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保鲜解冻方法、装置、食物存储装置及冰箱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58162发布日期:2019-11-06 01:3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食物保鲜解冻方法、装置、食物存储装置及冰箱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食物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物保鲜解冻方法、装置、食物存储装置及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食物的较长保存时间的同时,还要对食物进行保鲜,即要求食物具有良好的风味及营养。因此,以电冰箱为代表的食物存储设备应运而生。

然而电冰箱等在通过冷冻的方式对食物进行保鲜时,若用户需要食用被冷冻的食物,首先需要取出被冷冻的食物,然后采用自然静置等对被冷冻的食物进行解冻。在进行解冻时所需的时间较长,并且很容易使食物表面产生细菌,无法保证食物的风味及营养。因此,传统的食物保鲜方法具有保鲜可靠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食物保鲜方法保鲜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食物保鲜解冻方法、装置、食物存储装置及冰箱。

一种食物保鲜解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根据所述种类信息、所述预计食用时间与预设解冻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解冻参数,所述预设解冻数据库存储有不同种类的被冷冻食物在不同预计食用时间下对应的解冻参数;根据所述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所述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所述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到达所述预计食用时间时,判断所述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若否,则向所述食物存储装置的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的步骤,包括:以预设时长开始计时,当所述预设时长结束时判断所述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预设时长结束时判断所述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的步骤,包括:当所述预设时长结束时,获取所述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的内部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内部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分析,判断所述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种类信息、所述预计食用时间与预设解冻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解冻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所述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的内部环境参数;根据所述内部环境参数对匹配得到的解冻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解冻参数;所述根据所述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所述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所述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冻参数包括解冻时间和解冻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当检测到食物放入所述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时,控制所述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放入的食物进行冷冻操作。

一种食物保鲜解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解冻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种类信息、所述预计食用时间与预设解冻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解冻参数,所述预设解冻数据库存储有不同种类的被冷冻食物在不同预计食用时间下对应的解冻参数;解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所述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

一种食物存储装置,包括:控制器、箱体和热电制冷器,所述热电制冷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热电制冷器,所述箱体用于存储需要冷冻保鲜的食物,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食物保鲜解冻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还包括食物放置板,所述食物放置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所述食物放置板将所述箱体的内部间隔为存储仓体和散热仓体,所述存储仓体用于放置需要进行冷冻保鲜的食物,所述热电制冷器设置于所述食物放置板位于所述散热仓体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散热仓体,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控制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还包括环境监测器,所述环境监测器位于所述存储仓体,所述环境监测器连接所述控制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监测器包括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和温度采集器,所述摄像头、所述红外感应器和所述温度采集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内壳体、隔热层和外壳体,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

一种冰箱,包括上述的所述食物存储装置。

上述食物保鲜解冻方法、装置、食物存储装置及冰箱,在对食物进行冷冻保鲜时,可以根据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与预设解冻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在预计食用时间时完成该种食物的解冻操作所需的解冻参数。然后根据对应的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进行制热,从而根据产生的热量完成对被冷冻食物的解冻操作。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食物存储装置不仅具有将食物进行冷冻保鲜的功能,还能根据用户的预计食用时间以及食物种类对冷冻后的食物进行解冻。当用户需要食用或者烹饪被冷冻食物时,用户可以及时得到解冻后的食物,有效地节省了解冻时间;同时将食物冷冻和解冻操作在同一箱体内进行,避免与外部环境接触而产生较多细菌,进而有效地保证食物的风味以及营养,具有保鲜可靠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再一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一种食物保鲜解冻方法,包括步骤s200、步骤s300和步骤s600。

步骤s200,获取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

具体地,冷冻食物即为需要进行冷冻保鲜的食物在食物存储装置中进行冷冻处理之后得到的食物,例如肉类、海鲜类食物等。预计食用时间即为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或食物本身的性质等对食用该种食物或者需要采用该种食物进行烹饪的时间,预计食用时间可以是准确的时间点,例如上午8点等;也可以是一个预估的计时时长,当达到该时长后用户食用冷冻食物,例如,用户预计在十二小时后食用冷冻食物等。控制器获取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为一种能够进行人机交互的控制装置,此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控制器输入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为智能控制面板,该智能控制面板具有触摸显示功能,当用户输入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之后,智能控制面板能够根据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进行后续的分析处理,从而控制相应的放热装置实现解冻操作。

