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784发布日期:2019-05-31 22:0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解冻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解冻盒。



背景技术:

冰箱、冰柜、冷冻柜等具有冷冻功能的储物装置,在其内的冷冻产品取出后需要解冻处理。目前,常见的解冻方式有自然冷却或将冷冻产品至于冷水或温水中进行水解冻。水解冻相较于自然冷却来说,耗时短,而且产品重量损失较小,但是,现有的水解冻方式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食物中的可溶性物质流失;食物吸水后品质会下降;食物被解冻水中的微生物污染;不同种类的肉制品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等等。因此,目前水解冻的方式仅限制在有包装的食品、冻鱼以及破损小的果蔬类上使用,无法普及至各个种类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解冻速度快、无污染、物质无流失、品质不下降且可适用于各个种类物品快速水解冻的解冻盒。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便于快速处理化冻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便于向温热空间注入和更换解冻液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冻盒,包括:

盒体,包括均具有顶部开口的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的内部限定有用于放置待解冻物的解冻空间,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中,且所述外壳的底壁与所述内胆的底壁之间、以及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所述内胆的侧壁之间均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环绕所述内胆侧部和底部的用于盛装解冻液体的温热空间;以及

盖体,设置于所述盒体的顶部,用于覆盖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的顶部开口。

可选地,所述解冻盒还包括:

抽屉,可推拉地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底部,并处于所述外壳的下方;且

所述内胆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其内的化冻水排出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抽屉连通,以将所述内胆内部的化冻水排放至所述抽屉。

可选地,所述盒体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外壳下方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底部具有两道平行的滑轨,所述抽屉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中,并可推拉地沿所述滑轨滑动。

可选地,所述内胆的底壁设有由所述排水口朝下凸出的第一接口柱,所述外壳的底壁设有朝上凸出的第二接口柱,所述第一接口柱和所述第二接口柱的内部均中空;且

所述第一接口柱和所述第二接口柱通过插接在其内部的密封紧固件相连,且所述密封紧固件的内部中空,其上端连通所述排水口,下端连通所述抽屉。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个侧壁的上部设有朝外凸出的注水嘴,所述注水嘴的顶部敞开,且其内部限定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温热空间连通,以通过所述注水嘴向所述温热空间注入解冻液体。

可选地,所述内胆的底壁内侧设有多个交叉布置的排水槽,所述排水口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排水槽内或设置于相交的两个所述排水槽之间的交叉点处。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侧壁和底壁上均设有导向支撑筋,以支撑所述内胆,并对所述内胆进行限位,以促使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所述温热空间。

可选地,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且/或

所述盒体的外壳和内胆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相连;且/或

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之间的交界面处和/或所述盒体的外壳和内胆之间的交界面处通过密封件形成气密密封。

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透明本体和包覆在所述透明本体周围的装饰件;其中

所述透明本体具有覆盖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的顶部边缘上方的边沿部、被包围在所述边沿部内侧的透视观察部以及由所述边沿部和所述透视观察部的交界线向下延伸的裙部;

所述裙部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以在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边缘开设有由其顶表面向下凹陷的缝槽;

所述内胆的顶部具有由其侧壁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的翻边以及由所述翻边的延伸末端向下延伸的插片,所述插片插入所述缝槽中;

所述翻边的底表面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外壳顶部边缘的顶表面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解冻盒具有盒体,盒体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中的内胆,内胆中限定有解冻空间,外壳的底壁与内胆的底壁之间、以及外壳的侧壁和内胆的侧壁之间均间隔设置,由此,外壳和内胆之间可形成环绕内胆侧部和底部的温热空间,该温热空间内可填充解冻液体,例如热水或温水,从而同时对内胆的侧部和底部进行加热,热量辐射面积大幅度地增加,从而加快了内胆中的待解冻物的解冻速度。同时,隔水解冻的方式不但能够避免待解冻物的可溶性物质流失,而且待解冻物不会吸收解冻液体而导致品质下降或产生污染。

