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5675发布日期:2019-04-03 04:2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膨胀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阀,涉及一种例如根据从蒸发器流动来的制冷剂的温度、压力对向蒸发器流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整的膨胀阀。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膨胀阀101,该膨胀阀101被使用于汽车用空调的冷冻循环,具有如下功能:使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减压、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雾状的制冷剂,并且,以在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蒸发状态具有适度的过热度的方式对制冷剂流量进行调节(参照图10)。

在膨胀阀101的主体模块103的侧部设置有:端口t1,其与高压制冷剂配管连接,以便从储存罐/干燥机(未图示)接受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端口t2,其与低压制冷剂配管连接,该低压制冷剂配管用于将被膨胀阀101减压、膨胀后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向蒸发器(未图示)供给;端口t3,其与来自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配管连接;以及端口t4,其与到达压缩机(未图示)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端口t1和端口t2由设置到主体模块103的制冷剂通路105彼此相连,端口t3和端口t4由设置到主体模块103的制冷剂通路107彼此相连。

在制冷剂通路105的中途设置有用于对制冷剂通路105的开度进行调整(对在制冷剂通路105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的阀部109。

阀部109具备在主体模块103形成的阀座111和球状(ball状)的阀芯113而构成。阀芯113于在制冷剂通路105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阀座111的上游侧。

在制冷剂通路105关闭着时,阀芯113相对于图10中所示的状态向上方移动,而阀芯113与阀座111密合。另外,在制冷剂通路105关闭着时,如图10所示,在阀座111与阀芯113之间形成有间隙115。该间隙115构成对高压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的可变节流孔。

在阀座111的上游侧的空间配置有以使阀芯113落座于阀座111的方式对阀芯113进行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117。

在主体模块103的上端部设置有动力元件119。该动力元件119具有由金属薄板形成的隔膜121,该金属薄板具有挠性,配置成将由较厚的金属制的外壳围成的空间分隔开,在该隔膜121的下表面配置有承接隔膜121的位移的隔膜承接盘123。隔膜121的上部空间构成感温室,在该隔膜121的上部空间填充有两种以上的制冷剂气体和非活性气体。

在隔膜承接盘123的下方配置有将隔膜121的位移向阀芯113传递的杆125。该杆125被支承于主体模块103而能够在图10的上下方向上移动规定的行程,并且,横穿与端口t3、t4连通的制冷剂通路107而垂下。此外,图10中以参照附图标记127所示的构件是杆125的罩。

杆125的上端与隔膜承接盘123的下表面抵接,下端与阀芯113抵接。由此,隔膜121的运动借助隔膜承接盘123和杆125向阀芯113传递。

并且,在膨胀阀101中,若从蒸发器返回到端口t3的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则动力元件119的感温室的温度降低,感温室内的制冷剂气体在隔膜121的内表面冷凝。由此,动力元件119内的压力降低而隔膜121向上方移位,杆125被压缩螺旋弹簧117推动而向上方移动。其结果,阀芯113向阀座111侧移动,高压的制冷剂的通路面积(间隙115处的通路面积)减小,向蒸发器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少。这在从蒸发器返回到端口t3的制冷剂的压力增加了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发挥作用。

相反,若从蒸发器返回到端口t3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则动力元件119的感温室内的压力上升,从而杆125克服压缩螺旋弹簧117的作用力而被下压。因此,阀芯113向远离阀座111的方向移动,高压的制冷剂的通路面积增加,而向蒸发器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增加。这在从蒸发器返回到端口t3的制冷剂的压力减少了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发挥作用。

此外,作为从上述的以往的膨胀阀去除了罩127的膨胀阀,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膨胀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4486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在图10所示的以往的膨胀阀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设置罩,构成零部件个数变多,构造变得烦杂。