步骤s300,根据种类信息、预计食用时间与预设解冻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解冻参数。

具体地,预设解冻数据库存储有不同种类的被冷冻食物在不同预计食用时间下对应的解冻参数。对于冷冻后的不同种类食物,为了保证解冻后具有最佳的风味及营养,所需的解冻参数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因此,控制器内部存储有不同种类的食物冷冻后在不同的预计食用时间时对应的解冻参数,当控制器获取到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之后,直接可以与预设解冻数据库匹配得到对应的解冻参数,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解冻处理。应当指出的是,解冻参数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解冻参数包括解冻时间和解冻温度。解冻温度即为在进行解冻时对被解冻食物进行加热的温度,解冻时间即为根据用户预计食用时间结合具体被冷冻食物的种类,开始对被冷冻食物进行加热解冻的开始时间。

步骤s600,根据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

具体地,热电制冷器即为半导体制冷器,热电制冷是具有热电能量转换特性的材料,在通过直流电时具有制冷功能,由于半导体材料具有最佳的热电能量转换性能特性,所以人们把热电制冷称为半导体制冷。半导体制冷是建立于塞贝克效应、珀尔帖效应、汤姆逊效应、焦耳效应、傅立叶效应共五种热电效应基础上的制冷新技术。半导体制冷技术主要是利用了p型(n型)半导体元器件在通过不同方向的直流电的过程中,元器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产生进行吸热(制冷)和放热(加热)的功能。

食物存储装置具有箱体,并且箱体内部设置有食物放置板,通过食物放置板将箱体内部空间间隔开,形成存储仓体和散热仓体,其中存储仓体用于放置食物,热电制冷器设置于食物放置板远离存储仓体的一侧。此时可以将食物放置于食物放置板,而食物放置板的另一侧则可以通过热电制冷器进行制冷或制热操作,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冷冻或解冻操作。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存储仓体只存储一种食物,以便于用户根据需求对对应的食物进行解冻,而其余不需要的食物则继续保持冷冻即可。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仓体的数量并时不是唯一的,可以采用隔热材料等在同一存储装置中设置多个存储仓体,每一存储仓体均对应设置一个食物放置板和一个热电制冷器,从而实现不同种类食物的分别冷冻和解冻操作,具有存储便利性高的优点。

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放置板为高密度铝制面板,当对食物进行冷冻时,热电制冷器制冷通过高密度铝制面板将冷能均匀的传输至放置于食物放置面板的食物上,使得食物能够均匀受冷而进行冷冻。当需要对食物进行解冻时,热电制冷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开始制热,此时同样根据高密度铝制面板将热量均匀的传输至被冷冻食物上,使得被冷冻食物均匀受热而进行解冻,从而保证解冻后的食物均有最佳风味,能够有效地防止营养流失。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计食用时间不一致时,对应的控制器控制热电制冷器进行制热实现被冷冻食物的解冻时,具体地解冻控制方法也不相同。以预计食用时间为时间段为例,当获取的预计食用时间对应为用户需要在两小时后食用被冷冻食物,此时由于用来对被冷冻食物进行解冻的时间较少,此时控制器仅会控制热电制冷器进行快速解冻,即控制热电制冷器以较大的制热功率进行工作,具有解冻速率快的优点。当获取的预计食用时间对应为用户需要在12小时后食用被冷冻食物,此时用于进行被冷冻食物解冻的时间较多,控制器将会控制热电制冷器进行慢速解冻,即控制热电制冷器以较小的制热功率进行工作,采用该种解冻模式能够有效地保留食物养分。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00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700和步骤s800。

步骤s700,当到达预计食用时间时,判断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

具体地,当到达预计食用时间时,被冷冻食物已经在控制器控制热电制冷器进行制热下,实现了完全解冻操作,此时理论上用户将会对解冻后的食物进行烹饪或食用。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由于被冷冻食物过多或用户遗忘等情况,导致解冻后的食物并未完全食用,为了避免该种情况发生导致食物浪费,控制器将会在预计食用时间到达之后,会对被解冻后的食物进行检测,判断被冷冻食物解冻后是否已经完全食用,即检测存储仓体内是否有解冻后的食物剩余,通过检测操作保证解冻后的食物不会由于长时间放置出现营养流失等情况。

