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集流器、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4462发布日期:2020-05-22 21:5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分集流器、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集流器、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空调。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冷媒换热流道水力直径小,换热效率高,分集流器用于循环冷媒的分流和汇集,由于现有技术的分集流器结构设计不足,多条平行流扁管组成的蒸发器或冷凝器,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冷媒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影响换热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甚至导致微通道蒸发器在很多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分集流器、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空调,解决微通道换热器冷媒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分集流器,包括沿纵长方向设置在所述分集流器本体内的一条或多条支管,每条所述支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均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管的纵向剖面形状为直线、曲线或折线的一种,所述支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孔、矩形孔、三角形孔、不规则异形孔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均流孔的孔型为圆孔、矩形孔、三角形孔、不规则异形孔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分集流器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分集流器端部或中部位置的干管,每个所述干管与至少一条所述支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管的水力直径,自该支管与所述干管连通处始,沿该支管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位于每条所述支管管壁上的多个均流孔沿该支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均流孔的水力直径,自该支管与所述干管连通处始,沿该支管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或减小。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分集流器外壁上的均液腔,每个所述均液腔通过对应的所述均流孔与至少一条所述支管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均液腔与所述均流孔之间的均流槽道,每个所述均液腔通过对应的均流槽道与至少一个所述均流孔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均液腔上的换热管插孔,每个所述换热管插孔与对应的所述均液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分集流器。

进一步的,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微通道扁管、换热翅片,所述微通道扁管插入所述换热管插孔并密封焊接,所述换热翅片焊接或涨接在所述微通道扁管的换热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热泵空调,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分集流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分集流器设置有与一条或多条支管连通用于冷媒分集流的多个均流孔,冷媒经均流孔流出或流入,采用对支管、均流孔的数量及水力直径大小的不同设置,调整控制通过均流孔的冷媒流量,实现分集流器冷媒分配的精确控制;使用本实用新型分集流器的微通道换热器,冷媒由水利直径较小的多条支管分流输送,既可以低成本的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耐压能力,适应更高压力的冷媒循环,还进一步减少了微通道换热器的冷媒充注量,节能环保;使用本实用新型分集流器的热泵空调成本低、效率高、结构简单可靠,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分集流器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分集流器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分集流器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分集流器;1a、分集流器上半部;1b、分集流器下半部;10、干管;101、第一干管;102、第二干管;11、支管;111、第一支管;112、第二支管;113、第三支管;12、均流孔;121、第一均流孔;122、第二均流孔;123、第三均流孔;13、均液腔;14、换热管插孔;15、均流槽道;2、微通道扁管;3、换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集流器实施例1如附图1、2、3所示,并列设置在分集流器(1)本体内的支管(11)包括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第三支管(113),第一支管(11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均流孔(121),第二支管(112)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均流孔(122),第三支管(113)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均流孔(123),多个均液腔(13)设置于分集流器(1)外壁上,每个均液腔(13)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一组多个第一均流孔(121)、第二均流孔(122)、第三均流孔(123)分别与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第三支管(113)连通,换热管插孔(14)设置于均液腔(13)上,每个换热管插孔(14)与其下对应的均液腔(13)连通。

本实施例1中的分集流器(1)用于冷媒分流时,冷媒经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第三支管(113)分流后,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均流孔(121)、第二均流孔(122)、第三均流孔(123)汇流于不同的均液腔(13)内,设置每个均液腔(13)内的第一均流孔(121)、第二均流孔(122)、第三均流孔(123)的个数及水力直径的不同,即可控制汇流于每个均液腔(13)内的冷媒流量,从而实现流入的冷媒在不同换热管插孔(14)内的均匀分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集流器实施例2如附图4、5所示,分集流器(1)呈圆弧状,其包括分集流器上半部(1a)、分集流器下半部(1b);分集流器上半部(1a)设有第一干管(101)、第二干管(102),分集流器下半部(1b)设有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分集流器上半部(1a)与分集流器下半部(1b)密封焊接为一体;第一支管(11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均流孔(121),第二支管(112)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均流孔(122),多个均液腔(13)设置于分集流器下半部(1b)外壁上,多个换热管插孔(14)分别对应设置于均液腔(13)上;自第一支管(111)与第一干管(101)连通处始,到第一支管(111)的末端止,第一支管(111)的水力直径逐渐减小,自第二支管(112)与第二干管(102)连通处始,到第二支管(112)的末端止,第二支管(112)的水力直径逐渐减小;一部分均液腔(13)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均流孔(121)与第一支管(111)连通,第一支管(111)与第一干管(101)连通,另一部分均液腔(13)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两个第二均流孔(122)分别与两条第二支管(112)连通,这两条第二支管(112)汇流后与第二干管(102)连通,每个换热管插孔(14)与其下对应的均液腔(13)连通。

本实施例2中的分集流器(1)用于冷媒分集流时,首先,冷媒经第一干管(101)流入第一支管(111)后,通过第一均流孔(121)分流到对应的一部分均液腔(13)内经对应的一部分换热管插孔(14)流出换热;然后,换热后的冷媒经另一部分换热管插孔(14)流入对应的另一部分均液腔(13)中后,经设置在该部分均液腔(13)内的第二均流孔(122)进入两条第二支管(112),然后汇流到第二干管(102);设置均液腔(13)内的第一均流孔(121)、第二均流孔(122)的个数及水力直径的不同,即可控制通过均液腔(13)内的冷媒流量,从而实现流入或流出的冷媒在不同换热管插孔(14)内的均匀分配;呈圆弧状的分集流器(1)可以满足如壁挂空调室内换热器等特别形状的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集流器实施例3如附图6、7所示,分集流器包括分集流器上半部(1a)、分集流器下半部(1b),分集流器上半部(1a)与分集流器下半部(1b)密封焊接为一体;分集流器上半部(1a)设有干管(10)、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并联后与干管(10)连通,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均流孔(12);多个均液腔(13)设置于分集流器下半部(1b)外壁上,多个换热管插孔(14)分别对应设置于均液腔(13)上,多个均流槽道(15)设置在分集流器下半部(1b)内壁上,均流槽道(15)分别与不同的均液腔(13)、均流孔(12)位置对应并且连通。

本实施例3中的分集流器(1)用于冷媒分流时,冷媒首先经干管(10)分流到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中,经不同的均流孔(12)分别流入对应连通的均流槽道(15)后,被均匀分配到对应连通的不同的均液腔(13)中,然后经不同换热管插孔(14)流出实现均匀换热;设置与每个均液腔(13)对应连通的均流槽道(15)、均流孔(12)、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的水利直径的不同,可以精确控制冷媒在不同均液腔(13)分配流量,实现多个换热管插孔(14)冷媒流出的均匀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实施例如附图8所示,包括两个前述实施例的分集流器(1)、多个微通道扁管(2)、多个换热翅片(3),两个分集流器(1)上分别设有第一干管(101)、第二干管(102),微通道扁管(2)插入分集流器(1)的换热管插孔(14)中并密封焊接,换热翅片(3)焊接在微通道扁管(2)上。

本实施例中的微通道换热器采用前述实施例的分集流器,对经第一干管(101)流入第二干管(102)流出、中间经多个微通道扁管(2)换热的冷媒流量精确控制、均匀分配,可以实现多个微通道扁管(2)通过换热翅片(3)与外部气流高效换热;由于冷媒由分集流器(1)内部的多条支管分流输送,支管水利直径较小,既可以低成本的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耐压能力,适应更高压力的冷媒循环,还进一步减少了微通道换热器的冷媒充注量,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泵空调,其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分集流器,所述热泵空调的其它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本描述中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