在图10所示的以往的膨胀阀中,存在如下问题:若去除罩,则存在因由于制冷剂在轴处流动而产生的卡曼漩涡而产生噪音的情况。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膨胀阀中,存在如下问题:为了使噪音降低,对轴实施凹坑加工(日文:ディンプル加工)等,由此,构造变得烦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产生噪音的膨胀阀。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形态的膨胀阀中,为了对在阀部流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整而使阀部工作的轴配置于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通路中。配置有轴的制冷剂通路的固有值设定得比由所述轴的外径产生的卡曼漩涡的频率大。轴的外形形成为圆柱状。并且,其是如下膨胀阀:轴以裸露状态配置于制冷剂通路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的膨胀阀,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噪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膨胀阀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膨胀阀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膨胀阀中的制冷剂通路的径与制冷剂通路的固有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的(a)是表示设置有轴的制冷剂通路的截面的图,图4的(b)是表示制冷剂通路的减少面积比与通路阻力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的(a)是表示设置有轴的制冷剂通路的截面(透过圆直径)的图,图5的(b)是表示制冷剂通路的减少面积比与通路阻力之间的关系的图,图5的(c)是表示制冷剂通路(半圆)的截面(透过圆直径)的图。

图6是表示改变了轴径和制冷剂通路中央部的径时的噪音的产生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改变了轴径和制冷剂通路中央部的径时的轴的投影面积相对于制冷剂通路中央部的投影面积之比的图。

图8是表示改变了轴径和制冷剂通路中央部的径时的轴的投影面积相对于制冷剂通路中央部的投影面积之比的图。

图9是表示改变了轴径和制冷剂通路中央部的径时的等价圆直径的减少率的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膨胀阀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膨胀阀1与以往的膨胀阀10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膨胀阀同样地被使用于冷却循环(例如汽车用空调的冷冻循环)。

膨胀阀1与以往的膨胀阀101同样地,具备第1制冷剂通路(相当于图10中所示的制冷剂通路105的制冷剂通路)和第2制冷剂通路3(相当于图10中所示的制冷剂通路107的制冷剂通路)而构成。

另外,膨胀阀1的第2制冷剂通路(第2制冷剂流路)3、轴5处的结构与以往的膨胀阀101不同,但其他部位与以往的膨胀阀101大致同样地构成。

此外,在图1、图2中,省略膨胀阀1的下侧的部位(第1通路、图10中所示的阀部109等)的表示。

在膨胀阀1的第2制冷剂通路(以下简称为“制冷剂通路”)3中配置有轴5。轴5使阀部工作,以便对在阀部(在图1、图2中,未图示)流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整。此外,从蒸发器(未图示)出来的制冷剂(例如r134a)向制冷剂通路3流动,流过制冷剂通路3中的制冷剂到达压缩机。

在膨胀阀1中,配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固有值f0的值设定得比根据轴5的外径d4产生的卡曼漩涡的频率(制冷剂通路中的由卡曼漩涡产生的制冷剂的振动频率)f1的值大。随后论述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详细情况。

固有值f0是在制冷剂流经包括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在内的制冷剂通路3时的制冷剂的固有振动频率。作为固有值f0,列举出去除了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固有值f0,但也可以列举配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固有值f0。

轴5的外形形成为圆柱状,并且,轴5以裸露状态配置于制冷剂通路3中。

进一步说明,膨胀阀1具备由例如铝或树脂制作的主体(主体模块)9。制冷剂在内部流动的第1制冷剂通路(未图示)和制冷剂通路3贯通主体9。此外,如已经理解那样,制冷剂通路3与第1制冷剂通路分开并贯通主体9。

第1制冷剂通路的一个开口部(制冷剂入口;相当于图10的端口t1)经由配管与储存罐/干燥机(未图示)连接,第1制冷剂通路的另一个开口部(制冷剂出口;相当于图10的端口t2)经由配管与蒸发器连接。

制冷剂通路3的一个开口部(制冷剂入口;相当于图10的端口t3)经由配管与蒸发器连接,制冷剂通路3的另一个开口部(制冷剂出口;相当于图10的端口t4)经由配管与压缩机连接。

