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冷系统的、具有过冷却器的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0296发布日期:2018-12-22 08:0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冷系统的、具有过冷却器的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4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24,209以及于2016年10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415,338的权益,这两个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制冷系统、以及其控制。

制冷利用蒸发的热力学性质来从过程中去除热量。当制冷剂在热交换器(即,蒸发器)中蒸发时,与热交换器接触的加热介质(例如,空气、水、乙二醇)将热量从其自身通过热交换器传递给制冷剂并被其吸收,从而使得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一旦制冷剂处于气态,就必须通过将气态制冷剂压缩至高压状态并且然后使气态制冷剂穿过第二热交换器(即,冷凝器)来排出其热量,在第二热交换器中通过冷却介质从气态制冷剂中去除热量,从而实现将气态制冷剂冷凝回液态制冷剂。接着,液态制冷剂准备好再次用作制冷剂来吸收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流体联接至集中式压缩机系统的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所述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包括冷凝器系统、受控式压力接收器、过冷却器系统、以及蒸发器系统。所述冷凝器系统被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集中式压缩机系统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所述冷凝器系统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被定位成接收并且储存被所述冷凝器系统冷凝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过冷却器系统被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过冷却器系统被配置成将从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离开的液态制冷剂过冷却成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蒸发器系统被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过冷却器系统的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蒸发器系统被配置成利于通过将流经所述蒸发器系统的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蒸发成蒸发的气态制冷剂而向与所述蒸发器系统相关联的冷却区域提供冷却操作,所述蒸发的气态制冷剂回流至所述集中式压缩机系统。

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集中式压缩机系统、以及流体联接至所述集中式压缩机系统的多个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所述集中式压缩机系统被配置成用于将蒸发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所述多个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中的每一者与相应的冷却区域相关联。所述多个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中的每一者包括冷凝器系统、受控式压力接收器、过冷却器系统、以及蒸发器系统。所述冷凝器系统被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集中式压缩机系统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所述冷凝器系统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被定位成接收并且储存被所述冷凝器系统冷凝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过冷却器系统被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过冷却器系统被配置成将从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离开的液态制冷剂过冷却成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蒸发器系统被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过冷却器系统的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蒸发器系统被配置成利于通过将流经所述蒸发器系统的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蒸发成蒸发的气态制冷剂而向与所述蒸发器系统相关联的相应冷却区域提供冷却操作。

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流体联接至集中式压缩机系统的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所述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包括冷凝器系统、受控式压力接收器、过冷却器系统、蒸发器系统、以及控制器。所述冷凝器系统被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集中式压缩机系统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所述冷凝器系统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被定位成接收并且储存被所述冷凝器系统冷凝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过冷却器系统被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过冷却器系统被配置成将从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离开的液态制冷剂过冷却成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蒸发器系统被定位成接收来自所述过冷却器系统的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所述蒸发器系统被配置成利于通过将流经所述蒸发器系统的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蒸发成蒸发的气态制冷剂而向与所述蒸发器系统相关联的冷却区域提供冷却操作。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使所述过冷却器系统在所述蒸发器系统正以冷却模式运行时以启用模式运行、并且在所述蒸发器系统不以所述冷却模式运行时以停用模式运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发明内容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本文中所描述的如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装置和/或过程的其他方面、创造性特征、以及优点将在本文中陈述并结合附图进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压缩机系统和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模块被配置成待命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模块被配置成冷却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模块被配置成除霜模式和冷却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模块的示意图。

图7至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模块以执行冷却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模块以执行除霜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多个模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至图1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包括过冷却器系统的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模块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过冷却器系统的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与用于控制具有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制冷系统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相关的各种概念及其实现方式的更详细描述。上文介绍并在下文中更详细讨论的各种概念可以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因为所描述的概念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实现方式。具体实现方式和应用的实例主要是为了展示的目的来提供的。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仅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应视为限制性的。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本文所披露的系统、设备、以及方法涉及具有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每个冷凝器蒸发器系统可以包括冷凝器系统、受控式压力接收器、过冷却器系统、和/或一个或多个蒸发器系统。每个冷凝器蒸发器系统可以流体联接至远程压缩机系统,所述远程压缩机系统向其冷凝器系统提供加压的气态制冷剂。可以选择性地控制(例如,通过控制冷凝器风扇、通过控制到冷凝器的流体流、通过控制流体冷却器等来调整、调节、增大、减小)所述冷凝器系统的等级,以将希望量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所述液态制冷剂接着被引导到并储存在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内。每个蒸发器系统可以流体联接至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以接收液态制冷剂。所述过冷却器系统可以被定位在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的下游并且在每个蒸发器系统的上游。所述过冷却器系统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将由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接收并且被提供给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维持成液态(例如,防止所述液态制冷剂响应于所述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与所述蒸发器系统的膨胀阀之间的压降而闪蒸成气态)。可以选择性地控制(例如,通过控制蒸发器风扇、通过控制蒸发器膨胀阀等来调整、调节、增大、减小)所述蒸发器系统的等级,以将液态制冷剂蒸发成气态制冷剂,以利于向与所述蒸发器系统相关联的区域(例如,制冷区域等)内的空气提供冷却操作。

本披露的冷凝器蒸发器系统可以提供优于传统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多个优点。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冷凝器蒸发器系统被配置成利于通过调节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和蒸发器系统的等级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制冷剂流入和流出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例如,在所有负载条件下等),来将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操作液态制冷剂水平维持在液态制冷剂操作范围内。调节冷凝器系统和/或蒸发器系统的等级可以允许增大流入与流出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的制冷剂流之间的平衡、同时将冷凝器蒸发器系统与压缩机系统之间的给送阀(例如,高压侧供应阀、低压侧抽吸阀、热气体冷凝阀等)的打开和/或关闭操作最少化。在冷凝器蒸发器系统与压缩机系统之间的此类连续且稳定的流动利于对每个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冷凝器系统和蒸发器系统的能力加以控制以在所有启用的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确保平衡的平均液位、同时维持最小的系统冷凝压力,由此提高压缩机系统和制冷系统整体的效率。

根据图1至图6、图18和图19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热调节系统(被示为制冷系统10)包括压缩机系统(被示为压缩机系统20)、控制器(被示为控制器60)、以及具有一个或多个模块(被示为ces模块102)的冷凝器蒸发器系统(ces)(被示为ces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0还包括中央流体冷却器系统(被示为流体冷却器40)。根据示例性实施例,ces模块102各自包括冷凝器系统、制冷剂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蒸发器系统,它们允许分布布置ces100与ces模块102(而例如不是包括大的集中式冷凝器系统和液态制冷剂储器等的制冷系统10)。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系统而言,ces100允许减少制冷系统10内的制冷剂的量(例如,减少85%或更多,等)。

如图1所示,压缩机系统20包括制冷剂储器(被示为压缩机蓄积器24),所述制冷剂储器经由导管(被示为压缩机导管26)流体联接至压缩机装置(被示为压缩机22)。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压缩机22被配置成通过压缩机导管26接收来自压缩机蓄积器24的气态制冷剂、并且将所述气态制冷剂压缩以增大其压力与温度。如图1所示,压缩机22经由导管(被示为热气体(hg)制冷剂导管28)流体联接至ces100的ces模块102,使得压缩机22可以在需要时将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提供至每个相应的ces模块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22包括单级压缩机。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缩机22包括多级压缩机。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系统20包括多个压缩机22(例如,第一低等级压缩机;第二高等级压缩机;等)。

如图1所示,压缩机蓄积器24经由第一导管(被示为高压侧抽吸(hss)导管30)和第二导管(被示为低压侧抽吸(lss)导管32)流体联接至ces100的ces模块102。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压缩机蓄积器24被配置成用于接收来自ces模块102的气态制冷剂。举例而言,压缩机蓄积器24可以通过hss导管30从ces模块102(例如,从ces模块102的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等)接收第一气态制冷剂流动,并且压缩机蓄积器24可以通过lss导管32从ces模块102(例如,从ces模块102的蒸发器系统等)接收第二气态制冷剂流动。压缩机蓄积器24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将任何液态制冷剂与经由hss导管30和lss导管32接收到的气态制冷剂分离来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22中。接着,压缩机蓄积器24可以经由压缩机导管26将分离后的气态制冷剂提供至压缩机22以进行压缩并且递送至ces100(如上文所描述的)。

如图1所示,流体冷却器40包括工作流体储器(被示为冷却器储器44),所述工作流体储器经由导管(被示为冷却器供应导管46)流体联接至泵装置(被示为冷却器泵42)。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冷却器泵42被配置成通过冷却器供应导管46来接收来自冷却器储器44的液态工作流体(例如,液态制冷剂、液态乙二醇等)、并且将所述液态工作流体泵送至ces100。如图1所示,冷却器泵42经由导管(被示为冷却导管48)流体联接至ces100的ces模块102,使得冷却器泵42可以在需要时将液态工作流体提供至每个相应的ces模块102(例如,具有板/框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壳板式冷凝器的ces模块102)。

如图1所示,冷却器储器44经由导管(被示为冷却器回流导管50)流体联接至ces100的ces模块102。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冷却器储器44被配置成用于接收来自ces模块102(例如,ces模块102的冷凝器系统等)的气态和/或液态工作流体。举例而言,气态和/或液态工作流体流可以从ces模块102经过冷却器回流导管50流入冷却器储器44中。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流体冷却器40还包括冷却元件(例如,冷却器储器44内的冷凝器、热交换器、热电冷却器、风扇元件等),所述冷却元件被配置成用于将气态工作流体冷凝成液态和/或降低经由冷却器回流导管50从ces模块102接收到的液态工作流体的温度。冷却器储器44于是可以将经冷却的液态工作流体经由冷却器供应导管46提供至冷却器泵42从而递送至ces100(如上文所描述的)。