步骤s800,若否,则向食物存储装置的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

具体地,报警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若否,则说明被解冻后的食物并未完全食用,存储仓体内仍有食物剩余,此时控制器将会向食物存储装置的报警器发送相应的报警信号,通过报警器提醒用户,以便于用户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箱门,以便于用户放入食物进行冷冻或者取出解冻后的食物。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并不会立即进行报警,而是当检测到食物存储装置的箱门再次开启时,才会发出报警,以保证在进行报警时用户能够得知。当用户接收到报警信息之后,可以选择重新对解冻后的食物进行冷冻操作或者继续取出进行食用等,避免食物错过最佳风味或者变质。

可以理解,报警器的类型并时不时唯一的,可以是声音报警器、光电报警器等,只要能够通过报警器将解冻后的食物并未完全食用的信息告知用户即可。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的箱门安装有气囊型抗漏门封,从而有效地避免细菌进入存储仓体,保证食物的洁净度。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700包括步骤s710。步骤s710,当到达预计食用时间时,以预设时长开始计时,当预设时长结束时判断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到达预计食用时间之后,控制器并不会立即进行存储仓体内是否仍存储有被冷冻食物解冻后得到的食物,而是以预设时长为缓冲时间,当预设时长之后才会进行相应的判断,以保证最终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应当指出的是,预设时长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时长为30分钟。在其它实施例中,预设时长还可以是其它大小,例如,20min、40min或1小时等,只要能够反映用户食用完成解冻食物的时间即可。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710包括步骤s711和步骤s712。

步骤s711,当到达预计食用时间时,以预设时长开始计时,当预设时长结束时,获取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的内部图像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图像分析处理的方法进行存储仓体内解冻后的食物是否食用完全的判断,具有判断操作简单的优点。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设置有环境监测器,环境监测器设置于存储仓体中与食物放置板相对一侧的内侧壁,环境监测器连接控制器。即环境监测器设置于存储仓体的顶部,以便于对存储仓体的内部环境进行监测。通过环境监测器进行拍照处理,得到存储仓体内部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境监测器包括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和温度采集器,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和温度采集器分别连接控制器。通过摄像头即可以实现相应的图像信息采集操作,然后将相应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器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处理即可。而红外感应器和温度采集器则分别用于感应食物表面温度和存储仓体内部温度,并将感应的得到的相应温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对解冻过程进行相应智能调解处理。

步骤s712,根据内部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分析,判断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

具体地,当控制器接收到环境检测器发送的内部图像信息之后,对图像进行图像变换、图像分割等处理之后,得到所接收的图像信息是否包括被冷冻食物的最终信息。若采集的内部图像信息并未检测出此时存储仓体内仍存储有对应的食物,则表示此时用户已经食用完所有解冻后的食物,此时即表示食物保鲜的整体操作(食物冷冻和食物解冻)已经完成;若检测出存储仓体仍存储有解冻后的食物,则表示并未食用完,此时控制器将会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之后,步骤s60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400和步骤s500,步骤s600包括步骤s610。

步骤s400,获取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的内部环境参数。

具体地,如上所述,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顶部设置有环境监测器,环境监测器包括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和温度采集器,红外感应器能够对被冷冻食物的表面温度进行采集,而温度采集器则可以采集存储仓体内部环境的温度,对应的内部环境参数即为食物表面温度数据和环境温度数据。由于食物存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食物存储装置根据食物种类和预计食用时间进行解冻后,食物具有最佳的风味及营养。在根据预设解冻数据库匹配到对应的解冻参数之后,控制器仍能够根据食物表面温度数据和环境温度数据等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智能化对解冻参数进行进一步地调整,即实现解冻过程的反馈控制。

步骤s500,根据内部环境参数对解冻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解冻参数。

具体地,当控制器获取内部环境参数之后,即获取食物表面温度以及环境温度之后,控制器将会基于大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对根据预设解冻数据库匹配得到的解冻参数进行调节,得到最佳的解冻控制方案,即得到更新后的解冻参数。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解冻参数包括解冻时间和解冻温度,解冻时间的类型并时不时唯一的,可以是解冻开始的时间也可以是解冻过程的持续时间。解冻温度即为热电制冷器制热对被冷冻食物进行加热时的加热温度,解冻温度的大小也并不是唯一的,具体可以根据预计食用时间或者解冻过程的持续时间等进行调整,只要通过解冻时间以及解冻参数的配合,使得被冷冻食物在预计食用时间达到时,能够被解冻即可。