对在第1制冷剂通路流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整的阀部(未图示)设置于第1制冷剂通路的中途。

轴5被支承于主体9,在制冷剂通路3中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而横穿制冷剂通路3。另外,轴5根据制冷剂通路3内的制冷剂的温度、压力而相对于主体9在图1、图2的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如上所述,改变被设置于第1制冷剂通路的阀部的开度,来对在阀部流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整。

另外,为了防止由于制冷剂在制冷剂通路3中的流动而在制冷剂通路3中在轴5的下游侧产生的卡曼漩涡导致制冷剂通路3中的制冷剂共振,如上所述,制冷剂通路3的固有值f0设定得比由轴5的外径和制冷剂的流动产生的卡曼漩涡的频率f1大。

制冷剂通路3形成为圆柱状,制冷剂在圆柱状的空间中与圆柱的轴线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从图1、图2的右朝向左)流动。

圆柱状的轴5的外径d4相比于圆柱状的制冷剂通路3的内径d2足够小。轴5的中心轴线、也就是说在图1、图2中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和制冷剂通路3的中心轴线相互正交而相交于1点。另外,轴5在圆柱状的制冷剂通路3中在其径向上、也就是说、在图1、图2的上下方向的全长上延伸。

另外,如图1所示,在相对于制冷剂通路3稍微靠上方的部位,与以往的膨胀阀同样地设置有动力元件11,轴5的作为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也就是说上端与动力元件11卡合,轴5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阀部卡合。

并且,根据动力元件11所检测到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也就是说在蒸发器中出来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轴5在其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适当移动,对阀部的开度进行调整。

此外,与以往的膨胀阀同样地,在膨胀阀1中,轴5向下方向移动,从而阀部的开度变大,轴5向上方向移动,从而阀部的开度变小。

在此,对制冷剂通路3的固有值f0进行说明。

固有值f0是在考虑了实际的空调的工作条件的通常的使用区域中以如下所示的近似式f1表示。近似式f1:f0=13582exp(―0.054×d2)。

d2是图1、图2中所示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f0的单位是hz,d2的单位是mm。

另外,制冷剂通路3的固有值f0不仅根据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也根据在制冷剂通路3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流速)、插入接头13、15的通路的内径d1、d3(参照图1、图2)、插入接头13、15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长度l、轴5的外径d4变动。

不过,实际上,由制冷剂的流量、插入接头13、15的内径d1、d3、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长度l、轴5的外径d4造成的影响较小,能够大概忽视。因此,在近似式f1中,作为变量,仅采用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

接着,对由轴5产生的制冷剂的卡曼漩涡的频率f1进行说明。

卡曼漩涡的频率f1以如下所示的近似式f2表示。近似式f2:f1=0.2×v/d4。

v是在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单位是m/sec。d4的单位是mm,f1的单位是khz。

接着,参照图3对配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固有值f0设定得比由轴5的外径d4产生的卡曼漩涡的频率f1大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的横轴表示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纵轴表示固有值f0。

图3的线图g1表示轴5的外径d4是2.4mm时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与制冷剂通路3的固有值f0之间的关系。

图3的线图g2是使线图g1向下方移动了规定的值、例如300hz作为富余值而成的。通过以向下方移动了300hz量而成的线图g2为基准而设定内径d2,即使卡曼漩涡的频率f1存在误差等,也能够可靠地使制冷剂通路3的固有值f0比卡曼漩涡的频率f1大。

即、在线图g3的情况下,将内径d2设定为比线图g2靠左侧的内径d2即可。

图3所示的线图g3表示轴5的外径d4是2.4mm时的卡曼漩涡的频率f1、即5000hz。只要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设定在线图g3的范围a1内,则固有值f0>卡曼漩涡的频率f1。在范围a1的下限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优选是11mm左右,更优选是13mm左右,进一步优选是14mm左右。在范围a1的上限处,轴5所横穿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成为17mm左右。