如图2所示,ces模块102包括受控式压力接收器(cpr)(被示为cpr136)、第一热交换器(被示为冷凝器系统140)、第二热交换器(被示为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以及第三热交换器(被示为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在其他实施例中,ces模块102不包括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中的一个蒸发器系统。在又其他实施例中,ces模块102包括额外的蒸发器系统(例如,第三、第四、第五蒸发器系统等)。如图2所示,ces模块102包括入口导管(被示为冷凝器入口导管106),所述入口导管从ces模块102的入口(点a处)(被示为hg制冷剂入口104)延伸至冷凝器系统140的入口(点b处)。hg制冷剂入口104被定位成用于经由hg制冷剂导管28来接收来自压缩机22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使得冷凝器入口导管106将来自压缩机22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提供至冷凝器系统140。如图2所示,冷凝器入口导管106包括第一入口阀(被示为hg冷凝阀146),所述第一入口阀被定位成利于对由压缩机22提供的进入冷凝器系统140中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的流动加以调节。

如图2所示,冷凝器系统140包括导管(被示为冷凝器导管142),所述导管从冷凝器系统140的入口(点b处)延伸至冷凝器系统140的出口(点c处)。冷凝器系统140还包括变速驱动风扇(被示为冷凝器风扇144)。根据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冷凝器系统140包括绝热冷凝器、空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例如,还可以包括喷水泵等)、和/或另一类型的利用冷凝器风扇144的冷凝器。可以控制冷凝器风扇144的速度设定点,以利于选择性地调整冷凝器系统140的等级并且由此调整冷凝器系统140的能力,以将由压缩机22提供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冷凝成液态制冷剂。

根据替代性实施例,冷凝器系统140包括板框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壳板式冷凝器、或又另一不包括冷凝器风扇144的冷凝器(例如,冷凝器系统140不包括冷凝器风扇144,等)。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冷凝器系统140流体联接至流体冷却器40以接收来自冷却器泵42的经冷却的工作流体。可以控制冷却器泵42提供的经冷却的工作流体的流量,以利于选择性地调整冷凝器系统140的等级并且由此调整冷凝器系统140的能力,以将由压缩机22提供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冷凝成液态制冷剂。在一些实施例中,ces100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i)包括具有绝热冷凝器、空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等的冷凝器系统140的一个或多个ces模块102;以及(ii)包括具有板框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壳板式冷凝器等的冷凝器系统140的一个或多个ces模块102。

如图2所示,ces模块102包括第一中间导管(被示为冷凝器出口导管108),所述第一中间导管从冷凝器导管142的出口(点c处)延伸至cpr136的第一入口(点d处)。冷凝器出口导管108被定位成将来自冷凝器系统140的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提供至cpr136。cpr136被配置用于储存从冷凝器系统140接收到的液态制冷剂。随着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被递送至cpr136,它可以穿过浮阀,在穿过浮阀时,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的一部分可能(例如,由于冷凝器系统140到cpr136的压力变化等)闪蒸成蒸气。如图2所示,ces模块102包括第一出口导管(被示为cprhss导管110),所述第一出口导管从cpr136的第一出口(点d附近)延伸至ces模块102的第一出口(点e处)(被示为出口112)。hss出口112被定位成将来自cpr136的气态制冷剂(例如,在穿过浮阀等之后闪蒸成蒸气状态的制冷剂)经由cprhss导管110提供至hss导管30,使得cpr136可以将气态制冷剂提供至压缩机蓄积器24。如图2所示,cprhss导管110包括第一出口阀(被示为hss阀148),所述第一出口阀被定位成选择性地限制cpr136提供至压缩机蓄积器24的气态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2所示,ces模块102包括第二中间导管(被示为cpr出口导管114),所述第二中间导管从cpr136的第二出口延伸并且(在点f处)分叉以将cpr136经由第一蒸发器入口导管(被示为第一蒸发器入口导管116)流体联接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并且经由第二蒸发器入口导管(被示为第二蒸发器入口导管122)流体联接至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第一蒸发器入口导管116从cpr出口导管114(点f处)延伸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入口(点g处)。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可以由此接收来自cpr136的液态制冷剂。如图2所示,第一蒸发器入口导管116包括第一蒸发器入口阀(被示为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所述第一蒸发器入口阀被定位成选择性地控制从cpr136流入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动。第二蒸发器入口导管122从cpr出口导管114(点f处)延伸至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入口(点k处)。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可以由此接收来自cpr136的液态制冷剂。如图2所示,第二蒸发器入口导管122包括第二蒸发器入口阀(被示为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所述第二蒸发器入口阀被定位成选择性地控制从cpr136流入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2所示,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包括导管(被示为第一蒸发器导管162),所述导管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入口(点g处)延伸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出口(点i处)。第一蒸发器系统160还包括沿着第一蒸发器导管162定位的第一膨胀阀(被示为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被定位成利于对流入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中的一定量的液态制冷剂加以调节(例如,基于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的过热设定点等)。可以选择性地设定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的过热设定点以利于至少部分选择性地调整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等级并且由此调整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能力,以将由cpr136提供的液态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蒸发成气态制冷剂。第一蒸发器系统160还包括变速驱动风扇(被示为第一蒸发器风扇164)。可以可变地控制第一蒸发器风扇164的速度设定点,以利于至少部分选择性地调整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等级并且由此调整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能力,以将由cpr136提供的液态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蒸发成气态制冷剂。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由第一蒸发器风扇164吹过第一蒸发器导管162的空气利于通过将流经其中的液态制冷剂蒸发(由此将所述空气冷却)而向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相关联的区域或区(例如,制冷区等)提供冷却操作。

如图2所示,ces模块102包括第三中间导管(被示为第一蒸发器出口导管120),所述第三中间导管被定位成将第一蒸发器导管162的出口(点i处)流体联接至第二出口导管(被示为蒸发器lss导管128)。第一蒸发器出口导管120被定位成将来自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蒸发的气态制冷剂提供至蒸发器lss导管128。如图2所示,第一蒸发器出口导管120包括第一蒸发器出口阀(被示为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所述第一蒸发器出口阀被定位成选择性地控制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到蒸发器lss导管128的蒸发的气态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2所示,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包括导管(被示为第二蒸发器导管182),所述导管从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入口(点k处)延伸至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出口(点m处)。第二蒸发器系统180还包括沿着第二蒸发器导管182定位的第二膨胀阀(被示为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被定位成利于对流入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中的一定量的液态制冷剂加以调节(例如,基于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的过热设定点等)。可以选择性地设定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的过热设定点以利于至少部分选择性地调整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等级并且由此调整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能力,以将由cpr136提供的液态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蒸发成气态制冷剂。第二蒸发器系统180还包括变速驱动风扇(被示为第二蒸发器风扇184)。可以可变地控制第二蒸发器风扇184的速度设定点,以利于至少部分选择性地调整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等级并且由此调整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能力,以将由cpr136提供的液态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蒸发成气态制冷剂。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由第二蒸发器风扇184吹过第二蒸发器导管182的空气利于通过将流经其中的液态制冷剂蒸发(由此将所述空气冷却)而向与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相关联的区域或区(例如,制冷区等)提供冷却操作。

如图2所示,ces模块102包括第四中间导管(被示为第二蒸发器出口导管126),所述第四中间导管被定位成将第二蒸发器导管182的出口(点m处)流体联接至蒸发器lss导管128。第二蒸发器出口导管126被定位成将来自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蒸发的气态制冷剂提供至蒸发器lss导管128。如图2所示,第二蒸发器出口导管126包括第二蒸发器出口阀(被示为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所述第二蒸发器出口阀被定位成选择性地控制从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到蒸发器lss导管128的蒸发的气态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2所示,蒸发器lss导管128将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流体联接至ces模块102的第二出口(点o处)(被示为lss出口130)。lss出口130被定位成将来自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气态制冷剂经由蒸发器lss导管128提供至lss导管32。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可以由此将气态制冷剂提供至压缩机蓄积器24。

如图2所示,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包括沿着第一蒸发器导管162定位的第一集液器(被示为第一蒸发器集液器168)(点h处)。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包括回流管线(被示为第一蒸发器回流导管118),所述回流管线从第一蒸发器集液器168(点h处)延伸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次要出口(点j处)。第一蒸发器回流导管118被定位成将第一蒸发器导管162的第一蒸发器集液器168(点h处)流体联接至cpr回流管线(点j处)(被示为cpr回流导管134)。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蒸发器集液器168被配置成用于输送在热气体除霜循环期间在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内产生的液态和气态冷凝制冷剂。第一蒸发器回流导管118和cpr回流导管134可以由此将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除霜冷凝制冷剂引导至cpr136的第二入口(点q处)。如图2所示,cpr回流导管134包括第一除霜阀(被示为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所述第一除霜阀被定位成选择性地控制从第一蒸发器集液器168沿着cpr回流导管134返回至cpr136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2所示,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包括沿着第二蒸发器导管182定位的第二集液器(被示为第二蒸发器集液器188)(点l处)。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包括回流管线(被示为第二蒸发器回流导管124),所述回流管线从第二蒸发器集液器188(点l处)延伸至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次要出口(点n处)。第二蒸发器回流导管124被定位成将第二蒸发器导管182的第二蒸发器集液器188(点l处)流体联接至cpr回流导管134(点n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二蒸发器集液器188被配置成用于输送在除霜循环期间在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内产生的液态和气态冷凝制冷剂。第二蒸发器回流导管124和cpr回流导管134可以由此(例如,在除霜模式期间,等)将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除霜冷凝制冷剂引导至cpr136的第二入口(点q处)。如图2所示,cpr回流导管134包括第二除霜阀(被示为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所述第二除霜阀被定位成选择性地控制从第二蒸发器集液器188沿着cpr回流导管134返回至cpr136的除霜冷凝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6所示,ces模块102不包括第一蒸发器集液器168或第二蒸发器集液器188。而是,cpr回流导管134被定位成将第一蒸发器出口导管120(点v处)和第二蒸发器出口导管126(点w处)直接流体相联。cpr回流导管134可以由此被定位成(例如,在除霜运行模式期间,等)直接接收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流出的制冷剂。举例而言,在除霜模式期间,液体冷凝制冷剂与未冷凝的气态制冷剂的组合可以前行穿过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和/或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到cpr回流导管134(例如,因为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和/或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可能关闭等)。