步骤s610,根据更新后的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

具体地,当控制器根据环境监测器反馈的食物表面温度以及存储仓体的环境温度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之后,控制器在进行解冻控制时,将会根据更新后的解冻参数进行后续的控制操作,控制热电制冷器以对应的加热温度进行被冷冻食物的解冻操作,从保证最终解冻得到的食物具有最佳的风味及营养。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00。

步骤s100,当检测到待冷冻的食物放入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时,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放入的食物进行冷冻操作。

具体地,待冷冻食物即为需要通过冷冻操作进行保鲜的食物,在进行被冷冻食物的解冻之前,用户需要将相应的食物放入存储仓体进行冷冻,得到对应的被冷冻食物。应当指出的是,检测存储仓体是否放入待冷冻食物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境监测器进行相应的监测操作,当检测到存储仓体放入待冷冻食物之后,将相应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即可。具体可以是环境监测器中的红外感应器进行感应或者摄像头进行拍照检测的方式,均可以检测到存储仓体是否放入待冷冻的食物。进一步地,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采用其它的方式进行得到存储仓体中是否放入待冷冻的食物,例如,用户直接通过控制器输入相应的信息等。

上述食物保鲜解冻方法,在对食物进行冷冻保鲜时,可以根据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与预设解冻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在预计食用时间时完成该种食物的解冻操作所需的解冻参数。然后根据对应的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进行制热,从而根据产生的热量完成对被冷冻食物的解冻操作。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食物存储装置不仅具有将食物进行冷冻保鲜的功能,还能根据用户的预计食用时间以及食物种类对冷冻后的食物进行解冻。当用户需要食用或者烹饪被冷冻食物时,用户可以及时得到解冻后的食物,有效地节省了解冻时间;同时将食物冷冻和解冻操作在同一箱体内进行,避免与外部环境接触而产生较多细菌,进而有效地保证食物的风味以及营养,具有保鲜可靠性强的优点。

请参参阅图7,一种食物保鲜解冻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200、解冻匹配模块300和解冻控制模块500。

信息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

具体地,冷冻食物即为需要进行冷冻保鲜的食物在食物存储装置中进行冷冻处理之后得到的食物,例如肉类、海鲜类食物等。预计食用时间即为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或食物本身的性质等对食用该种食物或者需要采用该种食物进行烹饪的时间,预计食用时间可以是准确的时间点,例如上午8点等;也可以是一个预估的计时时长,当达到该时长后用户食用冷冻食物,例如,用户预计在十二小时后食用冷冻食物等。控制器获取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为一种能够进行人机交互的控制装置,此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控制器输入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

解冻匹配模块300用于根据种类信息、预计食用时间与预设解冻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解冻参数。

具体地,预设解冻数据库存储有不同种类的被冷冻食物在不同预计食用时间下对应的解冻参数。对于冷冻后的不同种类食物,为了保证解冻后具有最佳的风味及营养,所需的解冻参数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因此,控制器内部存储有不同种类的食物冷冻后在不同的预计食用时间时对应的解冻参数,当控制器获取到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之后,直接可以与预设解冻数据库匹配得到对应的解冻参数,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解冻处理。应当指出的是,解冻参数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解冻参数包括解冻时间和解冻温度。解冻温度即为在进行解冻时对被解冻食物进行加热的温度,解冻时间即为根据用户预计食用时间结合具体被冷冻食物的种类,开始对被冷冻食物进行加热解冻的开始时间。

解冻控制模块500用于根据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

具体地,热电制冷器即为半导体制冷器,热电制冷是具有热电能量转换特性的材料,在通过直流电时具有制冷功能,由于半导体材料具有最佳的热电能量转换性能特性,所以人们把热电制冷称为半导体制冷。半导体制冷是建立于塞贝克效应、珀尔帖效应、汤姆逊效应、焦耳效应、傅立叶效应共五种热电效应基础上的制冷新技术。半导体制冷技术主要是利用了p型(n型)半导体元器件在通过不同方向的直流电的过程中,元器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产生进行吸热(制冷)和放热(加热)的功能。

