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4337发布日期:2019-03-05 20:5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制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由与制冰盘连接的凸轮齿轮的凸轮面驱动检冰轴的制冰装置。



背景技术:

搭载于冰箱上的制冰装置具有贮水用凹部朝上配置的制冰盘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制冰盘使其绕沿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驱动单元除具有与制冰盘连接的凸轮齿轮之外,还具有由凸轮齿轮的凸轮面旋转驱动的检冰轴和将检冰轴朝向凸轮面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检冰杆与和凸轮齿轮连动的检冰轴一体地旋转,进行检冰动作(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制冰装置中,在支承凸轮齿轮及检冰轴等的支承部件上,在与压缩螺旋弹簧的一端对置的位置形成有设有缺口的隔壁,在装入检冰轴时,在调节检冰轴的轴线方向的位置进行了弹簧卡合部和缺口的对位后,使检冰轴绕轴线旋转。其结果是,弹簧卡合部穿过缺口与压缩螺旋弹簧的一端抵接,压缩压缩螺旋弹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6553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中,需要装入检冰轴时需要调节检冰轴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弹簧卡合部和缺口(压缩螺旋弹簧)的对位,因此,耗费大量的工时。另外,在检冰轴的弹簧卡合部和压缩螺旋弹簧之间容易产生错位,在极端情况下,检冰轴也有时会装成弹簧卡合部从上方压住压缩螺旋弹簧的端部的状态。

鉴于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冰装置,可以将检冰轴适当且容易地装入驱动单元中使用的施力部件。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制冰盘,所述制冰盘以贮水用凹部朝上的方式配置;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制冰盘使其绕沿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所述驱动单元具有:凸轮齿轮,所述凸轮齿轮与所述制冰盘连接;检冰轴,所述检冰轴连接检冰杆,由所述凸轮齿轮的凸轮面驱动旋转;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对所述检冰轴朝向所述凸轮面施力;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支承所述凸轮齿轮、所述检冰轴及所述施力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止动件,在装入所述检冰轴并使所述施力部件弹性变形时,所述止动件从所述检冰轴的轴线即第二轴线方向的一侧与所述检冰轴抵接,限定所述检冰轴在所述第二轴线方向上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在装入检冰轴并使施力部件弹性变形时,检冰轴第二轴线方向的位置由支承部件的止动件限定。因此,不需要一边对检冰轴调节第二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一边使检冰轴和施力部件的位置一致,所以能够容易且高效地进行检冰轴的装入。另外,因为装入检冰轴时不易产生错位,所以可以将检冰轴适当地装到施力部件上。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施力部件是使轴线方向朝向与所述第二轴线交叉的方向的压缩螺旋弹簧,从所述检冰轴的外周面突出有弹簧卡合部,在由所述止动件限定了所述检冰轴的位置的状态下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时,所述弹簧卡合部与所述压缩螺旋弹簧的一端抵接,压缩所述压缩螺旋弹簧。根据该方式,通过在由支承部件的止动件限定了第二轴线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检冰轴绕第二轴线旋转这种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将压缩螺旋弹簧压缩。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支承部件具备隔壁,所述隔壁在与所述压缩螺旋弹簧的所述一端对置的位置设有缺口,在由所述止动件限定的位置使所述检冰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时,所述弹簧卡合部穿过所述缺口与所述压缩螺旋弹簧的所述一端抵接。根据该方式,即使在采用了将压缩螺旋弹簧配置在隔壁的内侧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检冰轴适当且容易地装入施力部件。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装入了所述检冰轴的状态下,所述弹簧卡合部处于相对于所述缺口偏向所述第二轴线方向的一方的位置。根据该方式,不易产生弹簧卡合部从隔壁的缺口抽出的事态。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弹簧卡合部与所述压缩螺旋弹簧的所述一端中的比所述第二轴线方向的所述隔壁的中央偏向一方的位置抵接。根据该方式,即使在弹簧卡合部处于相对于缺口偏向第二轴线方向的一方的位置的情况下,因为弹簧卡合部与压缩螺旋弹簧的一端抵接,所以压缩螺旋弹簧也可以经由弹簧卡合部适当地对检冰轴施力。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弹簧卡合部中位于与所述压缩螺旋弹簧相反一侧的侧端部、及在所述隔壁中与所述侧端部对置的隔壁侧端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倾斜部,在所述侧端部和所述隔壁侧端部抵接时,所述倾斜部通过所述压缩螺旋弹簧的弹力使所述检冰轴向所述第二轴线方向的一方移动。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倾斜部在所述侧端部及所述隔壁侧端部的一方形成为面,另一方形成为凸部。根据该方式,可以通过压缩螺旋弹簧的弹力使检冰轴向第二轴线方向的一方自动地移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侧端部及所述隔壁侧端部双方形成有所述倾斜部。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侧端部及所述隔壁侧端部双方,所述倾斜部形成为面。根据该方式,可以通过压缩螺旋弹簧的弹力使检冰轴自动且更可靠地向第二轴线方向的一方移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止动件是在所述支承部件上形成于紧固螺丝的座部的根部的台阶部。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止动件是从所述支承部件突出的板状凸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装入检冰轴并使施力部件弹性变形时,检冰轴在第二轴线方向的位置由支承部件的止动件限定。因此,不需要一边对检冰轴调节第二轴线方向的位置一边使检冰轴和施力部件的位置一致,所以能够容易且高效地进行检冰轴的装入。另外,装入检冰轴时不易产生错位,所以可以将检冰轴适当地装到施力部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第二侧板部所在的一侧、且从斜上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制冰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第二侧板部所在的一侧、且从斜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制冰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第二侧板部所在的一侧、且从斜下方观察图1所示的制冰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制冰盘所在的一侧观察将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分解的情况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与制冰盘相反侧观察将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分解的情况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从图6所示的状态拆下了凸轮齿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与制冰盘相反侧观察图5所示的凸轮齿轮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7所示的检冰轴的说明图。

