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1571发布日期:2019-04-13 00:3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的环境空气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为了提高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空调的压缩机通常处于高频运转状态,如果空调的压缩机长时间处于高频运转状态,将会导致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高排气温度会导致压缩机内的冷冻油产生质变,从而缩短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影响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冷凝器与节流组件之间设置旁通管,旁通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使得部分低温冷媒出冷凝器后进入压缩机以降低压缩机内气体温度,达到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的目的。但是,上述方案只能够解决空调系统制冷时的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却不能解决空调系统供热时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系统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机和室内机,压缩机、室外机和室内机形成闭环的循环回路,空调系统还包括节流组件,节流组件连接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循环回路与压缩机的进口端之间,用于使从室外机流向室内机的冷媒或者从室内机流向室外机的冷媒流向压缩机。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节流组件包括毛细管,毛细管的进口端连接到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循环回路,毛细管的出口端连接到压缩机的进口端,用于降低流入压缩机的冷媒的压力。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节流组件还包括电磁阀,电磁阀的进口端连接到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循环回路,电磁阀的出口端连接到毛细管的进口端。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机上游的循环回路中的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用于对流入压缩机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连接到室内机或室外机,毛细管的出口端连接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连接到压缩机的进口端。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连接到压缩机上游的循环回路的冷媒充注组件,冷媒充注组件用于向压缩机内充注冷媒。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冷媒充注组件包括:毛细管,毛细管用于降低充入压缩机的冷媒的压力;冷媒充注管路,冷媒充注管路的出口端连接到毛细管的进口端,用于向压缩机中充注冷媒。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冷媒充注组件还包括:冷媒充注阀,冷媒充注阀设置在冷媒充注管路中,用于控制冷媒的充注进程。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冷媒充注阀为第一截止阀。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循环回路上设有第二截止阀;并且/或者室内机与压缩机之间的循环回路上设有第三截止阀。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节流组件,节流组件连接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循环回路与压缩机的进口端之间,用于使从室外机流向室内机的冷媒或者从室内机流向室外机的冷媒流向压缩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冷凝器与节流组件之间设置旁通管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的进口端连接到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循环回路,毛细管的出口端连接到压缩机的进口端,以空调的制冷模式为例,将从室外机流出的一部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输送至毛细管,通过毛细管的作用能够降低低温高压液态冷媒的压力,使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转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从而避免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避免了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当低温低压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后,有效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从而避免了压缩机内的冷冻油产生质变,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类似地,在制热模式下也能够将从室内机流出的一部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输送至压缩机,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也就是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既能够在制冷模式下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也能够在制热模式下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机上游的循环回路中的气液分离器,从毛细管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流经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后再流向压缩机,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进入压缩机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中的液体含量,避免了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避免了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当需要向压缩机中充注冷媒时,通过冷媒充注管路向压缩机中充注液态冷媒,液态冷媒通过毛细管的作用转变为气态冷媒,气态冷媒流经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后再流向压缩机,从而降低了充入压缩机的气态冷媒中的液体含量,避免了气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避免了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既能够在制冷模式下使从室外机流向室内机的冷媒流向压缩机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又能够在制热模式下使从室内机流向室外机的冷媒流向压缩机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从而避免了压缩机内的冷冻油产生质变,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机3、室内机4和节流组件,压缩机1、室外机3和室内机4通过四通阀2连接,四通阀2能够通过换向的方式使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室外机3和室内机4之间的循环回路通过节流组件和压缩机1连接,节流组件连接在室外机3和室内机4之间的循环回路与压缩机1的进口端之间,用于使从室外机3流向室内机4的冷媒或者从室内机4流向室外机3的冷媒流向压缩机1,通过节流组件流入压缩机1的冷媒降低了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试中,如图1所示,节流组件包括电磁阀5和毛细管6,电磁阀5的进口端连接到室内机4与室外机3之间的循环回路,电磁阀5的出口端连接到毛细管6的进口端,毛细管6的出口端连接到压缩机1的进口端,毛细管6用于降低流入压缩机1的冷媒的压力,电磁阀5用于控制流向压缩机1的冷媒的流入进程。

当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为了降低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开启电磁阀5,使得从室外机3流出的一部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输送至毛细管6,通过毛细管6的作用能够降低低温高压液态冷媒的压力,使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转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从而避免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当低温低压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1后,有效降低了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避免了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从而避免了压缩机1内的冷冻油产生质变,延长了压缩机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阈值时,不需要继续向压缩机1输送从室外机3流出的低温高压液态冷媒,可以关闭电磁阀5。