进一步地,解冻盒还包括可推拉地设置于外壳下方的抽屉,内胆底部开设的排水口与抽屉连通,由此,内胆中待解冻物解冻过程中产生的化冻水可通过排水口及时地排向抽屉,不但避免了化冻水中的微生物对待解冻物产生污染,而且抽屉内的化冻水还能够通过定期地将抽屉抽出而倒掉,操作简便快捷。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外壳的其中一个侧壁的上方特别设置朝外凸出的注水嘴,且使得注水嘴的顶部敞开、内部通过导流槽与温热空间连通。由此,当需要解冻时,可直接通过注水嘴的顶部注入解冻液体,解冻液体即可在导流槽的引导作用下流入温热空间;当解冻完毕后,直接将盒体倾斜,使解冻液体从注水嘴中倒出即可,便于解冻液体的注入、排出和更换。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解冻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解冻盒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解冻盒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解冻盒的分解后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图3中部分B的示意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冻盒,主要用于对冷冻后的待解冻物进行快速解冻。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解冻盒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解冻盒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解冻盒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至图3,解冻盒1包括盒体10和盖体20。盒体10包括外壳30和内胆40,外壳30和内胆40均具有顶部开口。内胆40的内部限定有用于放置待解冻物的解冻空间,内胆40设置于外壳30中,且外壳30的底壁31与内胆40的底壁41之间、以及外壳30的侧壁32与内胆40的侧壁42之间均间隔设置,以在外壳30与内胆40之间形成环绕内胆40侧部和底部的用于盛装解冻液体的温热空间50。盖体20设置于盒体10的顶部,用于覆盖外壳30和内胆40的顶部开口。具体地,外壳30和内胆40可均呈具有顶部开口的桶状体,且均具有四个侧壁,外壳30和内胆40的四个侧壁一一相对设置,每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均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冻盒1具有盒体10,盒体10包括外壳30和设置于外壳30中的内胆40,内胆40中限定有解冻空间,外壳30的底壁31与内胆40的底壁41之间、以及外壳30的侧壁32与内胆40的侧壁42之间均间隔设置,由此,外壳30和内胆40之间可形成环绕内胆40侧部和底部的温热空间50,该温热空间50内可填充解冻液体,例如热水或温水,从而同时对内胆40的侧部和底部进行加热,热量辐射面积大幅度地增加,从而加快了内胆40中的待解冻物的解冻速度。同时,隔水解冻的方式不但能够避免待解冻物的可溶性物质流失,而且待解冻物不会吸收解冻液体而导致品质下降或产生污染。

图4是图3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解冻盒1还包括抽屉60,其可推拉地设置于盒体10的底部,并处于外壳30的下方。内胆40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其内的化冻水排出的排水口45,排水口45与抽屉60连通,以将内胆40内部的化冻水排放至抽屉60,从而利用抽屉60收集化冻水。由此,内胆40中待解冻物解冻过程中产生的化冻水可通过排水口45及时地排向抽屉60,不但避免了化冻水中的微生物对待解冻物产生污染,而且抽屉60内的化冻水还能够通过定期地将抽屉60抽出而倒掉,操作简便快捷。