图3所示的线图g4表示轴5的外径d4是2.2mm时的卡曼漩涡的频率、即5500hz。只要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设定于线图g4的范围a2内,则固有值f0>卡曼漩涡的频率f1。在范围a2的下限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优选是10mm左右,更优选是12mm左右,进一步优选是13mm左右。在范围a2的上限处,轴5所横穿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成为16mm左右。

图3所示的线图g5表示轴5的外径d4是2.9mm时的卡曼漩涡的频率、即4800hz。只要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设定在线图g5的范围a3内,则固有值f0>卡曼漩涡的频率f1。在范围a3的下限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优选是13mm左右,更优选是16mm左右,进一步优选是17mm左右。在范围a3的上限处,轴5所横穿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成为18mm左右。

进一步说明膨胀阀1。

在膨胀阀1中,轴5的投影面积s1成为制冷剂通路3、也就是说、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投影面积s2的25%以下。此外,轴5的投影面积s1也可以小于制冷剂通路3的投影面积s2的25%。

轴5的投影面积s1是指,在从圆柱状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观察圆柱状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时的、轴5的面积。也就是说,在图4的(a)中以斜线表示的部位的面积。

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投影面积s2是指在从其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观察圆柱状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时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面积。即、是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截面、也就是说、由制冷剂通路3的与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平面形成的截面的面积,在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设为d2的情况下,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投影面积s2以式f3:s2=π×d22/4表示。

并且,在膨胀阀1中,s1/s2≤0.25。即、投影面积s1相对于投影面积s2之比、也就是说s1/s2处于图4的(b)中所示的范围a4内。此外,期望的是s1/s2处于0.10~0.25的范围内。更期望的是s1/s2处于0.12~0.25的范围内。此外,也可以成为s1/s2≤0.30。

另外,在膨胀阀1中,轴5的外径d4是例如2.0mm以上且3mm以下。更期望的是轴5的外径d4为2.2mm以上且3mm以下。

进而,期望的是轴5的外径d4为2.9mm以下。期望的是此时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制冷剂的内径d2为14mm以上且19mm以下。

不过,期望的是轴5的外径d4为2.0mm以上,以使卡曼漩涡的频率f1不会过高。更期望的是轴5的外径d4为2.2mm以上。此外,只要噪音的产生被其他条件抑制,就也可以超过上述25%的值。在该情况下,期望的是例如30%以下。

另外,在膨胀阀1中,在设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部位处的“d”字状的制冷剂通路截面17(参照图5的(a))中,与不存在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部位7的半圆19(参照图5的(c))相比,等价圆直径的减少率成为16%以下。

进一步说明,“d”字状的制冷剂通路截面17是被轴5两等分而成的两个制冷剂通路中的1个制冷剂通路的部位。此外,图5的(a)是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观察设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部位7的图。

另外,不存在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部位7处的半圆19是以规定的1个直径将圆形状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两等分而形成的两个制冷剂通路中的1个制冷剂通路的部位。此外,图5的(c)是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观察去除了轴5的情况下的制冷剂通路的图。

设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部位7处的“d”字状的制冷剂通路截面17的等价圆直径de1以式f4:de1=4×af1/wp1表示。af1是“d”字状的部位17的面积,wp1是浸润长度、也就是说“d”字状的部位17的外周的整周长度、或者“d”字状的部位的壁面的长度。在使用了式f4的计算中,绕轴5的、进行了锪孔加工的凹部2(参照图1、图2)也可以忽视。

不存在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部位7处的半圆19的等价圆直径de2以式f7:de2=4×af2/wp2表示。af2是半圆的部位的面积,wp2是浸润长度(日语:濡れ長さ)、也就是说半圆的部位的壁面的长度。

