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2327发布日期:2019-04-23 23:4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联机系统常采用两台压缩机或一台补气增焓压缩机来满足低温环境下制热量的需求,如室外环境零下15℃制热量不衰减。

但在室外环境温度更低的情况下,空调系统的制热量和能效比衰减大。要想提升机组的低温制热量和能效比,则需要更大排气量、更大的高低压比的压缩机。而现有的压缩机排气量和高低压比还是有限的,这样就导致了空调系统的制热性能难以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在室外环境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制热量和能效比衰减量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和喷射器;

压缩机的吸气端与气液分离器的排气口连接,压缩机的排气端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与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一管线连接,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二管线连接,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通过第三管线连接,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通过第四管线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排液口与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五管线连接,室内换热器与喷射器的第一入口通过第六管线连接,室外换热器与喷射器的第二入口通过第七管线连接,喷射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通过第八管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包括串接的低压级压缩机和高压级压缩机,低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与气液分离器的排气口连接,高压级压缩机的排气端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还包括闪发器,闪发器设置在第四管线上,闪发器的排气口与低压级压缩机和高压级压缩机之间通过第九管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管线流经闪发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为补气增焓压缩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室内换热器为多个,多个室内换热器并联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室内换热器为两个,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并联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或第四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和/或第五管线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和/或第八管线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第一膨胀阀与室外换热器相连,第二膨胀阀与室内换热器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制热时,喷射器将冷媒的膨胀功利用起来,借助喷射器提升压缩机的吸气端压力,提高低温工况下空调系统的制热量和能效比。以满足空调系统高负荷、高压比的需求,提升低温环境下空调系统的制热量和能效比。同时,喷射器不是运动部件,无需耗电,只需给该系统提供普通工况的电量就能达到恶劣工况下的能力需求,节省电能,提高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的制冷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的制热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四通阀、室内换热器20、室外换热器30、气液分离器40和喷射器50。压缩机10的吸气端与气液分离器40的排气口连接,压缩机10的排气端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与室外换热器30通过第一管线a连接,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室内换热器20通过第二管线b连接,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与气液分离器40的输入口通过第三管线c连接,室外换热器30与室内换热器20通过第四管线d连接。气液分离器40的排液口与室外换热器30通过第五管线e连接,室内换热器20与喷射器50的第一入口通过第六管线f连接,室外换热器30与喷射器50的第二入口通过第七管线g连接,喷射器50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40的输入口通过第八管线h连接。

如图2所示,在制冷运行时,从气液分离器40出来的中间低压气体冷媒经压缩机10压缩后为高压气态冷媒,之后经四通阀和第一管线a,由室外换热器30冷凝放热为高压液态冷媒。再经第四管线d流入室内换热器20蒸发制冷,之后由第二管线b经过四通阀,再经过第三管线c流入气液分离器40中。

如图3所示,在制热运行时,从气液分离器40出来的中间低压气体冷媒经压缩机压缩为高压气态冷媒,之后经四通阀和第二管线b进入室内换热器20冷凝放热为高压液态冷媒,再经第六管线f进入喷射器50的第一入口。气液分离器40底部的中间低压液态冷媒经第五管线e入室外换热器30吸热后为低压气相冷媒,之后进入喷射器50的第二入口。进入喷射器50第一入口的中压液态冷媒经喷射器50的喷嘴降压增速,为超低压气液两相态冷媒,再流入吸入腔,造成吸入腔局部真空。靠虹吸作用,经室外换热器30吸热后的低压气相冷媒在由喷嘴降压增速的两相态冷媒的带动下一起流入吸入腔降压混合换热,之后混合冷媒经喷射器50的扩压腔增压后喷出中间低压的气液两相态冷媒。喷射器50喷射的中间低压气液两相态冷媒经第八管线h进入气液分离器40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中间低压气体冷媒进入压缩机10,分离出的中间低压液态冷媒经第五管线e进入室外换热器30参与循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制热时,喷射器50将冷媒的膨胀功利用起来,借助喷射器50提升压缩机10的吸气端压力,提高低温工况下空调系统的制热量和能效比。以满足空调系统高负荷、高压比的需求,提升低温环境下空调系统的制热量和能效比。同时,喷射器50不是运动部件,无需耗电,只需给该系统提供普通工况的电量就能达到恶劣工况下的能力需求,节省电能,提高系统可靠性。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压缩机10包括串接的低压级压缩机和高压级压缩机,低压级压缩机的吸气端与气液分离器40的排气口连接,高压级压缩机的排气端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在使用时,从气液分离器40出来的中间低压气体冷媒经低压级压缩机进行一次压缩后为中压气体冷媒,再经高压级压缩机二次压缩后可以为高压气态冷媒,提高冷媒压缩效率。

更为优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闪发器80,闪发器80设置在第四管线d上,闪发器80的排气口与低压级压缩机和高压级压缩机之间通过第九管线连接i。通过闪发器80提供冷媒迅速气化和气液分离的空间。更为优选的,第六管线f流经闪发器80。