如图2所示,ces模块102包括除霜导管(被示为除霜导管132),所述除霜导管从冷凝器入口导管106(点r处)延伸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次要入口(点s处)以及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次要入口(点u处)。除霜导管132被定位成将来自压缩机22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引导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如图2所示,除霜导管132包括除霜阀(被示为hg除霜压力调节器190),所述除霜阀被定位成利于选择性地控制从压缩机22到除霜导管132中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的流动特征(例如,其压力、流量等)。

如图2所示,除霜导管132包括第一入口除霜阀(被示为第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54),所述第一入口除霜阀被定位成利于对由压缩机22提供的进入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次要入口中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的流动加以控制。如图2所示,除霜导管132包括第二入口除霜阀(被示为第二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74),所述第二入口除霜阀被定位成利于对由压缩机22提供的进入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次要入口中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的流动加以控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除霜导管132、hg除霜压力调节器190、第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54、第二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74、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和/或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被配置成利于使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以除霜模式运行。

根据图18和图19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ces模块102还可以包括分布式过冷却器系统(例如,液态制冷剂过冷却器等)(被示为过冷却器系统200)。如图18和图19所示,过冷却器系统200沿着cpr出口导管114定位、靠近cpr136(例如,接近cpr136、在cpr136的出口处等)。过冷却器系统200可以由此被定位在cpr136的下游并且在第一蒸发器入口导管116(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入口导管122(即,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上游。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过冷却器系统200被配置成用于进一步降低(例如,过冷却)穿过cpr出口导管114离开cpr136的制冷剂的温度,使得离开的制冷剂以液态形式提供给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例如,始终或恒定地对其提供液柱、而不是呈气态等形式)。

举例而言,穿过cpr出口导管114离开cpr136的液态制冷剂可能经历(i)cpr136与(ii)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或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之间的压降,使得液态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闪蒸成(例如,蒸发等)气态。例如,每1%液态制冷剂闪蒸成气态就可以使制冷剂的体积增大两倍。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被配置为恒定体积流装置。因此,如果液态制冷剂闪蒸,则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可能无法接收希望量的制冷剂质量流。过冷却器系统200由此定位成使得从cpr136经由cpr出口导管114接收到的液态和/或气态制冷剂过冷却,从而向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或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提供恒定的液柱(例如,液态制冷剂供应等)。这种向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或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始终提供液态制冷剂供应可以利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第二蒸发器系统180、ces模块102、以及制冷系统10作为整体的更一致且有效的运行。

如图18和图19所示,过冷却器系统200包括热调节单元(例如,热交换器等)(被示为过冷却器202)、第一回路(被示为制冷剂回路210)、以及第二回路(被示为冷却回路220)。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制冷剂回路210被配置成用于接收从cpr136离开的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并且冷却回路220被配置成用于接收从cpr136离开的第二部分液体制冷剂。如图18和图19所示,制冷剂回路210包括第一入口导管(被示为制冷剂入口导管212)以及第一出口导管(被示为制冷剂出口导管214)。制冷剂入口导管212被定位成将cpr出口导管114联接至过冷却器202的第一入口(例如,制冷剂入口等)。制冷剂出口导管214被定位成将过冷却器202的第一出口(例如,制冷剂出口等)联接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即,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

如图18和图19所示,冷却回路220包括第二入口导管(被示为工作流体入口导管222)、第二出口导管(被示为工作流体出口导管224)、第一阀(例如,螺线管阀等)(被示为过冷却器阀226)、以及第二阀(被示为过冷却器膨胀阀228)。工作流体入口导管222被定位成将cpr出口导管114联接至过冷却器202的第二入口(例如,工作流体入口等)。工作流体出口导管224被定位成将过冷却器202的第二出口(例如,工作流体出口等)联接至压缩机系统20的lss导管32。

如图18和图19所示,过冷却器阀226是沿着工作流体入口导管222定位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过冷却器阀226被配置成利于选择性地限制从cpr136离开的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流进入过冷却器202中。举例而言,当过冷却器阀226被配置为处于关闭取向(即,全部液态制冷剂都流经制冷剂回路210)时,过冷却器202可能无法接收所述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举另一个实例,当过冷却器阀226被配置为打开取向时,过冷却器202可以接收所述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过冷却器阀226被配置成在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以冷却模式运行时被布置为处于打开取向、并且在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并非以冷却模式运行时被布置为处于关闭取向。

如图18和图19所示,过冷却器膨胀阀228是沿着工作流体入口导管222定位的、在过冷却器阀226的下游并且在过冷却器202的上游(即,第二入口,工作流体入口)。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过冷却器膨胀阀228被配置成用于降低所述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使得所述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蒸发成第二蒸发的气态制冷剂。第二蒸发的气态制冷剂可以由此经由冷却回路220流经过冷却器202,以将经由制冷剂回路210流经过冷却器202的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却,使得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从过冷却器202离开进入制冷剂出口导管214(例如,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将其热量传递至较低温度的第二蒸发的气态制冷剂等)。所述过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之后可以被提供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第二蒸发的气态制冷剂可以通过工作流体出口导管224被提供至lss导管32,使得第二蒸发的气态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系统20以进行再压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冷却器系统200包括彼此并联布置的多个过冷却器202。这些过冷却器202中的每一个过冷却器可以与相应的蒸发器系统相关联(例如,第一过冷却器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相关联,第二过冷却器与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相关联,等),或者多个过冷却器202可以统一与相应ces模块102的所有蒸发器系统相关联。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冷却回路220联接至不同的流体源(例如,流体冷却器40、分布式流体冷却器等),所述流体源提供不是来自cpr136的工作流体(例如,与系统中的制冷剂不相同的工作流体、不是从cpr136离开的液态制冷剂的工作流体,等)。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过冷却器系统200在ces模块102内位于cpr136之后,这可以将用于对被供应至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的液态制冷剂(例如,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等)进行过冷却的工作流体(例如,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等)的质量流最小化、并且将压缩机能力损失最小化。传统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过冷却器在系统压力最高的冷凝器之后对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却。较大的压降增多了汽化的液体并且增加了压缩机能力损失。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过冷却器系统200在ces模块102内被定位在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相对高度处或上方。这样的相对高度并且紧密靠近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可以使得为了确保制冷剂(例如,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以液态形式被提供给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或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而需要的所需过冷却最小化。相反,在传统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过冷却器可以典型地位于发动机室中,所述发动机室可以比蒸发器的高度低十五英尺或更多并且与之相距显著更大的水平距离。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过冷却器系统200被配置成用于提供足够的液态制冷剂过冷却(例如,对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等),以克服ces模块102内的管道、阀、和/或过滤器中的任何压力损失。这样的本地化的过冷却可以通过控制每个膨胀阀的进口处的液态制冷剂温度来优化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或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的操作。相反,在传统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过冷却器可能基于过冷却器与每个膨胀阀之间的压力损失和距离而在每个膨胀阀的进口处提供变化的液态制冷剂温度。此外,由于过冷却器系统200可以优化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或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的操作,因此,优化了制冷剂分别在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和/或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之后的流动以及在第一蒸发器导管162和/或第二蒸发器导管182内的分布。进入第一蒸发器导管162和/或第二蒸发器导管182中的每一个导管中的液态制冷剂的品质可以由此比具有过冷却器的传统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更均一。