图10(a)~10(c)是表示图7所示的检冰轴的装入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用于应用了本发明的制冰装置的止动件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制冰装置、2…制冰盘、3…驱动单元、4…框架、6…检冰杆、7…壳体(支承部件)、11…检冰机构、15…驱动机构、20…贮水用凹部、31…检冰轴、31a…滑动部、31b…卡合凸部、31c…弹簧卡合部、31d…开关按压动作阻止部、31e…防推力过量凸起、31f…杆连接部、31g…壳体承接部、31h…引导用凸部、31t…侧端部、31u、758a…倾斜部、32…凸轮齿轮、33…输出轴、34…电动机、36…摩擦部件、38…施力部件、71…第一壳体部件(支承部件)、72…第二壳体部件、73…第三壳体部件、75…弹簧盒、76…止动件、752…侧壁(隔壁)、328…检冰轴用凸轮面、329…开关按压杆用凸轮面、371…按压式开关、380…压缩螺旋弹簧、721…底板部、722…主体部、727…板状凸部(止动件)、728…座部、729…台阶部(止动件)、755…缺口、758…突出部、l0…轴线(第一轴线)、l1…轴线(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设相互交叉的三个方向为第一方向x(长度方向)、第二方向y(宽度方向)及第三方向z(上下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标注x1、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标注x2、在第二方向y的一侧标注y1、在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标注y2、在第三方向z(上下方向)的一侧(上侧)标注z1、在第三方向z(上下方向)的另一侧(下侧)标注z2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是从第二侧板部42所在的一侧、且从斜上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制冰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从第二侧板部42所在的一侧、且从斜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制冰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第二侧板部42所在的一侧、且从斜下方观察图1所示的制冰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

图1~图3所示的制冰装置1具有将贮水用凹部20(盒)朝向第三方向z的一侧z1(上侧)配置的制冰盘2、相对于制冰盘2配置于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驱动单元3、具备搭载驱动单元3的搭载部40的框架4。制冰装置1搭载于冰箱本体(未图示)上,在冰箱上,将供水箱(未图示)的水通过供水管(未图示)填充到制冰盘2的贮水用凹部20,进行制冰。而且,当制冰完成时,驱动单元3使制冰盘2围绕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轴线l0(第一轴线)进行反转动作及与反转动作连动的扭转动作作为脱冰动作,由此使制冰盘2的冰落到贮冰容器(未图示)内。

(制冰盘2的结构)

制冰盘2是由树脂材料成型为平面形状为大致四边形的部件,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在制冰盘2中,贮水用凹部20沿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排列有多个。例如,在制冰盘2中,在大致四边形的框部25的内侧,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两个贮水用凹部20为一组在第一方向x上配置四列。在制冰盘2的框部25,在位于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壁部26形成有在轴线l0上与驱动单元3的输出轴33连接的连接部(未图示),在位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壁部27形成有在轴线l0上被框架4能旋转地支承的轴部28。在制冰盘2的壁部27形成有在制冰盘2绕轴线l0旋转时与框架4抵接的旋转限制部29,旋转限制部29通过阻止制冰盘2的旋转而使制冰盘2进行扭转动作。

