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7191发布日期:2020-06-17 00:4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具体是一种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库主要用作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禽类、果蔬、冷饮、花卉、绿植、茶叶、药品、化工原料、电子仪表仪器等的恒温贮藏。冷库实际上是一种低温联合起来的冷气设备,冷库(冷藏库)也属于制冷设备的一种与冰箱相比较,其制冷面积要大很多,但他们有相通的制冷原理。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

无论任何的冷库,其中冷凝器都是其中的必须部件,然而现有的冷凝器多为固定式的结构拆卸和调节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支架、立杆、导热片和液相直管,所述冷凝器支架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相互堆成设置,左固定板内腔底部的圆心处竖直固定连接有立杆,立杆上套装有若干圆盘形的导热片,导热片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两端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立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顶部设有开设有外螺纹,右固定板的圆心处设有圆形通孔,立杆顶部通过紧固螺母与通孔的配合与右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底部均焊接连接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上均匀阵列开设有若干组液相管孔组,液相管孔组包括两个液相管孔。

进一步的,所述液相管孔内设有液相直管,液相直管与导热片紧密贴合,液相直管左右两端分别穿出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且液相直管左右两端分别于左固定板的底部和右固定板的顶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板外侧的同一液相管孔组内的两根液相直管的端部设有u形过渡连接管,u形过渡连接管的两端与两根液相直管的端部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右固定板外侧的相邻液相管孔组内的两根靠近的液相直管的同一端通过u形过渡连接管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右固定板的其中相邻两组液相管孔组内的液相直管分别连通有液相进管和液相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液相进管、液相出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高温的液相从液相进管进入液相直管,冷媒和液相经过热交换变为低温的液相通过液相出管流出,本实用新型内设有多个导热片,且导热片通过固定螺母固定以及间隔开,通过调节螺母的位置便于调节导热片的位置和数量,方便后期装配,冷凝器支架拆卸非常方便,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的侧视图。

图3为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的导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中u形过渡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中液相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中紧固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支架100、立杆200、导热片300和液相直管400,所述冷凝器支架100包括左固定板101和右固定板102,左固定板101和右固定板102相互堆成设置,左固定板101内腔底部的圆心处竖直固定连接有立杆200,立杆200上套装有若干圆盘形的导热片300,导热片300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300两端设有固定螺母301,固定螺母301螺纹连接在立杆200上,固定螺母301用于将导热片300固定以及间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200的顶部设有开设有外螺纹,右固定板102的圆心处设有圆形通孔103,立杆200顶部通过紧固螺母104与通孔103的配合与右固定板10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板101和右固定板102的底部均焊接连接有支撑脚105;

所述导热片300上均匀阵列开设有若干组液相管孔组310,液相管孔组310包括两个液相管孔311;

所述液相管孔311内设有液相直管400,液相直管400与导热片300紧密贴合,液相直管400左右两端分别穿出左固定板101和右固定板102,且液相直管400左右两端分别于左固定板101的底部和右固定板102的顶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板101外侧的同一液相管孔组310内的两根液相直管400的端部设有u形过渡连接管401,u形过渡连接管401的两端与两根液相直管400的端部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右固定板102外侧的相邻液相管孔组310内的两根靠近的液相直管400的同一端通过u形过渡连接管401连通设置;

所述右固定板102的其中相邻两组液相管孔组310内的液相直管400分别连通有液相进管402和液相出管403;

进一步的,所述液相进管402、液相出管403上均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高温的液相从液相进管402进入液相直管400,冷媒和液相经过热交换变为低温的液相通过液相出管403流出,本实用新型内设有多个导热片300,且导热片300通过固定螺母301固定以及间隔开,通过调节螺母的位置便于调节导热片300的位置和数量,方便后期装配,冷凝器支架100拆卸非常方便,便于更换。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支架、立杆、导热片和液相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支架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相互堆成设置,左固定板内腔底部的圆心处竖直固定连接有立杆,立杆上套装有若干圆盘形的导热片,导热片之间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两端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立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顶部设有开设有外螺纹,右固定板的圆心处设有圆形通孔,立杆顶部通过紧固螺母与通孔的配合与右固定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底部均焊接连接有支撑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上均匀阵列开设有若干组液相管孔组,液相管孔组包括两个液相管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管孔内设有液相直管,液相直管与导热片紧密贴合,液相直管左右两端分别穿出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且液相直管左右两端分别于左固定板的底部和右固定板的顶部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板外侧的同一液相管孔组内的两根液相直管的端部设有u形过渡连接管,u形过渡连接管的两端与两根液相直管的端部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固定板外侧的相邻液相管孔组内的两根靠近的液相直管的同一端通过u形过渡连接管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固定板的其中相邻两组液相管孔组内的液相直管分别连通有液相进管和液相出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和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进管、液相出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卧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支架、立杆、导热片和液相直管,所述冷凝器支架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相互堆成设置,左固定板内腔底部的圆心处竖直固定连接有立杆,立杆上套装有若干圆盘形的导热片,导热片之间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内设有多个导热片,且导热片通过固定螺母固定以及间隔开,通过调节螺母的位置便于调节导热片的位置和数量,方便后期装配,冷凝器支架拆卸非常方便,便于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翁文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保翔冷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