食物存储装置具有箱体,并且箱体内部设置有食物放置板,通过食物放置板将箱体内部空间间隔开,形成存储仓体和散热仓体,其中存储仓体用于放置食物,热电制冷器设置于食物放置板远离存储仓体的一侧。此时可以将食物放置于食物放置板,而食物放置板的另一侧则可以通过热电制冷器进行制冷或制热操作,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冷冻或解冻操作。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存储仓体只存储一种食物,以便于用户根据需求对对应的食物进行解冻,而其余不需要的食物则继续保持冷冻即可。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仓体的数量并时不是唯一的,可以采用隔热材料等在同一存储装置中设置多个存储仓体,每一存储仓体均对应设置一个食物放置板和一个热电制冷器,从而实现不同种类食物的分别冷冻和解冻操作,具有存储便利性高的优点。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600。报警模块600用于当到达预计食用时间时,判断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若否,则向食物存储装置的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具体操作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模块600还用于当到达预计食用时间时,以预设时长开始计时,当预设时长结束时判断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具体操作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模块600还用于当到达预计食用时间时,以预设时长开始计时,当预设时长结束时,获取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的内部图像信息;根据内部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分析,判断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具体操作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装置还包括反馈调节模块400。反馈调节模块400用于获取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的内部环境参数;根据内部环境参数对匹配得到的解冻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解冻参数。具体操作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解冻控制模块500还用于根据更新后的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被冷冻食物进行对应的解冻操作。具体操作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保鲜解冻装置还包括冷冻模块100。冷冻模块100用于当检测到待冷冻的食物放入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时,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对放入的食物进行冷冻操作。具体操作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食物保鲜解冻装置,在对食物进行冷冻保鲜时,可以根据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与预设解冻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在预计食用时间时完成该种食物的解冻操作所需的解冻参数。然后根据对应的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进行制热,从而根据产生的热量完成对被冷冻食物的解冻操作。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食物存储装置不仅具有将食物进行冷冻保鲜的功能,还能根据用户的预计食用时间以及食物种类对冷冻后的食物进行解冻。当用户需要食用或者烹饪被冷冻食物时,用户可以及时得到解冻后的食物,有效地节省了解冻时间;同时将食物冷冻和解冻操作在同一箱体内进行,避免与外部环境接触而产生较多细菌,进而有效地保证食物的风味以及营养,具有保鲜可靠性强的优点。

请参阅图9,一种食物存储装置,包括:控制器10、箱体20和热电制冷器30,热电制冷器30设置于箱体20的内部,控制器10连接热电制冷器30(图未示),箱体20用于存储需要冷冻保鲜的食物,控制器10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食物保鲜解冻控制。

具体地,冷冻食物即为需要进行冷冻保鲜的食物在食物存储装置中进行冷冻处理之后得到的食物,例如肉类、海鲜类食物等。预计食用时间即为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或食物本身的性质等对食用该种食物或者需要采用该种食物进行烹饪的时间,预计食用时间可以是准确的时间点,例如上午8点等;也可以是一个预估的计时时长,当达到该时长后用户食用冷冻食物,例如,用户预计在十二小时后食用冷冻食物等。控制器10获取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为一种能够进行人机交互的控制装置,此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控制器10输入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为智能控制面板,该智能控制面板具有触摸显示功能,当用户输入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之后,智能控制面板能够根据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进行后续的分析处理,从而控制相应的放热装置实现解冻操作。

热电制冷器30即为半导体制冷器,热电制冷是具有热电能量转换特性的材料,在通过直流电时具有制冷功能,由于半导体材料具有最佳的热电能量转换性能特性,所以人们把热电制冷称为半导体制冷。半导体制冷是建立于塞贝克效应、珀尔帖效应、汤姆逊效应、焦耳效应、傅立叶效应共五种热电效应基础上的制冷新技术。半导体制冷技术主要是利用了p型(n型)半导体元器件在通过不同方向的直流电的过程中,元器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产生进行吸热(制冷)和放热(加热)的功能。