在制冰盘2上,在第三方向z的下表面2a排列有分别反映多个贮水用凹部20的形状的多个凸部21。在制冰盘2的下表面2a配置有探测制冰盘2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被固定于制冰盘2的下表面2a的罩部件9覆盖。从温度传感器8朝向驱动单元3的内部延伸出信号配线88、89。在本方式中,温度传感器8是热敏电阻80。

(框架4等的结构)

框架4具备沿着制冰盘2的第二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一侧面2b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侧板部41和沿着制冰盘2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1的第二侧面2c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侧板部42,第一侧板部41和第二侧板部42在第二方向y上平行地对置。在第二侧板部42和制冰盘2之间配置有基端侧被连接到驱动单元3的检冰杆6。

第一上板部410从第一侧板部41的上端41e(第三方向z的一侧z1的缘)朝向第二侧板部42伸出,第一上板部410在朝向第二方向y的一侧y1的中途位置向下方折弯后,朝向第二侧板部42伸出。第二上板部420从第二侧板部42的上端42e(第三方向z的一侧z1的缘)的附近朝向第一侧板部41伸出,制冰盘2在第一上板部410和第二上板部420之间朝向上方(第三方向z的一侧z1)形成开放状态。开口部420a形成在第二上板部420。检冰杆6的上端部位于开口部420a的内侧。

在从第二方向y观察时,第一侧板部41及第二侧板部42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与驱动单元3重叠。第一侧板部41和第二侧板部42通过位于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的板状的第一壁部43和位于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部的第二壁部44连接。第一侧板部41和第二侧板部42在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也利用从上侧覆盖驱动单元3的上板部45连接。因此,在本方式中,在框架4上,由第一侧板部41、第二侧板部42、第一壁部43、及上板部45围成的空间形成驱动单元3的搭载部40,搭载部40的下方(第三方向z的另一侧z2)处于开放状态。第二壁部44形成将板状的多个肋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孔性的壁,在其中央形成有能旋转地支承制冰盘2的轴部28的轴孔440。

在第一侧板部41,在制冰盘2所在的一侧的壁(内壁411)上,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加强用肋411a、411b、411c。在第一侧板部41,在与制冰盘2相反侧的壁(外壁)上,在第一侧板部41的上端41e及下端41f,在比驱动单元3靠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形成有多个安装部414,这些多个安装部414将制冰装置1搭载于冰箱本体(未图示)上时用于将框架4固定在冰箱本体上。在第一侧板部41的下端41f,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安装部414之间形成有由缺口构成的贯通部417,向驱动单元3进行供电的配线5从驱动单元3沿着第一侧板部41的内壁411延伸到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之后,从贯通部417引出到外侧。

因此,即使在为了进行脱冰动作,驱动单元3使制冰盘2进行了扭转动作时,因其反作用力而对框架4施加大的力,也可通过在比贯通部417靠第一方向x的一侧x1固定在冰箱本体上的安装部414抑制该力传递到第一侧板部41的贯通部417侧。因此,在第一侧板部41,能够抑制应力集中在贯通部417附近,所以能够抑制第一侧板部41在贯通部417附近损坏。

(驱动单元3的结构)

图4是从制冰盘2所在的一侧观察将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3分解后的样子时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制冰盘2的相反侧观察将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3分解后的样子时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2中,驱动单元3在成型为长方体状的壳体7(支承部件)的内侧配置有用于驱动源或旋转传递机构等驱动机构,驱动源的旋转力经由驱动机构传递到凸轮齿轮32,在凸轮齿轮32上一体成型有连接制冰盘2的输出轴33。输出轴33从壳体7的孔7a突出到壳体7的外部。输出轴33在使制冰盘2的冰脱冰的情况下,以轴线l0为中心向逆时针ccw方向旋转,使制冰盘2反转,在使制冰盘2返回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向顺时针cw方向旋转。

在相对于制冰盘2在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相邻的位置配置有检冰杆6,在驱动单元3上构成有与凸轮齿轮32连动使检冰杆6绕轴线l1(第二轴线)进行旋转动作的检冰机构、或基于从温度传感器8经由信号配线88、89输入的信号等进行动作的开关机构等。

