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两用车载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0475发布日期:2018-11-27 21:45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冰箱,特别是一种冷热两用车载冰箱。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一年四季的使用,现有的车载冰箱生产企业通常会采用冷暖两用的车载冰箱。但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预冷易发生冷凝现象,所以,现有的车载冰箱储存腔内经常会有积水的存在,需要人工处理,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还会影响储存腔内的卫生。而且,现有的车载冰箱的散热效果也不理想。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排水不方便和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两用车载冰箱。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利于排水和改善散热效果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冷热两用车载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物品储存腔和设备安放腔,物品储存腔上方设有盖体,设备安放腔内设有温控装置,设备安放腔上方设有盒体,盒体内设有安放槽,安放槽内设有PCB板,PCB板上方设有触摸面板;所述物品储存腔内设有排水槽,物品储存腔底部还设有与排水槽相对应的排水孔;所述设备安放腔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布置的通风孔,设备安放腔的外侧面上还设有散热孔。

前述的冷热两用车载冰箱中,所述通风孔包括位于设备安放腔侧壁上的一组呈环形布置的弧形出风口,弧形出风口上方设有一组呈矩形布置的方形出风口;所述设备安放腔内还设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与弧形出风口位置相对应。

前述的冷热两用车载冰箱中,所述盖体和箱体之间设有折叠铰链。

前述的冷热两用车载冰箱中,所述折叠铰链包括两个分别与箱体和盖体相固定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多块经第一铰接轴铰接且为折边结构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相互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支架中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两侧设有第一倾斜滑槽,第一开口底部设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与第一活动板的短边端相连,第二活动板的长边端设有与第一倾斜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支架中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两侧设有第二倾斜滑槽,第二开口底部设有第三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与第二活动板的短边端相连,第一活动板的长边端设有与第二倾斜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杆。

前述的冷热两用车载冰箱中,所述PCB板上设有控制器、蓝牙模块和多个电感线圈,触摸面板位于电感线圈的上方。

前述的冷热两用车载冰箱中,所述触摸面板为透明面板,触摸面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遮挡膜,触摸面板下端的遮挡膜上设有与电感线圈相对应的镂空结构。

前述的冷热两用车载冰箱中,所述箱体上还设有USB接口。

前述的冷热两用车载冰箱中,箱体左右两端还设有U型槽,U型槽上部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第四铰接轴,第四铰接轴上设有上拉式把手,且上拉式把手与U型槽相配合。

前述的冷热两用车载冰箱中,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分别与控制板相连的压缩式制冷器和加热器。

前述的冷热两用车载冰箱中,所述加热器包括突跳式温控发热膜, 防止加热功能失效,过热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物品储存腔内设置排水槽和排水孔,使得冷凝水可以自动排出,不再需要人工处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够有效的阻止细菌滋生,改善卫生;同时,通过在设备安放腔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置通风口,从而可以行成空气对流,增加空气在设备安放腔内的行走路径,有利于延长空气与温控装置的接触时间,提高散热效果;通过在设备安放腔的外侧面上设置散热孔,有利于增强空气扰动,改善散热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合理优化温控装置的位置,减少温控装置所占用空间,增大物品储存腔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便于排水和改善散热效果的特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体和箱体之间设置折叠铰链,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盖体打开的行程,提高盖体打开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将铰链隐藏在盖体和箱体之间,既能减少铰链损坏,又能增加车载冰箱的美观性。通过在PCB板上集成有蓝牙模块,通过手机APP连接蓝牙模块就可以实现控制冰箱的目的,使得控制更加方便快捷。通过触摸面板与电感线圈的配合,操作更加灵敏,降低延时,而且还在触摸面板的上下端面涂覆遮挡膜,用于遮挡其他散射光线,使得指示图案更加清晰。上拉式把手,符合人体受力,使得拿取更加方便,也能够有效的避免手被把手夹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省略盖体后和触摸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折叠铰链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折叠铰链闭合时另一方向的视图;

