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霜装置及包含其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1278发布日期:2019-05-28 20:5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霜装置及包含其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制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霜装置及包含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在低温工况运行下,空调的室外机在制热过程中,换热器会出现结霜情况,使空调的制热能力降低,所以需要对空调的外机换热器进行除霜。

现有的除霜方式有制冷循环除霜和热气除霜,但这两种除霜方式在除霜过程中无法对室内进行供热,同时制冷循环除霜时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还会吸收室内热量,影响室内的舒适性。其他除霜方式还存在除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外机换热器除霜的同时不能对室内供热、除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除霜效率、除霜同时能够正常对室内供热的化霜装置及包含其的空调。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霜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及隔热结构;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待化霜结构上,所述隔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加热组件远离所述待化霜结构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红外加热器及反射罩,所述红外加热器与所述反射罩通过固定结构连接;

所述反射罩内侧围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红外加热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待化霜结构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侧;

所述隔热结构位于所述反射罩远离所述红外加热器的外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结构的形状与所述反射罩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加热器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连接部及卡托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卡托部,所述卡托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加热器的承载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托部包括第一托臂及第二托臂,所述第一托臂与所述第二托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托臂及所述第二托臂之间形成所述承载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格栅结构,所述格栅结构与所述加热组件可拆卸固定连接,且所述格栅结构位于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换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结构与所述加热组件通过卡钩或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结构的目数为5-20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结构为金属材料、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材料或者金属纤维材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结构与所述加热组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结构与所述加热组件粘接或焊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结构以隔热材质制得,或者所述隔热结构表面涂布有隔热涂料,或者所述隔热结构为真空绝热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室外机换热器的化霜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及包含其的空调,可用于空调的室外机换热器,通过设置于所述待化霜结构上的所述加热组件加热直接为换热器等待化霜结构进行除霜,在除霜过程中不影响空调正常的供热,保持室内的舒适性。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加热组件上远离所述待化霜结构的一侧设置的所述隔热结构,隔离室外低温空气与所述加热组件的热交换,减少所述加热组件的热量损失,提高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空调室外机换热器的除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的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加热组件11红外加热器12反射罩2隔热结构3固定结构

31连接部32卡托部321第一托臂322第二托臂333凹槽

4格栅结构5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化霜装置,包括:加热组件1及隔热结构2;所述加热组件1设置于待化霜结构上,所述隔热结构2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1上、且位于所述加热组件1远离所述待化霜结构的一侧。通过设置于所述待化霜结构上的所述加热组件1加热直接为换热器等待化霜结构进行除霜,在除霜过程中不影响空调正常的供热,保持室内的舒适性。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加热组件上远离所述待化霜结构的一侧设置的所述隔热结构2,隔离室外低温空气与所述加热组件1的热交换,减少所述加热组件1的热量损失,提高所述加热组件1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室外换热器的除霜效率。待化霜结构可以是空调的室外机换热器,也可以是冰箱或冷库等装置上的需化霜的换热部件。

其中,室外机的换热器在空调的制热工况下存在结霜的问题,本实施例中设置加热组件1与换热器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加热组件1设置的面积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对换热器进行局部加热或整体加热,进而为换热器化霜。

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室外机换热器的化霜装置中,所述加热组件1包括:红外加热器11及反射罩12,所述红外加热器11与所述反射罩12通过固定结构3连接;所述反射罩12内侧围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红外加热器11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换热器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侧;所述隔热结构2位于所述反射罩12远离所述红外加热器11的外侧,进一步说明,此处的外侧指反射罩12远离红外加热器11的一侧,内侧指反射罩12靠近红外加热器11的一侧。在空调低温制热情况下,开启红外加热器11为换热器加热,帮助换热器化霜。同时红外加热器11产生的无法用于加热换热器霜层的红外线(背向换热器的部分红外线),可以通过设置的反射罩12重新反射到换热器表面,防止红外辐射线的浪费,高效利用红外辐射线。

所述隔热结构2的形状与所述反射罩12的形状相适配,反射罩12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可采用板状、多边形或者弧形;隔热结构2可全包覆或局部包覆于加热组件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全包覆对反射罩的隔热效果更好,局部包覆隔热效果会弱于全包覆但依然可以减少反射罩12的热交换。例如,反射罩12的形状为板件,隔热结构2可只包覆加热组件1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个侧面即可。又如,本实施例中的反射罩12为弧状,隔热结构2则可以设置为与反射罩12形状相适配的弧状,对反射罩12进行全包覆;或者隔热结构2设置为u型,将反射罩12包覆,实现有效隔热。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红外加热器11是一个圆柱形的加热器,其反射罩12是一个圆弧形的反射罩12,对应的隔热结构2也为圆弧形,隔热结构2包覆于反射罩12外表面,有效为反射罩12保温并隔离低温空气。本实施例中,换热器位于反射罩12的开口侧,也即图中格栅结构4侧,与红外加热器11相对设置,便于加热器的热量更好的直接作用于换热器。