在膨胀阀1中,(de2―de1)/de2≤0.16。即、等价圆直径的减少率(de2―de1)/de2处于图5的(b)中所示的范围a5内。此外,(de2―de1)/de2也可以处于0.125~0.16的范围内。更期望的是(de2―de1)/de2处于0.13~0.16的范围内。

另外,如图1所示,在膨胀阀1的制冷剂通路3插入有插入接头13、15,制冷剂通路3、也就是说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的值比插入接头13、15的内径d1、d3的值大。

接头(插入接头)13、15分别被插入制冷剂通路3的一个端部和制冷剂通路3的另一个端部这两个端部而设置。

即、作为接头,设置有:入口侧接头(上游侧接头)13,其被从制冷剂通路入口插入制冷剂通路3而设置于制冷剂入口;出口侧接头15,其与该入口流侧接头13独立,且被从制冷剂通路出口插入制冷剂通路3而设置于制冷剂出口。

并且,将制冷剂通路3的中央部位7的轴向的长度的尺寸l的值除以制冷剂通路3的中央部位7的半径方向的深度尺寸d的值而得到的商乘以接头13或者接头15的内径尺寸(d1或者d3)的值而得到的参数a的值在膨胀阀1中被设定成小于40。

进一步说明,上游侧接头13的圆筒状的部位、也就是说外径与制冷剂通路3的内径d2相等、内径成为d1的部位21进入制冷剂通路3内。并且,下游侧接头15的圆筒状的部位、也就是说外径与制冷剂通路3的内径d2相等、内径成为d3的部位23进入制冷剂通路3内。

插入于制冷剂通路3内的上游侧接头13的圆筒状的部位21的顶端(在图1中,右端)与插入于制冷剂通路3内的下游侧接头15的圆筒状的部位23的顶端(在图1中,左端)相互分开距离l。并且,在制冷剂通路3的中央部形成有不存在接头13、15的中央部位(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

轴5设置于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中央,与上游侧接头13、下游侧接头15分开。

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轴向的长度的尺寸l如已经理解那样是制冷剂通路的中央部7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尺寸。即是上游侧接头13与下游侧接头15之间的尺寸。

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半径方向的深度尺寸d是从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直径d2的值减去下游侧接头15的圆筒状的部位的内径d3的值而得到的差除以“2”而得到的值。此外,深度尺寸d也可以是从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直径d2的值减去上游侧接头13的圆筒状的部位的内径d1的值而得到的差除以“2”而得到的值。

若将参数设为“a”,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轴向的长度的尺寸设为“l”,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半径方向的深度尺寸设为“d”,将下游侧接头15的圆筒状的部位23的内径尺寸设为“d3”,则参数a以式f8:a=l/d×d3表示。另外,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半径方向的深度尺寸d以式f9:d=(d2-d3)/2表示。

在膨胀阀1中,固有值f0因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而变化,因此,为了使固有值f0上升,使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比以往小径化。例如,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从作为以往的内径的18mm小径化而成为15mm。

另外,在膨胀阀1中,例如将d1设为12mm,将d2设为15mm,将d3设为13.7mm,将d4设为2.4mm,将l设为12mm。

膨胀阀1与以往的膨胀阀101等同样地动作。即、根据在制冷剂通路3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对向蒸发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适当进行调整。

在图6所示的试验结果中,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轴向的长度的尺寸l固定在18mm而使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和轴5的外径d4改变。在图6所示的情形中,在○标记处,噪音处于容许范围内。

即、在内径d2处于12mm~19mm的范围内且轴5的外径d4处于2.8mm~5.0mm范围时、在内径d2处于12mm~18mm的范围内且轴5的外径d4处于2.6mm~2.8mm范围内时、在内径d2处于12mm~17mm的范围内且轴5的外径d4处于2.4mm~2.6mm范围内时、在内径d2处于12mm~15mm的范围内且轴5的外径d4处于2.2mm~2.4mm范围内时、在内径d2处于12mm~14mm的范围内且轴5的外径d4处于2.0mm~2.2mm范围内时,噪音处于容许范围内。