与图2和图6的ces模块102相比,如图19所示的ces模块102具有不同的除霜设置以利于除霜模式。应注意的是,以下对图19的ces模块102的除霜设置的描述是关于单一蒸发器系统(例如,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等)描述的,但是对于两个或更多个蒸发器系统(例如,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等)可以是类似的。如图19所示,ces模块102包括:给送阀(被示为过冷却式液体给送阀230),所述给送阀被定位在过冷却器202的制冷剂出口导管214与通入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中的液体供应管线(被示为蒸发器供应管线242)之间,以利于选择性地将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与过冷却器202隔离;膨胀阀(被示为电子膨胀阀232),所述膨胀阀沿着蒸发器供应管线242被定位在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上游;抽吸阀(被示为蒸发器抽吸阀234),所述抽吸阀被定位在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下游,以利于选择性地将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与压缩机系统20的压缩机抽吸端隔离;热气体阀(被示为热气体螺线管阀236),所述热气体阀被定位成利于选择性地将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与压缩机系统20的压缩机排放隔离;调节器(被示为热气体压力调节器238),所述调节器被定位成选择性地控制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从压缩机系统20接收到的热气体的压力;旁通管线(被示为旁通管线240),所述旁通管线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出口延伸、并且被定位成将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的出口联接至蒸发器供应管线242以便于绕过电子膨胀阀232;回流管线(被示为冷凝物回流管线244),所述回流管线在蒸发器供应管线242与cpr136的入口之间延伸;以及调节器(被示为冷凝物压力调节器246),所述调节器沿着冷凝物回流管线244定位,以便于选择性地将cpr136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隔离。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启用图19的ces模块102的除霜模式包括:(i)关闭过冷却液体给送阀230,以防止来自过冷却器202的过冷却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中;(ii)关闭电子膨胀阀232;(iii)在一段时间延迟之后关闭蒸发器抽吸阀234,以允许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中的液态制冷剂完全蒸发、并且使得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与压缩机系统20的压缩机抽吸端隔离;(iv)打开热气体螺线管阀236以将来自压缩机系统20的热气体供应至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并且其压力由热气体压力调节器238控制,从而使得热气体冷凝物沿着旁通管线240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离开并且流动绕过电子膨胀阀232进入蒸发器供应管线242中、并且接着到达冷凝物回流管线244;(v)并且接着随着冷凝物回流管线244内的热气体冷凝物的压力增大,冷凝物压力调节器246被配置成打开并允许热气体冷凝物流入cpr136以便储存。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相对于具有分布式ces的传统的制冷系统,ces模块102的机械布置和结构提供了简化的、更经济的、且更可靠的低充注量的制冷系统。举例而言,相对于具有分布式ces的传统的制冷系统,ces模块102基于部件的减少(例如,从超过九十个部件到少于四十个部件等)而利于提供具有更经济的设计的制冷系统。这种部件减少不仅降低了用于构造制冷系统10的材料成本、还降低了与安装制冷系统10相关联的人力成本。另外,相对于具有分布式ces的传统的制冷系统,较少的部件还可以减少制冷系统10的持续维修要求和成本。举另一个示例,相对于具有分布式ces的传统的制冷系统,ces模块102基于部件的减少利于提供具有增大的可靠性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10是密封的系统,并且任何类型的到制冷系统10内或外的泄漏都可能导致效率、环境以及安全问题。因此,减少部件的数量(例如,各自可能是单独地焊接到制冷系统10中的,等)可以减少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接合、选择性地脱离、控制制冷系统10的部件、和/或以其他方式与之通信。如图1所示,控制器60联接至压缩机系统20、流体冷却器40、以及ces模块102。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60联接至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用于控制压缩机系统20、流体冷却器40、以及ces模块102中的至少一者的操作。举例而言,控制器60可以与以下各项发送和接收信号:压缩机系统20(例如,压缩机22、压缩机蓄积器24,等);流体冷却器40(例如,冷却器泵42、冷却元件等);cpr136(例如,其液位传感器等);冷凝器系统140(例如,冷凝器风扇144等);hg冷凝阀146;hss阀148;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第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54;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例如,第一蒸发器风扇164、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沿着第一蒸发器出口导管120定位的压力和/或温度传感器等);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第二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74;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例如,第二蒸发器风扇184、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沿着第二蒸发器出口导管126定位的压力和/或温度传感器等);hg除霜压力调节器190;和/或过冷却器系统200(例如,过冷却器阀226等)。

控制器60可以被实现为通用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部件的电路、用于支持微处理器的电路系统;一组处理部件;或其他适合的电子处理部件。根据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控制器60包括处理电路62和存储器64。处理电路62可以包括asic、一个或多个fpga、dsp、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部件的电路、用于支持微处理器的电路系统、一组处理部件、或其他适合的电子处理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2被配置成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4中的计算机代码以利于本文所描述的活动。存储器64可以是能够存储与本文所描述的活动有关的数据或计算机代码的任何易失性或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存储器64包括被配置成由处理电路62执行的计算机代码模块(例如,可执行代码、目标代码、源代码、脚本代码、机器代码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存储器64包括与制冷系统10所经受的负载条件相对应和/或与制冷系统10的部件的运行模式(例如,冷却模式、除霜模式、待命模式等)相对应的多种不同致动配置文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60表示处理装置的集合(例如,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处理电路62表示这些装置的所有处理器,并且存储器64表示这些装置的所有存储装置。

根据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ces模块102被配置为待命模式。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响应于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相关联的区(例如,制冷区域、第一区、第二区等)的温度小于温度设定点,使ces模块102以待命模式来运行(例如,所述区当前低于希望温度并且因此不需要冷却等)。为了开始ces模块102的待命模式,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关闭以下各项:hg冷凝阀146;hss阀148;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第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54;第二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74;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和/或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以阻止制冷剂流入和流出ces模块102。控制器60还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在ces模块102处于待命模式时将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设定为就绪模式(例如,为将来的冷却操作等作准备)。

根据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ces模块102被配置为其中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处于冷却模式的启用模式。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响应于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相关联的区(例如,制冷区域、第一区、第二区等)的温度大于温度设定点(例如,相应区当前高于希望温度并且因此需要冷却,等),使ces模块102以其中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处于冷却模式的启用模式运行。为了开始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冷却模式,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打开hg冷凝阀146,以允许来自压缩机22的气态制冷剂(例如,高压力和高温度的气态制冷剂等)流入冷凝器系统140中(例如,如果cpr136内的液态制冷剂水平不大于希望的液态制冷剂水平等的话)。控制器60可以进一步控制冷凝器系统140的等级(例如,冷凝器风扇144的冷凝器风扇速度设定点、流体冷却器40提供的工作流体的流量等),以提供适合的冷凝器能力来辅助在cpr136内维持一定水平的液态制冷剂。例如,增大冷凝器风扇144的速度和/或增大流体冷却器40提供的工作流体的流量可以由此增大冷凝器系统140执行冷凝操作的能力(例如,将更大量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等)。对冷凝器系统140的等级的此类控制可以允许相对于传统ces系统提高ces模块102的效率。

在冷却模式期间,控制器60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打开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以允许来自cpr136的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中以被蒸发;并且打开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以允许蒸发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离开而返回至压缩机系统20以进行再压缩。此外或替代性地,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打开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以允许来自cpr136的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中以被蒸发;并且打开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以允许蒸发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离开而返回至压缩机系统20以进行再压缩。

控制器60可以进一步控制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等级以提供适合的蒸发器能力,以辅助在cpr136内维持所述水平的液态制冷剂、以及向相应的冷却区提供希望的冷却。对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等级加以控制可以分别包括控制(i)第一蒸发器风扇164的第一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以及(ii)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的第一过热设定点中的至少一者;和/或(i)第二蒸发器风扇184的第二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以及(ii)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的第二过热设定点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增大第一蒸发器风扇164的第一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可以增大第一蒸发器系统160执行蒸发操作来向周围区域提供冷却的能力(例如,将更大量的液态制冷剂蒸发成气态制冷剂等)。在另一个实例中,减小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的第一过热设定点可以允许更大量的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一蒸发器系统160中,由此增大第一蒸发器系统160执行蒸发操作来向周围区域提供冷却的能力。对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等级的此类控制可以允许相对于传统ces系统提高ces模块102的效率。

根据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ces模块102被配置为其中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处于除霜模式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处于冷却模式的启用模式。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冷却模式可以类似于关于图4所描述的来运行。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响应于其除霜计时器期满使第一蒸发器系统160(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以除霜模式来运行。所述除霜计时器可以在控制器60内进行预设、由制冷系统10的操作者选择、和/或还以其他方式来设定。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除霜计时器设定了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除霜操作之间的时间(例如,六个小时、四个小时、十二个小时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在除霜操作之间的运行时间来确定所述时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在除霜操作之间过去的时间、或用于告知除霜循环开始的某些其他机构来确定所述时间。

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开始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除霜模式,以融化在冷却模式期间可能积聚在蒸发器系统上的霜。为了开始除霜模式,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停止冷却模式、并且蒸发(例如,煮沸等)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内的任何剩余液态制冷剂。控制器60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关闭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和/或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以阻止液态制冷剂从cpr136进入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中。控制器60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关闭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和/或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以阻止气态制冷剂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离开而到达压缩机系统20(例如,压缩机蓄积器24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被配置成打开第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54(和/或第二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74),以允许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系统20流入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中。控制器60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打开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和/或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以允许液态制冷剂冷凝物(例如,由气态制冷剂冷凝而成,等)流入cpr136中。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蒸发器风扇164(和/或第二蒸发器风扇184)在除霜运行模式期间被控制器60关掉。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可以在除霜运行模式期间用作冷凝器。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控制器60被配置成利于使用每个ces模块102的本地冷凝器系统和蒸发器系统中固有的调节能力来在ces100的所有cpr136中提供液态制冷剂水平的均一且稳定的协调平衡。举例而言,每个ces模块102就可能需要最少量的液态制冷剂来始终满足其相应的蒸发器系统,而不超过最大量,从而使得能够从cpr136中抽出液态制冷剂并将其送回至压缩机系统20(例如,压缩机系统20的抽吸管线中的液态制冷剂可能潜在地损坏压缩机22)。

由于所有的ces模块102连接至hg制冷剂导管28、hss导管30、以及lss导管32,并且压缩机系统20和各个ces模块102的主集管中的制冷剂质量可以随制冷系统10的状态而改变,因此每个ces模块102中的液态制冷剂水平可以随时间而变化。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用于连续管理这些不同ces模块102之间的制冷剂充注量,以确保每个ces模块102在相应cpr136中具有足够的液态制冷剂水平,同时允许制冷系统10以最低可能的总制冷剂充注量来运行。

