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CO2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9646发布日期:2019-04-05 21:2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CO2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尤其是一种co2热泵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改进的co2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co2热泵系统采用co2作为制冷剂,co2为自然工质,其odp=0,gwp=1,具有安全无毒、不可燃、费用低等独特的优势。同时由于其在超临界的条件下放热,具有明显的温度滑移,可以轻松地将水加热到高达90℃。因此,co2热泵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目前一般的co2热泵由于系统运行时的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吸气压力和吸气温度等关键参数,不容易很好地控制和调节,系统的可靠性和能效比不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co2热泵系统,可以方便而准确的控制其中的关键参数,使其可靠性和能效比得到大幅提高,可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co2热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气冷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依序连接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气冷器和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串接第一三通阀;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串接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之间连接超临界罐,与所述电子膨胀阀进行并联;该超临界罐的两个端口分别设有电磁阀,能够分别控制该两个端口的通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方便而准确的控制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吸气压力和吸气温度等关键参数,使系统的可靠性和能效比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还可保证系统运行所需的充足的冷媒循环量,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缩机;2-气冷器;3-第一三通阀;4-电子膨胀阀;5-第二三通阀;6-蒸发器;7-第一电磁阀;8-超临界罐;9-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改进的co2热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1、气冷器2、电子膨胀阀4和蒸发器6,其冷媒循环回路为: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气冷器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冷器2的出口与第一三通阀3的进口a连接,该第一三通阀3的出口b与所述电子膨胀阀4的进口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4的出口与第二三通阀5的进口d连接,该第二三通阀5的出口e与所述蒸发器6进口连接;该蒸发器6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3的出口c与第一电磁阀7的进口连接,该第一电磁阀7的出口与超临界罐8的进口连接;该超临界罐8的出口与第二电磁阀9的进口连接,该第二电磁阀9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5的进口f连接。从而,使由所述第一电磁阀7、超临界罐8和第二电磁阀9形成的管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4形成并联。

本发明的运行过程为:

压缩机1从蒸发器6吸入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处于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气体,随后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进入气冷器2。所述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气冷器2中定压放热,然后经过第一三通阀3的进口a和出口b,进入电子膨胀阀4节流降压,节流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饱和状态,接着经过第二三通阀5的进口d和出口e进入蒸发器6,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蒸发器6中定压吸热后,从压缩机1的吸气口回到压缩机1。

当排气温度、排气压力高于设定值或者吸气过热度低于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7开启,气冷器2出来的一部分制冷剂会从第一三通阀3的出口c,经过第一电磁阀7进入超临界罐8。当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低于设定值或者吸气过热度高于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7关闭,气冷器2出来的制冷剂将不再通过第一三通阀3的出口c进入超临界罐8。

然后,第二电磁阀9每隔一段时间开启若干秒,以便将超临界罐中的制冷剂排出而进入循环管路。该第二电磁阀9开启间隔的时间以及开启持续的时间均为可调。由此,通过第一电磁阀7、超临界罐8和第二电磁阀9的联合动作来控制系统中的冷媒循环量,可以更加方便的将系统运行时的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吸气压力、吸气温度等关键系统参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能效比。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CO2热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气冷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依序连接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气冷器和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串接第一三通阀;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串接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之间连接超临界罐,与所述电子膨胀阀进行并联;该超临界罐的两个端口分别设有电磁阀,能够分别控制该两个端口的通断。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方便而准确的控制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吸气压力和吸气温度等关键参数,使系统的可靠性和能效比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还可保证系统运行所需的充足的冷媒循环量,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用;杨亚华;陈强;徐来福;卢慧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0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