如图4及图5所示,在驱动单元3中,壳体7具备从第一方向x的一侧x1向另一侧x2重叠配置的第一壳体部件71、第二壳体部件72及第三壳体部件73。第二壳体部件72和第三壳体部件73通过螺丝781及卡合凸部791连接,第一壳体部件71和第二壳体部件72通过卡合凸部792连接。另外,第一壳体部件71、第二壳体部件72以及第三壳体部件73通过螺丝782连接。

在第二壳体部件72和第三壳体部件73之间配置有后述的驱动机构15,在第一壳体部件71和第二壳体部件72之间配置有构成ac-dc转换器等的电路基板51、控制基板52及开关53等。

(驱动单元3的结构)

图6是图4所示的驱动机构15的立体图。图7是从图6所示的状态拆下了凸轮齿轮3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从与制冰盘2相反一侧观察图5所示的凸轮齿轮32等时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6及图7所示,第二壳体部件72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底板部721和从底板部721的外缘突出到第一方向x的一侧x1及另一侧x2的方筒状的主体部722。在第二壳体部件72上,相对于底板部721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x2,在主体部722的内侧设有驱动机构15。驱动机构15具备电动机34作为驱动源。电动机34是dc电动机,电动机34的旋转经由与电动机34的电动机轴34a连接的蜗杆350、第一齿轮351、第二齿轮352及第三齿轮353减速后传递到凸轮齿轮32。在凸轮齿轮32的与第三壳体部件73对置的面上,沿着周向形成有槽326。形成于第三壳体部件73的突起(未图示)被插入该槽326内,限制凸轮齿轮32的旋转角度范围。

在本方式中,基于开始了检冰动作后的最初的信号输出、及驱动时间进行使凸轮齿轮32倒转的控制。因此,在满冰时,如下进行控制:在使凸轮齿轮32旋转了例如42度的时点使电动机34停止,之后使其倒转。另外,在冰不足时,如下进行控制:在使凸轮齿轮32旋转了例如160度的时点使电动机34停止,之后使其倒转。

凸轮齿轮32以向第一方向x的一侧x1及另一侧x2突出的方式一体成型输出轴33。在凸轮齿轮32的侧方,重叠配置有按压式开关371、开关按压杆372、及螺旋弹簧373,开关按压杆372通过螺旋弹簧373朝向按压式开关371施力。为了在检冰动作中识别冰的不足和满冰,按压式开关371采用接通/断开的任一种。

如图8所示,在输出轴33上,圆筒状的摩擦部件36嵌入从凸轮齿轮32突出到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部分331的外周面。摩擦部件36能够通过其与输出轴33的摩擦力与输出轴33一体旋转。在摩擦部件36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形成有缺口形状的槽361,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72的凸部(未图示)能够与槽361的两端抵接。因此,摩擦部件36只在槽361的两端和第二壳体部件72的凸部抵接的范围内能够旋转,在摩擦部件36的旋转被阻止以后,只有输出轴33绕轴线l0旋转。

在摩擦部件36的外周面设有阻止后述的检冰轴31的旋转的凸部362。凸部362在凸轮齿轮32旋转到脱冰位置侧时不与检冰轴31的卡合凸部31b(参照图9)卡合,仅在凸轮齿轮32旋转到制冰位置侧时与检冰轴31的卡合凸部31b卡合,阻止检冰轴31的旋转。当检冰轴31的旋转被凸部362阻止时,形成于检冰轴31的开关按压动作阻止部31d(参照图9)不进入对图6及图7所示的按压式开关371进行接通/断开切换的开关按压杆372的旋转范围内,按压式开关371可以自如地进行接通/断开切换。因此,按压式开关371在检冰杆6从脱冰位置返回制冰位置时必然在中途接通。

在图8中,在凸轮齿轮32的与第二壳体部件72对置的面上形成有环状的凹部327,在凹部327内设有驱动开关按压杆372的开关按压杆用凸轮面329。另外,在凹部327内,在比开关按压杆用凸轮面329靠径向内侧设有驱动检冰轴31的检冰轴用凸轮面328。检冰轴用凸轮面328及开关按压杆用凸轮面329分别形成于相对于成为凸轮齿轮32的旋转中心的轴线l0大致平行地突出的侧壁324、325的内周面。