传统地,这样的控制是如下执行的:监测每个ces模块102中的液位并且接着控制冷凝器系统140的入口上的hg冷凝阀146以控制流入冷凝器系统140中的经压缩的气态制冷剂的量和流量,以调节冷凝并储存在cpr136中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从而控制cpr136中的液位。然而,这样的控制可能是低效的,因为通过降低冷凝器系统140看到的本地冷凝压力就减小了冷凝器系统140的能力。这对于这种类型的控制没有能量效益,因为既没有(i)降低hg制冷剂导管28中的排放压力(例如,排放压力影响压缩机能量,排放压力越低,压缩机系统20越能高效地运行等);也没有(ii)减小冷凝器系统能量。如果cpr136内的液态制冷剂水平下降太多(例如,低于最小阈值等),则可以切断到蒸发器系统的制冷剂流,直至cpr136中的液态制冷剂水平回到希望的水平。关掉蒸发器可能导致压缩机负载大幅且低效波动并且因此导致冷凝压力波动。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本披露的制冷系统10由控制器60根据用于调节制冷剂从冷凝器系统140流入cpr136中、以及调节制冷剂从cpr136流出到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更均一途径来控制。调节cpr136的流入和流出允许精确且稳定地控制每个cpr136中的制冷剂水平。

作为第一步骤,控制器60通过调节冷凝器系统140的本地冷凝器能力以提供希望的流入cpr136中的液态制冷剂质量流,来控制cpr136内的液体制冷剂水平。如上文所描述的,冷凝器系统140的能力控制可以取决于相应ces模块102的本地冷凝器的类型。

举例而言,控制器60通过调节冷凝器风扇144的冷凝器风扇速度设定点,来控制绝热冷凝器、干式/空冷式冷凝器、或蒸发式冷凝器的能力(并且因此控制从冷凝器系统140中流出的经冷凝制冷剂液体)。冷凝器系统140的能力可以与被冷凝器风扇144提供穿过冷凝器导管142的冷凝器空气流大致成比例。所述冷凝器空气流与冷凝器风扇144的冷凝器风扇速度设定点成正比。由于风扇相似定律,冷凝器风扇144的能量与冷凝器风扇144的冷凝器风扇速度设定点的立方成比例。因此,如果仅需要冷凝器系统140的一半能力,则可能需要仅约一半的空气流并且因此仅约八分之一的能量来操作冷凝器风扇144。相对于传统的系统,如果仅需要冷凝器系统140的一半能力,hg冷凝阀146就被调节成部分地关掉,从而通过使本地冷凝条件更困难来减小冷凝器系统140的冷凝压力和能力。然而,在这些更困难的条件下产生减小的能力需要相同的初始冷凝器风扇全速度,从而导致冷凝器系统140的低效运行(例如,因为冷凝器风扇能量没有减少等)。因此,本披露的冷凝器系统140相对于传统系统提供了节能。

通过另一个示例,控制器60可以通过调节从流体冷却器40将工作流体提供给板框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和/或壳板式冷凝器来控制板框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和/或壳板式冷凝器的能力。调节工作冷却流体流而不是用hg冷凝阀146来调节流入冷凝器系统140中的气态制冷剂具有至少两个系统能量益处。首先,由于冷凝器系统140的所需能力的减小,工作冷却流体流减小,因此冷却器泵42的能量减小。第二,减小工作流体流维持了用于将热量排放到大气中的流体冷却器40上的温度范围。维持流体冷却器40的温度范围利于将热量更有效地排放到大气中(例如,需要较少的流体冷却器风扇能量,等)。

作为第二步骤,控制器60通过调节液态制冷剂从cpr136流出(例如,当冷凝器控制可能并未在cpr136中维持希望的液位时)来控制cpr136内的液态制冷剂水平。可以以两种方式来控制对液态制冷剂的流动的控制。在第一示例中,控制器60可以通过分别调节第一蒸发器风扇164的第一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和第二蒸发器风扇184的第二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来控制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能力。并且,类似于冷凝器上的空气流,通过控制第一蒸发器风扇164的第一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和第二蒸发器风扇184的第二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来调节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能力可以由于风扇相似定律而是高度能量有效的。这不仅可以减少与第一蒸发器风扇164和/或第二蒸发器风扇184相关联的风扇能量,还可以减少相应风扇产生的热能。减少风扇产生的热量可以减少制冷系统10必须从调节空间去除的总热量。在第二示例中,此外或替代性地,控制器60可以通过分别调整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的第一过热设定点和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的第二过热设定点,来控制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能力。例如,在固定的房间温度和低压侧抽吸压力下,增大膨胀阀的过热设置可以因为膨胀阀减小液态制冷剂流而减少液态制冷剂从cpr136流入蒸发器系统中,以增大蒸发器出口处的制冷剂过热。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控制器60进一步被配置成用于控制所有的启用的ces模块102以提供协调的压头压力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系统20等)。这样的经协调的压头压力可以提供制冷系统10作为整体的有效且稳定的运行,以符合每个蒸发器的制冷剂要求。例如,降低压缩机22的压头压力可以是减少压缩机能量的有效方式。为了运行压缩机系统20而需要的能量典型地是制冷系统10的总能量的最大贡献者。因此,随着环境温度和负载条件改变,可以控制每个启用的ces模块102的冷凝器系统140的能力以产生如下的压缩机压头压力,所述压缩机压头压力致使使用最小的总能量来运行制冷系统10、同时还维持足以满足每个蒸发器系统的制冷剂需要的压头压力。

因此,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运行制冷系统10和每一个启用的ces模块102以将压缩机系统20的压头压力最小化。这样的操作可以包括:控制器60首先确定制冷系统10的哪个ces模块102正以最高冷凝器能力等级运行(例如,基于冷凝器风扇144的冷凝器风扇设定点、基于来自流体冷却器40的工作流体的流量,以考虑所有ces模块102的冷凝压头压力要求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将在最高冷凝器能力等级运行的ces模块102指定为前导ces模块。然而,所述前导ces模块不是固定的、但可以随着各个ces模块102上的负载条件改变而转换。改变系统压头压力影响冷凝器系统140的能力,这进而影响冷凝器系统140产生流入相应cpr136中的液态制冷剂的能力。控制器60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将制冷系统10的所有ces模块102的最小压头压力要求设定为前导ces模块102的压头压力要求(例如,独立地控制任何其他冷凝器系统140上的压头压力来驱使系统压头压力降低可能导致对于满足前导ces模块102上的所需蒸发器负载而言缺乏冷凝器能力、并且因此导致缺乏液态制冷剂,等)。因此,控制器60通过考虑上述因素可以连续评估制冷系统10中的所有启用的ces模块102的冷凝器能力等级、并且控制最小系统压头压力,从而实现压缩机系统20的最有效运行,同时确保前导ces模块(例如,当以其最大冷凝器等级运行时,等)具有足以满足冷却需求的液态制冷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控制器60被配置成运行过冷却器系统200,而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第二蒸发器系统180中的至少一者以冷却模式(例如仅在冷却模式等期间)运行。控制器60可以由此在希望冷却操作时使过冷却器系统200(例如,过冷却器阀226等)以启用形式运行、并且在不希望冷却操作时以停用模式运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仅在冷却模式期间运行过冷却器系统200使得为了将从cpr136流到第一蒸发器系统160和/或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的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却而需要的工作流体质量流最小化、并且使得为了运行制冷系统10的能量最小化。举例而言,可以运行仅在给定时刻需要的过冷却器系统200,这可以减少能量消耗以及对压缩机系统20的任何能量损失。相反,传统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过冷却器将来自冷凝器的全部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却,与在运行中可能对压缩机的能力损失具有较大影响的蒸发器的数量无关。在一个实施例中,当ces模块102包括过冷却器系统200,控制器60实现图7至图17中所表示的控制例程。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60实现任何适合的控制例程。

因此,具有ces模块102以及分布式过冷却器系统200的制冷系统10相对于可以包括过冷却器的传统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而言提供多个不同的优点。首先,分布式过冷却器可以提供优化的分布式液态制冷剂过冷却。举例而言,过冷却器系统200可以仅在相应的ces模块102的至少一个蒸发器操作时运行。这可以使得用于将膨胀阀进口处的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的第二蒸发的气态制冷剂质量流最小化。第二蒸发的气态制冷剂可以回流至压缩机系统20。因此,可以使得压缩机系统20处的能量损失最小化。传统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过冷却器将来自冷凝器的全部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却,与在运行中对压缩机的能力损失具有较大影响的蒸发器的数量无关。第二,分布式过冷却器可以提供减小的压力过冷却。举例而言,过冷却器系统200可以在ces模块102内位于cpr136之后。这样的定位可以使得用于将被提供至膨胀阀的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的第二蒸发的气态制冷剂质量流最小化并且使得压缩机能力损失最小化。传统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过冷却器在系统压力最高的冷凝器之后对液体进行过冷却。较大的压降增多了汽化的液体并且增加了压缩机能力损失。第三,分布式过冷却器可以提供本地化的过冷却。举例而言,过冷却器系统200可以在ces模块102内位于一个或多个蒸发器的高度处或上方。这样的高度并且紧密靠近这一个或多个蒸发器可以使得为了在到膨胀阀的进口处确保有液体而需要的所需过冷却最小化。在传统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过冷却器典型地位于发动机室中,所述发动机室可以比蒸发器的高度低十五英尺或更多并且在距显著更大的水平距离处。第四,分布式过冷却器可以提供膨胀阀(例如,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等)的优化操作。举例而言,过冷却器系统200可以提供足够的液态制冷剂过冷却,以克服ces模块102内的管道、阀、和/或过滤器中的压力损失。这样的本地化的过冷却可以通过控制每个膨胀阀进口处的液态制冷剂温度来优化这些膨胀阀的操作。在传统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过冷却器基于过冷却器与每个膨胀阀之间的相对压力损失来在每个膨胀阀的进口处提供变化的液态制冷剂温度。第五,分布式过冷却器可以提供蒸发器(例如,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等)的优化性能。举例而言,由于本地化的过冷却可以优化膨胀阀的操作,因此还可以优化制冷剂在膨胀阀之后的流动以及在蒸发器内的分布。进入每个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品质可以由此比具有过冷却器的集中式冷凝制冷系统更一致。