预设解冻数据库存储有不同种类的被冷冻食物在不同预计食用时间下对应的解冻参数。对于冷冻后的不同种类食物,为了保证解冻后具有最佳的风味及营养,所需的解冻参数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因此,控制器10内部存储有不同种类的食物冷冻后在不同的预计食用时间时对应的解冻参数,当控制器10获取到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之后,直接可以与预设解冻数据库匹配得到对应的解冻参数,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解冻处理。应当指出的是,解冻参数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解冻参数包括解冻时间和解冻温度。解冻温度即为在进行解冻时对被解冻食物进行加热的温度,解冻时间即为根据用户预计食用时间结合具体被冷冻食物的种类,开始对被冷冻食物进行加热解冻的开始时间。

请参阅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还包括食物放置板40,食物放置板40设置于箱体20内部,通过食物放置板40将箱体20的内部间隔为存储仓体21和散热仓体22,存储仓体21用于放置需要进行冷冻保鲜的食物,热电制冷器30设置于食物放置板40位于散热仓体22的一侧。

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10,食物存储装置具有箱体20,并且箱体20内部设置有食物放置板40,通过食物放置板40将箱体20内部空间间隔开,形成存储仓体21和散热仓体22,其中存储仓体21用于放置食物,热电制冷器30设置于食物放置板40远离存储仓体21的一侧。此时可以将食物放置于食物放置板40,而食物放置板40的另一侧则可以通过热电制冷器30进行制冷或制热操作,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冷冻或解冻操作。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存储仓体21只存储一种食物,以便于用户根据需求对对应的食物进行解冻,而其余不需要的食物则继续保持冷冻即可。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仓体21的数量并时不是唯一的,可以采用隔热材料等在同一存储装置中设置多个存储仓体21,每一存储仓体21均对应设置一个食物放置板40和一个热电制冷器30,从而实现不同种类食物的分别冷冻和解冻操作,具有存储便利性高的优点。

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放置板40为高密度铝制面板,当对食物进行冷冻时,热电制冷器30制冷通过高密度铝制面板将冷能均匀的传输至放置于食物放置面板的食物上,使得食物能够均匀受冷而进行冷冻。当需要对食物进行解冻时,热电制冷器30在控制器10的作用下开始制热,此时同样根据高密度铝制面板将热量均匀的传输至被冷冻食物上,使得被冷冻食物均匀受热而进行解冻,从而保证解冻后的食物均有最佳风味,能够有效地防止营养流失。

请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还包括散热器70,散热器70设置于散热仓体22,散热器70连接控制器10(图未示)。

具体地,在热电制冷器30制冷过程中,热电制冷器30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制冷效率以及热电制冷器30等的正常运行,食物存储装置在散热仓体22内设置有对应的散热器70。当热电制冷器30制冷运行时,控制器10同时控制散热器70运行进行散热操作。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散热操作的可靠性,散热仓体2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孔,通过散热孔能够及时的将热量散出。应当指出的是,散热器70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是风冷散热器或者液冷散热器等,只要能够及时将产生的热量散出即可。如图11所示为食物存储装置的底部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对应的散热器70为散热风扇,即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进行制冷散热。

请参阅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还包括环境监测器50,环境监测器50位于存储仓体21,环境监测器50连接控制器10(图未示)。

具体地,当到达预计食用时间时,被冷冻食物已经在控制器10控制热电制冷器30进行制热下,实现了完全解冻操作,此时理论上用户将会对解冻后的食物进行烹饪或食用。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由于被冷冻食物过多或用户遗忘等情况,导致解冻后的食物并未完全食用,为了避免该种情况发生导致食物浪费,控制器10将会在预计食用时间到达之后,会对被解冻后的食物进行检测,判断被冷冻食物解冻后是否已经完全食用,即检测存储仓体21内是否有解冻后的食物剩余,通过检测操作保证解冻后的食物不会由于长时间放置出现营养流失等情况。

环境监测器50能够对存储仓体21的内部进行监测,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境监测器50包括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和温度采集器,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和温度采集器分别连接控制器10。通过摄像头即可以实现相应的图像信息采集操作,然后将相应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0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处理即可。而红外感应器和温度采集器则分别用于感应食物表面温度和存储仓体21内部温度,并将感应的得到的相应温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10,以便于控制器10对解冻过程进行相应智能调解处理。