优选地,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压缩机1内的冷冻油不会发生质变的最高温度,从而避免了压缩机1内的冷冻油发生质变,延长了压缩机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当然,上述的预设温度阈值不限于压缩机1内的冷冻油不会发生质变的最高温度,还可以为其他温度,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特定工况下根据实验得出的实验温度,或者根据经验得出的经验温度,只要满足由预设温度阈值确定的冷冻油不会发生质变的要求即可。

当然,在上述结构中,节流组件也可以只包括毛细管6,毛细管6的进口端连接到室内机4与室外机3之间的循环回路,毛细管6的出口端连接到压缩机1的进口端。采用该技术方案,只要空调启动,就会有一部分从室外机3流出的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被输送至毛细管6,通过毛细管6的作用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转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从而避免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而且,由于低温低压气态冷媒的流入,降低了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从而避免了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长期处于高温状态,避免了压缩机1内的冷冻油产生质变,延长了压缩机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节流组件也可以只包括电磁阀5,电磁阀5的进口端连接到室内机4与室外机3之间的循环回路,电磁阀5的出口端连接到室内机4与压缩机1之间的循环回路。采用该技术方案,当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较高时,开启电磁阀5,使得从室外机3流出的一部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输送至压缩机1,由于低温高压液态冷媒的流入,降低了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从而避免了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长期处于高温状态,避免了压缩机1内的冷冻油产生质变,延长了压缩机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防止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7,气液分离器7设置在压缩机1上游的循环回路中,气液分离器7用于对流入压缩机1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

优选地,气液分离器7的进口端通过四通阀2和室外机3以及室内机4连接,而且气液分离器7的进口端还和毛细管6的出口端连接,气液分离器7的出口端与压缩机1的进口端连接,气液分离器7用于对流入压缩机1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一方面,从毛细管6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流经气液分离器7进行气液分离后再流向压缩机1,进一步降低了进入压缩机1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中的液体含量,避免了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另一方面,从室外机3或者室内机4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流经气液分离器7进行气液分离后再流向压缩机1,降低了进入压缩机1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中的液体含量,避免了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进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气液分离器7和节流组件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具体而言,气液分离器7的进口端和四通阀2连接,气液分离器7的出口端与压缩机1的进口端连接,毛细管6的出口端与压缩机1的进口端连接连接。此时,由于从室外机3流出的一部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输通过毛细管6的作用转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从而降低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的液体含量,避免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则可以将该冷媒直接输送至压缩机1以降低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而且,从室内机4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流经气液分离器7进行气液分离后再流向压缩机1,降低了进入压缩机1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中的液体含量,避免了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进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当空调运行制热模式时,为了降低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开启电磁阀5,使得从室内机4流出的一部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输送至毛细管6,通过毛细管6的作用能够降低低温高压液态冷媒的压力,使低温高压液态冷媒转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降低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的液体含量,从而避免了低温高压液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当低温低压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1后,有效降低了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避免了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从而避免了压缩机1内的冷冻油产生质变,延长了压缩机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阈值时,不需要继续向压缩机1输送从室外机3流出的低温高压液态冷媒,可以关闭电磁阀5。

也就是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既能够在制冷模式下降低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也能够在制热模式下降低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媒充注组件,冷媒充注组件连接到压缩机1上游的循环回路,冷媒充注组件用于向压缩机1内充注冷媒。

优选地,冷媒充注组件包括冷媒充注管路8、冷媒充注阀9和上述毛细管6,毛细管6用于降低充入压缩机1的冷媒的压力;冷媒充注管路8的出口端连接到毛细管6的进口端,用于向压缩机1中充注冷媒;冷媒充注阀9设置在冷媒充注管路8中,冷媒充注阀9用于控制冷媒的充注进程。

优选地,冷媒充注阀9设置在冷媒充注管路8的进口端。

当需要向压缩机1充注冷媒时,打开冷媒充注阀9,液态冷媒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冷媒存储罐内流入冷媒充注管路8内,液态冷媒通过毛细管6的作用转变为气态冷媒,气态冷媒流经气液分离器7进行气液分离后再流向压缩机1,从而降低了充入压缩机1的气态冷媒中的液体含量,避免了气态冷媒夹带液体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当冷媒充注完成后,先关闭冷媒充注阀9,可以防止空调系统里的冷媒喷出,避免了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进而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安全性。

优选地,冷媒充注阀9为第一截止阀,当然,冷媒充注阀9可以为其他阀门,例如节流阀等,无论采取何种阀门,只要能够控制冷媒的充注进程即可。

为了便于空调的安装和维修,如图1所示,室内机4与室外机3之间的循环回路上设有第二截止阀10;室内机4与压缩机1之间的循环回路上设有第三截止阀11。

优选地,室内机4通过第二截止阀10和电磁阀5的进口端连接。

优选地,室内机4通过第三截止阀11和四通阀2连接。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