所述转轴3的内部设有进水管31,所述进水管31的一端与所述水泵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轴3的侧表面;

所述洒水组件4包括连接管41和洒水管42,所述连接管41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41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管42连接,所述洒水管42的远离所述转轴3的一端的下缘设有洒水孔43。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带有洒水管42的片冰机蒸发器1,包括蒸发器1、与所述蒸发器1连接的水泵2、设置在所述蒸发器1的轴线上的转轴3和与所述转轴3连接的洒水组件4;

所述转轴3的内部设有进水管31,所述进水管31的一端与所述水泵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轴3的侧表面;

所述洒水组件4包括连接管41和洒水管42,所述连接管41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41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管42连接,所述洒水管42的远离所述转轴3的一端的下缘设有洒水孔43。

所述洒水管42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连接管41与所述圆弧的中点连接,所述洒水孔43沿所述圆弧均匀分布。所述洒水孔43的开孔方向与所述蒸发器1的内壁所呈角度为45°。所述洒水管42的外沿至所述蒸发器1的内壁的距离为5mm。所述连接管41包括第一连接管41、第二连接管41和用于连接二者的洒水管法兰5,所述洒水管法兰5的端面设有密封槽和与所述密封槽相适配的密封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洒水管的片冰机蒸发器在蒸发器的内部设有洒水管,并通过连接管和蒸发器的转轴连接,洒水管靠近蒸发器的一端的下缘设有用以向蒸发器的内壁洒水的洒水孔,洒水管可以随转轴的转动均匀的在蒸发器的内壁上进行洒水作业,从而使蒸发器的内壁上形成冰片,达到制冰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具有良好的洒水、制冰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