进一步地,盒体10还包括形成在外壳30下方的支撑部70,支撑部70的底部具有两道平行的滑轨71,抽屉60设置于支撑部70中,并可推拉地沿滑轨71滑动。

支撑部70可包括与外壳30相连的三个侧板,侧板可由外壳30的侧壁32向下延伸,侧板与外壳30的侧壁32可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固定连接。支撑部70的剩余一侧敞开,以允许推入和/或拉出抽屉60。滑轨71可以由两个相对的侧板的底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水平延伸而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胆40的底壁41设有由排水口45朝下凸出的第一接口柱43,外壳30的底壁31设有朝上凸出的第二接口柱33,第一接口柱43和第二接口柱33的内部均中空。第一接口柱43和第二接口柱33通过插接在其内部的密封紧固件80相连,且密封紧固件80的内部中空,其上端连通排水口45,下端连通抽屉60。也就是说,第一接口柱43、第二接口柱33以及密封紧固件80的内部均形成有一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其自身的贯穿孔,以便于内胆40内产生的化冻水穿过,并流向抽屉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30的其中一个侧壁的上部设有朝外凸出的注水嘴34,注水嘴34的顶部敞开,以便于注水操作。注水嘴34的内部限定有导流槽341,导流槽341与温热空间50连通,以通过注水嘴34向温热空间50注入解冻液体。由此,可仅在需要的时候直接通过注水嘴34向温热空间50内注入解冻液体,解冻液体即可在导流槽341的引导作用下流入温热空间50;当解冻完毕后,直接将盒体10倾斜,使解冻液体从注水嘴34中倒出即可,便于解冻液体的注入、排出和更换。

进一步地,注水嘴34所在的外壳30的侧壁可以与支撑部70敞开的一侧处于同一侧,由此,可使得用户注水操作和推拉抽屉60的操作都在同一侧,便于解冻盒1的安置,也便于实施解冻操作、倾倒化冻水的操作等。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解冻盒的分解后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是图3中部分B的示意性放大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胆40的底壁41内侧设有多个交叉布置的排水槽44,排水口45设置于其中一个排水槽44内或设置于相交的两个排水槽44之间的交叉点处。具体地,排水槽44为向下凹陷的长形细槽,具有较强的毛细吸力,一方面,当内胆40中产生化冻水时,化冻水会及时地流进排水槽44内,可避免置于内胆底壁41的待解冻物接触到化冻水而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排水槽44内的化冻水可快速地流向排水口45,从而及时地排出内胆40,避免化冻水在内胆40中积累而对待解冻物的品质产生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30的侧壁32和底壁31上均设有导向支撑筋35,以支撑内胆40,并对内胆40进行限位,以促使内胆40和外壳30之间形成温热空间50。导向支撑筋35可设置于侧壁32和底壁31相邻接的位置处,并大致呈L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20与盒体10之间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盖体20与盒体10之间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0的外壳30和内胆40之间可通过卡接的方式相连。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0的外壳30和内胆40之间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合适的方式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20与盒体10之间的交界面处和/或盒体10的外壳30和内胆40之间的交界面处通过密封件形成气密密封,以使得内胆40内形成密封的解冻空间,并提高解冻效率。

进一步地,盖体20包括透明本体21和包覆在透明本体21周围的装饰件22。透明本体21具有覆盖在外壳30和内胆40的顶部边缘上方的边沿部211、被包围在边沿部211内侧的透视观察部212以及由边沿部211和透视观察部212的交界线向下延伸的裙部213。边沿部211的设置便于盖体20的周缘搭在盒体10上,以起到支撑的作用。透视观察部212可便于用户观察盒体10内的解冻情况。裙部213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214,密封槽214内设有第一密封圈23,以在盖体20与盒体10之间形成气密密封。将盖体20装配至盒体10时,只需要将位置对准,直接按压盖体20即可在盖体20与盒体10之间的交界面处形成气密密封。

进一步地,外壳30的顶部边缘开设有由其顶表面向下凹陷的缝槽36。缝槽36可以为宽度较小的狭缝。内胆40的顶部具有由其侧壁42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的翻边46以及由翻边46的延伸末端向下延伸的插片47,插片47插入缝槽36中。翻边46的底表面和与其相对应的外壳30顶部边缘的顶表面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11,从而在内胆40与外壳30的交界面之间形成气密密封,从而保证温热空间50在除与导流槽341和排水口45连通的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处均形成密封,从而确保温热空间50内的解冻液体的热量尽可能多地传递至内胆40,进而提高了解冻效率。

更进一步地,插片47上可开设有卡扣或卡爪,相应地,缝槽36内可形成有与卡扣或卡爪相配合的卡接结构,以通过插片47与缝槽36之间的卡接实现内胆40与外壳30之间的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内”、“外”、“横”、“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解冻盒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