在制冷时,从气液分离器40出来的中间低压气体冷媒经低压级压缩机进行一次压缩后为中压气体冷媒,与从闪发器80相连的第九管线连接i出来的中压气体冷媒混合换热,即一次压缩后的气体冷媒被冷却,闪发气体冷媒吸热。混合气态冷媒经高压级压缩机二次压缩后为高压气态冷媒,闪发器80中压液态冷媒则流出室外换热器30进入室内换热器20的液管。

在制热时,从气液分离器40出来的中间低压气体冷媒经低压级压缩机进行一次压缩后为中压气体冷媒,与从闪发器80相连的第九管线连接i出来的中压气体冷媒混合换热,即一次压缩后的气体冷媒被冷却,闪发气体冷媒吸热。混合气态冷媒经高压级压缩机二次压缩后为高压气态冷媒,之后经四通阀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2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2冷凝放热为高压液态冷媒,再经室内换热器20第二膨胀阀72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30系统,流入闪发器80,闪发的气态冷媒与一级压缩后的中压冷媒混合换热,闪发器80的中压液态冷媒则进入喷射器50第一入口。

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除了采用上述的双级压缩机配合闪发器80的技术方案,压缩机10选为补气增焓压缩机10也是可行的。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室内换热器20为多个,多个室内换热器20并联设置。该技术方案适应于多联机空调系统。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室内换热器20为两个,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2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2,第一室内换热器2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2并联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管线a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1,第四管线d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2,第五管线e上设置有第三阀门63,第八管线h上设置有第四阀门64。第一阀门61、第二阀门62、第三阀门63和第四阀门64用于控制相应管线的开闭,以适用于该空调系统的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的控制。优选的,第一阀门61、第二阀门62、第三阀门63和第四阀门64为电磁阀。

更为优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膨胀阀71和第二膨胀阀72,第一膨胀阀71与室外换热器30相连,第二膨胀阀72与室内换热器20相连。第一膨胀阀71和第二膨胀阀72用于调节管路的开度,以调节管路中冷媒的压强,让冷媒更容易地实现冷凝或蒸发。优选的,第一膨胀阀71和第二膨胀阀72为电子膨胀阀。针对于第一室内换热器2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2第二膨胀阀72为两个,分别与第一室内换热器2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2相连。

基于上述阀门和膨胀阀,在控制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时:

在制冷时,第一阀门61、第二阀门62打开;第三阀门63、第四阀门64关闭,四通阀如图2所示换向。

从气液分离器40出来的中间低压气体冷媒经低压级压缩机进行一次压缩后为中压气体冷媒,与从闪发器80出来的中压气体冷媒混合换热,即一次压缩后的气体冷媒被冷却,闪发气体冷媒吸热。混合气态冷媒经高压级压缩机二次压缩后为高压气态冷媒。之后经四通阀和室外换热器30冷凝放热为高压液态冷媒,再经第一膨胀阀71节流降压和第二阀门62后流入闪发器80,闪发的气态冷媒与一次压缩后的中压冷媒混合换热,闪发器的中压液态冷媒则流出室外换热器30进入室内换热器20。中压液态冷媒经室内换热器20第二膨胀阀72节流降压为低压气液两相冷媒,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2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2吸热后为低压气相冷媒,之后经四通阀进入气液分离器40。

在制热时,第三阀门63、第四阀门64打开,第一阀门61、第二阀门62关闭,四通阀如图3所示换向。

从气液分离器40出来的中间低压气体冷媒经低压级压缩机进行一次压缩后为中压气体冷媒,与从闪发器80出来的中压气体冷媒混合换热,即一次压缩后的气体冷媒被冷却,闪发气体冷媒吸热。混合气态冷媒经高压级压缩机二次压缩后为高压气态冷媒,之后经四通阀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2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2冷凝放热为高压液态冷媒,再经室内换热器20,被第二膨胀阀72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30系统,流入闪发器80,闪发的气态冷媒与一级压缩后的中压冷媒混合换热,闪发器80的中压液态冷媒则进入喷射器50第一入口。

气液分离器40底部的中间低压液态冷媒经第三阀门63和室外换热器30第一膨胀阀71节流降压为压力更低的低压气液两相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30吸热后为低压气相冷媒,之后进入喷射器50的第二入口。

进入喷射器50第一入口的中压液态冷媒经喷射器50的喷嘴降压增速,为超低压气液两相态冷媒,再流入吸入腔,造成吸入腔局部真空。靠虹吸作用,经室外换热器30吸热后的低压气相冷媒在由喷嘴降压增速的两相态冷媒的带动下一起流入吸入腔降压混合换热,之后混合冷媒经喷射器50的扩压腔增压后喷出中间低压的气液两相态冷媒。

喷射器50喷射的中间低压气液两相态冷媒经电磁阀第四阀门64进入气液分离器40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中间低压气体冷媒进入低压级压缩机,分离出的中间低压液态冷媒经第三阀门63和室外换热器30第一膨胀阀71进入室外换热器30换热器低压侧参与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