现在参见图7至图10,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模块以执行冷却操作的方法700、800、900、以及1000。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方法700、800、900、以及1000可以用图1至图6、图18和图19的ces100和控制器60来实现。这样,可以参见图1至图6、图18和图19来描述方法700、800、900、以及1000。

参见图7,制冷系统10的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702确定与ces模块(例如,ces模块102等)相关联的区(例如,温度受控区、制冷区、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相关联的第一区、与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相关联的第二区,等)的温度是否大于温度设定点(例如,制冷温度、冷冻器温度等)。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704响应于所述温度小于温度设定点而开启ces模块的待命模式。参见图8,控制器60被配置成根据方法800来开启ces模块的待命模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802关闭ces模块的多个不同阀(例如,hg冷凝阀146、hss阀148、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第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54、第二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74、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等),以阻止制冷剂流入和流出ces模块。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804将ces模块的蒸发器系统(例如,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等)设定为就绪模式(例如,准备进行冷却操作等)。

返回参见图7,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706响应于温度大于温度设定点(例如,对于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相关联的第一区和/或与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相关联的第二区等)而开始ces模块的启用模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708打开热气体冷凝阀(例如,hg冷凝阀146等)以允许来自压缩机系统(例如,压缩机系统20等)的气态制冷剂(例如,高压气态制冷剂等)流入ces模块的冷凝器系统(例如,冷凝器系统140等)中。冷凝器系统被配置成用于执行冷凝操作以将所述气态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冷凝成液态制冷剂以储存在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例如,cpr136等)中。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710开启蒸发器系统的冷却模式。

参见图9,控制器60被配置成根据方法900来开启蒸发器系统的冷却模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902将蒸发器风扇(例如,第一蒸发器风扇164、第二蒸发器风扇184等)设定至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例如,希望的速度、初始速度等)。在ces模块包括过冷却器系统(例如,过冷却器系统200等)的实施例中,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用于执行步骤903。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903打开过冷却器系统的过冷却器阀(例如,过冷却器阀226等),使得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进入过冷却器膨胀阀(例如,冷却回路220的过冷却器膨胀阀228等)中,然后进入过冷却器(例如,过冷却器202等)中,并且使得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直接进入过冷却器(例如,经由制冷剂回路210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过冷却器膨胀阀被配置成用于降低第一部分工作流体的压力与温度,使得第一部分液态制冷剂汽化成蒸发的气态制冷剂)。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和蒸发的气态制冷剂均可以流经过冷却器,使得热量从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传递至较低温度的蒸发的气态制冷剂(例如,从而过冷却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等)。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904打开蒸发器入口阀(例如,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等)以允许:(i)来自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的液态制冷剂(例如,在不包括过冷却器系统200的实施例中);或(ii)来自过冷却器的第二部分液态制冷剂(例如,过冷却器液态制冷剂,在包括过冷却器系统200的实施例中)流入蒸发器系统中。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906将蒸发器膨胀阀(例如,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等)设定至过热设定点(例如,希望的过热设定点、初始过热设定点等)。蒸发器系统被配置成用于执行蒸发操作以将液态制冷剂蒸发成气态制冷剂,从而冷却周围环境或区的空气。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908打开蒸发器出口阀(例如,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等)以允许气态制冷剂从蒸发器系统和ces模块离开,使得所述气态制冷剂(例如,低压气态制冷剂等)回流至压缩机系统(例如,进行再压缩以增大其温度与压力等)。

现在参见图10,控制器60被配置成根据方法1000来控制ces模块在启用的冷却模式期间的运行。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02确定与ces模块相关联的区的温度是否仍大于温度设定点。如果所述温度小于温度设定点,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004。如果所述温度大于温度设定点,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008。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04开启蒸发器系统的抽空模式(例如,准备开启ces模块的待命模式,关掉蒸发器风扇等)。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06关闭蒸发器入口阀、蒸发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出口阀、并且接着返回步骤702。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08确定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水平是否在液态制冷剂范围内。如果液态制冷剂水平小于液态制冷剂范围,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010。如果液态制冷剂水平大于液态制冷剂范围,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024。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10确定冷凝器系统是否正在以冷凝器系统的最大等级运行。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12响应于冷凝器系统的当前等级小于最大等级而将冷凝器系统(例如,冷凝器风扇144、流体冷却器40等)的等级增大预定义增大量,以增大转化成液态制冷剂的气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增大量是百分数(例如,冷凝器风扇速度设定点、工作冷却流体、例如乙二醇等的流量增大5%、10%、25%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增大了其能力(例如,冷凝器系统能够从气体转化成液体的制冷剂的量)。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008。如果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并没有增大受控式压力接收器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012以再次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和/或前进到步骤1014。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14确定蒸发器风扇的当前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例如,蒸发器风扇当前运行的速度等)是否大于蒸发器风扇的最小速度。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16响应于蒸发器风扇的运行速度大于蒸发器风扇的最小速度而减小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以将蒸发器风扇的速度减小预定义减小量,从而减小被蒸发器系统转化成气态制冷剂的液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减小量是百分数(例如,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等减小5%、10%、25%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减小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减小了蒸发器系统的能力(例如,蒸发器系统能够从液体转化成气体的制冷剂量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008。如果减小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并没有增大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012以再次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前进到步骤1016以再次减小蒸发器风扇的速度、和/或前进到步骤1018。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18确定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是否小于蒸发器膨胀阀的最大过热设定点。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20响应于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值小于最大过热设定点而将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增大预定义增大量,以减少从受控式压力接收器流入蒸发器系统中的液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增大量是百分数(例如,蒸发器膨胀阀过热设定点等增大5%、10%、25%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008。如果增大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并没有增大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012以再次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前进到步骤1016以再次减小蒸发器风扇的速度、前进到步骤1020以再次增大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和/或前进到步骤1022。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22关上蒸发器系统(例如,直至受控式压力接收器内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在液态制冷剂范围内,响应于过热设定点达到最大过热设定点等)。控制器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008。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24确定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是否大于蒸发器膨胀阀的最小过热设定点。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26响应于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值大于最小过热设定点而将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减小预定义减小量,以增大从受控式压力接收器流入蒸发器系统中的液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减小量是百分数(例如,蒸发器膨胀阀过热设定点等减小5%、10%、25%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008。如果减小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并没有减小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026以再次减小过热设定点、和/或前进到步骤1028。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28确定蒸发器风扇的当前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例如,蒸发器风扇当前运行的速度等)是否小于蒸发器风扇的最大速度。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030响应于蒸发器风扇的运行速度小于蒸发器风扇的最大速度而增大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以将蒸发器风扇的速度增大预定义增大量,从而增大被蒸发器系统转化成气态制冷剂的液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增大量是百分数(例如,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等增大5%、10%、25%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增大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增大了蒸发器系统的能力(例如,蒸发器系统能够从液体转化成气体的制冷剂量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008。如果增大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并没有减小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026以再次减小过热设定点、前进到步骤1030以再次增大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和/或前进到步骤1032。

在步骤1032,控制器60被配置成响应于蒸发器风扇设定点达到蒸发器风扇的最大速度而将冷凝器系统的阶段(例如,减小冷凝器风扇144的速度,减小流体冷却器40的输出流量等)减小预定义减小量(例如,直至冷凝器系统必须关上等)。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减小量是百分数(例如,冷凝器风扇速度设定点、工作冷却流体、例如乙二醇等的流量减小5%、10%、25%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008。如果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返回至液态制冷剂范围内,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返回步骤1002。应注意的是,控制器60可以以分步的方式(例如,等待达到阈值,之后继续下一个步骤等)或串行的方式(例如,一旦已经执行每个步骤,就增大/减小相应参数、接着移动至下一个步骤、并且接着移动回到开始,等)来执行步骤1010-1022以及步骤1024-1032。

现在参见图11,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模块以执行除霜操作的方法1100。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方法1100可以用图1、图2、图5、图6、图18和图19的ces100和控制器60来实现。这样,可以参见图1、图2、图5、图6、图18和图19来描述方法1100。

在步骤1102,在制冷系统10的控制器60内设定除霜计时器以用于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例如,ces100的ces模块102等)的蒸发器系统(例如,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等)。所述除霜计时器可以在控制器60内进行预设、由制冷系统10的操作者选择、和/或还以其他方式来设定。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除霜计时器设定了蒸发器系统的除霜操作之间的时间(例如,六个小时、四个小时、十二个小时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蒸发器系统在除霜操作之间的运行时间来确定所述时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于蒸发器系统的除霜操作之间过去的时间来确定所述时间。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104确定除霜计时器是否已经达到目标时间(例如,运行时间阈值、所持续时间阈值等)。如果还没有达到目标时间,则控制器60等待达到目标时间。如果达到目标计时器,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停止蒸发器系统的冷却模式(例如,如果当前正以冷却模式运行的话等)并且蒸发(例如,煮沸等)可能在蒸发器系统内的任何剩余液态制冷剂以利于开启蒸发器系统的除霜模式(步骤1106)。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108关闭蒸发器入口阀(例如,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等),以阻止液态制冷剂从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例如,cpr136等)进入蒸发器系统中。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110关闭蒸发器出口阀(例如,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等),以阻止气态制冷剂从蒸发器系统离开而到达压缩机系统。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112控制热气体压力调节器(例如,hg除霜压力调节器190等)、和/或打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例如,第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54、第二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74等),以允许气态制冷剂从远程压缩机系统(例如,压缩机系统20等)流入蒸发器系统中。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114打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例如,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等),以允许(例如,由流入蒸发器系统中的气态制冷剂等冷凝而成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116重设除霜计时器并且返回至方法1100的步骤1104。在一些实施例中,此外或替代性地,可以基于发送至控制器60的操作者命令和/或远程命令来开启蒸发器系统的除霜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蒸发器系统的冷却操作循环之间开启蒸发器系统的除霜操作。

