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4860发布日期:2020-05-26 18:1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电磁波加热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食物在冷冻的过程中,食物的品质得到了保持,然而冷冻的食物在加工或食用前需要解冻。为了便于用户冷冻和解冻食物,在设计上需要一种具有电磁波加热装置的冰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电磁波加热装置的新型对开门冰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加热装置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限定有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的箱体以及为所述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在横向方向上并列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加热单元,其包括:

金属筒体,设置于所述冷藏间室内,并开设有取放口;

门体,设置于所述取放口处,用于开闭所述取放口;

电磁发生系统,包括产生电磁波信号的电磁发生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电连接的辐射天线,以在所述筒体内产生电磁波加热待处理物。

可选地,所述辐射天线设置于所述筒体的1/3~1/2高度处。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

天线罩,由绝缘材料制成,设置为将所述筒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加热室和电器室;其中

待处理物和所述辐射天线分别设置于所述加热室和电器室。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

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设置于所述电器室内并位于所述辐射天线的后侧,其包括:

检测单元,串联在所述电磁发生模块与辐射天线之间,且所述检测单元配置为检测经过其的入射波信号和反射波信号的特定参数;

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特定参数计算待处理物的电磁波吸收率;和

匹配单元,串联在所述电磁发生模块与辐射天线之间,且所述匹配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电磁波吸收率调节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的负载阻抗;且

所述电器室的后壁对应所述匹配单元的位置处开设有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

冷藏风道盖板,设置于所述冷藏间室的后部,并与所述冷藏间室的后壁夹置形成冷藏送风风道;以及

冷藏蒸发器和冷藏送风风机,设置于所述冷藏送风风道中;其中

所述冷藏风道盖板开设有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间室送风口以及位于所述多个间室送风口下方的一个间室回风口;且

所述加热室的后壁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冷藏风道盖板留有间隙,以接收冷量。

可选地,所述冷藏风道盖板对应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处还分别开设有装置送风口和装置回风口,以快速地向所述筒体提供冷量。

可选地,所述冷藏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冷藏送风风机的上游;和/或

所述装置送风口和装置回风口均设置于所述冷藏蒸发器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筒体设置于所述冷藏间室的1/3~3/5高度处。

可选地,所述箱体还限定有压机仓,所述电磁发生模块设置于所述压机仓内。

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隔板,设置于所述冷藏间室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上方,用于分隔所述冷藏间室的储物空间;且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

按键板,固定于所述隔板并配置为接收加热启动指令,且其电连线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下方并自所述隔板的后部引出与所述电磁发生系统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加热装置的筒体设置在对开门冰箱的冷藏间室内,不仅可降低加热对其他食材的影响,还可延长筒体内电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室的后壁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冷藏风道盖板上对应地开设装置送风口和装置回风口,可在加热装置不工作时快速地为加热室提供冷量,来正常保藏食材,避免了储物空间的浪费,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装置送风口和装置回风口均连通于冷藏蒸发器的下游,可使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的压强均较高,进而使流入加热室的冷空气均匀地分布在加热室内,提高了加热室的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匹配单元对电磁发生模块的负载阻抗进行调节,提高电磁发生模块的输出阻抗和负载阻抗的匹配度,可在加热室内放置有固定属性(种类、重量、体积等)不同的食物、或食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均有较多的电磁波能量被辐射在加热室内,进而提高了加热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轴测图,其中箱门被去除;

图2是图1所示冰箱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箱门被去除;

图3是图1所示冰箱的示意性正视图,其中位于风道盖板前侧的部件均被去除;

图4是图2中压机仓的示意性后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图5所示加热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图5中电器室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8是图2中位于风道盖板前侧的部件的示意性后视图;

图9是图8中隔板与按键板的示意性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示意性轴测图,其中箱门被去除;图2是图1所示冰箱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箱门被去除。参见图1和图2,冰箱100可至少包括箱体110、箱门和制冷系统。其中箱体110可包括外箱、限定有冷藏间室120的冷藏内胆、和限定有冷冻间室130的冷冻内胆。箱门可包括用于开闭冷藏间室120的冷藏门和用于开闭冷冻间室130的冷冻门。

在本实用新型中,冰箱100为对开门冰箱,其冷藏间室120和冷冻间室130在横向方向上并列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熟知地,冷藏间室120是指对食材的保藏温度为0~+8℃的储物间室;冷冻间室130是指对食材的保藏温度为-20~-15℃的储物间室。

图3是图1所示冰箱100的示意性正视图,其中位于风道盖板121前侧的部件均被去除;图4是图2中压机仓160的示意性后视图。参见图3和图4,制冷系统至少包括压缩机151、与压缩机151出口连通的冷凝器152、毛细管、为冷藏间室120提供冷量的冷藏蒸发器153以及将冷藏蒸发器153产生的冷量扩散到冷藏间室120的冷藏送风风机154。

具体地,冷藏间室120的后部可设置有冷藏风道盖板121。冷藏蒸发器153和冷藏送风风机154可均设置于冷藏风道盖板121与冷藏间室120后壁夹置形成的冷藏送风风道155中,且冷藏风道盖板121开设有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间室送风口1211以及位于多个间室送风口1211下方的至少一个间室回风口1212。

间室回风口1212的数量可为两个,且两个间室回风口1212可对称地设置在最下方的间室送风口1211的横向两侧,以降低风阻,提高换热效率。

冷藏蒸发器153可设置于冷藏送风风机154的上游,以使流经冷藏蒸发器153的气体与冷藏蒸发器153充分换热。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2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是图5所示加热装置200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5和图6,特别地,冰箱100还可包括加热装置200,以便于用户加热食材。