检冰轴用凸轮面328具有检冰非动作位置部328a、检冰下降动作部328b、冰不足检测位置部328c、及检冰恢复动作部328d在周向上相连的结构。检冰非动作位置部328a是使检冰杆6(参照图1等)维持在不下降的状态的区间。检冰下降动作部328b是在冰不足的情况下用于使检冰杆6逐渐下降的区间。冰不足检测位置部328c是在冰不足的情况下使检冰杆6维持在最下降的状态的区间。检冰恢复动作部328d是用于使下降的检冰杆6上升的区间。

开关按压杆用凸轮面329具有用于在制冰位置附近输出信号的第一信号产生用凸轮部329a、用于在检冰位置附近输出信号的第二信号产生用凸轮部329b、用于在脱冰位置附近输出信号的第三信号产生用凸轮部329c。通过该结构,在凸轮齿轮32的旋转角度处于制冰位置、检冰位置及脱冰位置时,使开关按压杆372向对按压式开关371进行按压的方向旋转。

(检冰机构11的结构)

图9是图7所示的检冰轴31的说明图。在图6及图7中,检冰机构11是用于识别贮冰容器内的冰的量是满冰还是不足的机构,在使检冰杆6下降到贮冰容器内且下降到规定水平位置以下时,判断为冰不足。在检冰机构11中,检冰杆6与由凸轮齿轮32的检冰轴用凸轮面328驱动的检冰轴31连接。

如图7及图9所示,检冰轴31在轴线l1方向的一端l1a侧具备在凸轮齿轮32的检冰轴用凸轮面328上滑动的滑动部31a,根据凸轮齿轮32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使检冰杆6动作。在本方式中,当检冰杆6旋转了30度以上时,则将其判断为冰不足。在检冰轴31的外周面,从轴线l1方向的一端l1a侧朝向另一端l1b侧,以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有壳体承接部31g、滑动部31a、弹簧卡合部31c、引导用凸部31h、开关按压动作阻止部31d、防推力过量凸起31e、及杆连接部31f,相对于滑动部31a在周向上的相反侧形成有卡合凸部31b。

另外,检冰机构11具有向将滑动部31a压接于检冰轴用凸轮面328侧的方向对检冰轴31施力的施力部件38。在本方式中,施力部件38由配置于第二壳体部件72的底板部721的压缩螺旋弹簧380构成,在压缩螺旋弹簧380的上侧(第一方向x1的另一侧x2)依次配置有检冰轴31及凸轮齿轮32。在该状态下,检冰轴31的轴线l1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的轴线l2方向正交。

检冰轴31在支承于第二壳体部件72的主体部722中、形成于位于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的部分的半圆形的缺口722a、及形成于后述的弹簧盒75的侧壁754的半圆形的缺口754a的状态下,在第二壳体部件72和第三壳体部件73之间被支撑位能够绕轴线l1旋转。此时,壳体承接部31g嵌入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72的板部723的承接孔724(参照图10(a)~10(c))并被旋转自如地支承。杆连接部31f突出到壳体7的外部,以连接检冰杆6。滑动部31a是从检冰轴3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与凸轮齿轮32的检冰轴用凸轮面328抵接的凸轮从动件。卡合凸部31b能够与摩擦部件36的凸部362抵接。弹簧卡合部31c以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的一端381抵接的方式设置。因此,检冰轴31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80的恢复力将滑动部31a按压于凸轮齿轮32的检冰轴用凸轮面328上。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另一端382与第二壳体部件72的主体部722抵接。开关按压动作阻止部31d如下起作用,即,在检冰轴31以使检冰杆6下降的方式旋转时,与开关按压杆372抵接,阻止开关按压杆372的旋转,不使按压式开关371接通。防推力过量凸起31e以沿检冰轴31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与形成于第三壳体部件73的凸状部(未图示)干涉而限定检冰轴31的轴线l1方向的移动范围。引导用凸部31h进入形成于第三壳体部件73的引导槽(未图示)内,沿着该引导槽移动。此时,形成于第三壳体部件73的引导槽成为限制检冰轴31的旋转范围的旋转限制部。

这样构成的检冰机构11将沿着检冰轴用凸轮面328动作的检冰轴31的动作传递到检冰杆6。即,当检冰杆6因满冰而停止其动作时,检冰轴31与检冰杆6一起停止其旋转。另外,检冰机构11在检冰动作时当冰不足且检冰杆6旋转规定角度以上的情况下,通过开关按压杆用凸轮面329制开关按压杆372的动作。因此,在检冰动作时当冰不足的情况下,不使开关按压杆372旋转,不按压按压式开关371。