现在参见图12,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的多个模块的方法1200。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方法1200可以用图1至图2和图6的ces100和控制器60来实现。这样,可以参见图1至图2和图6来描述方法1200。

在步骤1202,制冷系统10的控制器60被配置成确定所有启用的ces模块(例如,ces模块102等)中哪个冷凝器系统(例如,冷凝器系统140等)当前正以最高等级运行。控制器60被配置成然后将与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相关联的ces模块指定为前导ces模块。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04确定包含在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内的冷凝器的类型。如果冷凝器系统包括绝热冷凝器、空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和/或另一种类型的冷凝器(包括风扇),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206。如果冷凝器系统包括板/框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壳板式冷凝器、和/或另一种类型的冷凝器(不包括风扇),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218。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06确定系统冷凝压力(例如,进入冷凝器系统140中的气态制冷剂的压力、压缩机压头压力等)是否大于最小冷凝压力。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08响应于系统冷凝压力大于最小冷凝压力来确定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运行的当前等级是否小于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最大等级。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10响应于系统冷凝压力大于最小冷凝压力并且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当前等级小于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最大等级两者来使得所有启用的ces模块的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增大(例如,增大冷凝器风扇144的速度等)预定义增大量。否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响应于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当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最大等级而返回至步骤1202。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增大量是百分数(例如,冷凝器风扇速度设定点等增大5%、10%、25%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使得所有启用的ces模块的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增大预定义增大量降低了系统冷凝压力(例如,这可以实现压缩机系统20的更有效运行等)。增大这些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可以增大其各自的能力(例如,冷凝器系统能够从气体转化成液体的制冷剂的量等),而减小系统冷凝压力可以减小冷凝器系统的能力。最终结果可以是近似中性的,但是如果不是,则控制器60可以根据方法1000来控制这些单独的ces模块,以在每个中央压力储器中维持希望的液态制冷剂水平。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12设定第一计时器(例如,十分钟、八分钟、六分钟等)并且接着一旦第一计时器的时间过去就返回至步骤1202。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14响应于系统冷凝压力小于最小冷凝压力来使得所有启用的ces模块的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减小预定义减小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减小量是百分数(例如减小5%、10%、25%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将所有启用的ces模块的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减小预定义减小量增大了系统冷凝压力。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16设定第二计时器(例如,两分钟等)并且接着一旦第二计时器的时间过去就返回至步骤1202。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二计时器小于第一计时器,使得控制器60能够更频繁地监测制冷系统10内的变化、并且能够更快速地对低的系统冷凝压力作出反应(例如,以将制冷系统10返回至最小系统冷凝压力等)。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18确定系统冷凝压力(例如,从冷凝器系统140离开和/或进入冷凝器系统140中的气态制冷剂的压力、压缩机压头压力等)是否大于最小冷凝压力。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20响应于系统冷凝压力大于最小冷凝压力来确定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运行的当前等级是否小于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最大等级。如果系统冷凝压力大于最小冷凝压力并且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当前等级为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最大等级,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使得中央流体冷却器(例如,流体冷却器40等)的等级增大预定义增大量(步骤1222)。增大中央流体冷却器的等级减小了穿过所有启用的ces模块的冷凝器系统的工作冷却流体(例如,乙二醇等)的温度(例如,由此增大具有板/框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壳板式冷凝器等的独立冷凝器系统的能力),以减小系统冷凝压力(例如,通过将较多的气态制冷剂转化成液态制冷剂,由此减小这些单独的冷凝器系统的能力等)。并且,控制器60可以根据方法1000来控制这些单独的ces模块,以在每个中央压力储器中维持希望的液态制冷剂水平。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24设定第一计时器并且接着一旦第一计时器的时间过去就返回至步骤1202。如果系统冷凝压力大于最小冷凝压力并且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当前等级小于最高等级冷凝器系统的最大等级,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将中央流体冷却器的等级减小预定义减小量(步骤1226)并且接着前进到步骤1224。

如果系统冷凝压力小于最小冷凝压力,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将中央流体冷却器的等级减小预定义减小量(步骤1228)。减小中央流体冷却器的等级减少了穿过所有启用的ces模块的冷凝器系统的工作冷却流体(例如,乙二醇等)的流动(例如,减小具有板/框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壳板式冷凝器等的独立冷凝器系统的能力),以增大系统冷凝压力(例如,通过将较少的气态制冷剂转化成液态制冷剂,由此增大这些单独的冷凝器系统的能力等)。并且,控制器60可以根据方法1000来控制这些单独的ces模块,以在每个中央压力储器中维持希望的液态制冷剂水平。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230设定第二计时器并且接着一旦第二计时器的时间过去就返回至步骤1202。

现在参见图13至图17,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分布式冷凝器蒸发器系统(例如,ces100等)的方法1300、1400、1500、1600、和1700。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方法1300、1400、1500、1600、以及1700可以用图1至图6、图18和图19的ces100和控制器60来实现。这样,可以参见图1至图6、图18和图19来描述方法1300、1400、1500、1600、以及1700。

参见图13,制冷系统10的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302(例如,从图9的步骤908继续)确定与ces模块(例如,ces模块102等)相关联的区(例如,温度受控区、制冷区、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相关联的第一区、与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相关联的第二区)的温度是否小于温度设定点(例如,制冷温度、冷冻器温度等),并且蒸发器系统(例如,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等)是否处于就绪模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304响应于所述温度小于温度设定点(例如,所有相关联的蒸发器等)而开启ces模块的待命模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306关闭ces模块的多个不同阀(例如,hg冷凝阀146、hss阀148、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第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54、第二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74、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等),以阻止制冷剂(i)流入和流出ces模块(例如,经由hg冷凝阀146、hss阀148等);以及(ii)流入(例如,经由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第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54、第二蒸发器入口除霜阀174等)以及在一段时间延迟之后流出(例如,经由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第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56、第二蒸发器出口除霜阀176等)ces模块的蒸发器系统。接着可以将相关联的蒸发器设定为就绪模式。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302。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308响应于某个区的温度大于温度设定点或蒸发器处于除霜模式(例如,针对与第一蒸发器系统160相关联的第一区,和/或与第二蒸发器系统180相关联的第二区等)而开始和/或继续ces模块的启用模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310确定所述区的温度是否大于温度设定点,并且蒸发器系统是处于就绪模式还是冷却模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312确定蒸发器系统是否处于冷却模式。如果不是,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开启蒸发器系统的冷却模式(步骤1314)并且前进到步骤1400。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方法1500。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316响应于蒸发器系统未处于就绪模式或冷却模式而停止除霜启用时间,并且前进到步骤1500。

参见图14,控制器60被配置成根据方法1400来开启蒸发器系统的冷却模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402将蒸发器风扇(例如,第一蒸发器风扇164、第二蒸发器风扇184等)设定至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例如,希望的速度、初始速度、最大速度等)。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404打开蒸发器入口阀(例如,第一蒸发器入口阀150、第二蒸发器入口阀170等),以允许来自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例如,cpr136等)的液态制冷剂流入蒸发器系统中。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406将蒸发器膨胀阀(例如,第一蒸发器膨胀阀166、第二蒸发器膨胀阀186等)设定至过热设定点(例如,希望的过热设定点、初始过热设定点等)。蒸发器系统被配置成用于执行蒸发操作以将液态制冷剂蒸发成气态制冷剂,从而冷却周围环境或区的空气。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408打开蒸发器出口阀(例如,第一蒸发器出口阀152、第二蒸发器出口阀172等)以允许气态制冷剂从蒸发器系统和ces模块离开,使得所述气态制冷剂(例如,低压气态制冷剂等)回流至压缩机系统(例如,进行再压缩以增大其温度与压力等)。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410开始/或继续蒸发器系统的除霜启用计时器并且接着前进到方法1500。

