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片组件、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4932发布日期:2019-06-05 23:2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加热片组件、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片组件、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



背景技术:

寒冷环境下,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冷凝器(室外机换热器)吸热给室内供暖,当室外空气温度很低或空气流动量不足时,室外机换热器很容易结霜,因此,为了缓解此种情况发生时对空气调节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空调器大多设置有除霜模式,依据除霜模式去除室外机换热器的结霜,具体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控制空调器的冷媒的流向实现,此时需要停止室内的制热模式,给用户感受带来不便;另一种方式是,单独采用电加热片对室外机换热器加热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灵活性较高,且对室内的空气调节模式的影响较小,但存在一定弊端,例如,为了保证电加热片对室外机换热器的加热效果也即保证除霜效率,电加热片要求与室外机换热器尽可能接触,这种方式,将显然降低换热器的通风量,尤其是在换热器不需要除霜的工况下,电加热片的设置将极大地降低室外机换热器的通风量,从而影响室外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片组件、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能够在换热器无需除霜时折叠,保证换热器的换热通风量,在换热器结霜时展开并对换热器进行除霜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片组件,包括多个加热片,用于对换热器加热除霜,多个所述加热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加热片之间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具备展开的第一状态以及折叠的第二状态。

优选地,多个所述加热片至少包括第一加热片、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一加热片与所述第二加热片的对应一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片组件还包括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能够施力于所述加热片组件,以展开或者折叠所述加热片组件。

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包括第一卷轮、第二卷轮,所述第一卷轮通过第一传力件与所述第二加热片的第一端连接,当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驱动所述第一卷轮能够迫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卷轮通过第二传力件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当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驱动所述第二卷轮能够迫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第一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片远离铰接的一侧与支架连接,还包括引导轮,所述引导轮与所述支架连接,且能够改变所述第一传力件或第二传力件的传力方向。

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回转驱动部件,所述第一卷轮、第二卷轮可选择地与所述回转驱动部件具有的输出转轴套装,当所述输出转轴驱动所述第一卷轮旋转时,所述第二卷轮的运动状态与所述输出转轴无关,当所述输出转轴驱动所述第二卷轮旋转时,所述第一卷轮的运动状态与所述输出转轴无关。

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卷轮选择卡合部件,通过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以实现所述第一卷轮与所述输出转轴的套装连接或所述第二卷轮与所述输出转轴的套装连接。

优选地,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包括卡合部、运动驱动部,所述运动驱动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相对于所述第一卷轮及第二卷轮的运动,以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卷轮卡合,或,以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卷轮卡合。

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磁力产生部件,所述磁力产生部件能够通过吸合所述运动驱动部使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产生运动。

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轮连接,所述复位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连接,且所述复位部件能够施加力于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以使在所述磁力产生部件不产生磁力的情况下,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与所述第二卷轮卡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包括上述的加热片组件。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所述换热器换热气流的进风一侧。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换热器、驱动风机,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所述换热器换热气流的出风一侧,所述驱动风机处于所述加热片组件与所述换热器换热气流的出风一侧之间,且所述驱动风机能够将所述加热片组件产生的热气流引导至所述换热器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热片组件、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当所述换热器需要除霜时,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展开的第一状态,从而能够保证除霜过程的高效快速,当所述换热器无结霜现象,也即无需除霜时,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折叠的第二状态,从而保证所述加热片组件不对换热器正常换热风量及面积产生不利影响,保证换热器的换热通风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片组件的结构及状态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加热片组件的结构及状态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略去第一传力件及第二传力件)。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加热片;11、第一加热片;12、第二加热片;13、第三加热片;2、拉伸装置;21、第一卷轮;22、第二卷轮;23、第一传力件;24、第二传力件;25、回转驱动部件;251、输出转轴;26、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1、卡合部;262、运动驱动部;27、磁力产生部件;28、复位部件;3、支架;4、引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片组件,包括多个加热片1,用于对换热器加热除霜,多个所述加热片1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加热片之间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具备展开的第一状态以及折叠的第二状态。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片组件由于具备展开及折叠的两种状态,具体的,当所述换热器需要除霜时,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展开的第一状态,从而能够保证除霜过程的高效快速,当所述换热器无结霜现象,也即无需除霜时,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折叠的第二状态,从而保证所述加热片组件不对换热器正常换热风量及面积产生不利影响,保证换热器的换热通风量。当然,所述加热片1采用常规的电加热片即可。