加热装置200可包括开设有取放口的筒体210、设置于取放口处的用于开闭取放口的门体220、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筒体210内或通达至筒体210内的电磁发生系统、以及承载待处理物的抽屉240。

筒体210可设置于冷藏间室120内,以降低加热对其他食材的影响,并延长筒体210内的电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筒体210可设置于冷藏间室120的1/3~3/5高度处,例如1/3高度处、3/7高度处、4/7高度处、或2/3高度处,以便于用户取放待处理物。

抽屉240可设置为其前端与门体220固定连接,两个横向侧板与筒体210滑动连接,以便于取放待处理物。

电磁发生系统可包括产生电磁波信号的电磁发生模块261、为电磁发生模块261供电的供电模块262、以及辐射天线250。

参见图4,电磁发生模块261可设置于箱体110底部的压机仓160内,以便于电磁发生模块261散热。

压机仓160内可设置有散热风机156,以为压缩机151、冷凝器152和电磁发生模块261散热。

电磁发生模块261的上部还可设置有与电磁发生模块261热连接的散热翅片263,以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电磁发生模块261的散热效率。

供电模块262可设置于压机仓160或箱体110的后壁。

参见图5和图6,辐射天线250可设置于筒体210内并与电磁发生模块261电连接,以根据电磁波信号产生相应频率的电磁波。筒体210可由金属制成,以作为接收极接收辐射天线250产生的电磁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天线250可设置于筒体210的1/3~1/2高度处,例如1/3、2/5或1/2,以使加热室211的容积较大的同时,使加热室211内的电磁波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进而使待处理物被快速地加热。

图7是图5中电器室212的示意性仰视图。参见图6和图7,加热装置200还可包括天线罩230,将筒体2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加热室211和电器室212。待处理物和辐射天线250可分别设置于加热室211和电器室212,以将待处理物和辐射天线250分隔开,防止辐射天线250脏污或误触损坏。

天线罩230可由绝缘材料制成,以使辐射天线250产生的电磁波可穿过天线罩230加热待处理物。

辐射天线250可水平地固定于电器室212的顶壁,即天线罩230的下表面,以简化筒体210及其内部件的装配流程、便于辐射天线250的定位安装。

参见图5和图7,加热装置200还可包括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270。具体地,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270可设置于辐射天线250的后侧,包括检测单元271、控制单元272、和匹配单元273。

检测单元271可串联在电磁发生模块261与辐射天线250之间,并配置为实时检测经过其的入射波信号和反射波信号的特定参数。在本实用新型中,特定参数可为电压值、电流值或由功率计直接测得的功率值。

控制单元272可配置为从检测单元271获取该特定参数,根据该特定参数计算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功率或直接读取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功率,并进一步根据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功率计算待处理物的电磁波吸收率,将电磁波吸收率与预设吸收阈值比较,当电磁波吸收率小于预设吸收阈值时向匹配单元273发送调节指令。预设吸收阈值可为60~80%,例如60%、70%、或80%。

匹配单元273可串联在电磁发生模块261与辐射天线250之间,并配置为根据控制单元272的调节指令对电磁发生模块261的负载阻抗进行调节,提高电磁发生模块261的输出阻抗和负载阻抗的匹配度,以在加热室211内放置有固定属性(种类、重量、体积等)不同的食物、或食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均有较多的电磁波能量被辐射在加热室211内,进而提高加热速率。

图8是图2中位于风道盖板121前侧的部件的示意性后视图。参见图3和图8,加热室211的后壁可开设有进风口213和出风口214,且进风口213和出风口214与冷藏风道盖板121留有间隙,以接收冷量,使加热装置200在不工作时用来保藏食材,避免了储物空间的浪费,提高了加热装置200的利用率。

冷藏风道盖板121对应进风口213和出风口214的位置处还可分别开设有装置送风口1213和装置回风口1214,以快速地向筒体210提供冷量。

装置送风口1213和装置回风口1214均连通于冷藏蒸发器153的下游,以使进风口213和出风口214的压强均较高,进而流入加热室211的冷空气均匀地分布在加热室211内,提高加热室211的温度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213可设置为向前凹陷,出风口214可设置为向后凹陷,以限定气流的流动方向。

电器室212的后壁对应匹配单元273的位置处可开设有散热孔215,以使匹配单元27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孔215排出。

图9是图8中隔板124与按键板280的示意性仰视图。参见图1、图8和图9,冰箱100还可包括设置于冷藏间室120并位于筒体210的上方的隔板124,以分隔冷藏间室120的储物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00还可包括按键板280。按键板280可配置为接收加热启动指令,并设置为与电磁发生系统的控制单元272电连接,以将启动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272使其控制电磁发生模块261启动并工作。

按键板280可固定于隔板124,以便于用户触发按键板280的按键281。具体地,隔板124可开设有沿竖直方向上贯穿隔板124的安装开口,按键板280可卡固于该安装开口内。

按键板280的电连线282可设置于隔板124的下方并自隔板124的后部引出与控制单元272电连接,以隐藏电连线282,防止电连线282损坏并提高安全性。

冰箱100还可包括设置于隔板124的上方并与隔板124扣合的饰板125。饰板125在水平面的投影可覆盖按键板280,以防止按键板280损坏并提高安全性。饰板125可开设有按键孔,按键281可显露于按键孔。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