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3745发布日期:2020-02-07 22:1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冰箱中,冷冻间室一般位于冰箱下部,冷却室位于冷冻间室外侧的后部,压机舱位于冷冻间室的后方,冷冻间室需要为压机舱让位,使得冷冻间室存在异形,限制了冷冻间室的进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蒸发器利用程度高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冰箱的安装工艺。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位于下方的冷却室和位于冷却室上方的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和

蒸发器,横置于冷却室内,配置成冷却进入冷却室内的气流,以形成冷却气流;其中

冷却室在其横向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形成有侧回风入口,至少一个储物间室的回风气流经侧回风入口进入冷却室中进行冷却;并且

蒸发器设置成至少在其靠近侧回风入口的部分向后弯折。

可选地,冷却室在其横向两个侧壁的前端处分别形成有侧回风入口;

蒸发器设置成在其靠近两个侧回风入口的部分向后弯折。

可选地,蒸发器为翅片管式蒸发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翅片和穿设于翅片的盘管,其中

盘管设置成在其靠近两个侧回风入口的部分向后弯折。

可选地,盘管设置成横截面形成有中心区段、第一弯折区段和第二弯折区段,其中第一弯折区段和第二弯折区段分别自中心区段的左右两侧向后弯折。

可选地,中心区段平行于冰箱的门体设置;

第一弯折区段与中心区段的夹角为7°-15°;

第二弯折区段与中心区段的夹角为7°-15°。

可选地,盘管设置成横截面形成弧形结构;

弧形结构的中心向前靠近冰箱的门体设置,两端向后远离门体设置。

可选地,弧形结构的圆心角为20°-35°。

可选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包括:位于冷却室上方的冷冻间室;

冷却室在其前侧壁还形成有前回风入口,冷冻间室的回风气流经前回风入口进入冷却室中进行冷却。

可选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还包括:位于冷冻间室上方的冷藏间室;

冷藏间室在其横向两个侧壁分别形成有冷藏回风口,其中冷藏回风口和侧回风入口通过冷藏回风管相连,以使得冷藏间室的回风气流经冷藏回风口、冷藏回风管和侧回风入口进入冷却室中进行冷却。

可选地,冰箱的压机舱设置于冷却室后方,其底部具有托板;

托板包括第一区段和从第一区段的前端向前方延伸的第二区段,其中第一区段上设置冰箱的压缩机、散热风机和冷凝器,第二区段上沿横向间隔开设有底进风口和底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通过在底部限定出冷却室,抬高了冷冻间室,降低用户对冷冻间室取放物品操作时的弯腰程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将蒸发器设置成至少在其靠近侧回风入口的部分向后弯折,能减少回风风压的损失,并且可以提高蒸发器的利用率,提高总体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的冰箱通过在托板上设置底进风口和底出风口,简化了冰箱的安装工艺。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蒸发器为矩形时沿a-a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蒸发器为弯折形时沿a-a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蒸发器为弯折形时沿a-a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压机舱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描述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冰箱100本身为参考的方位,“前”、“后”为如图1所指示的方向;“横向”是指左右方向,为如图2所指示的方向,是指与冰箱100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示意性侧视透视图。图1中未示出冷冻抽屉。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示意性主视图。冰箱100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10,箱体110包括外壳111和设置在外壳111内侧的储物内胆,外壳111与储物内胆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形成发泡层112),储物内胆中限定有储物间室,储物内胆一般可包括冷冻内胆114、冷藏内胆113等,储物间室包括由冷冻内胆114内限定的冷冻间室和由冷藏内胆113内限定的冷藏间室。冷藏间室的前侧设置有冷藏门体131,以打开或关闭冷藏间室。冷冻间室的前侧设置有冷冻门体132,以打开或关闭冷冻间室。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冷藏间室的温度一般处于2℃至10℃之间,优先为4℃至7℃。冷冻间室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处于-22℃至-14℃。不同种类的物品的最佳存储温度并不相同,适宜存放的位置也并不相同,例如果蔬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藏间室,而肉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冻间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还包括蒸发器500、送风风机700、压缩机801、冷凝器803、散热风机802以及节流元件(图中未示出)等。蒸发器500经由制冷剂管路与压缩机801、冷凝器803、节流元件连接,构成制冷循环回路,在压缩机801启动时降温,以对流经其的空气进行冷却。压缩机801、冷凝器803、散热风机802设置于压机舱80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箱体110内限定有位于下方的冷却室150,蒸发器500设置于冷却室150中,所有储物间室位于冷却室150的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内胆114位于箱体110的下部,其内限定有前述的冷却室150和位于冷却室150正上方的冷冻间室。传统冰箱中,冷冻间室一般处于冰箱100的最下部,使得冷冻间室所处位置较低,用户需要大幅度弯腰或蹲下才能对冷冻间室进行取放物品的操作,不便于用户使用,尤其不方便老人使用。而且,冷冻间室需要为压机舱800让位,冷冻间室不可避免的要做成为压机舱800让位的异形空间,减小了冷冻间室的存储容积。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物间室的下方限定冷却室150,使得冷却室150占用箱体110的下部空间,抬高了冷冻间室的高度,降低用户对冷冻间室进行取放物品操作时的弯腰程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冷却室150可为压机舱800提供让位,而冷冻间室不再需要为压机舱800让位,避免现有方案中冷冻间室需要为压机舱800让位而导致冷冻间室存在异形的问题,从而可保证冷冻间室的进深和存储容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蒸发器500整体横置于冷却室150中,厚度尺寸明显小于长度尺寸,通过将蒸发器500横置于冷却室150中,避免蒸发器500占用更多的空间,保证冷却室150上方的冷冻间室的存储容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冷却室150在其横向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形成有侧回风入口149,冷藏间室的回风气流经侧回风入口149进入冷却室150中进行冷却。同时,在冷却室150的前侧形成有与冷冻间室连通的至少一个前回风入口147,以使得冷冻间室的回风气流通过至少一个前回风入口147进入冷却室150中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的蒸发器500设置成至少在其靠近侧回风入口149的部分向后弯折。冷藏间室在其横向两个侧壁分别形成有冷藏回风口144,其中冷藏回风口144和侧回风入口149通过冷藏回风管145相连,以使得冷藏间室的回风气流经冷藏回风口144、冷藏回风管145和侧回风入口149进入冷却室150中进行冷却。