此外,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弹力至少设定为检冰轴31的开关按压动作阻止部31d能够阻止开关按压杆372的开关按压动作的程度。即,开关按压杆372由螺旋弹簧373向按压按压式开关371的方向施力,但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弹力被设定为克服该弹力使开关按压杆372向自按压式开关371离开的方向位移的程度。

因此,按压式开关371被开关按压杆372按压,该开关按压杆372在开关按压杆372的非工作状态(在制冰中,在检冰动作时为满冰的情况、及脱冰动作结束的情况)受到螺旋弹簧373的弹力,产生原位置信号、检冰信号、脱冰信号等,另一方面,在其他情况下,按压式开关371不被开关按压杆372按压而断开。在此,在制冰位置总是处于接通的按压式开关371在检冰动作中当冰不足时不接通,直到凸轮齿轮32从制冰位置旋转到脱冰位置为止。因此,在冰不足状态下当检冰轴31旋转规定角度以上的时,即使在应该产生该检冰信号的位置,按压式开关371也不会接通,不会输出探测信号。与此相对,在凸轮齿轮32从制冰位置旋转到检冰位置时,在满冰的情况下,检冰杆6不会下降到规定位置。因此,检冰轴31不旋转规定角度以上,检冰轴31的开关按压动作阻止部31d不工作。因此,开关按压杆372旋转并按压按压式开关371,按压式开关371接通。因此,可以基于从按压式开关371输出的信号判定冰是否不足,所以能够在适当的定时进行脱冰动作。

(检冰轴31周边的结构)

图10(a)~10(c)是表示图7所示的检冰轴31的装入方法的说明图,图10(a)、图10(b)、图10(c)分别是在第二壳体部件72上配置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弹簧盒75的说明图、表示在装入检冰轴31时将检冰轴31定位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及装入了检冰轴31之后的说明图。

图6及图7所示的压缩螺旋弹簧380相对于检冰轴31配置在第二壳体部件72的底板部721侧。因此,在组装时,压缩螺旋弹簧380比检冰轴31先装入第二壳体部件72的底板部721,之后装入检冰轴31。此时,压缩螺旋弹簧380以被压缩的状态保持在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72上的弹簧盒75中。

如图10(a)所示,弹簧盒75的第三壳体部件73侧开放,一个侧壁751由第二壳体部件72的主体部722构成,另外三个侧壁752、753、754由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72的底板部721的隔壁构成。在此,检冰轴31装入之前的压缩螺旋弹簧380在被压缩的状态下,一端381被侧壁752(隔壁)支承,另一端382被第二壳体部件72的主体部722(侧壁751)支承。而且,在装入了检冰轴31之后,压缩螺旋弹簧380成为一端381被检冰轴31的弹簧卡合部31c支承,且在弹簧卡合部31c和第二壳体部件72的主体部722(侧壁751)之间进一步被压缩的状态。

在位于压缩螺旋弹簧380的一端381侧的侧壁752,在比侧壁752的中央稍靠检冰轴31的杆连接部31f侧(轴线l1方向的另一侧l1b)设有缝隙状的缺口755,侧壁752夹着缺口755被分割成第一壁部756和第二壁部757。第一壁部756及第二壁部757的缺口755侧的端部的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相反侧的边缘形成倾斜部756a、757a。在本方式中,倾斜部756a、757a形成倾斜面。

在此,在弹簧卡合部31c位于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相反一侧的侧端部31t、及在第二壁部757与弹簧卡合部31c的侧端部31t对置的端部(隔壁侧端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在侧端部31t和第二壁部757的端部抵接时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弹力使检冰轴31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移动。在本方式中,如以下说明,在弹簧卡合部31c的侧端部31t、及第二壁部757的端部双方形成有倾斜部。

更具体而言,在第二壁部757的端部(隔壁侧端部)形成有以向弹簧盒75的内部空间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突出部758,突出部758的压缩螺旋弹簧380侧的端面形成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倾斜的倾斜部758a。在本方式中,倾斜部758a形成倾斜面。此外,在突出部758的第二壳体部件72的底板部721的端部形成有从突出部758的侧面朝向第二壳体部件72的底板部721倾斜的板部759。