反射罩12通常采用金属材质,考虑到反射罩12也会吸收部分红外线,会使反射罩12外表面迅速升温,从而使得反射罩12高温外表面与环境中的低温空气进行不断热交换会产生热量损失。另外进行热量交换的反射罩12同时会不断的吸收红外加热器11辐射的红外线,降低红外加热器11的工作效率,影响换热器的化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的隔热结构2减少反射罩12的热量交换,隔绝反射罩12外表面直接与空气接触;保证加热组件1的加热效率,从而保证换热器的除霜效率。

其中,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室外机换热器的化霜装置中,隔热结构2可与所述加热组件1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具体的,隔热结构2与反射罩12可通过卡扣或紧固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化霜装置中,所述隔热结构2与所述加热组件1还可以粘接或焊接。隔热结构2与反射罩12的固定方式可基于上述进行选择适合的方式。

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隔热结构2可选择低导热率的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玻璃纤维棉毡、岩棉、橡塑发泡材料(聚氯乙烯pvc+丁腈橡胶材料等)、高压聚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发泡材料、热固性复合材料(酚醛泡沫材料、不饱和聚酯材料、等)、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或者,隔热结构2为表面涂有隔热涂料涂层的结构,例如表面涂有无机化合物(膨胀珍珠岩)隔热涂料等。又或者,隔热结构2为真空绝热板,有效为反射罩12保温。隔热结构2还可以选择低热传导的结构零件,例如带有中空夹层的塑料件。

另外,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中,所述红外加热器11通过固定结构3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结构3将红外加热器11稳定固定,便于加热器发挥作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连接部31及卡托部32,所述连接部31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所述连接部31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卡托部32,所述卡托部3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加热器11的承载槽。红外加热器11可与卡托部32卡扣固定,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其中,本实施例的化霜装置,所述卡托部32包括第一托臂321及第二托臂322,所述第一托臂321与所述第二托臂3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托臂321及所述第二托臂322之间形成所述承载槽。如图3所示,连接部31中空,连接部31的第二端有相对的两个连接端,第一托臂321及第二托臂322各连接一个连接端。如图所示,第一托臂321与第二托臂322之间的敞口渐开,便于红外线的发射或反射;并且在第一托臂321及第二托臂322上均设置有凹槽333,两个凹槽333以及连接部31配合形成可以卡接固定红外加热器11的承载槽。

在另一方面,由于红外加热器11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其安装位置与换热器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室外环境中的树叶、塑料袋或纸片等可燃物质容易集聚在红外加热器11表面;红外加热器11正常工作状态下处于高温,会将可燃物质不断加热,这些可燃物质被红外加热器11高温表面持续加热,温度积聚下,有可能引起起火。为提升化霜装置的安全性,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中,还包括:格栅结构4,所述格栅结构4与所述加热组件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所述格栅结构4位于所述加热组件1与所述换热器之间。格栅结构4隔绝可燃物质与红外加热器11直接接触,避免加热起火。

如图3所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圆弧状的反射罩12边缘设置有卡钩5,格栅结构4与反射罩12通过卡钩5进行固定。其他实施例中,格栅结构4与加热组件1还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格栅结构4可选择金属材料,如碳钢、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或合金材料。或者,格栅结构4可选择耐高温、阻燃的复合材料,如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等)、玻璃纤维材料或金属纤维材料、发泡复合材料等。

格栅结构4的栅孔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择四边形、多边形或圆形,例如格栅结构4的栅孔设置为正方形、矩形、菱形、圆形、梯形或六边形等。

其中,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结构4的目数为5-20目,在不阻挡红外加热器11正常工作辐射红外线的情况下,有效阻隔可燃物。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包括上述用于室外机换热器的化霜装置,可以有效为室外机的换热器进行化霜,同时化霜过程并不影响空调的正常制热,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室外机换热器的化霜装置及包含其的空调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的加热组件1对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进行化霜,不影响空调的正常制热,保证室内舒适度。

通过设置的隔热结构2:将反射罩12外表面与低温环境空气隔离,减少反射罩12与空气的热交换作用,从而减少红外加热器11的热量损失;进一步的减少反射罩12对红外加热器11红外线的吸收,提高红外加热器11的辐射红外线量和工作效率,从而提升空调室外机换热器的化霜效率。

通过设置的格栅结构4阻挡环境中的可燃物质与红外加热器11的高温表面直接接触,避免红外加热器11的高温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提高整个化霜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也即空调正常安装时对应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