图3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蒸发器为矩形时沿a-a线的示意性剖视图。现有冰箱普遍采用的是相对规则的矩形蒸发器,然而对于设置有侧回风入口149的冰箱100,若还是使用矩形蒸发器,回风气流在经过两侧的侧回风入口149进入冷却室150后,对于蒸发器靠近两端板部分很少有回风可以经过,且回风气流在经过矩形蒸发器时经历了两次90°折角,风压损失较大,导致现有的蒸发器的总体换热效率不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考虑到在具有侧回风入口149的冰箱100上,使用一种至少在其靠近侧回风入口149的部分向后弯折的异形蒸发器500代替现有的矩形蒸发器,能减少回风风压的损失,并且可以提高蒸发器500的利用率,提高总体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发器500为翅片管式蒸发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翅片501和穿设于翅片501的盘管502,其中盘管502设置成在其靠近两个侧回风入口149的部分向后弯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异形蒸发器500可以是仅将蒸发器500的两侧的一部分进行折弯,也可以是将蒸发器500整体异形成梯形或弧形。

图4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蒸发器为弯折形时沿a-a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盘管502设置成横截面形成有中心区段520、第一弯折区段521和第二弯折区段522,其中第一弯折区段521和第二弯折区段522分别自中心区段520的左右两侧向后弯折。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中心区段520平行于冰箱100的冷冻门体132设置;第一弯折区段521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为7°-15°;第二弯折区段522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为7°-15°。

图4中,示出了第一弯折区段521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α。第一弯折区段521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与第二弯折区段522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弯折区段521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为10°;第二弯折区段522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为10°。再例如,第一弯折区段521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为7°;第二弯折区段522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为12°。优选地,从工艺简化角度考虑,第一弯折区段521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与第二弯折区段522与中心区段520的夹角相同。更优选地,第一弯折区段521和第二弯折区段522是对称设置在中心区段520的两侧。另外,中心区段520、第一弯折区段521、第二弯折区段52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例可以通过对同一冰箱在利用矩形蒸发器时几乎不结霜区域所占的面积来进行设定。