图5是折叠铰链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箱体,2-物品储存腔,3-盖体,4-排水槽, 5-排水孔,6-散热孔,7-弧形出风口,8-方形出风口,9-折叠铰链, 10-PCB板,11-控制器,12-蓝牙模块,13-电感线圈,14-触摸面板, 15-USB接口,16-上拉式把手,17-盒体,18-安放槽,19-U型槽,901- 第一支架,902-第二支架,903-第一铰接轴,904-第一活动板,905- 第二活动板,906-第一开口,907-第一倾斜滑槽,908-第二铰接轴, 909-第一滑杆,910-第二开口,911-第二倾斜滑槽,912-第三铰接轴, 913-第二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冷热两用车载冰箱,构成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物品储存腔2和设备安放腔,物品储存腔2上方设有盖体3,设备安放腔内设有温控装置,设备安放腔上方设有盒体17,盒体17内设有安放槽18,安放槽18内设有PCB板10,PCB板10上方设有触摸面板14;所述物品储存腔2内设有排水槽4,物品储存腔 2底部还设有与排水槽4相对应的排水孔5;所述设备安放腔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布置的通风孔,设备安放腔的外侧面上还设有散热孔6。

所述通风孔包括位于设备安放腔侧壁上的一组呈环形布置的弧形出风口7,弧形出风口7上方设有一组呈矩形布置的方形出风口8;所述设备安放腔内还设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与弧形出风口7位置相对应。

所述盖体3和箱体1之间设有折叠铰链9。

所述折叠铰链9包括两个分别与箱体1和盖体3相固定的第一支架901和第二支架902,第一支架901和第二支架902之间设有多块经第一铰接轴903铰接且为折边结构的第一活动板904和第二活动板 905,第一活动板904和第二活动板905相互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支架901中部设有第一开口906,第一开口906两侧设有第一倾斜滑槽 907,第一开口906底部设有第二铰接轴908,第二铰接轴908与第一活动板904的短边端相连,第二活动板905的长边端设有与第一倾斜滑槽907相配合的第一滑杆909;所述第二支架902中部设有第二开口910,第二开口910两侧设有第二倾斜滑槽911,第二开口910 底部设有第三铰接轴912,第三铰接轴912与第二活动板905的短边端相连,第一活动板904的长边端设有与第二倾斜滑槽911相配合的第二滑杆913。

所述PCB板10上设有控制器11、蓝牙模块12和多个电感线圈 13,触摸面板14位于电感线圈13的上方。

所述触摸面板14为透明面板,触摸面板1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遮挡膜,触摸面板14下端的遮挡膜上设有与电感线圈相对应的镂空结构。

所述箱体1上还设有USB接口15。

箱体1左右两端还设有U型槽19,U型槽19上部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第四铰接轴,第四铰接轴上设有上拉式把手16,且上拉式把手16与U型槽19相配合。

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分别与控制板相连的压缩式制冷器和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包括突跳式温控发热膜。

所述排水槽为环形结构。

所述箱体1上还设有USB接口15。USB接口15与散热孔位于同一侧。

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分别与控制板相连的压缩式制冷器和加热器;所述压缩式制冷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换热器、毛细管和回气管。所述设备安放腔内还设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与设备安放腔后侧的弧形出风口位置相对应。

所述箱体左右两端设有U型槽,用于放置把手,把手的第四铰接轴位于U型槽的上端的两个开口处。

所述加热器可以为贴膜式加热器或者贴片式加热器。

所述折叠铰链的工作过程,盖体闭合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处于分离状态。

USB接口与控制板相连。

所述突跳式温控发热膜包括突跳式温控器,突跳式温控器连接有发热片。突跳式温控器与控制器相连。

第一支架与箱体固定,第二支架与盖体固定。

当盖体逐渐打开时,第二支架逐渐靠拢第一支架,在这过程中,第一滑杆沿着第一倾斜滑槽向下移动,第二滑杆沿着第二倾斜滑槽向上移动,同时,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绕着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旋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还绕着第一铰接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用手触碰触摸面板,控制器控制电感线圈通电,触摸面板上就会显示相应的控制触摸开关(如温度调节、冷热模式切换等),按压相应的触摸开关,就会触发相应的电感线圈电流发生变化,电感线圈会产生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给PCB板上的控制器(可为PLC控制器),PCB板就会控制温控装置进行相应的作业。也可采用手机蓝牙与蓝牙模块连接,用手机进行远程操控。

冷凝水先被集中至排水槽中,然后经排水孔排出箱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