另外,在第二壳体部件72上形成有在装入检冰轴31使施力部件38弹性变形时,从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与检冰轴31抵接而限定轴线l1方向上的检冰轴31的位置的止动件76。在本方式中,止动件76由台阶部729构成,该台阶部在第二壳体部件72上,在图5等所示的紧固螺丝781的圆筒状的座部728的根部附近朝向轴线l1方向的另一侧l1b突出。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检冰轴31的弹簧卡合部31c,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的一端381抵接的侧面31s形成嵌入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内侧的凸曲面,在弹簧卡合部31c,与侧面31s相反侧的侧端部31t直线延伸。侧端部31t中、在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侧延伸的部分31r形成向轴线l1方向的另一侧l1b侧倾斜的倾斜部31u。在本方式中,倾斜部31u为倾斜面。

(检冰轴31的装入方法)

在本方式中,如图10(a)所示,在将压缩螺旋弹簧380配置于弹簧盒75之后装入检冰轴31时,如图10(b)所示,将检冰轴31的壳体承接部31g的前端侧插入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72的板部723的承接孔724。此时,检冰轴31成为被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72的主体部722的缺口722a及形成于弹簧盒75的侧壁754的缺口754a支承的状态。其结果是,第二壳体部件72的止动件76(台阶部729)从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与检冰轴31的引导用凸部31h抵接。在该状态下,检冰轴31的弹簧卡合部31c和侧壁752的缺口755在轴线l1方向上对齐。

接着,当使检冰轴31绕轴线l1旋转时,如图10(c)所示,检冰轴31的引导用凸部31h脱离第二壳体部件72的止动件76,并且,检冰轴31的弹簧卡合部31c被第一壁部756的倾斜部756a引导,检冰轴31一边偏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侧,一边穿过形成于弹簧盒75的侧壁752的缺口755。而且,检冰轴31的引导用凸部31h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的一端381抵接,将压缩螺旋弹簧380进一步压缩。

接着,使检冰轴31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侧错位,将检冰轴31的壳体承接部31g进一步插入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72的板部723的承接孔724。在该状态下,检冰轴31受到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弹力,检冰轴31向与上述装入时相反的方向旋转。即使在该情况下,因为弹簧卡合部31c处于相对于缺口755偏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的位置,所以检冰轴31的弹簧卡合部31c也不会从缺口755拔出。即,弹簧卡合部31c与第二壁部757抵接,阻止检冰轴31的旋转。在该状态下,检冰轴31被临时保持。

在本方式中,在检冰轴31的弹簧卡合部31c,在与形成于弹簧盒75的侧壁752的突出部758对置的侧端部31t形成有倾斜部31u,突出部758的压缩螺旋弹簧380侧的端面也成为倾斜部758a(隔壁侧端部)。因此,在倾斜部31u、758a相互抵接的状态下,检冰轴31受到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弹力时,该力作为欲使检冰轴31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偏移的力起作用。因此,弹簧卡合部31c向相对于缺口755偏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的位置移动,所以不会从缺口755拔出。

接着,安装凸轮齿轮32,将第二壳体部件72盖在第三壳体部件73上。此时,凸轮齿轮32由于是在临时保持检冰轴31的状态下来安装,所以可以不接受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弹力而安装凸轮齿轮32。在该时点,在检冰轴用凸轮面328将第二壳体部件72覆盖且不与滑动部31a相接时,当检冰轴31的引导用凸部31h嵌入第二壳体部件72的引导槽(未图示)时,检冰轴31向进一步将压缩螺旋弹簧380压缩的方向旋转,检冰轴31的弹簧卡合部31c从弹簧盒75的第二壁部757及突出部758分离。因此,压缩螺旋弹簧380以使检冰轴31的滑动部31a与检冰轴用凸轮面328抵接的方式施力,其结果是,检冰杆6总是被向检冰位置侧施力。

(动作)

在本方式的制冰装置1中,在制冰工序中,将水通过供水管(未图示)对以贮水用凹部20朝向上方的方式水平配置的制冰盘2供水,向贮水用凹部20填充水。之后,通过设置在制冰盘2的上方的冷却部(未图示)对填充于制冰盘2内的水进行冷却。通过安装在制冰盘2上的温度传感器8(热敏电阻80),以制冰盘2的温度是否达到规定温度以下来判断制冰是否完成。

当制冰完成时,检冰杆6进行设置于制冰盘2的下方的贮冰容器(未图示)的冰量的检测。具体而言,检冰杆6被驱动单元3驱动而下降。此时,在检冰杆6下降至规定位置时,判断为贮冰容器内不是满冰。另一方面,在下降至规定位置之前,检冰杆6与贮冰容器内的冰接触的情况下,判断为贮冰容器内为满冰。贮冰容器内为满冰的情况下,待机规定时间后,再次通过检冰杆6进行贮冰容器内的冰量的检测。