现在参见图15,控制器60被配置成根据方法1500来控制ces模块在启用的冷却模式期间的运行。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02确定与ces模块相关联的区的温度是否仍大于温度设定点。如果所述温度小于温度设定点,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504。如果所述温度大于温度设定点,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508。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04开启蒸发器系统的抽空模式(例如,准备开启ces模块的待命模式,关掉蒸发器风扇等)。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06关闭蒸发器入口阀、蒸发器膨胀阀、并且在预定时间之后关闭蒸发器出口阀、并且接着返回步骤1302。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08确定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水平是否在液态制冷剂水平范围内。如果液态制冷剂水平小于液态制冷剂水平范围,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510。如果液态制冷剂水平大于液态制冷剂水平范围,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524。如果制冷剂水平在液态制冷剂水平范围内,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返回至步骤1302。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10确定ces模块的冷凝器系统是否正以冷凝器系统的最大等级运行。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12响应于冷凝器系统的当前等级小于最大等级而将冷凝器系统(例如,冷凝器风扇144、流体冷却器40等)的等级增大预定义增大量,以增大转化成液态制冷剂的气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增大量是百分数(例如,冷凝器风扇速度设定点、工作冷却流体、例如乙二醇等的流量增大5%、10%、25%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增大了其能力(例如,冷凝器系统能够从气体转化成液体的制冷剂的量)。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508或前进到方法1600(例如,如果除霜启用计时器已经到期等)。如果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并没有增大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512以再次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和/或前进到步骤1514。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14确定蒸发器风扇的当前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例如,蒸发器风扇当前运行的速度等)是否大于蒸发器风扇的最小速度。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16响应于蒸发器风扇的运行速度大于蒸发器风扇的最小速度而减小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以将蒸发器风扇的速度减小预定义减小量,从而减小被蒸发器系统转化成气态制冷剂的液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减小量是百分数(例如,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等减小5%、10%、25%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减小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减小了蒸发器系统的能力(例如,蒸发器系统能够从液体转化成气体的制冷剂量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508或前进到方法1600(例如,如果除霜启用计时器已经到期等)。如果减小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并没有增大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512以再次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前进到步骤1516以再次减小蒸发器风扇的速度、和/或前进到步骤1518。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18确定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是否小于蒸发器膨胀阀的最大过热设定点。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20响应于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值小于最大过热设定点而将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增大预定义增大量,以减少从受控式压力接收器流入蒸发器系统中的液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增大量是百分数(例如,蒸发器膨胀阀过热设定点等增大5%、10%、25%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508或前进到方法1600(例如,如果除霜启用计时器已经到期等)。如果增大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并没有增大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512以再次增大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前进到步骤1516以再次减小蒸发器风扇的速度、前进到步骤1520以再次增大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和/或前进到步骤1522。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22关上当前处于冷却模式的蒸发器系统(例如,直至受控式压力接收器内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在液态制冷剂范围内,响应于过热设定点达到最大过热设定点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508或前进到方法1600(例如,如果除霜启用计时器已经到期等)。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24确定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是否大于蒸发器膨胀阀的最小过热设定点。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26响应于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值大于最小过热设定点而将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减小预定义减小量,以增大从受控式压力接收器流入蒸发器系统中的液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减小量是百分数(例如,蒸发器膨胀阀过热设定点等减小5%、10%、25%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508或前进到方法1600(例如,如果除霜启用计时器已经到期等)。如果减小蒸发器膨胀阀的过热设定点并没有减小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526以再次减小过热设定点、和/或前进到步骤1528。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28确定蒸发器风扇的当前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例如,蒸发器风扇当前运行的速度等)是否小于蒸发器风扇的最大速度。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530响应于蒸发器风扇的运行速度小于蒸发器风扇的最大速度而增大蒸发器风扇设定点以将蒸发器风扇的速度增大预定义增大量,从而增大被蒸发器系统转化成气态制冷剂的液态制冷剂的量。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增大量是百分数(例如,蒸发器风扇速度设定点等增大5%、10%、25%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增大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增大了蒸发器系统的能力(例如,蒸发器系统能够从液体转化成气体的制冷剂量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508或前进到方法1600(例如,如果除霜启用计时器已经到期等)。如果增大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并没有减小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则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526以再次减小过热设定点、前进到步骤1530以再次增大蒸发器风扇设定点、和/或前进到步骤1532。

在步骤1532,控制器60被配置成响应于蒸发器风扇设定点达到蒸发器风扇的最大速度而将冷凝器系统的阶段(例如,减小冷凝器风扇144的速度,减小流体冷却器40的输出流量等)减小预定义减小量(例如,直至冷凝器系统必须关上等)。根据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减小量是百分数(例如,冷凝器风扇速度设定点、工作冷却流体、例如乙二醇等的流量减小5%、10%、25%等)。控制器60接着可以返回至步骤1508或前进到方法1600(例如,如果除霜启用计时器已经到期等)。如果受控式压力接收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水平返回至希望的液态制冷剂水平范围内,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返回步骤1302。应注意的是,控制器60可以以分步的方式(例如,等待达到阈值,之后继续下一个步骤等)或串行的方式(例如,一旦已经执行每个步骤,就增大/减小相应参数、接着移动至下一个步骤、并且接着移动回到开始,等)来执行步骤1510-1522以及步骤1524-1532。

现在参见图16,控制器60被配置成根据方法1600来控制ces模块在除霜模式期间的运行。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602确定除霜启用计时器是否等于零(例如,到期、过去等)。举例而言,如果除霜启用时间等于零,则控制器60可以被配置成开启蒸发器系统的除霜模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604确定ces的任何其他蒸发器系统是否处于除霜模式。如果ces的其他蒸发器系统处于除霜模式,则可以不开启蒸发器系统的除霜模式,并且控制器60可以前进到步骤1700。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606确定蒸发器系统是否应以除霜模式来运行(例如,除霜启用时间为零,并且当前没有其他蒸发器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等)。如果蒸发器系统处于除霜模式,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根据除霜模式来控制蒸发器系统(步骤1608-1648),否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700。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608确定蒸发器膨胀阀是否处于过热控制模式。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关闭蒸发器入口阀(步骤1610)、通过将蒸发器膨胀阀设定为关闭模式来关闭蒸发器膨胀阀(步骤1612)、并且开始膨胀阀除霜倒计时器(步骤1614)。如果不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616。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616确定膨胀阀除霜倒计时器是否等于零。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重设膨胀阀倒计时器(步骤1618)、关闭蒸发器出口阀(步骤1620)、并且开始蒸发器出口阀除霜倒计时器(步骤1622)。如果不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624。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624确定蒸发器出口除霜倒计时器是否等于零。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重设蒸发器出口阀除霜倒计时器(步骤1626)、打开蒸发器入口除霜阀(步骤1628)、打开蒸发器出口除霜阀并且开始热气体除霜倒计时器(步骤1630)。如果不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632。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632确定热气体除霜倒计时器是否等于零。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重设热气体除霜倒计时器(步骤1634)、关闭蒸发器入口除霜阀(步骤1636)、并且开始抽空计时器(步骤1638)。如果不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640。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640确定除霜抽空计时器是否等于零。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重设除霜抽空计时器(步骤1642)、关闭蒸发器出口除霜阀(步骤1644)、重设除霜启用计时器(步骤1646)、并且将蒸发器系统设定为就绪模式(步骤1648)。控制器60接着可以根据方法1300、1400、1500、和1700在除霜序列之后控制蒸发器系统。

现在参见图17,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02确定所有启用的cpr中的平均液位。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04确定ces是否被临界充注。如果是,则控制器60被配置成将cpr液位设定点设定为所有启用的cpr的平均液位(步骤1706)。如果不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用于将cpr液位设定点设定为预定水平(步骤1708)。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10确定压头压力倒计时器是否等于零。如果不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返回至步骤1302。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确定冷凝器类型是空冷式冷凝器、绝热冷凝器、还是蒸发式冷凝器(步骤1712)。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714。如果不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前进到步骤1730。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14确定系统冷凝压力是否大于最小冷凝压力。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16响应于系统冷凝压力小于最小值将ces的所有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减小预定义的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18将压头压力倒计时器重设为第一预定值(例如,两分钟、相对更短的时间等)。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20开始压头压力倒计时器、并且接着返回至步骤1302。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22响应于系统冷凝压力大于最小值来确定ces的前导冷凝器(例如,在最高等级运行的冷凝器等)的等级是否小于前导冷凝器的最大等级。如果不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返回至步骤1302。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将ces的所有冷凝器系统的等级增大预定义的量(步骤1724)。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26将压头压力倒计时器重设为第二预定值(例如,十分钟、相对更长的时间等)。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28开始压头压力倒计时器、并且接着返回至步骤1302。

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30确定系统冷凝压力是否大于最小冷凝压力。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32响应于系统冷凝压力大于最小值来确定ces的前导冷凝器的等级是否等于前导冷凝器的最大等级。如果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将中央流体冷却器的等级增大预定义的量(步骤1734)。如果不是,控制器60被配置成将中央流体冷却器的等级减小预定义的量(步骤1735)。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36将压头压力倒计时器重设为第二预定值(例如,十分钟、相对更长的时间等)。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38开始压头压力倒计时器、并且接着返回至步骤1302。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40响应于系统冷凝压力小于最小值将中央流体冷却器的等级减小预定义的量。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42将压头压力倒计时器重设为第一预定值(例如,两分钟、相对更短的时间等)。控制器60被配置成在步骤1744开始压头压力倒计时器、并且接着返回至步骤1302。

如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系统和方法的构造和安排仅是说明性的。尽管本披露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例,但是许多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的值、安装安排、材料的使用、颜色、取向等变化)。例如,元件的位置可以颠倒或以其他方式变化,并且离散元件的性质或数量或位置可以更改或变化。因此,所有这类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披露的范围之中。根据替代实施例,可以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可以在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安排方面作出其他替代、修改、改变、和省略而不脱离本披露范围。

本披露设想了用于完成各操作的方法、系统和任何机器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产品。可以使用现有计算机处理器或由结合用于此目的或另一目的的适当系统的专用计算机处理器或由硬接线系统来实施本披露的实施例。本披露范围内的实施例包括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携带或具有存储在其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机器可读介质。这种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可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具有处理器的其他机器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来讲,这类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p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他磁存储装置等,或者可以用来以机器可执行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承载或存储所期望的程序代码并且可以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具有处理器的其他机器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包括在机器可读介质的范围内。机器可执行指令包括例如使得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机执行特定功能或功能组的指令和数据。

尽管附图示出了指定顺序的方法步骤,但是步骤的顺序可以不同于所描绘的。还可以同时或部分同时地执行两个或更多个步骤。这种变型将取决于所选软件和硬件系统以及设计者的选择。所有此类变型都在本披露的范围内。同样地,可以用具有基于规则的逻辑和用以实施各连接步骤、处理步骤、比较步骤和判定步骤的其他逻辑的标准编程技术来实施软件实施方式。

还有,术语“或”以其包括性含义(而不是以其排他性含义)使用,这样使得当其在用于例如连接一系列要素时,术语“或”表示该系列中的一个、一些或所有要素。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比如短语“x、y和z中的至少一个”之类的联合语言在上下文中被理解为通常用于表示可以是x、y、z、y、以及x和y、x和z、y和z、或x、y和z的项目、术语等。因此,这样的联合语言通常不旨在暗示某些实施例需要x中的至少一个、y中的至少一个和z中的至少一个各自存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