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气体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0187发布日期:2019-02-12 22:4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压气体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空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高压气体冷却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空调使用的制冷剂大多数为r407c和r410a,作为过渡制冷剂,它们odp值为0,但是gwp值仍然很高,大量的排放到大气中会加剧温室效应。《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规定各国最终实现hfcs基线水平80%-85%的削减,这意味着r407c,r410a等hfcs类物质即将被替代。德国铁路运营巨人deutschebahn号召供应商开发以自然工质为制冷剂的空调机组,db目标是2020年在新车上全部使用自然工质空调。co2作为自然工质,具有环境友好、单位制冷量大、制取成本低、传热效果好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也使得它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焦点,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制冷剂。

以co2为冷媒的空调系统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运行压力非常高,高压端设计使用压力不低于14mpa左右,这对于换热器等管路系统部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轨道车辆空调的空间有限,换热量要求很高,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尤其涉及到高速轨道车辆时对于部件重量的限制也很严格。

经过对现有技术检索发现,现在铝制微通道换热器是比较常见的用于co2空调的气体冷却器,但是铝材耐压性能较差,而且轨道车辆的复杂环境很容易使其发生腐蚀等现象。

现有技术还有铜管铝翅片换热器,包括入口集液管和出口集液管,入口集液管和出口集液管之间和为了使其承压能力高,采用5mm以下管径的铜管,这种铜管的管壁较厚,管内气体换热面积减小,为了达到换热要求,必然造成体积过大以及重量较重。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换热效率的装置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耐高压气体冷却器,从多个方面优化,不仅提高换热效率,而且达到减小气体冷却器重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高压气体冷却器,包括入口集液管、出口集液管、制冷剂通道和翅片,入口集液管与出口集液管之间设有多个彼此独立的制冷剂通道,每个制冷剂通道由直管和u形连接管构成,垂直直管方向平行设置多个翅片,其特征在于,

入口集液管、出口集液管和制冷剂通道为不锈钢材质;直管的管外径范围为4.8mm-5.2mm;直管的壁厚为0.5mm-0.6mm;

每个翅片中设有一个或多个冷桥缝隙,冷桥缝隙的方向垂直于制冷剂流向。

进一步地,所述冷桥缝隙的宽度为2mm~5mm。

进一步地,缩短单个制冷剂通道的流程长度,增加制冷剂通道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单个制冷剂通道的流程长度缩短40%~60%。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集液管、出口集液管和制冷剂通道采用电泳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为垂直翅片或波纹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为铝材质,且采用电泳处理。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针对高压气体制冷剂(例如co2跨临界气体冷却器)的高压特点,以及轨道车辆对重量的要求,采用了不锈钢的材料,并对不锈钢材质管道的壁厚和管径进行了详细研究,以获得能够适应高压气体制冷剂压强的需求的不锈钢管路,另外,在降低重量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加了冷桥缝隙和/或多流道短流程的设计,在不增加换热器体积下提高换热效率,提升空调的制冷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气体冷却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气体冷却器的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气体冷却器的右视图;

图4是常规制冷剂用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一条制冷剂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翅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钣金支持件,2制冷剂通道,是3是直管,4是连接管,5是入口集液管、6是出口集液管,7是冷桥缝隙,8是u形连接管,9是翅片,10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为了清楚地表示本发明的结构以便于说明,特对附图中的结构不依照一般比例绘图,并进行了局部放大、变形及简化处理,因此,应避免以此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来加以理解。

实施例一

在以下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如图所示,一种耐高压气体冷却器,包括入口集液管、出口集液管、制冷剂通道和翅片,入口集液管与出口集液管之间设有多个彼此独立的制冷剂通道,每个制冷剂通道由直管和u形连接管构成,垂直直管方向平行设置多个翅片。该排列方式,使每换热排中的直管中的冷却剂的流向呈交叉逆流,增大换热效率。出、入口集液管起到换热器进出口制冷剂分配的作用,连接管与空调管路系统相连。

本发明对入口集液管、出口集液管和制冷剂通道的材质进行了改进,优选为不锈钢材质。为了保证不锈钢管能够适应co2空调的10mpa以上的压力,同时确保换热效率,通过模拟计算,优选地,直管的管外径范围为4.8mm-5.2mm;直管的壁厚为0.5mm-0.6mm。从性能上讲,不锈钢管的导热性能要比铜管的差,但是不锈钢管的管壁薄,综合考虑管两侧的对流换热热阻,以高压co2气体为制冷剂,使用不锈钢管换热器其热阻与铜管换热器的热阻没有明显差别,但使用不锈钢管换热器其重量和可靠性都有明显的优势,相比同等级换热量的冷凝器,总重量降低15%,其爆破压力可以做到42mpa,远高于铜管翅片换热器的承压能力。目前使用同等级的铜管气体冷却器重量为33kg,而本发明的气体冷却器仅重28kg。

为了避免不锈钢材质生锈,可以采用电泳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参考图5和图7,本发明采用分割翅片,翅片中间预留一个或多个几毫米的冷桥缝隙,冷桥缝隙的方向垂直于制冷剂流向。冷桥缝隙可以切断冷桥,避免制冷剂侧较大的温度滑移影响制冷剂流动下游的换热效果,并且能够增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度,提升空调的制冷性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气体冷却器的性能提升5%-10%。优选地,冷桥缝隙的宽度为2毫米~5毫米。

为了进一步降低气体冷却器的整体重量,优选地,翅片的材质也为铝材料,且经电泳处理。翅片形状可以为现有技术的任何翅片,例如可以为垂直翅片或波纹翅片。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采用缩短单个制冷剂通道的流程长度、增加制冷剂通道的数量的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降低了制冷剂气体的流程损失。具体实现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参考图5,和图4相比,图5中每个制冷剂通道中包含的直管的数量减少一倍,相应的,制冷剂通道的数量增加一倍,该种方式,在保证整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换热效率。

第二种方式,和图4相比,每个制冷剂通道中包含的直管的数量不变,通过缩短直管的长度缩短单个制冷剂通道的流程长度,同时,增加制冷剂通道的数量,即通过缩短气体冷却器的宽度,以及增加气体冷却器的高度的方式,在相同体积下,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上述两种方式中,单个制冷剂通道的流程长度优化缩短40%~60%。如此,制冷剂整体的流动阻力会减小40%-50%,对空调系统的整体制冷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