在贮冰容器内不是满冰的情况下,进行制冰盘2的脱冰动作。具体而言,通过驱动单元3的输出轴33的旋转驱动,制冰盘2以轴线l0为中心绕逆时针ccw进行旋转。在制冰盘2从配置为水平的最初的位置旋转到90°以上的规定旋转角(例如120°)时,制冰盘2的旋转限制部29与框架4抵接。在该状态下,即使制冰盘2欲进一步旋转,旋转也会被阻碍,制冰盘2被施加扭转而变形。由此,制冰盘2内的冰从制冰盘2剥离,落到设置于制冰盘2的下方的未图示的贮冰容器内。

然后,驱动单元3使制冰盘2以贮水用凹部20朝向上方的方式以轴线l0为中心绕顺时针cw倒转,重复上述的动作。

(本方式的主要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在本方式中,在装入检冰轴31并使施力部件38弹性变形时,检冰轴31在轴线l1方向上的位置由第二壳体部件72(支承部件)的止动件76限定。因此,不需要一边对检冰轴31调节轴线l1方向的位置,一边使检冰轴31和施力部件38的位置一致,因此,能够容易且高效地进行检冰轴31的装入。另外,在装入检冰轴31时,不易产生错位,所以能够向施力部件38适当地安装检冰轴31。

特别是,在本方式中,施力部件38是压缩螺旋弹簧380,从检冰轴31的外周面突出有弹簧卡合部31c,该弹簧卡合部31c在由止动件76限定了位置的状态下绕轴线l1旋转时,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的一端381抵接使压缩螺旋弹簧380压缩。因此,通过在由第二壳体部件72(支承部件)的止动件76限定了轴线l1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检冰轴31绕轴线l1旋转这种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将压缩螺旋弹簧380压缩。另外,第二壳体部件72(支承部件)具备在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的一端381对置的位置设有缺口755的侧壁752(隔壁),但可以通过第二壳体部件72(支承部件)的止动件76限定检冰轴31的轴线l1方向的位置。因此,如果在由止动件76限定了位置的位置使检冰轴31绕轴线l1旋转,则弹簧卡合部31c穿过缺口755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的一端381抵接。因此,即使在将压缩螺旋弹簧380配置于侧壁752的内侧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且容易地将检冰轴31装入压缩螺旋弹簧380。

另外,在完成了检冰轴31的装入的状态下,弹簧卡合部31c处于相对于缺口755偏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的位置。因此,不易产生弹簧卡合部31c从缺口755拔出的事态。另外,弹簧卡合部31c与压缩螺旋弹簧380的一端381中、比轴线l1方向的中央偏向一侧l1a的位置抵接。因此,即使在弹簧卡合部31c处于相对于缺口755偏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的位置的情况下,压缩螺旋弹簧380也能够经由弹簧卡合部31c适当地对检冰轴31施力。

另外,在弹簧卡合部31c的侧端部31t及第二壁部757(突出部758)双方形成有倾斜部31u、758a,因此,可以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80的弹力使检冰轴31向轴线l1方向的一侧l1a自动且更可靠地移动。

[止动件76的变形例]

图1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制冰装置1所使用的止动件76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0(a)所示,由在紧固螺丝781的圆筒状的座部728的根部附近形成的台阶部729构成止动件76,但如图11所示,也可以由从第二壳体部件72的底板部721突出的板状凸部727构成止动件76。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弹簧卡合部31c的侧端部31t、及第二壁部757(突出部758)双方形成有倾斜部31u、758a,但也可以只形成其中任一个倾斜部。例如,也可以将倾斜部31u、758a的一方设为倾斜面,另一方设为可在倾斜面上滑动的凸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压缩螺旋弹簧380构成对检冰轴31施力的压缩弹簧,但也可以采用压缩橡胶弹簧等其它压缩弹簧。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按压式开关371构成检测检冰位置等的开关,但也可以使用通过触点的卡合/脱离来完成接通/断开切换的叶片式开关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dc电动机作为驱动源,但也可以使用ac电动机、电容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另外,也可以采用螺线管等电动机以外的驱动源。另外,作为冰化的液体,除水之外,还可以采用果汁等饮料或检查试剂等非饮料等。另外,作为探测贮冰容器内是否做好冰的单元,除热敏电阻80之外,还可以使用利用了形状记忆合金等的双金属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