进一步说明,只要采用处于图7所示的以粗框表示的范围、也就是说框内的数字成为0.18~0.30的范围这样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和轴5的外径d4,就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

此外,也可以是,替代图7,使用图8所示的以粗框表示的范围、也就是说、框内的数字成为0.18~0.25的范围,而采用能够抑制噪音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和轴5的外径d4。

在图9所示的试验结果中,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轴向的长度的尺寸l固定在18mm,而使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和轴5的外径d4改变。在图9所示的情形中,能够在以粗框表示的范围内抑制噪音。

图9中所示的“0.847”等数字表示在将轴5的外径假定为“0”、将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两等分而成的流体直径设为“1”时的流体直径比。从“1”减去“0.847”等而得到的值(例如1-0.847=0.153)成为等价圆直径的减少率。只要等价圆直径的减少率是0.13~0.16、也就是说13%~16%,就能够抑制噪音。

在膨胀阀1中,轴5的外形形成为圆柱状,并且,轴5以裸露状态配置于制冷剂通路3(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中。因此,在膨胀阀1中无需包围轴5的罩,另外,无需对轴5的外表面实施凹坑加工等而在轴5的外表面形成许多凹凸。也就是说,膨胀阀1的结构被简化。另外,轴5的外表面成为没有凹凸的平滑的形状。因此,能够缩小制冷剂通路3的流路阻力。

另外,膨胀阀1的配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固有值f0设定得比由轴5产生的卡曼漩涡的频率f1大。因此,避免制冷剂流过配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时由轴5产生的卡曼漩涡与制冷剂通路3中的制冷剂之间的共振,能够防止噪音的产生。

另外,在膨胀阀1中,为了使卡曼漩涡的频率f1降低,使轴5大径化即可,但由于使轴5大径化而制冷剂通路3中的投影面积s1变大,制冷剂流动的通路阻力就提升。不过,在膨胀阀1中,轴5的投影面积s1成为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投影面积s2的25%以下,因此,抑制由制冷剂通路3中的轴5的投影面积s1变大导致的制冷剂流动的通路阻力上升,并且,能够适度地降低卡曼漩涡的频率f1。

另外,膨胀阀1未如以往那样设置包围轴5的罩。也就是说,制冷剂通路2中的轴5的实质上的外径变小。因此,即使是卡曼漩涡的频率f1变高的情况下,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也比以往的内径小,从而能够防止噪音的产生。

另外,根据膨胀阀1,在设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部位7处的“d”字状的制冷剂通路截面17中,等价圆直径的减少率成为16%以下,因此,能够减小制冷剂所流动的壁面、也就是说制冷剂通路、轴的壁面处的摩擦损失,抑制设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部位7处的制冷剂流动的通路阻力上升。

另外,根据膨胀阀1,制冷剂通路中央部7的内径d2的值比接头13、15的内径d1、d3的值大,因此,抑制制冷剂通路2中的通路阻力上升。

另外,根据膨胀阀1,即使参数a的值设置成小于40,配置有轴5的制冷剂通路3的固有值f0也设定得比由轴5的外径d4产生的卡曼漩涡的频率f1大,因此,能够防止由制冷剂的流动导致的噪音的产生。

附图标记说明

1、膨胀阀;3、制冷剂通路;5、轴;7、制冷剂通路的部位;13、接头(入口侧插入接头);15、接头(出口侧插入接头);17、“d”字状的制冷剂通路截面;a、参数;d、制冷剂通路的中央部位的半径方向的深度;d1、入口侧插入接头的内径尺寸;d3、出口侧插入接头的内径尺寸;f0、制冷剂通路的固有值;f1、卡曼漩涡的频率;l、制冷剂通路的中央部位的轴向的长度;s1、轴的投影面积;s2、制冷剂通路的投影面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