多个所述加热片1至少为两个,包括第一加热片11、第二加热片12,所述第一加热片11与所述第二加热片12的对应一端铰接,更为具体地,所述第一加热片11与所述第二加热片12的对应一端采用销轴连接或者采用常规的合页连接皆可,能够降低所述加热片组件的结构复杂度及生产制造成本。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加热片11与所述第二加热片12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三加热片13,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第三加热片13的首尾端依次通过前述的铰接方式进行连接。

为了便于对所述加热片组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及时转换,优选地,所述加热片组件还包括拉伸装置2,所述拉伸装置2能够施力于所述加热片组件,以展开或者折叠所述加热片组件。

作为所述拉伸装置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2包括第一卷轮21、第二卷轮22,所述第一卷轮21通过第一传力件23与所述第二加热片12的第一端连接,当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驱动所述第一卷轮21能够迫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卷轮22通过第二传力件24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当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驱动所述第二卷轮22能够迫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第一状态,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所述加热片组件的第一端的施力,能够便捷地将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灵活转换,所述的第一传力件23、第二传力件24例如可以为绳索,此时,绳索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卷轮21或者第二卷轮22上,另一端则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当所述第一卷轮21或者第二卷轮22受驱动力旋转时,将分别缠绕第一传力件23或者第二传力件24,为使问题描述的更加清晰,如图1所示,此时,为了使所述加热片组件由第二状态转换为第一状态及由折叠状态转化为展开状态,此时迫使第二卷轮22旋转,而使第一卷轮21保持自由状态,此时,第二卷轮22将缠绕第二传力件24进而使所述加热片组件完全展开,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卷轮22所处的具体位置可以灵活设定,但不应与展开后的所述加热片组件之间形成干涉,此时,由于所述第一卷轮21为自由状态,因此,随着所述第二传力件24的被缠绕过程,所述第一卷轮21上的第一传力件23将被解除缠绕。

为了优化所述第一卷轮21、第二卷轮22与所述加热片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也能够优化所述第一传力件23与第二传力件24的力的传递路线,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片11远离铰接的一侧与支架3连接,还包括引导轮4,所述引导轮4与所述支架3连接,且能够改变所述第一传力件23或第二传力件24的传力方向。更为具体的,所述引导轮4将所述第一传力件23的传力方向改变为与所述第二传力件24的方向一致(如图1所示),这样使拉伸装置2的设置位置更为集中,有利于所述加热片组件的结构紧凑化设计。当然,也可以不采用所述引导轮4,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卷轮21与所述第二卷轮22分别处于所述加热片1的折叠或者展开施力方向的路径两侧,所述第一卷轮21及第二卷轮22分别采用驱动部件独立驱动即可。

当所述第一卷轮21、第二卷轮22同时处于所述加热片1的折叠或者展开施力方向的路径一侧时,进一步地,所述拉伸装置2还包括回转驱动部件25,所述第一卷轮21、第二卷轮22可选择地与所述回转驱动部件25具有的输出转轴251套装,当所述输出转轴251驱动所述第一卷轮21旋转时,所述第二卷轮22的运动状态与所述输出转轴251无关,当所述输出转轴251驱动所述第二卷轮22旋转时,所述第一卷轮21的运动状态与所述输出转轴251无关,也即,所述第一卷轮21、第二卷轮22同时与所述回转驱动部件25如回转电机、回转气马达或者液压马达的输出转轴251套设,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所述加热片组件的结构紧凑化设计。