图5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蒸发器为弯折形时沿a-a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盘管502设置成横截面形成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中心向前靠近冰箱100的冷冻门体132设置,两端向后远离冷冻门体132设置。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盘管502的弧形结构的圆心角θ为20°-35°,例如为20°、25°、35°。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还包括罩板200,罩板200罩扣在冷冻内胆114的底部,并与冷冻内胆114的后壁、底壁和两个横向侧壁共同限定出冷却室150,具有前部板201和上部板202。在前部板201上形成前述的前回风入口14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部板202的前部与翅片50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以在上部板202的前部与翅片50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上部板202的后部与翅片501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填充有挡风泡沫203,从而避免部分回风气流不经过蒸发器500。进入冷却室150的回风气流的一部分通过蒸发器500的前端面的前方进入蒸发器500中与蒸发器500换热,另一部分由蒸发器500的前端面的上方进入上部板202的前部与翅片501的上表面之间间隔形成的气流通道,再向下由翅片501的顶面进入蒸发器500中与蒸发器500换热。由此,使得进入冷却室150的回风气流从不同方向、不同位置进入蒸发器500中,提升蒸发器500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还包括接水盘300、引水管400和蒸发皿804。在冷却室150的底壁设置接水盘300,用于承接蒸发器500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化霜产生的化霜水,且冷却室150的前段底壁和后段底壁均为沿彼此方向倾斜向下的斜面,且在前段底壁和后段底壁的交接处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经引水管400连接到位于压机舱800内的蒸发皿804内。优选地,冷却室150的前段底壁和后段底壁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等于5℃,可以使得蒸发器500产生的冷凝水顺利进入接水盘300,并可以保证全部排出,有效保证蒸发器500的工作可靠性。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前段底壁的斜度大于后段底壁的斜度,以使排水口在水平方向上靠近蒸发器500的前端,使得外部空气通过排水口进入冷却室150后先经过蒸发器500,而不会直接在送风风机700上形成结霜、结冰等不良现象。在位于冷却室150的后段底壁的接水盘300和蒸发器500之间还设置有支撑件503,用于为蒸发器500在冰箱100的固定提供向上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风机700在气流流动路径上位于蒸发器500的下游,配置为促使经蒸发器500冷却后的冷却气流向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内流动。通过在蒸发器500的下游设置送风风机700,加速经蒸发器500冷却后的气流向储物间室流动,保证冰箱100的制冷效果。送风风机700可以为离心风机。送风风机700的后端为送风风道,送风风道从冷却室150沿着冷冻间室的后背逐渐向上延伸,直到冷冻间室和冷藏间室的交界处,在交界处设置有冷藏风门143。其中,送风风道被划分为3条风路,中间的风路作为冷藏送风风道141通向冷藏间室的冷藏出风口146,两侧的风路作为冷冻送风风道142通向冷冻间室的冷冻出风口148。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还可以具有变温间室,由变温内胆限定,或者由冷冻内胆114限定。对变温间室,可以单独设置变温送风风道,也可以是和冷冻间室共用冷冻送风风道142,通过设置变温风门来调节是否向其内送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中,压机舱800设置于冷却室150后方,其底部具有托板900。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压机舱800的示意性俯视图。托板900包括第一区段901和从第一区段901的前端向前方延伸的第二区段902,第一区段901上设置压缩机801、散热风机802和冷凝器803,第二区段902上沿横向间隔开设有底进风口921和底出风口922。散热风机802配置为促使底进风口921周围的环境空气从底进风口921进入压机舱800,并依次经过冷凝器803、压缩机801,之后从底出风口922流动至外部环境中,以对压缩机801和冷凝器803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通过在托板900上设置底进风口921和底出风口922,简化了冰箱100的安装工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进风口921由多个通风孔构成,底出风口922由多个通风孔构成,使得冰箱100具有防鼠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可进行嵌入式布置,用于嵌入式橱柜,以减小冰箱100所占空间。为提升冰箱100的整体美观度和减小冰箱100所占空间,冰箱100的后壁与橱柜的预留空间较小,导致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前后进出风方式的散热效率较低,而如果以保证散热为前提,必须增加冰箱100后壁与橱柜的距离,然而同时却带来了冰箱100所占空间增大的问题。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通过在箱体110的底壁限定有横向排布的底进风口921和底出风口922,散热气流在冰箱100的底部完成循环,充分利用了冰箱100与支撑面之间的这一空间,无需加大冰箱100的后壁与橱柜的距离,减小了冰箱100所占空间的同时,提升了散热效率。箱体110的底壁的四角可设置有支撑滚轮,箱体110通过四个支撑滚轮放置于支撑面上,并使得箱体110的底壁与支撑面形成一定的空间。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