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式冷却器进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7431发布日期:2018-11-23 19:3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摆式冷却器进风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进风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冷却器进风口太小、分布不均,导致物料冷却不均匀。尤其在四个角处物料温度明显比其它地方高。旧的防漏料结构下料斗支架固定在排料框上之间没有间隙,靠前后两个进风口进风,所以会有死角。

冷却器中物料在进风量大的位置,首先达到冷却及风干效果,而此时进风量小的位置,温度及湿度都较高。如此时停止冷却,则进风量小的物料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严重缩短物料的保质期。如此时继续冷却,直到进风量小的位置物料达到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则进风量大的物料过于干燥。过于干燥的颗粒料极易在打包和运输过程中破碎。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摆式冷却器进风机构,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摆式冷却器进风机构,包括排料框、料斗固定板和下料斗;所述排料框、料斗固定板和下料斗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排料框位于料斗固定板的上部;所述排料框和料斗固定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之间的距离为69mm;所述料斗固定板的下部与下料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框和料斗固定板之间留有间隙设有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提高排料框、料斗固定板的间隙进风量变大,可以使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物料得到进一步干燥,大大提高物料的保质期,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图1为摆式冷却器旧的进风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摆式冷却器新型进风机构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1、排料框;2、料斗固定板;3、下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摆式冷却器进风机构,包括排料框1、料斗固定板2和下料斗;所述排料框1、料斗固定板2和下料斗3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排料框1位于料斗固定板2的上部;所述排料框1和料斗固定板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之间的距离为69mm;所述料斗固定板2的下部与下料斗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框1和料斗固定板2之间留有间隙设有防尘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物料中,影响物料品质。

工作过程:冷却器中物料在进风量大的位置,首先达到冷却及风干效果,然后物料由下料斗3通过料斗固定板2固定在支架上,下料斗3与排料框1之间间隔69mm,这样风就可以通过这个间隔从四周进入排料框1,达到均匀冷却的效果。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