可以在所述拉伸装置2中设置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通过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以实现所述第一卷轮21与所述输出转轴251的套装连接或所述第二卷轮22与所述输出转轴251的套装连接。具体地,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包括卡合部261、运动驱动部262,所述运动驱动部26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相对于所述第一卷轮21及第二卷轮22的运动,以使所述卡合部261与所述第一卷轮21卡合,或,以使所述卡合部261与所述第二卷轮22卡合。更进一步地,所述拉伸装置2还包括磁力产生部件27,所述磁力产生部件27能够通过吸合所述运动驱动部262使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产生运动。所述运动驱动部262例如可以与所述输出转轴251活动卡接(例如在所述输出转轴251的轴向长度方向上设置卡槽,在所述运动驱动部262上则对应构造卡块,卡块活动连接在所述卡槽中,从而保证了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能够在所述第一卷轮21与第二卷轮22之间选择性的运动),当采用所述磁力产生部件27对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进行运动驱动时,此时将所述运动驱动部262采用衔铁制作,当所述磁力产生部件27产生磁力时,将吸合所述运动驱动部262朝向所述第一卷轮21运动,并使所述卡合部261嵌入所述第一卷轮21具有的嵌槽中,从而将所述第一卷轮21与所述输出转轴251连接为一个整体(此时所述输出转轴251旋转时,所述第一卷轮21将随之旋转,发生对所述第一传力件23的缠绕拉伸,当然,此时,由于所述第二卷轮22未被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卡合,因此,其处于自由状态,也即,当所述第一卷轮21旋转时,所述第二卷轮22将在所述第二传力件24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自由旋转,该旋转状态为放线状态)。当然,所述磁力产生部件27采用通常的电磁铁即可,所述电磁铁的控制电源可以来自于外部电源供给,当然最好地,来自于空调器室外机本身的电源模块。当然,前述的运动驱动部262如前所述可以采用衔铁,当然也可以采用单极性永磁体(N极或者S极),此时,通过对所述磁力产生部件27的通电电流的方向实现其产生磁性的变化,从而能够简单实现对所述运动驱动部262的吸合或者相斥的远离。

当然,为了简化所述磁力产生部件27的控制系统,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2还包括复位部件28,所述复位部件2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轮21连接,所述复位部件28的另一端与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连接,且所述复位部件28能够施加力于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以使在所述磁力产生部件27不产生磁力的情况下,所述卷轮选择卡合部件26与所述第二卷轮22卡合,此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运动驱动部262采用衔铁制成即可。所述复位部件28例如可以包括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包括上述的加热片组件,能够在换热器无需除霜时折叠,保证换热器的换热通风量,在换热器结霜时展开并对换热器进行除霜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所述换热器换热气流的进风一侧,由于目前的空调器室外机具有的换热风机大多采用吸风模式,此时将所述加热片组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换热气流的进风一侧,能够在所述换热器需要化霜的时候,保证所述进风的化热气流被预热后进入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除霜,保证除霜的效率。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换热器、驱动风机,所述加热片组件处于所述换热器换热气流的出风一侧,所述驱动风机处于所述加热片组件与所述换热器换热气流的出风一侧之间,且所述驱动风机能够将所述加热片组件产生的热气流引导至所述换热器上,由于所述驱动风机的设置,保证了虽然所述加热片组件处在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一侧,但是依然能够保证所述加热片组件对所述换热器的除霜效果。

在具体应用方面,例如在寒冷环境下,空调器将开启制热模式,利用换热器(室外机冷凝器)感温包检测冷凝器铜管温度变化,当感温包检测到制热过程中冷凝器下降到一定温度后(说明有结霜现象),空调器开启防结霜功能。回转驱动部件25(以回转电机为例)开始运转,所述第二卷轮22缠绕所述第二传力件24进而带动加热片1展开(第一状态),当所述加热片1展开到位时(此时,例如可以在相应的位置如在所述加热片1展开面积最大位移处设置接近开关,对所述加热片1的展开位置进行检测),所述加热片1通电制热,同时所述回转电机停止运转;当加热片1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换热器铜管加热一定温度时,驱动风机启动,开始向所述换热器吹热风。当感温包检测到冷凝器铜管达到一定温度时,所述加热片1断电停止加热,驱动风机继续运转,加热片1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加热片1降到一定温度时,驱动风机停止工作,此时,加热片开启折叠模式(第二状态),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吸引衔铁,弹簧压缩,所述第一卷轮21处于卡合状态,而所述第二卷轮22则处于自由状态,回转电机启动,所述第一卷轮21缠绕所述第一传力件23进而带动所述加热片1实现折叠,当折叠到位后,回转电机停止运转,电磁铁断电失去磁性,所述卡合部通过弹簧复位,所述第一卷轮21解除卡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室外机,能够在换热器无需除霜时折叠,保证换热器的换热通风量,在换热器结霜时展开并对换热器进行除霜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