根据内部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分析,判断被冷冻食物是否完全食用。当控制器10接收到环境检测器发送的内部图像信息之后,对图像进行图像变换、图像分割等处理之后,得到所接收的图像信息是否包括被冷冻食物的最终信息。若采集的内部图像信息并未检测出此时存储仓体21内仍存储有对应的食物,则表示此时用户已经食用完所有解冻后的食物,此时即表示食物保鲜的整体操作(食物冷冻和食物解冻)已经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连接控制器10(图未示)。

具体地,若否,则说明被解冻后的食物并未完全食用,存储仓体21内仍有食物剩余,此时控制器10将会向食物存储装置的报警器发送相应的报警信号,通过报警器提醒用户,以便于用户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21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箱门,以便于用户放入食物进行冷冻或者取出解冻后的食物。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并不会立即进行报警,而是当检测到食物存储装置的箱门再次开启时,才会发出报警,以保证在进行报警时用户能够得知。可以理解,报警器的类型并时不时唯一的,可以是声音报警器、光电报警器等,只要能够通过报警器将解冻后的食物并未完全食用的信息告知用户即可。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的箱门安装有气囊型抗漏门封,从而有效地避免细菌进入存储仓体21,保证食物的洁净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21顶部设置有环境监测器50,环境监测器50包括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和温度采集器,红外感应器能够对被冷冻食物的表面温度进行采集,而温度采集器则可以采集存储仓体21内部环境的温度,对应的内部环境参数即为食物表面温度数据和环境温度数据。由于食物存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食物存储装置根据食物种类和预计食用时间进行解冻后,食物具有最佳的风味及营养。在根据预设解冻数据库匹配到对应的解冻时间以及解冻温度之后,控制器10仍能够根据食物表面温度数据和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智能化对解冻时间以及解冻温度进行进一步地调整,即实现解冻过程的反馈控制。

当控制器10获取内部环境参数之后,即获取食物表面温度以及环境温度之后,控制器10将会基于大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对根据预设解冻数据库匹配得到的解冻时间和解冻温度进行调节,得到最佳的解冻控制方案,即得到更新后的解冻时间和更新后的解冻温度。当控制器10根据环境监测器50反馈的食物表面温度以及存储仓体21的环境温度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之后,控制器10在进行解冻控制时,将会根据更新后的解冻时间及解冻温度进行后续的控制操作,控制热电制冷器30输出对应的热量进行被冷冻食物的解冻操作,从保证最终解冻得到的食物具有最佳的风味及营养。

请参阅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还包括照明灯具60,照明灯具60位于存储仓体21,照明灯具60连接控制器10(图未示)。具体地,存储仓体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相应的照明灯具60,当控制器10检测到用户开启存储仓体21的箱门时,控制器10将会控制照明灯具60开启,方便用户进行食物的放入与取出操作。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灯具60为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箱体20包括内壳体、隔热层和外壳体,隔热层设置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具体地,通过在箱体20的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隔热层,将食物存储装置的存储仓体21内部空间与外部隔绝,避免存储仓体21的冷能或者热能的散失,进一步增强食物保鲜的保鲜可靠性。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发泡技术形成相应的隔热层进行隔离,从而有效地隔绝外部温度,减少热量流失。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冰箱,冰箱具体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食物存储装置。在冰箱中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食物存储装置,从而将制冷和制热功能结合在同一仓体中进行,有效地提高食物保鲜的可靠性。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食物存储装置还可以设置于其它具有食物冷冻功能的设备。

上述食物存储装置及冰箱,在对食物进行冷冻保鲜时,可以根据被冷冻食物的种类信息和预计食用时间与预设解冻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在预计食用时间时完成该种食物的解冻操作所需的解冻参数。然后根据对应的解冻参数控制食物存储装置的热电制冷器30进行制热,从而根据产生的热量完成对被冷冻食物的解冻操作。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食物存储装置不仅具有将食物进行冷冻保鲜的功能,还能根据用户的预计食用时间以及食物种类对冷冻后的食物进行解冻。当用户需要食用或者烹饪被冷冻食物时,用户可以及时得到解冻后的食物,有效地节省了解冻时间;同时将食物冷冻和解冻操作在同一箱体20内进行,避免与外部环境接触而产生较多细菌,进而有效地保证食物的风味以及营养,具有保鲜可靠性强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